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王晓华 《有色冶炼》2005,34(6):44-47
简要介绍了金隆铜业公司铜熔炼闪速炉炉体结构第一炉期冷修改造的内容与施工实践经验。  相似文献   

2.
介绍贵冶闪速炉炉体两次改造 ,炉体冷却元件的设置及设计特点 ,阐明了设置冷却元件必要性及使用的实际效果。  相似文献   

3.
闪速炉结构设计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闪速炉结构特点、炉内工况,阐述了冷却元件的安装、耐火材料的选用设计与实践。  相似文献   

4.
金隆闪速炉本体改造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根据金隆的发展要求,并结合金隆的生产实践,阐述了金隆闪速炉本体的改造措施。  相似文献   

5.
金川镍闪速炉系统高负荷运行18年后,金川公司依靠自己技术力量对其进行了为期120天的冷修技术改造,改造内容涉及全系统。通过对金川镍闪速炉冷修技术改造内容的介绍,为国内此类项目的技术改造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6.
简要介绍了国外某厂冷修改造的原因和内容,对部分设备的优劣进行了总结,结果表明改造取得了预期效果,并对其试生产期间遇到的问题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7.
闪速炉的设计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金隆工程对闪速炉的精矿喷嘴、炉体结构、主要尺寸、鼓风制度、控制参数的设计进行了分析,并对其发展趋势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8.
根据某厂悬浮吹炼炉生产运行情况,结合冷修时发现的反应塔水套、沉淀池渣线区耐火砖以及上升烟道顶部侵蚀严重的情况,介绍了该厂悬浮吹炼炉第一次冷修期间针对反应塔、沉淀池、上升烟道进行的结构优化措施,并提出了后续该厂悬浮吹炼炉可以进行的进一步优化措施。  相似文献   

9.
简要介绍金隆2012年闪速炉(FF)系统改造的原因和内容,对部分设备改造前后的优缺点以及FF系统改造前后的生产指标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改造后金隆闪速炉实现了超高强度冶炼。  相似文献   

10.
通过逐步改造,金隆闪速炉由原设计冶炼能力100kt/a矿铜提高到目前350kt/a,实现了超热负荷情况下的闪速冶炼。本文阐述了金隆闪速炉从投产至今的炉体改造过程和部位。  相似文献   

11.
将反应塔挂渣作为闪速熔炼的第四相产物,对铜锍、炉渣、挂渣和烟气四相共存体系,基于最小吉布斯自由能原理,建立了铜闪速炉反应塔内壁挂渣热力学模型.模拟计算结果表明,当反应塔中存在局部高氧势时,体系会产生含Fe3O4高的挂渣相,其产出率约为物料量的1.0%;与工业生产实践值相比,挂渣中Fe3O4、SiO2、FeO、Cu2O含量的相对误差分别为9.24%、9.93%、8.10%和6.73%,说明所建立的闪速炉反应塔内壁挂渣热力学模型是可行的,为闪速炉内壁挂渣热力学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2.
通过分析带渣吹炼单烟道(A型)、甩渣吹炼单烟道(B型)、带渣吹炼双烟道(C型)、甩渣吹炼双烟道(D型)等4种炉型的特点,将闪速连续炼铜过程视为由相对独立的闪速造锍熔炼过程和连续吹炼造铜过程构成,分别建立了闪速造锍熔炼多相平衡数学模型和连续吹炼造铜局域平衡数学模型,并通过中间物料的传递将2模型有机结合,从而构建了完整的闪速连续炼铜过程热力学模型.运用此模型,考察了炉型结构对闪速连续炼铜过程的粗铜生成热力学条件、Fe3O4行为、渣含铜及熔炼直收率的影响.结果表明,D型炉是比较理想的连续炼铜炉体;对于闪速连续炼铜,造锍熔炼段和铜锍吹炼段宜在相对独立的分区进行,各自烟气也应分开排出炉体.  相似文献   

13.
本文针对贵溪冶炼厂闪速炉常见设备故障进行了深入的分析、探究,通过持续的技术装备创新,加强对常见设备故障的控制,使炉况更加稳定,提升了吨铜能耗、耐火材料损耗、渣含铜等主要冶炼技术经济指标水平,有效地延长了闪速炉的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14.
汪大宏 《炼铁》1996,15(1):29-32
包钢3号高炉1994年4月1日停炉扩容改造,炉容由1800m~3扩大到2200m~3,高径比由2.695降至2.35,炉缸高度由3.4m增加到4.6m,属于矮胖炉型,为含氟矿冶炼创造了有利条件。1994年6月1日投产后高炉平均利用系数达1.81,冶炼强度达1.004。  相似文献   

15.
马琼  孟建荣  侯伟 《中国有色冶金》2012,41(4):31-33,39
以金川公司镍闪速熔炼技术的发展历程为主线,阐述了我国镍闪速熔炼技术的跨越式发展特点。指出在冶金技术及设备的研发过程中,应借鉴镍闪速熔炼技术的发展模式,走自主创新之路。  相似文献   

16.
60多年前首次推出的闪速熔炼技术,现已成为硫化铜、硫化镍熔炼的领先技术。闪速熔炼技术的优势,即能效高、环境友好、在线作业率高、贵金属回收效率高,在应用初期就已十分明显,很快在全世界范围得到认可。闪速熔炼技术在多年的发展史中积累了很多宝贵经验,持续不断的研发工作保证了闪速熔炼技术的领先性。目前闪速熔炼技术已成为最先进、最佳的熔炼方式。对闪速熔炼技术持续不断研发的一个实例就是通过实际工业运行和理论评估对工艺中的冷却要求有了更好地理解。超过10年的炉龄要求已逐渐提高了炉子的冷却量。除了强化冷却设备的研发,现代模拟和建模工具的应用伴随着基础背景知识的增加,使设计速度更快、更精确。结合工艺知识的深化,在过去的几十年里,我们对炉况的认识有了显著提高。在实际作业中,通过增加设备和采用现代化工艺控制系统使我们获得了很多有关炉子整体和工艺条件的有价值信息。本文将概述与冷却设计有关的闪速炉的一些基本原理,同时还描述了应对各种挑战而研发的现代化工具和设备。  相似文献   

17.
竖炉还原卡尔多炉熔炼渣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进行了竖炉还原卡尔多炉熔炼渣的研究,讨论了原辅料物理规格、渣型、炉温、鼓风强度对竖炉还原熔炼的影响。试验表明,该工艺金、银、铅的直收率高,工艺简洁、可行。  相似文献   

18.
本文概述了铜生产的商业环境以及决策者面临的挑战。现在,奥托昆普闪速熔炼的地位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高。任何现有的或新的火法或湿法冶金工艺都不能超越将熔炼与吹炼工序分开的闪速吹炼/生产网络的优点。用湿冶法处理炉渣有可能节省生产费用,这将促进未来的直接炼粗铜作业。铜工业的进一步整合将继续,从矿山到金属的生产链的优化最终将会开始。Mejillones项目将提供新的机会,引领新的全球铜生产。  相似文献   

19.
罗娜 《有色冶炼》2007,36(4):7-12
本文概述了铜生产的商业环境以及决策者面临的挑战。现在,奥托昆普闪速熔炼的地位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高。任何现有的或新的火法或湿法冶金工艺都不能超越将熔炼与吹炼工序分开的闪速吹炼/生产网络的优点。用湿冶法处理炉渣有可能节省生产费用,这将促进未来的直接炼粗铜作业。铜工业的进一步整合将继续,从矿山到金属的生产链的优化最终将会开始。Mejillones项目将提供新的机会,引领新的全球铜生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