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3.
通过设定不同钢化应力、硫化镍粒径及距中心面位置、玻璃厚度,计算出不同条件下钢化玻璃内部应力,得到了残余应力分布曲线及自爆临界曲线,并结合80例钢化玻璃自爆源样品测试,讨论了降低自爆率的途径.结果表明:玻璃厚度不变时,随着表面压应力值的增大,自爆临界曲线的截止粒径逐渐变小,截止位置也趋近中心面;表面压应力不变时,截止粒径及截止位置不受玻璃厚度影响;若排除临界尺寸0.046 mm以上的结石,自爆率可由现在的0.3%降低至0.003%. 相似文献
4.
5.
通过设定不同钢化应力、硫化镍粒径及距中心面位置、玻璃厚度,计算出不同条件下钢化玻璃内部应力,得到了残余应力分布曲线及自爆临界曲线,并结合80例钢化玻璃自爆源样品测试,讨论了降低自爆率的途径。 相似文献
6.
7.
论述了彩釉化灶面玻璃面板应用特点,着重分析了灶面玻璃应用中产生爆物主要原因及其改进方法,提出了灶面玻璃生产中建议采取的工艺条件和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8.
10.
11.
分析了钢化玻璃产生应力斑的原理,论述了钢化玻璃生产过程中导致应力斑产生的工艺原因,介绍了影响应力斑视觉效果观察入射角、玻璃厚度等非玻璃本身因素。 相似文献
12.
在不同的预热条件(其它条件相同)下,利用双室强对流水平钢化炉对6 mm白玻进行钢化处理,分析了预热参数对钢化玻璃性能的影响,并对结果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3.
14.
钢化玻璃表面应力分布的不均匀性对其钢化品质、安全性都产生重要影响,但风冷钢化玻璃应力分布不均匀是无法消除的,因此需对钢化玻璃应力分布不均匀性给予一定的客观评价.本文基于不同刚化程度玻璃表面应力的测试结果,分析了其应力分布特征,并采用标准偏差对其应力分布不均匀度进行评价,研究结果表明:钢化玻璃表面应力分布总体上是边部应力较大,中间应力偏小,但任一钢化玻璃表面应力分布形态各异,无规律可循.钢化玻璃表面应力分布不均匀度基本在0~0.05范围内,建议采用标准偏差衡量的钢化玻璃表面应力不均匀度应不大于0.05为佳. 相似文献
15.
16.
钢化玻璃属于安全玻璃.钢化玻璃其实是一种预应力玻璃,为提高玻璃的强度,通常使用化学或物理的方法,在玻璃表面形成压应力,玻璃承受外力时首先抵消表层应力,从而提高了承载能力,增强玻璃自身抗风压,耐冷热冲击及抗冲击能力等.故钢化玻璃的表面应力是表征玻璃钢化程度及钢化玻璃质量优劣的一个重要指标.所以能否准确地对表面应力进行测量,并对其测量不确定度进行科学的评估是评价钢化玻璃质量好坏的关键.本文采用GB/T 18144-2000标准规定的方法对钢化玻璃进行了表面应力测量,根据JJF 1059.1-2012《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与表示》评定和分析了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为同类结果不确定度提供了评定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7.
18.
19.
简述了硫化镍杂质对玻璃的影响,讨论了热均质钢化玻璃和热增强玻璃的差异,同时指出了玻璃工业必须和建筑设计师共享玻璃方面的知识和各种解决方案。帮助他们正确选择合适的玻璃产品,避免硫化镍问题的困扰。 相似文献
20.
针对钢化真空玻璃球形支撑物对玻璃压痕的应力场分布问题,采用接触力学,对Hertzian压痕方程进行了修正,推导了三维应力场方程,同时,对完全发展的锥形裂纹的应力强度因子进行了数值求解。结果表明,在球体与玻璃接触区域内,所有的主应力都是压应力,主应力σ1导致了裂纹的萌生,而主应力σ2形成了环形裂纹。与玻璃表面正交的最小主应力从接触边缘向外偏离,形成的近似平行的曲线即为锥形裂纹的形状,而最大拉应力总是垂直于这些曲线。因此,在最大主拉应力的作用下,球体加载后裂纹遵循最小主应力的轨迹。裂纹尖端的应力强度因子决定了断裂韧性,随着裂纹的扩展,应力强度因子减小,在离表面一定距离后,应力强度因子达到临界值,裂纹停止。不同压痕载荷下的归一化应力强度因子是一组具有相似形状的曲线。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