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国煤层气资源丰富,但利用率不足20%,针对这一情况,通过研究发现其原因在于:一方面我国煤层透气性差,抽采率及抽采浓度低,不利于煤层气利用;另一方面我国煤层气利用技术和途径单一。提高煤层气抽采率和抽采浓度,并采用包括民用、发电、浓缩和通风煤层气利用等各种技术手段,综合利用不同浓度的煤层气,可实现煤层气资源的高效利用,并缓解对环境的排放压力。  相似文献   

2.
淮南矿区煤层气综合利用现状及展望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淮南煤田煤层气资源丰富,煤层气抽采具备较大规模。淮南矿业集团制定的发展方向是将抽采的煤层气和矿井乏风作为绿色能源进行综合利用,变废为宝,减少大气污染,实现两个资源、两个能源共采。本文系统地论述了淮南矿区煤层气综合利用的先决条件,煤层气绝对涌出量,煤层气综合利用情况等,并对未来的煤层气综合利用前景作出了明确的展望。  相似文献   

3.
国土资源部近日印发《矿产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十二五"规划》(下称《规划》),提出重点在油气资源、煤炭与煤层气资源等六大领域开展利用,建设60个以上矿产资源综合利用示范基地,实施600个左右示范工程。《规划》确立了"十二五"矿产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的总体目标:①用3 a时间基本查清我国石油、  相似文献   

4.
中国煤层气产业开发利用现状与对策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煤层气开发利用是集能源利用、环境保护、煤矿安全生产于一体的新兴领域。根据2008年对煤层气资源进行评价,我国煤层气资源十分丰富,资源量与常规天然气资源量基本相当。本文首先总结了近些年我国煤层气的资源状况以及地面勘探和井下抽采的现状,然后分析了我国煤层气的储层特点,介绍了现行的煤层气产业政策。文章最后指出了实现煤层气产业化和规模化存在的问题以及障碍,并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中国煤层气利用现状浅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钱小武  袁梅  刘源俊  丁勇  陈文宝 《煤》2009,18(6):4-6
煤层气资源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中国的煤层气储量丰富,利用发展前景巨大,而且加大煤层气开发利用可以较好地改善煤矿的安全条件,保护环境。由于我国煤层气资源利用率和利用水平低,急需加强对煤层气的开发利用研究。通过对我国煤层气利用现状的分析,文章总结我国煤层气利用方面存在的问题,论述了其发展前景,提出了煤层气利用的建议,对国内煤层气利用的发展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京都议定书》规定发达国家对二氧化碳等6种温室气体的排放量具有减排义务,中国等发展中国家未规定减排义务。本文系统地论述了国内外CDM研究状况及CDM在煤层气领域的应用,指出煤层气是一种有效的洁净资源,而中国作为世界第三大煤层气储量国,可以利用清洁发展机制为我国煤层气的开发和利用提供资金和技术支持,出售“特殊商品”——额外C02减排量(CERs),大力推广我国煤层气的利用。同时,本文分析了煤炭企业在开展煤矿瓦斯综合利用项目时除了要认识到清洁发展机制给我国煤层气利用带来的机遇与挑战外,还应注意的几个问题,如与专业服务机构合作,谨慎对待政策变化的风险,煤炭企业领导要深谋远虑,勇于决策,尽快启动煤层气利用项目的前期准备等。最后本文指出了CDM在我国煤层气利用方面还存在的问题以及我国企业要在第二承诺期谈判的展开之前,充分利用清洁发展机制提供的机遇,大力推广我国煤层气的利用。  相似文献   

7.
作为我国煤炭蕴藏量极为丰富的地区之一,内蒙古的煤层气资源蕴藏量也很丰富,预测煤层气储量约5000亿立方米,现已查明的煤层气资源为2600亿立方米。与此同时,目前内蒙古的煤层气综合利用工作却刚起步。本文针对内蒙古乌审旗钻井区块的岩性特征,研究设计了一种新型PDC钻头。该钻头机械性能稳定、机械钻速快、钻进效率高、地层适应能力强、经济性能突出。  相似文献   

8.
煤层气开与利用现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介绍了国内外煤层气开发和利用现状及其煤层气开采的主要技术,同时针对我国煤层气资源的特点提出进一步开发和利用我国煤层气资源的建议和方法。  相似文献   

9.
《中国煤层气》2011,(6):47-47
煤层气做为清洁能源,如果利用得当,就可以变害为宝,不仅可以用来给出租车加气,而且还可以用来发电。8月1日,从山西省电力公司获悉,电力公司将给予煤层气发电项目政策支持,先后帮助晋煤、阳煤、大宁、丰润、等一批煤层气发电项目并网发电,有力地推进了全省煤层气资源的综合利用。  相似文献   

10.
煤层气做为清洁能源,如果利用得当,就可以变害为宝,不仅可以用来给出租车加气,而且还可以用来发电。8月1日,从山西省电力公司获悉,电力公司将给予煤层气发电项目政策支持,先后帮助晋煤、阳煤、大宁、丰润、等一批煤层气发电项目并网发电,有力地推进了全省煤层气资源的综合利用。  相似文献   

11.
首钢铁矿资源合理利用与废弃物减排的实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我国铁矿石资源供给与钢铁业发展之间存在的矛盾,结合首钢矿山实际.对选矿降低尾矿品位、赤铁矿处理、尾砂综合利用、排土场残留矿石和采矿界外矿及露天闭坑采区残留矿石回收等方面采用新技术开发利用资源所取得的成果进行了介绍,提出了矿山企业挖掘资源潜力,提高自给率的途径.  相似文献   

12.
张凤麟 《资源与产业》2011,13(2):108-111
煤层气主要成分与天然气相同,是优质的清洁能源。煤层气资源开发的经济效益无法与天然气开发相比拟,但具有较大的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目前,我国政府十分关注煤层气资源的开发利用,出台了一系列煤层气资源开发利用的财政优惠政策。本文结合山西沁水盆地煤层气资源开发的实际情况,分析了我国现行煤层气资源开发利用财政政策的利弊之处,提出了鼓励我国煤层气产业发展的相关财税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安阳龙山地区煤层气储量丰富,对其进行抽采利用,既可充分开发利用资源,又可促进矿井安全生产.介绍了龙山煤矿煤层气资源现状及抽采利用情况.该矿利用低浓度煤层气发电,解决了低浓度煤层气长距离安全输送的技术难题.实践证明,煤层气发电具有显著的经济、社会效益和广阔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4.
在现场调研、资料收集和分析整理的基础上,阐述了阳泉矿区煤层气资源分布及赋存特征,分析了地面煤层气开发利用现状、煤矿瓦斯抽采及综合利用情况,指出了煤层气(煤矿瓦斯)开发利用的有利条件和面临的问题。结果显示,阳泉矿区煤层气资源丰富,集输利用基础设施比较完善,但存在地质基础研究相对薄弱,煤层气开发技术适应性不强,单井产量总体较低等问题;煤矿瓦斯抽采利用规模虽大,但瓦斯总体浓度不高,利用率低。为了加快阳泉矿区煤层气产业发展,建议增加煤层气勘探投入,提高探明程度,积极开展煤层气(煤矿瓦斯)高效开发利用的关键技术研发,各级政府应加强政策扶持,并为煤层气开发利用科研攻关提供专项资金支持。   相似文献   

15.
论我国煤层气产业发展的条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煤层气主要成分与天然气相同,是天然气最现实的补充和接替资源.随着我国油气供需矛盾的加剧,发展煤层气产业是缓解我国天然气供应不足的现实选择.目前,我国煤层气产业发展尚处于起步阶段,煤层气产业尚未建立.本文分析了我国煤层气产业发展的资源、技术、市场和基础设施条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发展我国煤层气产业的对策.  相似文献   

16.
我国煤矿区非常规能源开发战略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煤层气、页岩气、地热等非常规能源资源丰富,利用潜力巨大,但赋存条件复杂,开发难度较大.为此,对我国煤层气、页岩气、地热资源等非常规能源的资源潜力及资源特点进行了介绍,并对开发现状及存在问题进行了分析.结合美国在非常规能源开发方面的经验启示和我国非常规能源开发利用的实际情况,对我国煤矿区非常规能源开发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杨靖毅  龙祖根  杨秀美 《煤》2011,20(6):33-36
在介绍对我国煤层气开发利用情况的基础上,简要分析利用煤层气资源的重要意义;通过和拥有成熟的煤层气开发利用经验的国家———尤其是美国进行对比,得出我国在煤层气开发利用方面和国外存在的差距,以及影响因素;最后对煤层气资源利用潜力进行简要展望。  相似文献   

18.
高鹤  王立杰 《中国矿业》1999,8(2):27-29
针对目前我国煤层气资源管理比较混乱的局面 ,根据煤层气资源的自身特点 ,对煤层气的开发利用的管理问题进行了经济学分析 ,得出联合开发煤炭和煤层气资源是实现资源的有效利用的最佳选择 ,进而提出了对煤层资源进行有效管理的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19.
中国煤层气的开发与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我国煤层气资源的分布情况和开发利用的现状,阐述了我国煤层气开发利用的新工艺技术,深入分析了我国煤层气的开发利用前景,从煤矿安全效益、环境保护效益和经济效益等方面对开发利用煤层气产业进行了详细系统的论述,指出大规模开发利用煤层气资源将进入快速的发展时期.  相似文献   

20.
煤层气利用技术研究现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煤层气的物理化学性质,从民用燃气、化工应用、瓦斯发电、矿井乏风利用、甲烷的液化诸方面简述了国内外煤层气的利用现状。我国煤层气资源丰富,但开发利用处于起步阶段,今后应加大煤层气开发工程技术,储存和提纯技术及煤层气利用技术的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