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利用Peachmann缩合反应,合成了7-羟基-4,6-二甲基香豆素和7-羟基-4,8-二甲基香豆素。随后分别与取代苄氯反应,合成了23个7-苄醚基香豆素衍生物。所有化合物的结构经过1HNMR和高分辨质谱进行表征。初步生物活性实验结果表明,在质量浓度为100 mg/L时,化合物7-(4-氟苄氧基)-4,6-二甲基-2H-苯并吡喃-2-酮、4,6-二甲基-7-(2-甲苄氧基)-2H-吡喃-2-酮、7-(4-甲氧苄氧基)-4,6-二甲基-2H-吡喃-2-酮、7-(4-氟苄氧基)-4,8-二甲基-2H-吡喃-2-酮、7-(4-甲氧苄氧基)-4,8-二甲基-2H-吡喃-2-酮对芒果蒂腐病菌(Botryodiplodia Theobromae Pat.)抑制率达70%以上;化合物7-(3-氯苄氧基)-4,8-二甲基-2H-吡喃-2-酮显示出广谱抑菌活性。 相似文献
2.
3.
4.
5.
从士样中分离筛选的链霉菌4903菌株的代谢产物同时具有抑菌、除草活性。链霉菌4903对荔枝炭疽病菌(Glomerella cingulata)和荔枝霜疫霉菌(Peronophythora litchii)的抑菌圈透明,抑菌圈直径达到和超过25mm。除草活性生测结果表明:在固体培养条件下,链霉菌4903菌株对小麦(Triticum aestivum)和油菜(Brassica campestris)有强烈的抑制作用,链霉菌4903菌株对小麦苗的抑制率为94%.对油菜根和苗的抑制率分别为97%和83%。 相似文献
6.
7.
8.
黄烷酮衍生物的合成及杀菌活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取代苯甲醛为起始原料,经过肉桂酸衍生物合成了7个黄烷酮衍生物,它们的结构分别经IR和^1H-NMR确证。通过生物测试表明,部分化合物具有较好的杀菌活性。 相似文献
9.
以取代水杨醛和丙二酸二乙酯为原料,经缩合、取代和水解等反应,设计合成了10个新的3-羧基香豆素衍生物,采用~1HNMR、~(13)CNMR和HR-MS对合成的化合物结构进行了表征,并利用MTS法考察了其对人肝癌细胞HepG2、结肠癌细胞HCT116及正常肝细胞L-02的抗增殖活性。结果表明,7-环戊氧基-3-羧基香豆素、7-环己氧基-3-羧基香豆素和7-苄氧基-3-羧基香豆素对HepG2细胞的抗增殖活性最强(IC_(50)分别为5.02、2.94、3.65μmol/L),而7-异丁氧基-3-羧基香豆素和7-苯乙氧基-3-羧基香豆素对HCT116细胞的活性最强,其IC_(50)分别为5.14、9.63μmol/L。对HepG2细胞活性最好的化合物7-环己氧基-3-羧基香豆素与顺铂(cis-DDP)联用的结果显示,该化合物能显著增强顺铂对HepG2细胞的抗增殖作用。这些研究结果可为香豆素类抗肿瘤先导化合物的研究开发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
11.
12.
13.
14.
紫丁香不同器官的除草活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明确紫丁香不同器官的除草活性,为进一步开展活性化合物的研究提供依据,以生菜、黄瓜、反枝苋、茼麻、小麦和稗草为受体植物,采用琼脂混粉法进行了室内除草活性的测定.结果表明:紫丁香的不同器官粉末在10 g/L添加质量浓度下对各受体植物幼苗的生长均具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且普遍对胚根(或种子根)生长的抑制效果高于对胚轴(或胚芽鞘)生长的抑制.其中以叶和花器官表现出的抑制活性最强,而根和茎的效果则相对较低,说明紫丁香的叶和花中均含有较高除草活性物质. 相似文献
15.
N—酰基—N—(3—三氟甲基苯基)—DL—氨基丙酸酯的合成及除草活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介绍了N-(3-三氟甲基苯基)-DL-氨基丙酸和N-酰基-N(3-三氟甲基苯基)-DL-氨基丙酸酯的合成方法以及这互系列化合物的除草活性。 相似文献
16.
17.
18.
19.
多元定量构效关系;硫代氨基甲酸酯杀菌除草活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多元定理构效关系的化学计量学方法。采用多元偏最小二乘回归算法对80多种同 有杀菌和除草活性的硫代氨基甲酸酯进行了定量估计和预测,结果良好。 相似文献
20.
N-硝基-N-(2,6-二硝基4-三氟甲基苯基)脲衍生物的合成及除草活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2,6-二硝基-4-三氟甲基氯苯为起始原料,与氨水反应生成2,6-二硝基-4-三氟甲基苯胺;该苯胺与乙酰硝酸酯反应生成N-硝基-2,6-二硝基-4-三氟甲基苯胺;以三乙胺为缚酸剂,N-硝基-2,6-二硝基-4-三氟甲基苯胺与固体光气在二氯甲烷中反应,生成酰氯中间体;酰氯中间体再与取代苯胺反应得到了7种含N-硝基的不对称脲类化合物。产物经IR1、HNMR、质谱、元素分析表征。对目标化合物进行了除草生物活性测试,初步测试结果表明:当其水溶液质量浓度为500 mg/L时,脲基另一端的苯环为2-氯苯基、4-氯苯基、2-甲基苯基、4-甲基苯基时,这些化合物对稗草的校正根长抑制率和校正茎长抑制率都大于40%;但这些化合物对苋菜作用不明显,对苋菜的校正根长抑制率和校正茎长抑制率小于20%。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