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针对中原油田卫10块开发中暴露出的平面及层间非均质加剧、水驱状况差异大、高压欠注、能量不足等注采压力系统不合理问题,通过油藏精细描述、密井网微构造、测井资料二次解释、油藏数模等技术措施的应用。注采压力系统得到优化,开发指标变好,水驱控制和水驱动用程度得到了提高。  相似文献   

2.
从提高有效注水的角度出发,对卫城油田卫22块的合理注采压力系统进行研究。确定了合理井网密度、极限井网密度、合理注采量(包括合理注采井数比、注采比和注水量)及合理压力界限(包括合理地层压力界限、合理流动压力界限和合理注水压力界限)。该研究方法对处于中高含水阶段的低渗油蘸具有较好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3.
目前对压力节点分析的研究,没有考虑注水对油井IPR曲线(井底流压与产量关系)的影响,因此不能很好地适用于注水开发的油田。本文从以下几方面建立了非活塞径向水驱油模型:求含水率和含油率;求等饱和度面移动方程;确定水驱油前缘含水饱和度和水驱油前缘位置;确定两相渗流区的平均含水饱和度;求两相渗流区的总渗流阻力;求产液指数。已将此模型成功地应用于注采压力节点分析中,使注水工程、油藏工程和采油工程有机地结合起来,实现了对注水和采油压力节点分析的系统化。所研制的计算机软件中包括的数学模型均是广泛应用的方法。软件设计采用了模块化结构、多重菜单选择操作,各模块又具有相对独立性。通过对新区油田采油工艺方案的编制和老区4口油井调参设计的生产动态拟合表明,计算结果与实际资料最大相对误差不超过20%。该项目曾获1990年度华北石油管理局科技进步一等奖。  相似文献   

4.
目前对压力节点分析的研究,没有考虑注水对油井IPR曲线(井底流压与产量关系)的影响,因此不能很好地适用于注水开发的油田。本文从以下几方面建立了非活塞径向水驱油模型:求含水率和含油率;求等饱和度面移动方程;确定水驱油前缘含水饱和度和水驱油前缘位置;确定两相渗流区的平均含水饱和度;求两相渗流区的总渗流阻力;求产液指数。已将此模型成功地应用于注采压力节点分析中,使注水工程、油藏工程和采油工程有机地结合起来,实现了对注水和采油压力节点分析的系统化。所研制的计算机软件中包括的数学模型均是广泛应用的方法。软件设计采用了模块化结构、多重菜单选择操作,各模块又具有相对独立性。通过对新区油田采油工艺方案的编制和老区4口油井调参设计的生产动态拟合表明,计算结果与实际资料最大相对误差不超过20%。该项目曾获1990年度华北石油管理局科技进步一等奖。  相似文献   

5.
目前地层压力是指油田在开发过程中某一阶段的地层压力,对评价油田开发效果具有重要意义。根据渗流理论,依据势的定义及叠加原理,建立了不等产量一注多采井组压力计算模型。根据生产动态资料,可在不关井情况下,计算注采井间的地层压力。在此基础上应用VB语言编制相应程序,经平面耦合,绘制断块内地层压力分布,取各注采井间供油半径处压力的平均值作为断块的平均地层压力。计算实例表明,在距油水井10 m范围内压力下降较快,占总压降的60%以上;计算模型计算的平均地层压力与实际测试值对比,计算精度较高,能够满足油田实际需要。  相似文献   

6.
乍得油田R4区块自2011年4月投产以来,一直采用衰竭开采方式,至2015年底,地层压力已经低于饱和压力4 MPa。由于地层压力大幅下降,造成单井气油比急剧上升,单井产量下降明显。目前油田虽已转为注水开发,但受注水井点少、注水量小、地层亏空量大等因素限制目前注水开发效果,针对乍得R4区块开发问题,在研究前人对水驱采收率影响的基础上,推导出井网密度、注采井数比、井网参数与水驱采收率的关系,建立简便的水驱采收率计算模型,并用修正后的谢尔卡乔夫公式计算经济极限井网密度,最终得出乍得R4区块的三套注水及井网调整开发方案最终水驱采收率。  相似文献   

7.
南一区高台子油层于1988年投入开发,初期采用250m井距反九点法面积注水井网开发,共有油水井358口,其中采油井290口,注水井68口,注采井数比1:4.26。1996年进行第一次注采系统调整,转成不规则五点法面积井网,注采井数比提高到1:2.12,注采关系得到一定完善。随着开采时间延长,由于井网不规则,造成平面矛盾突出,水井调整难度大,区块含水上升和自然递减快。为此,2004年对该区进行了第二次注采系统调整。  相似文献   

8.
随着油田开发的不断深入,高含水层、高含水井点逐渐增多,油层平面差异大、层间干扰严重,如何调整高低含水层注采关系,合理控制低效无效循环是目前油田开发中急需解决的问题。针对上述问题,采用了油水井立体调整技术,实现了高、低含水层的区分对待,有效控制了低效无效注采,降低了注采系统能耗。现场应用4个井组,通过调整前后对比,平均井组产液降低29.2 t,产油增加0.5 t,年控制无效产液0.96×104t,减少无效注水53 m3,年控制无效注水1.75×104m3,当年投入产出比达到1∶2.24。  相似文献   

9.
水驱油田合理注采压力系统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合理注采压力系统优化研究是开发水驱油田关键环节之一。以往采用的算法均存在缺陷:①“吸水、产液指数法”未考虑注采不平衡问题、油水密度差异及体积系数;②“吸水、产液指数及注采比法”未考虑油水密度差异及体积系数;③“吸水、产液指数比及注采压差法”不具有理论和实际意义;④“考虑单井及地层压力变化法”未考虑注水井启动压力、采油井启动压力对油田开发效果的影响。为解决上述问题,基于水驱油田注采压力剖面,提出了优化研究水驱油田注采压力系统的新方法。与以往的算法相比,新方法综合考虑了注采不平衡、油水密度差异、体积系数、注水井启动压力、采油井启动压力梯度等方面的影响因素。结果显示,新方法可适用于水驱油田任何油藏类型、任何油层压力分布状况条件下的合理注采压力系统参数计算。运用新方法对胜坨油田胜一区沙河街组二段1-3砂组油藏进行了合理注采压力系统参数计算,得出了该油藏合理油、水井数比为1.42,合理地层压力保持水平为17.29 MPa,此时合理采液量为14 572.41 m3/d,比调整前增加12 452.41 m3/d,合理注水量为15 906.88 m3/d,比调整前增注13 566.88 m3/d,提液增注效果显著。研究结果表明,新方法具有较强的适用性和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0.
喇萨杏油田注采系统适应性评价及调整方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10,他引:1  
喇萨杏油田进入高含水后期开发以后,部分区块层系注采系统不适应的矛盾越来越严重.针对高含水后期注采系统的主要特点,研究建立了高含水后期注采系统适应性评价方法,对喇萨杏油田高含水后期注采系统的适应性进行了评价,研究确定了注采系统调整的主要方式,对典型区块的调整效果进行了分析. 喇萨杏油田高含水后期注采系统调整可以归结为反九点面积井网、四点法面积井网及注采井网不完善等3种类型的调整模式. 高含水后期进行注采系统调整可以取得较好的调整效果,提高水驱采收率0.9个百分点左右.成果对油田高含水后期注采系统调整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1.
苏北盆地高邮凹陷韦5块稠油油藏是近年发现的普通Ⅰ、Ⅱ级稠油油藏,具有砂泥岩薄互层中、低渗特征。自投入开发以来,韦5断块先后开展了蒸汽吞吐、酸化储层改造、微生物吞吐、高导短缝水力压裂、注常温改性水驱等多种矿场试验,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与认识。本文重点介绍注常温改性水驱矿场试验情况,这将对该区块油藏下步开发工作及同类型油藏的开发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多因素调控的注采比模型与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水驱油理论和注采平衡原理,推导和建立了受多因素调控的注采比预测模型,经油藏数值模拟结果验证,该数学模型的预测精度较高。矿圹资料预测表明,该模型适用于在裂缝发育程度不同的各油田进行各含水阶段的注采比预测。在编制注采方案时,依据合理的注采压差、采油速度及含水率的调控值,能够预测合理的注采比及合理配置注水量,进而提高油田注水开发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3.
高6断块进入高含水期开发以后,注采系统适应状况发生了明显的变化,需要正确评价注采系统适应程度。确定了评价指标权重系数、评价指标标准,利用模糊综合评判方法对高6断块注采系统进行评价,并建立了高含水后期注采系统适应性评价方法。该评价方法用于高含水区块注采系统的调整取得了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14.
RMT测井技术及在断块油田挖潜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吴云桐 《测井技术》2003,27(Z1):41-43
油田进入高含水或特高含水开发阶段,确定水淹程度,找出高剩余油层段已成为保持油田稳产和提高采收率的关键.RMT储层评价仪作为一种剩余油饱和度测井仪,它有2种可控操作模式:非弹性模式(C/O模式)和俘获模式(∑),其突出的优点是小直径、双源距、大晶体、多参数、多模式组合测井.在现河油区的整装块、复杂小断块、低渗油藏分别进行RMT非弹模式测井,通过实际资料分析,RMT测井技术在评价储层水淹特征,确定水淹程度以及求解剩余油饱和度等方面有其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基于均质地层等产量一源一汇稳定径向渗流源汇连线中点处的压力,给出了由启动压力梯度计算极限注采井距的公式,并重新推导了定井底流动压力注水和生产与定产液量生产和定注水量注水2种情况下计算低渗透油藏的极限注采井距的公式。给出的确定低渗透油藏极限注采井距的公式更实用。应用实例表明,用该方法所得结果与油田注水动态分析结果一致,能用于指导低渗油田注水开发的井网部署。  相似文献   

16.
渤深6区块地层埋藏深、温度高(160℃以上),压力系数大,一般的地面直读固定式压力计无法满足要求。为了搞好该区块的产能建设,认识储层物性,确定合理的工作制度,采用了毛细管测压系统。该技术具有井下装置结构简单、无易损件、能承受高温、安装和操作简单、数据地面直读、测压精度高、时间长等特点,能适用于各种超深、高温、高压井测试。  相似文献   

17.
刘兵  劳胜华 《吐哈油气》2008,13(3):293-296
三塘湖盆地牛东区块上石炭统卡拉岗组(C2k)油藏是吐哈油田首次发现的裂缝一孔隙型火山岩油藏,通过对牛东区块前期试注井的注水指示曲线、压降曲线、吸水剖面等资料的分析,提出了该区块的注水工艺技术对策,优选了注水井口、管柱及地面注入压力系统等级等。在牛东区块注水3-艺设计中.综合运用吸水指数法、地层破裂压力法进行注水量预测,科学准确地预测了注水量与注水压力等级,为吐哈油田火山岩油藏注水开发提供了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8.
卫城油田卫11块影响剩余油分布的主要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卫城油田卫11块地质特点,从影响剩余油分布的因素分析入手,研究原始地质因素,包括构造、储层沉积的非均质性、流体性质等对剩余油分布的影响;研究人为因素,包括对构造的认识程度、开发过程中开发井网系统部署的合理性、注采平衡情况、压力平衡情况、后期调整井部署情况、采用的采油工艺技术适应性等对剩余油分布的影响。揭示了不同类型剩余油形成的原因,指出了剩余油空间展布规律,为调整挖潜剩余油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9.
东辛油田营13复杂断块油藏构造破碎,地下油水关系复杂,油水井多年来一直是合采合注,层间矛盾日益加重。针对以上问题,运用数值模拟等技术研究剩余油分布规律,实施细分注水方案,采取合采分注的开采方式,改善油藏水驱效果,提高油藏采收率。  相似文献   

20.
在分析高含水开发单元特点的基础上,针对该阶段剩余油的品位、分布和油水关系极为复杂、挖潜难度大的技术难点,提出了适合江苏复杂断块油田高含水开发单元改善水驱开发效果的思路和工作程序、技术对策,并在真武油田高含水开发单元进行了实际应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