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AB  CHVOYA  事务所 《风景园林》2021,28(1):76-79
Sevkabel港口的海边溜冰场是一个小型季节性项目,它位于瓦西里岛的Sevkabel历史工业改造区,在Siemens&Halske工厂旁。溜冰场的结构设计考虑了其坐落于海滩的位置环境以及工业建筑背景。场地近长方形,紧密镶嵌于围栏和现有工业建筑之间。在溜冰场中心,保存完好的树木形成了一个圆形小岛,自然地将场地划分为不同的活动区域。地面层的冰场与现有的建筑相连接,建筑内为装备租赁室和更衣室。  相似文献   

2.
一个采用橙色建筑外立面(在色调上类似于红铅色)的立方体结构,橙色是港口地区常用的典型工业用色。该建筑面向索恩河设计有巨大的开口,可以欣赏索恩河畔的风景。作为里昂汇流街区城镇重建项目的一部分,旧码头改造工程在新的文化商业项目中采用了现代化建筑外观设计。这一片由旧仓库、起重机、与索恩河及其流域功能相关的元素组成的区域正在发生着飞速变化。背靠着山的这一片索恩河沿岸土地现已重新定义为一片实验用地。  相似文献   

3.
《新建筑》2015,(6)
<正>这一项目是为旅游部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科洛尼亚-德尔萨克拉门托古城(Colonia del Sacramento)设计的一个信息中心。基地位于一个河滨公园,与港口及老城相连,周围是废置的铁路基础设施。该项目接受了基地的遗存建筑,并运用整合的方法将其改作游客参观的入口。公共空间是该方案在不同尺度发展的主要元素,它整合了现存建筑并且其上层露台和坡道将洛斯西伯斯广场(Plaza de los Ceibos)与奥德里奥佐拉大街(Odriozola Street)相连,为城市提供了新的开放空间。  相似文献   

4.
港口建筑作为一个城市的符号,是区域交通和建筑美学融合的产物。本文以琼州海峡徐闻港客运站的建筑设计为例,通过解读港口客运站建筑设计的特性和影响因素,分析港口功能空间的集约、人因、环境等对港口建筑设计的影响,从建设学和美学等方面为现代港口客运站建筑设计提供启示。  相似文献   

5.
该项目旨在将城市多余的工业港口设施改造成世界级的多功能城市社区,以吸引当地居民、各地的商人及游客。该项目建设了新的港口滨水区,将水域与城市连接起来,为这片具有重要历史意义的城市废墟注入新的活力。这些任务极具挑战性。在设计上,整个项目将由一系列层级区域组成,随着不断的发展建设,每个区域都将扮演不同的角色。第一层级区域是整个项目的基础,依照总体规划中提出的重要原则及发展战略,为后续层级的建设打好基础。这一阶段的开发体现了达尔文市深厚的文化底蕴,并结合当地的海角地形,重新种植自然植被,展现当地生态环境及城区的历史用途。  相似文献   

6.
<正>由C.F.M?ller设计的斯德哥尔摩V?rtaterminalen港口大楼正式开放并投入使用,该建筑突破了基础设施功能上的限制,兼具码头与城市公园双重功能,为斯德哥尔摩居民提供了一个休闲生活的新去处。这座港口大楼通过创新性的设计将城市与港口这两片截然不同的区域连接起来,为新区开发奠定基础。大楼的主体功能空间与外部城市空间在同一高度上,使得进入建筑更为便捷。建筑的屋顶上,楼梯、坡道高低起伏,布满植物,并点缀着座椅与活动区,使建筑成为城市生活的一部分。各种可持续性的考量将为建筑在全  相似文献   

7.
Tham    videgard  Arkitekter  郭震翻译 《景观设计》2012,(6):J0024-J0029
该项目位于城市工业开发区旧址与小森林的边界,这里正大兴土木,盖建新的房屋设施,而该项目则自由穿梭于这两种区域之间。项目的入口处是一个半封闭的庭院,供家长接送孩子。这种有机的布局结构将室外空间与室内房间结为一体,毫无阻隔。建筑上不同高度的窗户,不仅保证了室内充足的光线,也可让孩子们饱览室外风光。这些窗户的设计让建筑内部、室外操场与葱郁山林在视觉上融为一体。  相似文献   

8.
水晶大楼     
水晶大楼是城市和港口之间,与周边建筑相协调的中介体水晶大楼属于Nykredit扩建项目中的新建筑,坐落于现有Nykredit大楼的西北部。水晶大楼呈通透、发光的几何体形态,凭借一点一线赫然独立,以轻盈的晶体结构飘然于广场之上。无论形式还是规模,该建筑都是城市和港口之间,与周边建筑相协调的中介体。在南边,它参考大象屋的三角形山墙拔地而  相似文献   

9.
作为两块陆地之间唯一的连接渠道,一座体量巨大的"桥",横跨港口从深海中伸出,构成了最具震撼力的建筑景观.该项目另一个经典之处,就是这座"桥"在物理、结构与美学上,可以作为乡村与城市分界线并充当起了遮挡城市的"窗帘".我们的目标就是在Marmormiolen建立起与Langeliiekaj相连接的"城镇大门"与桥梁,使之成为哥本哈根港口新的连接区域.设计思想就是创造出一个连接独特、多元发展的城市与包含灵活高效商业空间可能性的结构.  相似文献   

10.
该项目旨在解决许多发展中的滨海城市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由于物业费的上升,城市中心的公园及公共区域正在萎缩。该项目已经获得奥斯陆港口当局通过,主要目标是在城市中心附近创建一个新的超大型公园,并且尽可能以最壮观的姿势出现。我们提出了一个浮动公园方案,  相似文献   

11.
selgascano  吴迪翻译 《景观设计》2012,(4):J0002-J0007
该项目是一个狭长的建筑,充分地体现了场地设计的传统理念——连续性,卡塔赫纳港作为该市的一部分,无论过去、现在还是将来,都是该市与大海之间的分界线。这里的一切都极具港口特色:笔直的码头,  相似文献   

12.
《风景园林》2018,25(1):58-66
正丰树商业城二期位于新加坡西部,是一个以港口和仓库为主的工业区域。尽管场地毗邻肯特岗公园自然保护区(Kent Ridge Park Nature Reserves),但过去这一区域的开发对自然环境的考虑并不充分。该项目占地35 000m2,曾经完全被具有混凝土表面的多层仓库建筑覆盖。随着新加坡对办公空间需求的不断增加,委托人决定拆除仓库,将其转变为现代的工作场所,并与前方现存的一期办公楼相连接。综合考虑总体规划,设计师将全新的二期建筑设置在场地北端,使位于一期和二期中心的大型开放空间成为共享式户外活动场所,并以绿色植物取代原来的硬  相似文献   

13.
面积:185.000m2建设时间:2007年5月至2013年项目简术:该项目将火车站设计在地下,目的是恢复地面的土地利用,以创造一个新的城市区域,使建筑和景观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该项目被认为是零能耗火车站。该项目获2006年豪瑞可持爺建筑全球大奖赛金奖。  相似文献   

14.
正ADEPTKARRES+BRANDS赢得了一个国际竞赛,该竞赛的目的是设计Oberbillwerder区,该区是一个位于汉堡市的新总体规划区域。规划将提供约100万m~2的住宅、商业建筑、公共建筑和娱乐活动场所,是德国自港口新城(Hafencity)以来最大的单一发展计划,港口新城拥有约170万m2的新空间(包括汉堡的Elbphilharmonie)。  相似文献   

15.
李亚迪翻译 《景观设计》2014,(2):J0040-J0045
该项目位于阿兰特萨镇的中心区域,是该镇城市化改造项目的二期工程。在分析并判断了项目所在地的情况之后,设计师认为以下几个问题亟待解决:港口公共空间和港湾(以及海洋)之间缺乏视觉联系;原有的历史文化建筑,如小教堂和渔民合作社(当地的渔民组织),并没有与场地内原有的植物景观结合在一起;该镇中心区域缺少能够举办各种活动、丰富居民生活的公共空间;在场地内预留出建设市民活动中心的空间,使之与公园相得益彰;公共停车场需要修整。  相似文献   

16.
正北京天桥艺术中心项目周边环境比较独特,与往常设计的观演类建筑不同。一般的地方性剧场和文化中心大部分选址于自然环境优美的新区或者周边环境具独特优势的旧城区,周边环境对设计的限制性不高。而天桥项目选址于北京城的中轴南端,地处代表着天桥百年文化的城市中心区域,结合着北京的中轴线申遗计划,该项目代表的不仅是地方性的建筑,更是一个建筑与一座城的文化思考,设计具时代的责任感。历史上的"老天桥"是北京传统民俗文化的经  相似文献   

17.
项目地点:中国杭州项目类型:城市规划开工日期:2005年7月该项目为一个现有都市区域无需大规模拆除或重建的适应和再造提供了一种模式。该项目获2005年豪瑞可持续建筑大奖赛亚太地区金奖  相似文献   

18.
今日建筑     
袁烽 《时代建筑》2009,(5):158-159
项目地点:奥地利,福沙赫(Fussach)项目时间:2004~2008年福沙赫港口的建设是一项挑战,它不能破坏港口的自然景观。建筑师选择了一个立方体作为航海俱乐部新的聚会地点,它位于驳岸边缘,船坞的端部,建筑清晰的几何结构与周围的自然景观形成鲜明的对比。  相似文献   

19.
《Planning》2019,(8)
港口物流和区域经济的发展具有相互协同的效应,港口物流能够带动区域经济,区域经济发展也有利于扩大港口物流的辐射范围。本文对港口物流和区域经济腹地的特征进行了分析;探究了港口物流与区域经济发展之间的内在联系;提出了实现港口物流与区域经济双向发展的重要战略,希望能为该领域关注者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20.
申玲  张昉 《工业建筑》2012,42(1):70-73
阐述港口工业建筑遗产的概念和类型特征。从历史文化、资源环境和经济价值三个方面对港口工业建筑遗产更新的意义进行分析,并结合国外经验,总结归纳出更新式保护的一般方法,即实现目的性开发与社会、经济、环境三大效益综合平衡的更新步骤。进而提出以"景观先行"逐步带动港口工业建筑遗产区域发展的新模式,以期为国内港口工业建筑遗产的更新式保护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