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对天花板内藏直吹式空调器测试房间为模型,应用AirPak软件在制冷运行时不同送风参数下的流场和温度场进行了数值模拟。并以温度不均匀系数、速度不均匀系数和能量利用系数作为气流组织评价指标。结果表明:相同风量下,送风角度越小,室内温度和速度越均匀,能量利用越好;相同送风角度下,风量越大,室内温度和速度越均匀,能量利用越好。  相似文献   

2.
通过实验研究了碰撞射流冬季热风供热时不同的送风速度对室内温度场和热舒适性的影响情况。对不同送风速度的影响效果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碰撞射流冬季热风供暖时送风速度对室内温度场、速度场和热舒适性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3.
利用CFD商业软件对车室内空气的速度场和温度场进行模拟,对比分析不同的送风角度对车室内舒适度的影响。模拟结果表明:随着送风角度的增大,车室前半部分速度场场变化较大。当送风速度是5m/s,温度是20℃时,送风角度在45°~60°范围内舒适性相对较优。  相似文献   

4.
采用CFD方法对15种不同送风角度的办公室房间的室内速度场、温度场、PPD值进行了数值模拟.模拟结果表明,不同送风角度,室内温度分布差异很大:垂直方向,随着送风角度的增大,工作区温度升高;水平方向,送风角度过大,室内温度分布不均匀.计算了不同送风角度下的PPD.值,结果表明,不同送风角度,人员不满意度区别明显,对室内热舒适性影响很大.综合比较得出向上15°、向右15°的送风角度为最佳送风角度.  相似文献   

5.
以计算流体力学(CFD)为基础,利用PHOENICS软件,对采用孔板风口的地板送风进行模数值拟,分析室内的的温度场和速度场,得出孔板风口用于地板送风时送风温度不能低于19℃,送风速度不能高于1m/s.  相似文献   

6.
针对全尺寸地板送风办公房间,采用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了当送风量和送风温度一定时,送风速度对室内流场、温度场和污染物浓度分布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当送风速度小于0.9m/s时,室内气流呈置换通风状态,主动式污染物CO2呈分层分布,室内空气质量较好;当送风速度大于0.9m/s时,室内气流呈混合通风状态,不利于主动式污染物CO2的排除,但有利于排除被动式污染物苯。  相似文献   

7.
利用商业软件FLUENT。对置换通风室内热环境进行了数值模拟,根据计算出的流场、温度场,计算了PMV,采用正交实验方法考察了各因素的影响结果;根据PMV分布分析了送风口类型、送风速度和温度等因素对室内热舒适性的影响,并对实验设计的水平组合进行优化。结果表明:正交实验中,送风主要影响送风口附近区域的PMV,各工况PMV总体变化趋势趋于一致:送风速度是影响室内热舒适性最为显著的因素;送风速度为0.25m/s或送风温度为18℃的几种工况下所得到的室内热环境相对较好。  相似文献   

8.
夏季办公室空调房间气流组织的数值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描述和分析在夏季使用分体落地式空调器来制冷的办公室室内的气流组织,根据实际情况建立其物理和数学模型,应用CFD方法对办公室空调房间上送下回的送风方式下的气流组织进行三维数值模拟。通过Fluent软件来进行数值解算,给出室内速度场和温度场的分布状况。通过对不同空间位置的速度矢量图和温度等值线图的分析,得到了该室内气流组织的合理性和人员所处不同区域的热舒适性,并以此来指导办公室内空调通风的设计和改进。  相似文献   

9.
合理的厢内温度场是保证冷藏车运输货物品质、节能降耗的关键因素之一。为提高厢内温度场的均匀性,本文提出了单温区冷藏车的梯级送风模式。无梯级送风时,冷风在车厢内形成整体环流,流动方向较为集中,不利于整体降温;有梯级送风时,车厢顶部增加了风机,冷风速度得以提高,且流动方向更加分散,有利于提高整体降温速度和温度场均匀性。建立了冷藏车厢的仿真模型,利用CFD研究梯级送风对空仓时冷藏车厢内温度场的影响,并进行了实验验证。以射流区平均温度、车厢内整体平均温度、温度场不均匀系数和温度极差作为评价指标,对实验中采集到的温度数据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梯级送风模式能够有效降低冷藏车厢内的射流区平均温度、整体平均温度、温度场不均匀系数,减小温度极差,提高降温速度;在射流区,梯级送风的影响最为显著,该处的降温幅度和降温速度都有明显优化;在车厢尾部近地面的拐角处,梯级送风的降温效果虽不明显,但降温速度明显加快。  相似文献   

10.
多台空调机制冷运行时室内温度场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丹尼  陈伟  萧峰 《制冷学报》2006,27(3):18-23
以中间侧送风,下回风的流场作为实验研究模型,研究两台空调制冷机在不同的摆放位置,以不同的送风速度及不同送风角度运行,对室内气流、温度场和温度下降速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两空调机的相对位置对空调房温度下降速率影响最大,其次是送风角度(导风板角度)和送风速度;当两空调机置于房间长边两端,导风板位于90度角时(即冷风水平方向送出),这种组合使室内温度下降较快;当两空调机于房间对角放置,室内温度下降总是最慢;导风板位于120度角(冷风斜向上送出),其温度场的温差较小。对其机理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1.
对变转速空调器能效标准GB21455—2013中的评价指标全年能源消耗效率APF进行研究,以某型号变转速空调器为研究对象,结合典型气象年的资料建立两种运行模式。通过实验并计算获得该空调器在不同城市、不同模式下的制冷季节能效比SEER、制热季节能效比HSPF。引入运行时间在温度区间上的累计速度TAS,分析了SEER、HSPF与TAS之间的关系,得出:提升空调器的能效比应注重不同温度区间段上的提升。计算出各标准、各城市及各模式下的APF,分析SEER、HSPF与APF之间的关系得出:标准中规定的制冷、制热温度发生时间并不能全面体现变转速空调器在我国不同地区实际运行时的APF,提高APF必须侧重于提高HSPF。  相似文献   

12.
通过数学公式推导并结合经验数据给出了焓差室回风口处干湿球温度取样器内不同风速下额定制冷量偏差的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13.
魏纪君  崔哲  汤继保 《制冷》2010,29(3):4-8
以高压风柜的送风温湿度控制为例,设计了一套基于串级控制与分程控制的控制系统。采用固定电加热,可调电加热与冷却水电动三通调节阀三种执行器调节相结合的方式,有效地控制送风温湿度。该系统不仅适用于高压风柜的恒温恒湿控制,也可用于各种制造行业的室内温湿度控制。  相似文献   

14.
微型直吹式空调体积较小、便于携带,且可以达到环保、节能目的。既可用于户外也可用于室内进行小范围内的调温工作。通过对半导体制冷系统不同工作电压、环境温度及外部散热条件的研究,找出了影响半导体制冷性能的主要因素。确定了该微型直吹式空调在不同环境温度下的最佳工作电压为12V、最佳工作电流为4.5~4.8A,并认定存在最佳热端散热强度等。另外,通过实验得出了在不同环境温度下,工作在最佳工作参数条件时制冷器内部所能达到的最低温度。  相似文献   

15.
太阳能空气集热耦合地板蓄热系统热特性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了一种适用于被动式太阳能空气供暖的混凝土地板蓄热系统,并对该蓄热系统在寒冷地区农村住宅中的应用进行了热特性及其影响因素实验研究。讨论了该蓄热系统对室内热环境的作用,不同集热器朝向、热气流湿度及供风速度作用下地板蓄热系统的蓄放热特性。实验结果表明,太阳能空气集热耦合混凝土地板蓄热系统充分利用建筑本体结构蓄热,有效提高了太阳能供暖房间的室内温度及其稳定性。  相似文献   

16.
为了降低夜间空调能耗,基于帕尔帖效应设计了一种床体局部空调,简称空调床。空调床由床头制冷装置和床尾供暖装置构成,在满足床内舒适温度需求的同时,可以实现"头凉脚暖"的局部温度场。测试结果表明:冬季空调床维持床内温度为22℃时,功率为0.1kW~0.2kW,脚部空气温度比头部约高6℃;夏季当室温低于30℃,床内维持28℃时,功率为0.06kW至0.12kW,脚部空气温度比头部约高1.5℃。此外,通过系统模拟分析可知,一定条件下,空调床的使用可在冬季夜间节约空调耗电约52%,夏季节约42%。  相似文献   

17.
大型综合室内亲子乐园属于高大空间,设有游乐设施和游戏的特殊性使得对空间的舒适性要求一致,但是送风气流遇阻严重,室内存在较多气流死角,影响室内空气质量和儿童健康。因此其空调设计不仅需要考虑温度、风速的空间均匀度,还要考虑各点的空气龄和PMV-PPD指标。以天津某亲子乐园为研究对象,利用scSTREAM软件对适用于该房间的辐射供冷加新风、置换通风、混合通风三种空调方式的送风效果进行数值模拟分析,从流场的均匀性、人员的热舒适性等方面对模拟结果进行探讨,研究结果表明辐射供冷加新风方式的空间均匀性和PMV指标最佳,混合通风方式的空气龄最小。  相似文献   

18.
明确热泵空调器的热冷比概念,阐明空调器热冷比HCRs与空调房间需求热冷比HCRD的关系,提出HCRD的计算方法;采用模拟分析方法研究位于哈尔滨、北京、上海、深圳四城市的一套典型住宅在不同围护结构、在不同朝向、不同空调使用时段条件下的全年负荷特性,并根据热泵空调器的变工况性能特点,给出了各地节能建筑与普通建筑的HCRD范围及分布。  相似文献   

19.
A simultaneous cooling and heating multi-heat pump can improve thermal comfort and energy efficiency through heat recovery at partial load conditions. The performance of a simultaneous heating and cooling multi-heat pump with four indoor units was measured by varying the compressor speed, EEV opening, and fan speed at full and partial load conditions in five operating modes. In the cooling-only and heating-only modes, the heating and cooling capacities were properly controlled by varying the compressor speed. However, in the cooling-main and heating-main modes under partial load conditions, a large imbalance between the cooling and heating capacities was observed even though the compressor speed was optimized. This capacity imbalance under partial load conditions was optimized by adjusting the EEV openings in the mode change unit and the outdoor unit. In addition, in the entire-heat recovery mode, rating compressor speed ratios were proposed under the full and partial load conditions.  相似文献   

20.
对笔记本电脑散热系统的噪声进行测试分析,得到各部分噪声的特性,确定风扇出口噪音是主要噪声源,建立风扇转速与笔记本电脑出口处噪声的关系。通过散热系统的流场分析,发现散热翅片出口夹角影响散热系统冷却风的风量和风压,而对噪声的影响不大,由此提出优化散热翅片出风角,提高散热效率,从而降低风扇转速,达到减低散热系统噪声的目的。实验表明出风口优化后,风扇转速可降低16.8 %,散热系统噪声下降2.0 dB(A)。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