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针对Linux操作系统在传统身份认证过程中安全性不足的问题,基于PAM框架提出一个综合运用USB Key认证技术和硬件信息认证技术的身份认证系统。该系统把数字证书存放在USB Key中,并由USB Key产生一个随机数,通过验证PIN码保护证书读取安全,使用多个认证因子对用户进行身份认证,保证用户和被访问系统的安全。分析结果表明,系统不仅继承了PAM框架的可扩展性,而且具备抵抗重放攻击和中间人攻击的能力。  相似文献   

2.
可信计算作为一种信息系统安全新技术,为克服单纯依靠软件安全防范方式的不足提供了新的思路,在平台上通过软硬件结合的方式构建可信计算环境。远程证明是可信计算平台的重要功能之一,是发出证明请求的一方确认远程平台的身份和平台状态配置信息的过程。本文围绕可信计算的远程认证进行研究,从可信平台模块、可信软件栈及其在实际中的应用进行探讨、分析和改进,为基于可信计算的远程认证的设计和实现提供了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3.
为了对密钥协商协议实现匿名认证,进而有效保护通信方身份秘密,提出了一种基于可信平台模块(trusted platform module,TPM)的单向匿名认证密钥协商协议.该协议基于可信计算平台,引入TPM技术,不但实现了认证和密钥协商的安全属性要求,还满足了用户匿名的需求,使通信一方在不泄露其真实身份的前提下,向验证方证明其为某个群系统的合法成员,并在群管理员的配合下生成一个临时身份,提供了较好的安全性,适用于计算和存储资源有限的应用场合.  相似文献   

4.
由于Linux的开源优势,Linux操作系统得到了非常广泛的应用,Linux操作系统的用户安全也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针对传统的域用户名、口令身份认证的认证方式存在用户名、口令易被截获的风险,本文提出了基于USBKey的域用户认证方案.考虑到传统认证方式需要把X509认证、Kerberos等认证方式编写到程序内部,一旦确定认证方式,就很难更改,缺乏灵活性和可扩展性,本文采用了一种可以把认证策略和应用程序分离的PAM认证技术,提出了一种PAM框架下基于USBKey的域用户认证方案.  相似文献   

5.
终端的可信启动过程是可信计算的关键问题之一。在分析统一可扩展固件接口(UEFI)启动过程和驱动模型的基础上,根据UEFI以及操作系统启动过程中可能面临的安全威胁,提出基于USB Key可信启动方案。在完成UEFI下USB Key的驱动程序以及相关应用程序的基础上,完成完整性度量和完整性验证、数据加解密和身份认证等相关操作,实现基于USB Key的可信启动过程和身份认证过程。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案能够快速有效地保证计算机终端在启动过程中不被篡改和用户的合法性。  相似文献   

6.
基于双线性对构造了一种基于身份的签名算法,利用双线性对的双线性和非退化性,使得算法中签名矢量的验证结果相对于用户身份为一个常量.然后基于该算法提出一种新的匿名认证方案,解决了在不安全信道上进行用户匿名认证的问题.在匿名认证方案中,用户生成临时身份,服务器利用该临时身份计算用户帐户索引,获得用户真实身份并认证用户.新方案实现了用户匿名性及自主口令更新,且服务器无需维护用户通行字或临时身份列表,解决了现有方案无法同时保证不安全信道上的认证安全性和用户匿名性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统一身份认证平台的设计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统一身份认证平台是数字化校园建设的基础,主要实现用户管理、身份认证、分级权限管理和单点登陆等功能,以解决校园信息化建设过程中用户定义模糊、用户身份组织零乱、交叉权限管理无法定义和应用系统出口多样性等棘手的问题.同时给出了校园统一身份认证平台的功能、流程以及接口设计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基于纠缠交换的量子身份认证协议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提出了基于纠缠交换的量子两方身份认证协议,并扩展到基于纠缠交换的量子多方身份认证协议.协议中通信用户初始共享的纠缠粒子对用作认证密钥.用户通过对事先共享的纠缠粒子对进行纠缠交换和经典通信,实现用户之间的身份认证.另外对2种量子身份认证协议的安全性分别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9.
一种改进的基于智能卡的身份鉴别方案设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提出了一种改进的基于智能卡的远程认证方案,通过随机数和时间戳,保证了身份认证过程中身份认证请求信息的随机性和有效性。并且可有效地防止密码猜测攻击、重放攻击、内部攻击,较可靠地实现了用户的身份认证问题,并且运算量、存储量都很小,和以前的方案具有相同的通信成本。另外,即使系统的密钥被泄露以后,用户的个人密码也具有较好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0.
可信的智能卡口令双向认证方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一种基于智能卡的可信双向认证方案,使用散列函数认证身份,采用远程证明方法验证平台可信性.该方案支持安全会话密钥协商,支持用户身份匿名及口令自由更换,服务器平台证书可更新.分析表明,该方案可以抵抗针对智能卡口令认证方案的常见攻击,安全高效,满足安全设计目标.  相似文献   

11.
在可信计算平台的概念和技术的基础上,文章对可信计算平台的几个关键机制进行了深入分析,给出了这些关键机制的基本原理,最后,提出了基于上述可信机制的可信软件保护模型,并对模型进行了实例分析。  相似文献   

12.
可信计算平台应用研究的基本目标就是要建立一个网络中的可信任域,并基于该网络信任域的管理系统将个体的可信计算平台扩展到网络中,形成网络里的可信任域,并结合信息保密网的应用,给出可信计算平台的应用方案。安全芯片就是该平台的重要组成部分。重点介绍了可信计算平台安全芯片的设计技术环节,对于该行业广大从业人员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介绍了可信计算密码支撑平台中的密钥的分类和结构,着重分析了支持可信计算密码支撑平台的TSM的密钥结构和管理形式.对现有平台密钥管理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利用Rootkit 技术加强平台保护的方案.测试结果表明新方法可提高密钥管理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4.
可信计算的出现为维护信息系统的安全带来了新的思路和方法,可信计算存在的应用问题的解决对于更好的利用可信计算技术维护信息系统的安全性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研究设计一套基于Xen的可信虚拟机系统TV/Xen,对系统的构建方法进行了研究和探讨,并利用该系统解决了针对TCG完整性度量的TOCTOU攻击问题.  相似文献   

15.
提出基于可信计算集团(TCG)可信平台模型TPM的可信认证网关系统(TAGS)的解决方案,介绍了其原理和设计,并对TAGS的缺陷进行了分析。由于可信平台模型(TPM)中保存着与芯片所在平台相关的密钥和证书,验证者可以通过TAGS系统确定何时可以安全地向一个网络请求开放网络连接。  相似文献   

16.
关于可信计算平台模块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可信计算机在安全方面的优越性越来越受到国内外计算机领域工作者的重视。可信计算机的核心部件是可信计算平台模块(TPM),文章介绍了关于TPM的体系结构、使用、平台证实等内容,并对可信计算平台的信任链及其安全引导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7.
在对现有数字化校园项目数据流转机制、移动校园开发者平台接口及跨平台应用系统开发等内容进行深入研究和分析的基础上,设计并开发了一种利用现有数字化校园数据中心的师生基本信息数据在移动校园的平台上实现的人员身份快速识别系统。通过简单快捷的身份认证方式方便学校日常教学中学生身份的识别和确认,并预留了扩展接口方便以后增加更多的个性化应用。  相似文献   

18.
对可信计算平台的应用和实施作了初步探讨,指出可信计算平台应用的基本目标就是要把信任链延伸到网络上,并构建网络信任管理系统.基于网络信任管理系统结合信息保密网的应用给出可信计算平台的应用方案.在研究整体信任解决方案后,使用信任延伸模型计算信任值.此方案在广东工业大学研究生管理系统中得到了应用. 更多还原  相似文献   

19.
随着网络的应用和开放,盗取账号密码事件不断出现并严重影响到企业内部信息安全,而双因子认证可以解决安全问题,但是采购维护成本昂贵,致使很多企业望之却步.据此设计并实现了一套基于开放源码的双因子身份认证平台,该认证平台采用LAMP(Linux OS Server、Apache Web Server、PHP程序语言、MySQL数据库)的系统架构,再搭配FreeRADIUS进行身份识别,能为广大中小型企业使用者安全性较高的身份认证功能.  相似文献   

20.
针对常用智能卡身份鉴别方案所存在的不能有效实现双向认证的缺点,通过使用 USBKey,结合PKI技术和动态口令机制,提出了一种基于USBKey的双向身份鉴别方案,并分析了该方案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