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情境教学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以形象为主体的生动具体的情境,以引起学生一定的态度体验,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并使学生心理机能得到发展的教学方法。历史情境的创设是新课改实施以来的热门话题,已为我们广大教师所认同。  相似文献   

2.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注重情感体验所发挥的作用。只有重视知情的统一,教学活动才能血肉丰满,只有获得知情和谐统一,才能实现教书育人同步发展的理想效果。  相似文献   

3.
在现代教育体系中,情感教育占有重要的位置,尤其是在教学中表现更为明显。在语文教学中要突出人文精神,这种精神正是情感教育的升华,而教师想使学生真正领会知识,师生必须要通过情感调动这一环节,使学生能对知识理解消化。  相似文献   

4.
李萍 《中国科技博览》2012,(20):239-239
在语文教学中,贯彻以师生情感、教学手法的情感、教学思想内容的情感等内容为主的情感教育,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和文化素养。  相似文献   

5.
陈松 《中国科技博览》2011,(19):193-193
情感教育是语文教学所固有的。它是人们根据客观事物是否满足自身需要产生的并能对行为进行制约的内心体验。在得失、成败、荣辱、美丑之间,人们会产生相应的或欢欣愉悦或愤怒沮丧或赞美崇拜或鄙视厌恶等情感,这些情感一旦被学生掌握,并且本能的冲动上升至含蓄理智、由单一浅薄上升至丰富细腻,就会使他们在“寂然凝虑”之中“思接千载”,在“悄然动容”之后“视通万里”,懂得明辨是非曲直,分清美丑善恶,提高对现实世界的辨别能力和创造能力。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感和美好的生活情趣,成为心灵健康,个性完美和谐发展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人才。  相似文献   

6.
全日制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不应把他们当作外在的附加任务,应该注重熏陶感染,潜移默化,把这些内容贯穿于日常的教学中。”新一轮课程改革使课程结构、学习目标、教学方法等诸多方面发生了重大变革,尤其值得瞩目的是,在各门课程的设计中,始终注重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个性品质,而其中的情感教育则是一个主要的目标。  相似文献   

7.
林丽萍 《硅谷》2010,(2):198-198
<正>在教育教学的实践中,我深深感受到语文学习的过程就是老师、学生与文本交融的过程。怎么把握"源于文本"的发问,既是老师在教学过程中教学艺术的体现,也是学生在"学习过程"是否是"有效"的体现。我认为对语文教学的研究,就是要对融入文本的提问进行有效的研究,让学生在融入文本中有深刻的情感体验,对文本所呈现出来的人文精神有所领悟。  相似文献   

8.
情境教学充分调动、挖掘和激起学生的情感体验,激活课堂,营造出生动活泼的教学氛围。一是精心设计导语,激发情趣.二是演绎情境,促进其情感体验的形成。三是回顾课文情境,深化情感体验。  相似文献   

9.
吕伟 《中国科技博览》2012,(27):207-207
音乐是情感的艺术,情感体验是教学过程中重要的环节。新的音乐课程标准在基本理念中指出:音乐教学应该是师生共同体验、发现、刨造、表现和享受音乐美的过程,在教学中,要强调音乐的情感体验。音乐教学大纲也在教学目的及教学过程中分别提出了“丰富情感体验”和“注重情感体验”的要求,由此可以看出情感体验之重要。体验是个体在接触实物或实践活动中对其原貌的一种真切感受,它往往是点燃灵感火花、导入深层认识、实现发明创造的源泉。音乐是情感的艺术,是实现审美体验价值的最佳载体。由此,在教学中,我以如何提高孩子的情感体验做了大胆的尝试,也取得了点滴的收获。  相似文献   

10.
语文教学只有激发学生的情感,学生才容易进入课文情境中去。多年的语文教学实践使我深深地体会到,要激发学生的情感就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相似文献   

11.
思想政治课长期以来发挥着对学生进行智育和德育教化的双重功能,为了更好地担负起教育的任务,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践者,必须根据学生的特点,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为学生提供多维展示平台,努力营造民主、宽松、和谐的学习环境,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享受学习的快乐。本文结合作者课程改革教学中的思想品德教学实践,谈谈教学中的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12.
高中政治教学中的情境创设要带有一定的情感色彩。情感的教学方式能够带动学生进行启发性学习,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能够以教师情境创设为出发点,然后与生活中发生的问题相结合,找到政治教材中反映的主体,激发起学生探索问题、学习知识的兴趣和方向,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得学生的创新思维得以提高,教学质量和学习效果都会发生质的变化。所以,在高中政治教学中,教师充分发挥自身情境创设能力,使得政治课堂教学效率得以提高。所以,本文主要探讨情境创设在高中政治教学中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3.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只有当情感的血液在知识的肌体中欢腾跳跃的时候,知识才会融入人的精神世界”。作为教师,只有充分认识到这一点,通过创设情感交流的文化活动,营造情感交流的氛围,拉近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使得双方互相走进对方精神、情感和整个心灵世界,并以此建树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情之互融的基础上,使教学能昕之顺耳,理之达心,知之入脑,从而达到理想的教学境地。  相似文献   

14.
詹蓓灵  陆菁 《包装工程》2024,45(12):12-21
目的 梳理用户体验测量要素并总结用户体验情感测量与情感识别方法。方法 通过调查法、文献研究法、举例分析法等研究方法,调研国内外用户体验相关经典文献与研究数据,从用户体验主观情感测量与客观数据识别两个方面,梳理分析现有的研究成果与发展脉络,总结对于设计产品适用的测量方法与合理的评价方法。结论 设计师通过用户体验测量获悉未达到预期产品与用户的“认知摩擦”,从而提升产品质量。文章梳理了目前用户体验的测量特性与众多测量方法,包括PAD情感量表、积极情绪消极情绪情感量表(PANAS)与SAM量表等基于主观情感测量方法,以及眼动追踪检测、面部表情识别、皮电、脑电与心电等基于客观数据的情感识别方法,分析各类测量方法优势与制约性,总结现有问题并展望未来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5.
语文教学语言艺术可以为学生提供榜样和示范,有助于提高教学质量,有助于促进师生思维能力的发展,本文从"突出重点、创设情景、设置悬念、激情朗读、故事吸引、概括留白"六个方面阐述了怎样设置导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16.
小学语文教学要注重学生的心理情感.列宁说;没有人的情感,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真理的追求.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总是渴望丰富的情感体验、强烈的感情共鸠、适时的情感发泄.小学语文教学就是要调动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充分发挥他们的主观情感积极性.笔者体会如下:  相似文献   

17.
<正>现行小学语文课本中的文章大多是名家名篇,不仅语言优美,而且包含了丰富的思想情感,即使是一些说明文,也写得趣味盎然,引人入胜,隐含着作者的审美情趣。"感人心者,莫先乎情。(白居易)"这些话道出了情感教育的真谛。我们语文教师应善于从语文学科的特点出发,把教  相似文献   

18.
英语教学既是语言信息的交流过程,也是情感信息的交流过程。教师要善于运用教学语言、利用作品语言、借助音乐语言和体态语言来表达情感,在课堂上创设各种积极的学习氛围,应用各种教学手段,转变角色,使每节英语课堂充满活力,充满情感,从而更好地完成英语教学。  相似文献   

19.
基于情感表达的体验式包装设计探究   总被引:11,自引:10,他引:1  
郝秀梅 《包装工程》2014,35(14):5-9
目的研究深层次情感体验对包装创新设计的影响。方法结合实例分析体验式包装设计通过多感官体验,增强消费者与包装的互动,使消费者在消费过程中获得情感愉悦体验的具体方法。结论体验式包装设计从人的精神层面需求出发,使包装成为情感交流的媒介,为顾客创造情感上的共鸣,对品牌精神价值的塑造和提升具有重要意义与作用,并提出由感官体验延伸到情感价值体验已成为品牌包装创新设计的新起点。  相似文献   

20.
著名法国艺术家罗丹说:艺术就是热情,语文教学这门艺术是蕴含着深厚感情的。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组织和维持学生的注意,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加强学生的自信心和进取心,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规范,创造良好的课堂气氛,都是教学方法中艺术性的体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