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冷轧带肋双钢筋混凝土结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研究对比了用冷拔钢丝制成的双钢筋混凝土构件和用冷轧带肋钢筋制成的双钢筋混凝土构件,得出用冷轧带肋钢筋制成的双钢筋构件,更具有节省钢材的特性。  相似文献   

2.
双钢筋系由两根纵向平行的纵筋与之垂直的短横筋按一定间距焊接组成梯格型骨架,采用双钢筋技术,可以改善钢筋混凝土的粘结作用,从而改善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的裂缝分布,减小裂缝宽度,使裂缝开展呈现细而密的特征。然而,目前使用的双钢筋类型主要是由冷拔低碳钢丝或冷轧钢筋制成的双钢筋,这些双钢筋大多用于小跨度的单向板、过梁、楼梯等构件中,而采用大直径热轧带肋三级钢筋制成的双钢筋混凝土构件国内外尚未见有报道。为了充分发挥双钢筋的技术优势,拓宽双钢筋技术的使用范围,对热轧带肋三级钢筋焊制的双钢筋构件作了较全面的分析研究,重点研究了双钢筋受弯构件的裂缝及变形计算,对双钢筋构件的裂缝特征作了较完整的理论分析。通过试验观察和理论分析,并针对热轧带肋三级钢筋制成的双钢筋混凝土构件,提出了裂缝计算的建议公式。并与普通构件对比进行技术经济分析,可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3.
用冷拔低碳钢丝代替普通Ⅰ级钢筋制成的双钢筋混凝土构件,可广泛地应用在工业与民用建筑的楼板、屋面板、小梁等构件中。具有施工操作简便,节约钢材的优点,可获得明显的经济效益。因此双钢筋的生产和应用技术在建筑工程中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4.
双钢筋是将冷拔低碳钢丝按特定的构造尺寸焊成梯格钢筋骨架作为板类混凝土构件中的配筋,它靠梯格作用与混凝土有较大的锚固力,能有效地分散构件受拉区混凝土的裂缝,并约束其裂缝的开展,从而使冷拔低碳钢丝的设计强度得以充分发挥。双钢筋混凝土构件的延性比普通钢筋混凝土构件以及预应力混凝土构件都要好。与同类型的预应力构件比较,双钢筋构件简化了生产工艺,缩短蒸汽养护周期,设备简单,易于推广。与I级钢筋比较,可节  相似文献   

5.
本文介绍了双钢筋混凝土构件工作全过程及其破坏特征、构件裂缝分布和发展、双钢筋横筋的受力特征及作用机理。利用双钢筋生产混凝土构件,可节约钢材与水泥,提高钢筋与混凝土的粘结力及抗裂性,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双钢筋是一种经济、安全可靠的结构形式,在钢筋混凝土结构中值得大力推广,可为国家节约大量钢材,是企业创造更好经济效益的理想途径。本文对热轧带肋Ⅲ级钢筋焊制的双钢筋构件作了较全面的分析研究,重点研究了双钢筋受弯构件的裂缝及变形计算,对双钢筋构件的裂缝特征作了较完整的理论分析。通过实验观察和理论分析,并针对热轧带肋Ⅲ级钢筋制成的双钢筋混凝土构件,提出了裂缝计算的建议公式。  相似文献   

7.
正专利名称:应用透地雷达检测钢筋混凝土构件内的钢筋腐蚀度的方法申请号:CN201110167543.9申请日:2011.06.20公开(公告)号:CN102768176A公开(公告)日:2012.11.07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台湾中华大学本发明提供一种应用透地雷达检测钢筋混凝土构件内的钢筋腐蚀度的方法。包含:透地雷达向钢筋混凝土构件发射电磁波;接收钢筋混凝土构件反射的电磁反射波;取得钢筋凝土构件的厚度、此厚度指钢筋混凝土构件的表面至构件内的钢筋的最短距离;运算电磁波反射波获取具有钢筋界面反射电压与钢筋界面特征阻抗的钢筋界面特征参数;提供包含  相似文献   

8.
一、双钢筋技术发展概述 双钢筋技术是用于非预应力钢筋混凝土构件中的一种新型配筋形式。它是在2根纵向平行的冷拔钢丝之间以一定的间距焊上一横向短钢筋,形成规格状的钢筋肋片,这种肋片称为双钢筋。  相似文献   

9.
1979年以来,天津市在研究和生产双钢筋混凝土构件方面,进行了大量的工作,在住宅建筑中已推广应用十几万平米。双钢筋混凝土构件的类型有短向空心板,实心板、整间大楼板、双向密肋复合大楼板。骨料有碎石和陶粒,标号一般为250~#。实践表明,双钢筋混凝土构件的技术经济指标是好的。目前采用的双钢筋构件,主筋都是采用φ~b4、φ~b5冷拔低碳钢丝。其缺点是单筋  相似文献   

10.
锈蚀钢筋混凝土压弯构件的恢复力模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蒋连接  袁迎曙 《混凝土》2011,(6):29-32,40
根据反复荷载下人工气候环境加速钢筋锈蚀的钢筋混凝土压弯构件力学性能的试验结果,提出了反复荷载作用下恢复力模型中与钢筋锈蚀率相关的特征参数计算公式,建立了锈蚀钢筋混凝土压弯构件的退化双折线恢复力模型,并与参考文献试验结果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本研究建立的恢复力模型具有一定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11.
钢筋混凝土双肢剪力墙非线性静力有限元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利用有限元软件ABAQUS中的混凝土损伤塑性模型,采用分离式方法建立有限元模型,对钢筋混凝土双肢剪力墙进行了非线性分析;在与试验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的基础上,选取了用于钢筋混凝土剪力墙非线性有限元分析的材料破坏准则和本构关系进行建模;通过数值计算,分析了轴压比、墙连梁跨高比、墙分布钢筋配筋率、边缘构件配筋率对钢筋混凝土双肢剪力墙的承载能力、延性、破坏形态等的影响。结果表明:轴压比、分布钢筋配筋率和连梁跨高比对钢筋混凝土双肢剪力墙的受力性能影响较为明显;边缘约束构件配筋率对墙体的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12.
本试验是通过不同含铜率特性梁,来研究双钢筋受弯构件正截面强度、破坏特征、短期刚度及其抗裂性能,以期对双钢筋的强度取值、刚度与裂缝计算提供设计依据;同时对不同构造配筋的双钢筋梁进行了比较研究。 通过试验结果的分析,给出了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TJ10—74设计双钢筋构件的强度取值、刚度计算的符合程度以及根据统计和回归分析得出的裂缝计算公  相似文献   

13.
钢筋混凝土材料性能与受弯构件的延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推导出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的截面曲率延性系数的理论计算公式 ,分析了混凝土强度和极限压应变、钢筋强度和均匀伸长率及配筋特征值等参数对构件截面延性的影响规律 ;提出了保证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发生延性破坏时受拉钢筋的最小均匀伸长率及钢筋和混凝土同时达到极限拉、压应变的临界配筋率 ,给出了按照现行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规定计算的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截面曲率延性水平 ;对工程设计应用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4.
双钢筋混凝土大型屋面板,是获得国家实用新型专利的工业建筑屋面结构构件新产品。双钢筋混凝土大型屋面板,解决了普通钢筋混凝土大型屋面板和预应力大型屋面板所存在的问题,是一种结构受力性能好,受力筋用量少,构件生产工艺简便的新型板型。其构造特点是混凝土板中主肋全部配用了双钢筋,其规格是:纵筋φ_5~b,横筋  相似文献   

15.
在钢筋混凝土构件火灾高温作用下极限承载力计算分析的基础上,着重进行保护层厚度对钢筋混凝土构件(梁)高温作用下承载力的影响及定量分析的讨论,由此得出:由于钢筋混凝土构件高温侧钢筋的保护层能在火灾高温作用下显著延缓钢筋温度的升高,所以适当增加保护层的厚度,可以显著提高钢筋混凝土梁在高温下的极限承载力,可用于指导工程耐火设计。  相似文献   

16.
混凝土中钢筋腐蚀后,会导致钢筋横截面面积减少,钢筋力学性能退化;受压区钢筋腐蚀,产生锈胀压力,使受压区混凝土处于双向应力状态,混凝土抗压强度降低;混凝土保护层开裂、脱落、混凝土与钢筋黏结强度退化,腐蚀钢筋混凝土构件承载力降低。论文从试验、有限元计算和理论模型三方面总结了当前腐蚀钢筋混凝土构件承载力模型,并对腐蚀钢筋混凝土构件承载力模型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7.
双钢筋混凝土具有施工简便、生产周期短、节约钢材、安全可靠以及使用灵活等优点,近几年来,不少省市开展了双钢筋混凝土的试验研究和应用工作,我们从1979年开始,协同一些单位开展了双钢筋空心楼板的试验研究和应用工作,现介绍如下: 一、构件的设计  相似文献   

18.
正专利名称:应用透地雷达检测钢筋混凝土构件内的钢筋腐蚀度的方法申请号:CN201110167543.9申请日:2011.06.20公开(公告)号:CN102768176A公开(公告)日:2012.11.17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台湾中华大学本发明提供一种应用透地雷达检测钢筋混凝土构件内的钢筋腐蚀度的方法。包含:透地雷达向钢筋混凝土构件发射电磁波;接收钢筋混凝土构件反射的电磁反射波;取得钢筋  相似文献   

19.
基于分形理论的混凝土裂缝对钢筋腐蚀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承受外部荷载作用的钢筋混凝土构件表面裂缝的发展影响着内部钢筋的腐蚀程度,通过对具有荷载裂缝的钢筋混凝土试件的腐蚀试验,利用分形理论,研究了钢筋混凝土试件表面荷载裂缝的发展规律及其对钢筋腐蚀的影响,探索分形理论在评价钢筋混凝土构件损伤程度和耐久性等方面应用的可行性,为钢筋混凝土构件的安全性检测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20.
钢筋是钢筋混凝土构件的重要部件,而裂纹是决定构件正常使用的关键因素,研究钢筋直径对裂纹宽度的影响有积极意义。本文通过梳理国内外钢筋混凝土构件关于裂纹宽度的计算公式,利用《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计算了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纵向受力钢筋直径与最大裂纹宽度的变化关系。结果显示,最大裂纹宽度随着钢筋直径的增大而减小,其增幅随着钢筋直径的递增而逐渐减缓。分析表明,钢筋直径是控制裂纹宽度的一个重要参数,在进行受弯构件设计时应予以充分考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