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 毫秒
1.
宋蓬蓬 《山西建筑》2022,(15):26-29
城市更新已经推进多年,包含公共建筑更新、公共绿地改造等,但鲜有人着眼于墙和墙之间空间,被人忽略的犄角旮旯才正是人们日常生活最能触及到的城市空间。百禧公园是一个极好的案例,其成功的诠释了城市消极的微小空间是如何变成人们喜爱的网红公园。挖掘了铁路所在的曹杨新村近70 a所沉淀的文化、历史等,阐述了曹杨新村转型更新为城市公园的契机及转型后面临的一些挑战,同时提出了相应的设计策略,最后针对运营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有益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3.
如何提升绿色空间价值转化效率,促进绿色空间价值向更高维度提升,是公园城市建设过程中的重要议题。文章从赋能角度就公园城市背景下的绿色空间价值转化过程进行解构,认为绿色空间价值转化主要通过周边环境、空间、人流、商业等方面的赋能途径进行,不同尺度、不同类型的绿色空间可以在生态、社会、经济层面对周边环境进行赋能,从而使自身价值在不同维度得以传导并体现。文章尝试构建符合价值转化内在需求的绿色赋能空间体系,为公园城市的投资、开发、运营管理提供永续发展支撑。  相似文献   

4.
资本扩张驱动伪城市化进程使得 自然资源约束趋紧,推进城市生态文明建设 势在必行。文章论述了现代城市空间模型的 生态转向,提出以绿色基础设施作为城市空 间系统的生态支撑,总结其结构和尺度的空 间特性,强调绿色基础设施在城市空间建 构中的先导作用,探讨一种生态优先的系统 化方法,即“绿色基础设施规划作为脊柱架 构—灰色基础设施规划作为骨架搭建—地 块、建筑等作为组织填充”。结合重庆钓鱼嘴 片区项目实践,剖析该模式的建构过程,论证 重点地段城市设计中绿色先行、灰色协同的 空间结构生成逻辑。  相似文献   

5.
多年来,人们对促使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原因,大多归结为城市化引起的人口激增和城市土地相对缩小之间的矛盾,本文通过详细的分析,对于促使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原因提出了一些见解。  相似文献   

6.
林箐 《风景园林》2017,24(10):14-26
快速交通设施是现代大都市重要的基础设施。但在带来交通便利的同时,它们也破坏了城市景观和尺度,割裂了城市,造成城市空间和功能的破碎化,带来大量的环境、经济和社会问题。20世纪70年代以来,许多城市进行了大量研究和实践,试图通过交通基础设施的更新消除或者减轻快速交通设施对城市功能、城市生态和城市空间的分割。这些经验对于以北京为代表的中国大城市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7.
姚映  杜春兰 《园林》2021,(7):74-81
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公园城市理念的提出为解决城市发展与生态保护之间的矛盾指明了新方向.绿色基础设施作为一种具有基本服务功能的系统方法,可以较好地解决当前城市的生态环境问题,在城市自然生命支持系统中发挥作用,有力促进公园城市的建成.采用文献可视化计量分析法,介绍了绿色基础设施和公园城市的共生关系,选取生态保育、绿地系统和雨...  相似文献   

8.
吴彤  甄峰  孔宇  周雨杭 《规划师》2024,(3):14-21
在总结城市空间治理需求及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梳理人工智能技术在城市空间治理中的应用,对人工智能技术赋能城市空间治理的内涵进行解读,提出市场主导型、政府主导型及社会主导型等3种赋能模式,并从治理手段、治理结构及治理流程等3个方面构建人工智能技术赋能城市空间治理的路径,以期为我国城市空间治理的智慧化转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随着中国城市发展进入存量时代,聚焦品质提升的城市更新成为新阶段城市建设的关键。公共空间作为新一轮城市更新中重点打造的基础设施类型,其引导城市更新的“触媒”价值有待挖掘。本文通过详细分析美国丹佛天际线公园案例,梳理其通过建设小块公共空间激发更大范围城市更新的过程和经验,以期为我国城市更新及城市更新中的公共空间建设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0.
杨一帆 《规划师》2006,22(3):26-28
由规模不等的城市、城市集群及与它们紧密联系的环境所组成的城市群落,是一个等级分明、联系密切的完整体系.在这一体系中运行的各种流态是城市发展所需的巨大资源,而基础设施是承载流态的载体.从资源利用的角度看,基础设施主要是通过改变不同层次的城市群落中各个位置的可达性来对空间秩序产生影响的.  相似文献   

11.
"城市双修"是我国经济新常态下城市更新发展的重要手段,是解决旧城发展矛盾问题的探索性规划实践。基此,以福州市旧城更新面临的矛盾问题为切入点,以福州金鸡山南片区为研究案例,整合融入城市设计手法,将城市双修的理念和方式方法运用到具体的城市空间重塑,提出以区域整体统筹为前提,以专项系统规划为基础,以城市设计要素控制和开发建设控制为手段的空间重塑策略,构建纵向、横向交叉并行的技术框架的旧城区空间重塑的新技术思路。  相似文献   

12.
基础设施不只是维持城市运营的核心系统,也是构成城市环境及其品质的主导性与决定性要素,即基础设施本身已成为城市空间的关键组成部分,或者说基础设施定义了城市空间.基础设施创新驱动来自城市公共服务供需模式的变异与升级,反映在城市治理效益和公共品质的提升等方面,也改变了城市空间的形态风貌及功能内涵.基础设施创新和城市空间品质之间存在直接而深刻的关联性.在基础设施创新的视角下,传统城市空间与景观风貌将面临新的解读并获得新的拓展,城市空间的设计行动也必须把重点从作品的创造转移到内涵的再生上,从而孵育城市人文来取代物质环境,并使其成为未来城市空间的主体.  相似文献   

13.
作为绿色基础设施枢纽的城市综合公园发展策略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城市绿色基础设施的重要枢纽,现代城市综合公园不再是单纯用来观赏与游憩的场所,而成为区域健康发展的绿色引擎器。本文从城市空间布局及生态建设层面出发,立足于城市、人与生态环境等层面不断提升与转变的需求,探讨了现代城市公园的发展策略,即从游憩绿地到绿色海绵体、从景观孤岛到绿色开放空间、从再造自然到多样栖息地的转变。  相似文献   

14.
通常认为城市发展是城市基础设施改善的动力,当社会经济水平达到一定高度时,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会随之跟进。但现代观点认为,城市的发展也同样为基础设施建设所左右。因此,城市发展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互为动力。鉴于城市发展引发基础设施建设的逻辑过程已为人们熟知,文中将更多的分析基础设施建设对城市发展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在我国城市发展进入转型期、城市建设提出"城市双修"的背景下,城市基础设施成为研究与实践关注的热点问题。文章从景观再生的视角,通过对上海市静安区城市基础设施景观化案例的分析,归纳总结基础设施景观化的构建模式,研究如何通过城市基础设施空间的有效利用,以产生新的开放空间,创造新的城市活动场所,提升城市公共空间的品质。文章论述了立体空间叠加和水平空间拓展的不同模式,为目前城市更新中基础设施与城市公共空间的耦合发展提供有效的借鉴。  相似文献   

16.
耿跃 《建筑与文化》2020,(3):126-128
随着城市发展进入存量建设时期,城市街道作为承载人们日常生活的公共空间,将是恢复城市活力最重要的关注对象之一。文章通过对墨尔本中心区街道发展历程的回顾,分项解读中心区街道人性化转型的具体措施,得出坚持数十年以人为本的街道持续更新模式,是墨尔本街道成功转型的关键。最后结合墨尔本经验,对中国未来城市街道更新改造提出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学习了《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管理规定》 ,谈谈环境卫生和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与开发城市地下空间的有关问题。以使提高城市地下空间的效益 ,拓宽开发地下空间的新领域和发展完善地上建筑与地下设施新关系  相似文献   

18.
戴菲 《风景园林》2013,(6):157-157
将近一个世纪以前,在西方进入快速城市化时,现代主义的两位大师勒·柯布西耶与赖特,都预言着未来的城市蓝图:广亩城市与明日之城。城市空间前者分散,后者集中。跨越百年的视角审视今天的中国大城市,惊愕之中会发现,我们的大城市拥有首屈一指的高密度,比世界上许多国家都更接近于勒·柯布西耶的明日之城:24座60层的摩天楼构成城市中心,外围是多层  相似文献   

19.
《城乡建设》2007,(8):1-1
城市绿化是城市中惟一有生命的基础设施,是建设和谐城市的生态基础,是城市特色和品位最有代表性的部分.  相似文献   

20.
简圣贤 《风景园林》2011,(1):159-159
最近在撰写一篇介绍美国纽约"高线公园"(The High Line)的文章,主要论述该公园的改造策略,研究对象是纽约废弃的城市基础设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