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39 毫秒
1.
胶东金矿集区深部找矿重要进展及成矿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胶东地区是我国最大的金矿集区,已累计探明金资源储量4 500余吨。通过全面梳理并总结胶东矿集区深部找矿成果,从典型矿床空间分布、控矿要素、矿床类型及规模等方面,系统分析了胶东金矿集中区的主要成矿特征和成矿规律,以期更好地指导该区深部找矿工作。研究表明,三山岛和焦家金矿均已发展成为世界级巨型金矿床,近年来在三山岛北部海域一次性提交金资源量470 t,在焦家成矿带的曲家、东季-南吕、南吕-欣木、朱郭李家、焦家深部和新城深部等矿段提交的金资源量均超过100 t,在纱岭矿段提交金资源量389 t。焦家和三山岛2个巨型金矿床分别沿2条大致平行的焦家和三山岛断裂的对应位置分布,相向而倾,金矿体表现为“阶梯式”分布规律,现已揭露2个成矿台阶,断裂走向的拐弯部位和菱形格状断裂交会部位是成矿的有利部位。在玲珑金矿田,近年来主要沿破头青断裂和九曲断裂探明破碎带蚀变岩型深部金资源储量逾500 t,致使蚀变岩型金矿资源量明显超过了石英脉型金矿,从而改变了该矿田的矿床类型格局,矿化分布总体表现为“上有蚀变岩(主断裂带中)、下有石英脉(主断裂下盘)”的特征。在栖霞金矿田,拓展了沿主要断裂带开展深部找矿的新方向,在台前-陡崖断裂的栖霞笏山村探明了大型蚀变岩型金矿床。在蓬家夼金矿田开展的深部找矿发现了资源量近70 t的牟平辽上深部金矿床,控矿断裂呈铲式阶梯状和舒缓波状展布,矿体产于断裂深部倾角明显变缓处,该矿床的矿石类型与胶东其他金矿床不同,主要为碳酸盐脉型金矿石,被命名为“辽上式”金矿。胶东地区深部找矿成果表明,其深部找矿潜力依然巨大,重点找矿方向有胶西北3条主要成矿带深部、栖霞金矿田和蓬家夼金矿田深部及三山岛北部海域,而在玲珑型花岗岩和郭家岭型花岗岩的深部空间找矿潜力不大。经初步推测,胶东3 000 m深度以浅金资源量不少于6 000 t,5 000 m深度以浅金资源量将会超过10 000 t。  相似文献   

2.
下初金矿为胶东牟平-乳山金矿带南段的一个小型金矿床。矿区内出露地层主要为古元古代荆山群变质岩及新生代第四系,构造以中生代断裂构造为主,其中含金矿化蚀变带受NNE向断裂控制。主要矿体呈北北东向展布,矿石类型主要为黄铁矿化石英脉,矿化具多期活动特点。在分析成矿规律的基础上,应加大矿区深部及外围的找矿力度,以期发现新的金矿远景区,进而指出了深部找矿的方向。  相似文献   

3.
胶东矿集区是中国最大的黄金勘查及生产基地,蕴藏着丰富的金矿资源,资源储量和黄金产量均占全国总量的1/4左右, 因此胶东地区金矿地质勘查及相关研究备受国内外地质学家的关注. 尤其是2005年以来胶东地区深部找矿取得了若干重大突破, 近10年探获的深部资源储量超过了过去50多年累计探明的浅部资源储量,这不仅改善了我国金矿床的资源格局,而且对一些传统的成矿认识提出了挑战. 因此,全面了解胶东矿集区深部找矿进展、典型矿床深部成矿特征和找矿方法,对于总结该区成矿规律、推动以胶东地区为代表的深部资源探测示范性研究以及提升我国金矿研究的国际影响力均具有重要价值和深远意义. 鉴于此,《黄金科学技术》编辑部策划了"胶东金矿集区深部勘查重要进展"专栏,我受邀担任该专栏特约主编,组织野外勘查一线的科技人员对胶东金矿集中区深部找矿最新成果和进展进行了系统梳理总结,并撰写成文,以期更好地推动胶东地区深部勘查工作.  相似文献   

4.
<正>胶东矿集区是中国最大的黄金勘查及生产基地,蕴藏着丰富的金矿资源,资源储量和黄金产量均占全国总量的1/4左右,因此胶东地区金矿地质勘查及相关研究备受国内外地质学家的关注。尤其是2005年以来胶东地区深部找矿取得了若干重大突破,近10年探获的深部资源储量超过了过去50多年累计探明的浅部资源储量,这不仅改善了我国金矿床的资源格局,而且对一些传统的成矿认识提出了挑战。因此,全面了解胶东矿集区深部找矿进展、典型矿床深部成矿特征和找矿方法,对于总结  相似文献   

5.
胶东地区已累计探明金资源储量超过4 500t,成为世界级重要的金矿集区之一。该地区发育蚀变岩型、石英脉型和层间破碎带型金矿,受区域主干断裂、次级断裂及盆地边滑动断裂的控制,其中蚀变岩型金矿是区内最重要的金矿类型。胶东西北部已发现的超大型金矿均受胶西北三山岛、焦家和招平3条主干断裂的控制,3条主干断裂控制的金矿资源量已超过3 300t。这3条主干断裂阶段活动明显:早阶段发生韧性剪切变形作用,形成韧性剪切带,由糜棱岩和糜棱岩化岩石组成;中阶段发生脆性变形作用,形成碎裂岩(化)带;晚阶段为挤压变形,形成断层泥。金矿成矿与中期脆性变形密切相关,金矿化赋存于主干断裂带中碎裂(角砾)岩带发育部位。研究表明,3条主干断裂深部仍具有巨大的找矿潜力。  相似文献   

6.
胶东三山岛是金矿资源重要储备区,本文分析胶东三山岛金矿中深部成矿流体对比及矿床成因,为该区域金矿资源勘探、开发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7.
胶东金矿床:基本特征和主要争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胶东地区的金矿找矿不断取得新突破,已成为世界第三大金矿集区。本文系统总结了胶东金矿床的空间分布、构造控矿和矿化蚀变等基本特征,分析了存在的主要争议问题。总结指出,胶东金矿床分布于胶西北、栖蓬福和牟乳3个金矿床集中区,有三山岛、焦家、招平、西林—陡崖和金牛山5条主要控矿断裂带。赋矿地质体主要为侏罗纪玲珑型花岗岩、白垩纪郭家岭型花岗岩和新太古代—古元古代变质岩系,白垩纪莱阳群底部也赋存少量金矿床。主要金矿化类型为破碎带蚀变岩型,其次为石英脉型和硫化物石英脉型,有少量金矿化被划分为蚀变砾岩型、盆缘断裂角砾岩型、破碎带石英网脉带型、层间滑动构造带型和黄铁矿碳酸盐脉型,金属量在20 t以上的大型金矿大部分为破碎带蚀变岩型。中型以上金矿床的矿石量加权平均品位为4.07×10-6。胶东金矿床主要受区域性较大断裂及其次级断裂控制,控矿构造型式或位置主要有:断裂的拐弯部位、断裂倾角变化部位、断裂交会部位、入字型构造组合、帚状构造组合、菱形结环状构造组合和雁列构造组合,不同构造控制的金矿体的侧伏方向大致沿SW-NE同一直线方向展布。金矿床的蚀变、矿化、构造具有较好的分带性,破碎带蚀变岩型金矿的分带由弱至强表现为:网脉状—脉状钾化岩带、浸染状—网脉状黄铁绢英岩化碎裂岩化岩带和浸染状黄铁绢英岩质碎裂岩带(或黄铁绢英岩带)。前人虽然对胶东金矿进行了大量研究,但仍然存在一些尚待解决的关键问题,主要争议包括:(1)关于胶东金矿类型的认识主要有岩浆热液型、胶东型、克拉通破坏型和造山型等。(2)关于成矿地质体及成矿物质和流体来源的认识主要有:玲珑花岗岩或郭家岭花岗岩在金成矿中起到了重要作用或者是金矿的成矿地质体,成矿流体源于初始岩浆水;成矿物质来源具有多元性和复杂性,源自中生代活化再造的前寒武纪增生变质杂岩,成矿流体为壳—幔混合来源,以壳源变质流体为主;地幔来源的煌斑岩与金矿化有成因联系,成矿流体可能来源于基性幔源岩浆脱水;胶东金矿的形成与伟德山型花岗岩及同期的脉岩、火山岩有关。(3)关于胶东金矿成矿时代的主要认识有:金矿同位素年龄范围为123.0~110.6 Ma,大多数金矿床形成于(120±5)Ma;或是认为金矿床主要形成于134~126 Ma、122~119 Ma和110~107 Ma 3个时段;有125~115 Ma和100~90 Ma 2期成矿。  相似文献   

8.
正2016年11月15—18日,中国地质调查局华北项目办组织专家在廊坊对华北地区地调项目进行结题评审验收,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提交的"胶东金矿深部找矿勘查技术方法研究"成果报告获评优秀。胶东金矿深部找矿勘查技术方法研究报告是地质调查项目"破碎蚀变岩型金矿深部找矿勘查技  相似文献   

9.
中国黄金网 《黄金》2014,(10):49-49
<正>山东省物化探勘查院日前提交的"山东省莱州市朱桥地区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测深勘查报告"显示,胶东地区焦家金矿带、三山岛金矿带深部找矿潜力巨大。尤其是焦家断裂深部的大王庄—大胡家—沙岭—小西庄—后坡一带,为金矿成矿最有利部位。胶东地区现已查明的黄金资源量占全国的近四分之一。区内两大主金矿带——焦家金矿带和三山岛金矿带,截至目前已查明金资源量近2 000 t。经过多年的开采,胶东地区浅层金矿资源日益枯竭,地质找矿工作开始向深部延伸。  相似文献   

10.
胶东山后—上庄地区断裂控矿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山后—上庄地区位于胶东招平断裂带中南段。区内金矿化受招平断裂带和涧里断裂及两侧的次级断裂控制。通过对断裂的分析,结合野外第一手资料,认为NNE、NE向断裂是区内主要的导矿和容矿构造,控制着矿体的分布;金矿常分布在环形构造边缘或产在环形构造与线形构造的交会处。下一步找矿工作中,深部探矿应在16~24线之间,但同时应注意是否存在第2个无矿间隔;外围探矿应以西萌山水库—黄岭一带为今后工作的重点。  相似文献   

11.
在分析胶东金矿的成矿物质来源,成矿控制作用及成矿机理的基础上,得出结论认为胶东金矿为花岗岩—绿岩地体剪切带超大型金矿床。  相似文献   

12.
胶东型金矿是指产于胶东地区,在同一大地构造背景控制下,由相同的热液成矿作用在断裂构造带的不同部位、不同围岩条件下形成的具有成因相同、形成时代相近的一系列金矿自然类型组合,它不是单一的矿床类型,而是反映构造环境、成矿背景、成矿物质来源与成矿规律的金矿成因系统。胶东型金矿是与壳源重熔形成的层状岩浆岩和壳幔混合型花岗岩有关的金矿床类型的统称,具有独特的成矿条件和成矿作用,涵盖了构造破碎带蚀变交代型、裂隙充填石英脉型、裂隙充填富硫化物石英脉型、层间滑脱拆离带型、构造角砾岩型和碳酸盐岩中裂隙充填蚀变型等胶东所有金矿成因类型,由于成矿时所处构造位置和容矿空间不同而表现为不同金矿类型的集合体。胶东型金矿特征集中体现在3期成矿热事件、3个成矿系列和3期成矿作用上,与金矿关系密切的是玲珑、郭家岭和伟德山3个构造—岩浆热事件,即与胶北地区晚侏罗世玲珑花岗岩有关的钼(钨)—金矿成矿系列、与早白垩世中酸性岩浆有关的金(银)矿成矿系列和与早白垩世中酸性岩浆有关的铜—铅—锌—钼—金矿成矿系列,对应于胶东金矿的早成矿期、主成矿期和叠加成矿期。胶东型金矿表现形式为北东成串、东西成带,断裂是最主要的控矿形式,具有脆性断裂控矿、金矿床等间距性分布和侧伏特征等规律。胶东型金矿具有全新的金矿成因内涵,它反映的既有矿床类型的组合又有成因特征的鲜明特色,是对金矿成矿理论的提升和升华。  相似文献   

13.
我国重要的岩金金矿集中区与成矿远景区有胶东金矿集中区、小秦岭金矿集中区、燕辽地区金矿区带、辽吉地区金矿区带、陕甘大陆边缘西秦岭褶皱带。主要论述有划分了金矿集中区的成矿区带成矿条件、成矿远景。  相似文献   

14.
余瑾  杨波  卞超  秦璞 《世界有色金属》2023,(18):211-213
通过对黑龙潭矿区金矿采矿老硐的调查,初步查明金矿(化)体的分布形态、规模及其空间分布特征,并对金矿体的成矿机制和赋存规律进行初步研究,运用物探(激电测深)和化探(土壤、汞气测量)等技术手段,对金矿体的深部延伸进行推测,最后结合深部钻探工程,验证了深部金矿(化)体的控矿构造,为该区深部找金矿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5.
哈达门沟金矿区山前钾化带分布在矿区的南部,为一条钾长石化蚀变破碎带,源量约70 t.长期以来,人们认为山前钾化带为矿区重要的导矿构造,其走向为NE向,但是深部产状与矿脉的关系并不明确.经过野外勘查发现山前钾化带的走向为NW或NWW向,通过物探电法剖面法揭示其深部产状有上陡下缓,深部切割矿脉的特点.通过山前钾化带和矿脉的...  相似文献   

16.
胶东是我国重要的金矿聚集区,且绝大多数金矿产于NE向断层构造带中。为在该区找到更多有价值金矿,对山东龙口赵家金矿区内含矿与无矿2种NE向断层构造特征进行了勘查和研究,发现二者的主要区别是:含矿NE向构造形成于燕山旋回早中期,虽呈NE30°左右走向,但有波状弯曲(南部有转成EW向趋势),倾角较缓(10°~20°),断层带较厚,具较强的硅化、绢云母化和黄铁矿化,且有厚度不等的石英脉发育,并伴生有金、银、铅锌等矿化,达到品位即构成矿体;而不含矿的NE向构造则形成于燕山旋回晚期(白垩纪末期),产状上成平直的NE20°走向,倾角较陡(70°左右),断层带主要由压碎的碎裂岩、压碎岩和断层泥组成,无金矿体赋存,没有明显与金矿有关的蚀变。根据这2种NE向构造特征,可以对胶东各地的NE向断层的含矿性快速做出评判,这是在该区寻找和勘查NE向构造蚀变岩型金矿的一个启示。  相似文献   

17.
黄金在稳定国民经济、抑制通货膨胀、提高国际资信等方面有着特殊作用。山东胶东三山岛一直是国家金矿资源的主要采掘地带,为国家黄金储备做出了重大的贡献。通过对三山岛地质状态的科学调研,弄清楚其中深部流体状态和矿床成因,对胶东地带的金矿资源的勘探和开发具有巨大的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18.
《黄金》2015,(6)
小秦岭金矿田是中国重要的黄金产地,F5断裂带是小秦岭金矿田的一条主要控矿断裂带。该断裂带矿化程度高,控制长度达12 km,自东向西穿越桥上寨、灵湖、大湖和秦南4个金矿区,是北矿带的主要含矿断裂带,控制了北矿带大部分的金资源量。断裂带内岩石以糜棱岩、碎裂岩为主,夹少量的石英脉透镜体,金矿化分布与石英脉关系密切,石英脉分布地段往往构成工业矿体。对F5构造带的地质特征及其对金矿床的控制作用进行了系统的研究,认为断裂带深部找矿潜力巨大,矿体剥蚀程度较浅,深部还有隐伏矿体没有出露地表。通过工程验证,在断裂带深部发现了多个金矿体,实现了找矿突破,并为下一步找矿工作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9.
摘要:根据对华北地台赤峰、夹皮沟、乌拉山和胶东等金矿成矿区的最新研究, 提出早中元宙是我国华北地台重要的内生金矿成矿期, 并提出了形成超大型金矿来的三阶段成矿模式, 今后应加强早中元古宙岩体与太古宙变质岩内外接触带及韧性剪切带的金矿找矿工作。  相似文献   

20.
吉林夹皮沟金矿本区矿床成矿及找矿远景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吉林夹皮沟成矿带金矿成矿作用与太古宙变质岩系、幔源岩浆活动、韧性剪切作用密切相关,成矿流体以地幔流体为主,成矿物质主要来源于地幔。地幔活动形成的韧性剪切带及其伴生的次一级断裂构造不仅是成矿流体的运移通道,而且是矿体就位的有利空间。本文论述了夹皮沟主要成矿带成为北西大型韧性剪切带及其伴生的次一级构造带北东构造带(即本区矿床)的基本地质条件-太古宙变质岩系广泛分布,岩浆岩脉、韧性一脆性构造活动强烈;金矿化体(石英脉)受韧性剪切带两侧的次一级断裂控制,围岩蚀变是绢英岩化、硅化、绿泥石化、黄铁矿化等。找矿研究表明,本区矿床深部同样具有较大的成矿潜力,因此,夹皮沟本区矿床成矿带深部应具有良好的成矿远景(第二成矿梯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