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采用旋转圆筒式冲刷认错装置通过多种电化学测试及失重测量研究了苯并三氮唑(BTA)对BFe30-1-1在单相及含砂人工海水中冲刷腐蚀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BTA可有效抑制BFe30-1-1在单相及含砂人工海水中冲刷腐蚀的阴、阳极反应,属几何覆盖型缓蚀剂,其吸附满足Langmiur等温式;BTA在单相流动海水中比静态下缓蚀作用更强,但流速较高时,BTA缓蚀作用下降;在含砂人工海水中,BTA缓蚀作用随砂含量的增加而降低。  相似文献   

2.
目的 提高铝合金微小器件的耐蚀性,开发一种条件温和可控的转化膜成膜工艺。方法 采用中性无铬转化工艺,在6063铝合金表面制备转化膜。通过研究NaF、NH4HF2、KMnO4、十二烷基硫酸钠(SDS)和没食子酸等几种添加剂对转化膜外观与耐蚀性的影响,确定NH4HF2为最佳添加剂。采用电化学方法分析膜层的耐蚀性,用SEM和EDS分析表面形貌及元素组成,并采用XRD和XPS表征膜层晶态结构和化合物组成。基于检测结果,简要分析转化膜的成膜过程。结果 最终得到了中性转化处理的最佳成膜工艺为EDTA-2Na 8.0 g/L,单宁酸1.0 g/L,Na2WO4 6.0 g/L,H2Zr F6 4.0 g/L,NH4HF2 3.0 g/L,p H 6.6,成膜温度为30℃,成膜时间为15 min。该工艺所制备的转化膜外观致密均匀,颜色为浅黄色。电化学测试结果表明,转化膜具有良好耐蚀性,自腐蚀电流密度由基体铝...  相似文献   

3.
申媛媛  董耀华  董丽华  尹衍升 《金属学报》2020,56(12):1681-1689
采用失重法分析5754铝合金在含海洋常见微生物枯草芽孢杆菌(B.subtilis)的海水中的腐蚀行为,利用SEM和白光干涉仪分别观察了表面腐蚀产物形貌及腐蚀轮廓,并用EDS和XRD分析了表面腐蚀产物成分,最后利用EIS研究该铝合金的腐蚀机理。结果表明,浸泡在含有微生物B.subtilis的海水环境中,铝合金腐蚀速率为12.5 mg/(dm2·d),仅为浸泡在不含有微生物海水环境中铝合金腐蚀速率的1/6。浸泡在含有B.subtilis的海水环境中,铝合金表面逐渐形成一层以CaMg(CO3)2为主要成分的矿化物质膜,微生物B.subtilis的存在促进了生物矿化膜的形成,阻碍了海水对铝合金的侵蚀,从而抑制了铝合金在海水环境中的点蚀。  相似文献   

4.
热网缓蚀剂油田缓蚀剂缓蚀阻垢剂杀菌灭藻剂运行停运保护剂其他●IMC-30Z碳钢缓蚀剂(工业)●IMC-30Y软化水系统缓蚀剂适用于中等硬度的腐蚀性水质的集中供热系统、工业循环水系统碳钢等金属的防腐、防垢。●IMC-30Q油井集输缓蚀剂●IMC-80BH油井缓蚀剂●IMC-805 IMC-808 IMC-809 JL-106A酸洗酸化缓蚀剂●IMC-80N IMC-80ZS IMC-871W油田缓蚀剂适用于油田产出水和注水系统的高氯离子和重碳酸根离子体系中碳钢的防腐,延长免修期;锅炉、管道等清洗除垢时金属防腐,油井压裂酸化高效缓蚀剂;抑制油田高含H2S、CO2的高矿化度盐水体系中碳钢腐蚀;防止油田、海底管线H2S、CO2的腐蚀。  相似文献   

5.
以磷酸二氢锰和无氟添加剂为主要成分,通过化学沉积的方法在AZ31镁合金表面获得了均匀且无氟、无镍和无铬的磷化膜。采用硫酸铜点蚀测试、扫描电镜及电化学极化曲线表征手段,详细地研究了成膜温度、游离酸及酸比工艺对AZ31镁合金磷化膜耐蚀性能及表面形貌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成膜温度95℃,游离酸FA 4-5, 酸比TA/FA 15~20的条件下,可获得晶粒<20 μm的致密磷化膜,耐CuSO4点蚀时间>5 min。磷化AZ31镁合金的自腐蚀电位比未处理基体正移110 mV,自腐蚀电流密度降低3个数量级。成膜温度<75℃时,不能得到完整的磷化膜;成膜温度≥75℃时,随着成膜温度的升高,磷化膜颗粒得到细化,膜层更加致密,进而有效地抑制AZ31镁合金的阳极溶解和阴极析氢,提高了耐蚀性能。但升高成膜温度,加速磷酸盐的水解,容易产生大量的磷化渣,而游离酸的控制,能够有效减少磷化渣的产生,降低生产成本,提高膜层质量。  相似文献   

6.
BFe30-1-1白铜管在海洋大气环境中的腐蚀行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激光拉曼光谱仪结合扫描电镜、X射线能谱仪等研究了BFe30-1-1白铜管在海洋大气环境中暴露20年的腐蚀情况,对试样去除腐蚀产物前后表面的元素分布及其存在形式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表面腐蚀产物是CuO、α-Fe2O3和Fe3O4;用石英玻璃刮掉表面一层腐蚀产物后检测到了NiO2并且此时氯元素的含量较高.将原始腐蚀样品酸洗后,检测到Cu2O、FeO和γ-Fe2O3,并且检测到了较高含量的碳元素.试验结果还表明,激光拉曼光谱仪和能谱仪联用可以很好地评价白铜管的大气腐蚀行为.  相似文献   

7.
针对本企业拥有的大吨位熔炼与铸造机组、挤压机和拉拔机等设备,开发高附加值的舰船用大口径白铜管。通过对铸造、挤压、拉伸及退火等工序的产品进行生产现场跟踪,对工艺参数进行优化,对最终产品进行化学成分、金相组织、氧氮含量、力学性能及断口试验等性能的分析研究。经过对工艺参数的优化调整,最终成功开发生产出Φ219mm×4.5mm BFe10-1-1大口径白铜管,产品性能满足国标及客户要求,并已实现批量化生产。  相似文献   

8.
随着石油开采技术的提升,更多复杂环境的油气井得到开发,对13Cr系列钢材的耐腐蚀性提出更高要求。采用金相观察和扫描电镜(SEM)研究不同热处理工艺对L80-13Cr不锈钢力学性能和耐腐蚀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综合力学性能及电化学测试结果,L80-13Cr钢的最佳热处理工艺为淬火960℃、回火700℃。在高温高压电化学测试和FeCl3点蚀试验中,与原材料相比,经过最佳热处理的L80-13Cr钢钝化膜更为稳定,耐点蚀性能明显提升。  相似文献   

9.
采用光学显微镜和常规力学性能测试分析了微量稀土对HAl77-2铝黄铜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合静态腐蚀实验研究了添加稀土后合金耐腐蚀性能的变化,并利用扫描电镜、能谱分析和XRD等方法对腐蚀产物层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添加适量稀土可以使铝黄铜晶粒细化,强度提高,但塑性有所下降;在3.5%NaCl 溶液中,含稀土铝黄铜比不含稀土的铝黄铜耐蚀性能好,表面形成一层致密且与基体结合牢固的腐蚀产物层,其主要成分:内层为Al2O3和稀土氧化物,外层为 Cu、Zn的碱式氯化物和氯化物;而在3.5%NaCl+0.05%S2-溶液中,添加稀土虽能改善腐蚀产物层结构,但膜层已被Cu2S严重脆化,合金耐腐蚀性能反而略有下降。  相似文献   

10.
汪霞  黎七雄 《金属学报》2004,9(4):420-422
目的:探讨川芎嗪对脂多糖诱导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增殖及细胞间粘附因子-1 表达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 经脂多糖诱导后, 分别应用噻唑蓝(MTT) 比色法和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增殖抑制率和细胞周期的变化, 应用免疫细胞化学法检测细胞表面细胞间粘附因子-1 的表达。结果:川芎嗪呈剂量依赖性的抑制系膜细胞的增殖,并阻止细胞由G0/G1 期进入S 期;使系膜细胞间粘附因子-1 的表达水平明显减少。结论:川芎嗪能抑制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增殖和降低细胞间粘附因子-1 表达水平。  相似文献   

11.
对13Cr超级马氏体不锈钢进行氮合金化,采用淬火-配分热处理工艺,研究了不同N含量对13Cr钢的微观组织及电化学腐蚀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随N含量增加,板条马氏体组织表现出明显的细化行为,奥氏体含量增加,且有VN生成,从而防止N与Cr结合生成Cr2N,促使Cr在材料表面形成以Cr2O3为主的致密腐蚀产物膜,提高材料耐蚀性;试验钢表面以局部腐蚀为主,试样表面有点蚀发生。随着N含量的增加,形成腐蚀产物膜的孔隙度减小;表面钝化膜为双电层结构,增加了钝化膜的稳定性,点蚀坑数量明显减少且变小;提高N含量有利于试样耐点蚀性能的改善,0.35%N试验钢表面腐蚀产物附着牢固,平整且致密,晶粒大小均匀,可起到良好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2.
HSn70-1B铜管在中性NaCl溶液中的腐蚀行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原子吸收光谱、电子衍射、电子显微镜等测试技 术,对在不同含量的NaCl中性水溶液中HSn70-1B铜管的腐蚀行为进行研究.在中性NaC l溶液中HSn70-1B铜管的腐蚀行为主要受表面膜的形成过程和组成所控制,可分为2个 阶段:氯离子含量在0 mol/L~0.02 mol/L时,合金表面逐渐形成较完整的Cu2O表面膜, 保护性增 强;氯离子含量在0.02 mol/L~0.05 mol/L时,Cu2O膜减薄而变得不完整,合金逐渐进入 均匀腐蚀状态.  相似文献   

13.
杨新龙  姜军  王嘉  穆峰  慕进文 《轧钢》2021,38(3):50-55
针对酒钢生产的大规格φ10.0~φ16.0 mm 82B盘条表面磷化膜在拉丝工艺中易脱落,氧化层中难酸洗的Fe3O4含量相对较高,拉拔困难的问题,选用酒钢和A钢厂生产的φ12.5 mm规格82B盘条,用SEM观察盘条表面氧化层厚度和结构组成,用EDS分析氧化层各层元素的分布,用XRD检测氧化层物相的种类和比例。结果发现,酒钢生产的盘条表面粗糙度大,氧化层在盘条表面呈犬牙交替的结合方式;Fe3O4的质量分数较A钢厂盘条高39.1%,含CrSi2层也较致密。为此,对生产工艺提出了优化措施,通过降低吐丝温度和提高冷速,来提高易酸洗相FeO的比例,减少在共析反应最激烈的450~550 ℃温度区间的停留时间,从而减少了难酸洗相Fe3O4的含量,改善了盘条的酸洗性能。  相似文献   

14.
用电化学、微生物学和表面分析方法研究了培养基中硫酸盐还原菌 (SRB) 对HSn70-1A 铜合金的电化学腐蚀行为,探讨了硫酸盐还原菌生物膜下介质的流动状态及材料表面状态对铜合金腐蚀的影响.结果表明,SRB的存在使电极自腐蚀电位快速负移,腐蚀速率显著增加,细菌生长后期极化电阻显著降低.扫描电子显微分析(SEM) 表明,在 SRB 作用下铜合金发生严重点蚀.介质的流动状态对细菌的附着、生长具有一定的影响,加剧了腐蚀的形成和发展.铜合金在2-巯基苯并噻唑 (MBT) 与1,2,3-苯并三氮唑 (BTA) 复配缓蚀剂中预镀膜后,耐SRB侵蚀性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15.
采用硼/碳热还原-热压烧结集成工艺(BCTR&HP)制备了高纯致密的Sm1-2xEuxBaxB6(x=0.1,02,0.3)多晶块体,系统研究Eu&Ba掺杂SmB6对其结构、力学性能与电学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BCTR&HP制备的Sm1-2xEuxBaxB6呈CsC1型简单立方单相结构,晶格常数随Eu&Ba掺杂量的增加而增大,贡献于力学性能的提高和电阻率的下降。热电子发射性能结果表明,Eu&Ba掺杂能够改善SmB6阴极材料的发射特性,在测试温度1773 K,外加电压1 kV条件下,Sm0.4Eu0.3Ba0.3B6阴极的发射电流密度达到35.1 mA·cm-2,零场电流密度达到21.4 mA·cm-2,在1523~1773 K其平均有效功函数为3.6 eV,其固有的高电阻率可作为"直热式"阴极简化热子结构,具有很大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6.
为了研究BFe10-1.6-1白铜合金的高温流变行为,采用Gleeble-3800热模拟试验机在变形温度分别为1023、1073、1123、1173、1123和1273 K,应变速率分别为0.001、0.01、0.1、1.0和10 s-1的条件下对BFe10-1.6-1白铜合金进行了热压缩试验,建立了BFe10-1.6-1铜合金的Johnson-Cook本构模型。利用试验应力-应变数据建立了Johnson-Cook本构方程和修正Johnson-Cook本构方程。将所建立的方程预测的流变应力与试验数据进行了对比。引入相关系数R和平均绝对相对误差eAARE验证了修正Johnson-Cook本构方程的准确性。R和eAARE值分别为0.985和6.57%。结果表明,修正Johnson-Cook本构模型能够精确预测大多数变形条件下的流变应力。BFe10-1.6-1白铜合金的主要高温软化机制为动态回复。  相似文献   

17.
通过浸泡实验与电化学测试,研究了固溶态Cu-4wt.%Ti合金在模拟污染海水(含S2-的3.5wt.% NaCl溶液)的腐蚀行为。借助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衍射(XRD)以及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XPS)对铜钛合金表面腐蚀产物进行测试分析。结果表明:含Cl-溶液中铜钛合金的腐蚀形式为点蚀,点蚀坑尺寸较小,分布均匀。添加S2-后点蚀更容易被诱发,点蚀坑尺寸较大。当NaCl溶液中的S2-浓度达到60ppm时,点蚀坑在合金表面相互连接,呈现出均匀腐蚀的形态;S2-<和Cl-对铜钛合金的腐蚀存在竞争吸附,S2-吸附性强对铜钛合金的腐蚀剧烈;在含S2-的NaCl溶液中腐蚀产物主要为CuS、Cu2S、Cu2O以及Cu2(OH)3Cl。S2-浓度较大时会导致溶液中OH-浓度增加,使腐蚀产物膜层厚度与致密度增加,因此当S2-浓度达到100ppm时铜钛合金能够发生钝化从而减缓腐蚀。  相似文献   

18.
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电子探针、电子背散射衍射和X射线衍射,研究Ti42Al1.5Mn3Nb0.1B合金和Ti42Al1.5Mn3Nb0.1B0.2C0.2Si合金在750~850℃下的循环氧化行为。两种合金的氧化增质曲线大致符合抛物线规律,且在800℃的氧化速率常数较Ti42Al5Mn1W合金的降低。在所有的实验温度下,两种合金表面都生成保护性良好的氧化膜,没有开裂或剥落发生。Nb的添加会抑制TiO2的生长,促进Al的选择性氧化,使合金形成致密的Al2O3层。另外,微量Si元素的添加进一步提高合金的抗氧化性,使其生成更为致密的Al2O3层,在氧化过程中进一步抑制氧的内扩散,降低合金的氧化增质,且其效果在高温下更加明显。  相似文献   

19.
丁洁卫  王建平 《金属学报》2013,18(11):1233-1237
目的: 观察阿托伐他汀对载脂蛋白E基因敲除(ApoE-/-)小鼠动脉粥样硬化(AS)病变形成及载脂蛋白A-I(ApoA-I)和B族1型清道夫受体(SR-B1)表达水平的影响,探讨阿托伐他汀抑制AS病变形成的可能机制。方法: C57BL/6J小鼠 10只作为正常对照组常规饲养(A组),ApoE-/-小鼠30只高脂饮食饲养,随机分为ApoE-/-高脂模型组(B组)、阿托伐他汀小剂量组(10 mg·kg-1·d-1,C组)和阿托伐他汀大剂量组(20 mg·kg-1·d-1,D组)。给予生理盐水或药物干预12周后,测定小鼠血脂水平,HE染色和油红O染色观察各组小鼠胸主动脉粥样斑块的病理改变,采用Western blot法测定肝组织ApoA-I和SR-B1表达水平,实时定量PCR法测定肝组织ApoA-I和SR-B1 mRNA表达水平。结果: 与A组相比,B组血清TG、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明显升高[分别为(2.93±0.18) mmol/L vs (0.59±0.09) mmol/L;(21.78±2.03) mmol/L vs (2.13±0.24) mmol/L;(2.86±0.26) mmol/L vs (0.57±0.10) mmol/L;(18.92±1.87) mmol/L vs (1.54±0.21) mmol/L;P<0.01]。与B组相比,C组和D组TC、LDL-C明显下降 [TC B组:(21.78±2.03)mmol/L,C组:(11.79±0.98) mmol/L,D组:(10.07±1.03) mmol/L;LDL-C B组:(18.92±1.87) mmol/L,C组:(8.76±1.15) mmol/L,D组:(7.91±0.77) mmol/L;P<0.01]。胸主动脉粥样斑块面积明显减小[B组:(23.12±3.46)×104 μm2,C组:(11.42±1.25)×104 μm2,D组:(7.34±1.03)×104 μm2,P<0.01];肝组织 ApoA-I和SR-B1表达水平明显上调(ApoA-I B组:1.08±0.10,C组:1.36±0.11,D组:1.78±0.14;SR-B1 B组:0.72±0.07,C组:1.46±0.14,D组:1.50±0.21, P<0.01)。结论: 阿托伐他汀可以通过降低ApoE-/-小鼠胆固醇水平,上调ApoA-I和SR-B1表达,发挥抗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本文采用差示扫描量热仪及透射电子显微镜研究了热处理工艺对NCu30-4-2-1合金组织及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固溶温度为850 ℃时,合金组织变化不明显;随着固溶温度的提高,枝晶间共晶组织逐渐溶解,当固溶温度为950 ℃时,枝晶组织基本消失,合金中β强化相基本溶入固溶体基体中,形成单相过饱和固溶体组织;继续提高固溶温度至1050 ℃时,晶粒异常长大。增加时效温度和时间,合金硬度值先增大,达到峰值后趋于平稳。合金经时效处理600 ℃×8 h,主要析出相为细小弥散分布的β´-Ni3Si相,并与基体保持良好共格关系,合金强度硬度最大,断后伸长率较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