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针对铝-空气电池放电时铝合金阳极自腐蚀严重的问题,利用失重法、线性扫描伏安法等电化学方法研究了葡萄糖作为铝合金阳极缓蚀剂的缓蚀效果,以及葡萄糖对铝合金阳极电化学性能、空气电极电化学性能的影响,并利用XRD及金相组织形貌对放电后的铝合金阳极表面进行葡萄糖的缓蚀机理分析。结果表明,添加葡萄糖能够使铝合金阳极利用率由45%提高至90%,能适当提高铝合金阳极的电流密度约12 mA/cm2,且几乎不影响空气阴极的电化学性能。XRD及金相组织表明,添加葡萄糖能够促使铝合金阳极表面放电过程中产生的氢氧化铝脱落而使铝合金表面光滑平整。  相似文献   

2.
通过搅拌摩擦焊(FSW)制备出2024铝合金同种焊接头。然后在0.2mol/L NaHSO3和0.6mol/L NaCl腐蚀溶液中添加一定浓度的钼酸钠作为缓蚀剂,借助电化学阻抗谱(EIS),系统研究缓蚀时间和一定的溶液温度变化对该缓蚀剂缓蚀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时间和温度对焊缝的缓蚀效率均有一定影响,表明钼酸钠为有效的阳极钝化型无机缓蚀剂。  相似文献   

3.
应用电化学测试技术研究了亚硝酸钠、钼酸钠和钼酸氨三种缓蚀剂浓度、温度对Y112铝合金在高浓度氯离子环境中腐蚀行为的影响,以及三种缓蚀剂与铜缓蚀剂BTA复配的缓蚀情况。结果表明:铝合金腐蚀电位和腐蚀速率与缓蚀剂浓度之间有一定关系;缓蚀剂复配削弱了原有缓蚀剂的缓蚀效果;铝合金在高浓度氯离子溶液中的腐蚀速率随温度的升高而加快,缓蚀剂的缓蚀效果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  相似文献   

4.
以油酸和二乙烯三胺为主要原料,合成了一种咪唑啉缓蚀剂。采用傅立叶红外变换光谱仪(FTIR)测量产品的红外光谱,分析官能团,推断分子结构;采用失重法、Tafel曲线外延法、电化学阻抗技术等对合成的缓蚀剂在模拟气田水环境中的缓蚀性能及缓蚀机理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合成缓蚀剂的红外光谱中含有较强的咪唑啉特征吸收峰,其氮原子上存在孤对电子,可与金属原子配位结合形成牢固的化学吸附层。缓蚀剂对Q235试样在模拟气田水环境中具有较强的缓蚀作用,当浓度仅为100mg·L-1时缓蚀率即可达到85%左右,并随缓蚀剂浓度增大而增大。缓蚀剂分子在金属表面吸附并成膜,阻止侵蚀性的离子在金属表面吸附和氧原子的扩散,从而起到保护金属的作用,缓蚀剂为阳极型缓蚀剂。  相似文献   

5.
采用失重法、电化学极化法、电化学阻抗谱及表面分析来评价咪唑啉类缓蚀剂浓度、温度对缓蚀剂缓蚀效果影响的关联性,并分析了不同取代基对咪唑啉类缓蚀剂缓蚀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十六烷基咪唑啉对阴、阳极过程都有较好的抑制作用,尤其对阳极过程更加有效。浓度和温度对缓蚀剂缓蚀性能的影响是相互关联的。温度较低(25℃)或较高(60℃)时,缓蚀剂只有达到一定浓度才能获得较高的缓蚀率;当温度处于40~50℃时,较低浓度的缓蚀剂就能达到良好的缓蚀效果,且浓度继续增加,缓蚀率变化不大。取代基结构影响了缓蚀剂对腐蚀介质的阻碍程度。  相似文献   

6.
王成  江峰  林海潮  余刚  丁晖 《腐蚀与防护》2000,21(12):539-541
通过电化学实验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系统地研究了四种无机缓蚀剂对铝合金在3.5%氯化钠溶液中的缓蚀作用。实验结果表明,这些无机缓蚀剂对铝合金具有较好的缓蚀效果。它们主要是通过在铝合金的表面形成一种化学转化膜来实现其缓蚀作用的。同时,由于这层转化膜的存在,明显地提高了铝合金在氯化钠溶注中的抗点蚀的能力。  相似文献   

7.
何伟  刘金彦  王佳  刘倩 《表面技术》2024,53(6):111-122, 143
目的 研究6-脱氢枞酰胺基己酸钠和1-十二烷基-3-甲基咪唑氯盐作为复配缓蚀剂对Q235钢在甲醇甲酸腐蚀溶液的协同缓蚀作用。方法 通过静态失重法、电化学极化测试和电化学阻抗法,结合SEM、EDX、AFM等一系列表面表征技术验证了复配缓蚀剂的性能与行为,同时利用软件模拟计算缓蚀剂分子的轨道排布与分子动力学,揭示分子结构与缓蚀性能间的联系。结果 该复配缓蚀剂能够抑制Q235钢在甲醇甲酸介质中的腐蚀过程,降低腐蚀速率。缓蚀效率随复配比的提高而增大。在复配比为6-DAS∶DMIC=1∶8时,失重法测得缓蚀效率最高达到93.98%;通过电化学法获得的缓蚀效率最高达到92.32%,并且通过电位的移动证明其为控制阳极过程的混合型缓蚀剂。表征技术表明,该复配缓蚀剂能有效吸附并在钢表面形成一层缓蚀分子膜层,其可以隔绝腐蚀介质与金属的接触,保护基底金属免受介质的腐蚀。结论 该复配缓蚀剂能够有效降低腐蚀介质对Q235钢的侵蚀作用,实验数据与表征技术相互吻合,证明了该复配缓蚀剂是一种优良的有机缓蚀剂。研究结果为后续开发更高效的绿色缓蚀剂提供了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8.
文摘辑要     
《表面工程资讯》2012,(6):54-59
AZ91D镁合金用复合缓蚀剂缓蚀行为的研究采用腐蚀试验、电化学极化曲线和交流阻抗谱对自主研发的用于抑制镁合金在3.5%NaCl中腐蚀的有机-无机复合缓蚀剂的缓蚀性能和缓蚀机理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在3.5%NaCl溶液中添加复合缓蚀剂的质量分数为3%时,其缓蚀效果最好,缓蚀效率高达91%,此时AZ91D镁合金的静态腐蚀速度小于20.06g/(m·h);复合缓蚀剂同时抑制了镁合金腐蚀的阴极和阳极过  相似文献   

9.
采用了电化学阻抗、极化曲线和循环伏安等方法研究了2-十一烷基-N-羧甲基-N-羟乙基咪唑啉(UHCI)在5%HCl溶液中对铜的缓蚀行为。结果表明,UHCI对铜有明显的缓蚀作用,随着缓蚀剂浓度的增加,其缓蚀率增大,但当缓蚀剂质量浓度达到0.15%后,再增加缓蚀剂浓度,缓蚀效率不再提高;该缓蚀剂是一种混合型缓蚀剂,同时抑制了阴极还原和阳极氧化过程。量子化学计算结果表明,缓蚀剂分子主要通过O(14)提供电子与金属原子成键,在金属表面发生化学吸附。  相似文献   

10.
通过搅拌摩擦焊(FSW)手段,制备出2024铝合金同种焊接接头.在室温0.2mol/L NaHSO3和0.6 mol/L NaCl混合溶液中,添加不同浓度的钼酸钠,通过静态失重法、动电位极化曲线以及交流阻抗谱(EIS)测试,评价了室温下此缓蚀剂对2024母材及其搅拌摩擦焊焊缝的电化学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焊缝的缓蚀效率要优于母材的缓蚀效率,且随浓度增加而增加,钼酸钠是一种有效的阳极钝化型缓蚀剂,并且其缓蚀作用效果和金属表面状态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1.
采用甲醛/苯甲醛、苯乙酮和水合肼为原料分别合成了AJ和BJ两种曼尼希碱缓蚀剂。通过静态挂片失重法、电化学测试法等方法研究了在15%HCl(质量分数)溶液中,这两种缓蚀剂对N80钢的缓蚀性能。结果表明:在15%的HCl溶液中,AJ和BJ缓蚀剂对N80钢具有良好的缓蚀作用,且BJ缓蚀剂的缓蚀效果要优于AJ缓蚀剂的;两种缓蚀剂均为阳极型缓蚀剂,都能自发吸附在N80钢表面,其行为均符合Langmuir吸附等温式。  相似文献   

12.
用电位扫描法研究了所选的酸性缓蚀剂在电解体系中的电化学稳定性,讨论了缓蚀剂分子结构与其电化学稳定性的关系,并研究了部分缓蚀剂在2mol/L H2SO4中对Q235钢的缓蚀作用.结果表明分子链较长的吡啶衍生物具有较好的缓蚀性能和复配性能.  相似文献   

13.
有机胺对铝合金在3.5%氯化钠溶液中的缓蚀作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王成  江峰  王福会 《腐蚀与防护》2003,24(4):139-141,150
应用电化学极化曲线方法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研究了有机胺类缓蚀剂对硬铝合金(LY12CZ)在3.5%NaCl溶液中的缓蚀作用。结果表明,添加低浓度的有机胺对铝合金有较好的缓蚀作用,提高了铝合金在NaCl溶液中的抗点蚀能力,而添加高浓度的有机胺则缓蚀作用很小,甚至没有缓蚀作用。有机胺对铝合金的缓蚀作用是基于在铝合金表面吸附作用来实现的。  相似文献   

14.
利用电化学测试技术,在H2S溶液中分别研究了14种咪唑啉衍生物浓度的变化对其缓蚀性能以及碳钢腐蚀电化学过程的影响,并对其缓蚀作用过程、缓蚀类型进行了分析探讨。结果表明,随药剂浓度升高,体系的自腐蚀电流和电极表面电容迅速减少,极化电阻增大,表明缓蚀剂分子在电极表面的吸附随药剂浓度的增加而增加,屏蔽效应增强;咪唑啉分子结构中憎水支链的长短对其缓蚀作用类型有重要影响,随支链中碳原子增加,化合物的缓蚀作用类型逐渐由阴极型向阳极型转变;按其对电极过程作用性质的不同,所研究的14种咪唑啉衍生物可分为阳极阴极缓蚀剂两组,其缓蚀作用主要是由于咪唑啉分子在电极表面的化学吸附所至。  相似文献   

15.
钼酸铵复合缓蚀剂对LY12铝合金的缓蚀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电化学方法研究了钼酸盐、锌盐和苯并三氮唑 (BTA)对LY12铝合金在 3 5 %NaC1溶液中的缓蚀作用。结果表明 ,随着钼酸盐浓度的增大 ,缓蚀效率增大 ,达到一个最大的值后基本保持不变。钼酸盐通过抑制铝合金的阴极反应和阳极溶解实现缓蚀作用。钼酸盐与锌盐和BTA复合后 ,明显提高了对铝合金的缓蚀作用 ,表现出良好的协同效应  相似文献   

16.
以合成的N,N′-二(4-羟基苄叉)乙二胺双希夫碱作为缓蚀剂,通过失重法、动电位极化曲线、电化学阻抗谱评定了该缓蚀剂在HCl溶液中对5052铝合金的缓蚀作用。结果表明:该缓蚀剂在1.0mol/L HCl溶液中对5052铝合金具有很好的缓蚀效果,且缓蚀率随着缓蚀剂含量的增加而增大;N,N′-二(4-羟基苄叉)乙二胺双希夫碱缓蚀剂在5052铝合金表面的吸附属于物理和化学的混合吸附,并遵循Langmuir吸附等温式。  相似文献   

17.
钼酸铵对LY12铝合金的缓蚀作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王成 《腐蚀与防护》2001,22(3):115-117,121
采用电化学化曲线方法,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研究了钼酸铵对铝合金在3.5%NaCl溶液中的缓蚀作用,并讨论了钼酸铵对铝合金阴极作用系,阳极作用系数与腐蚀电流的关系,实验结果表明,随着钼酸铵浓度的增大,缓蚀效率增大,达到一个最大值后基本保持不变,钼酸铵主要是通过抑制铝合金的阴极反应和阳极溶解来达到缓蚀作用的,SEM实验表明,钼酸铵抑制了铝合金的点蚀。  相似文献   

18.
Q235钢在OPP盐水体系中的电化学腐蚀行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建国 《腐蚀与防护》2008,29(8):454-456
采用极化曲线法和电化学阻抗技术研究了OPP缓蚀剂对Q235钢在饱和CO_2的模拟盐水中的缓蚀行为。结果表明:在饱和CO_2的模拟盐水中,OPP缓蚀剂对Q235钢具有良好的缓蚀效果,室温下,缓蚀效率可达到95%以上,OPP主要抑制了阳极反应,使金属腐蚀的活化能明显增加。  相似文献   

19.
以超声辅助法提取得到的向日葵盘提取物(HALE)为缓蚀剂,采用腐蚀浸泡试验、电化学试验研究HALE在0.5mol/L H2SO4溶液中对碳钢的缓蚀作用。结果表明:HALE对碳钢缓蚀效果良好,缓蚀率随HALE加量增加而增大,但随温度升高而降低;HALE在碳钢表面的吸附符合Langmuir吸附模型,是以物理吸附为主的混合吸附;电化学测试结果表明HALE是偏阳极混合抑制型缓蚀剂。  相似文献   

20.
新型复合型铜缓蚀剂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用电化学和失重法,研究了一种以DG1和BTA为成分的复配缓蚀剂对黄铜的缓蚀作用,并同BTA单独使用时的缓蚀效果比较,发现这种复配缓蚀剂有更优的缓蚀性能,并通过实验找出了两种缓蚀剂的最佳配比:在总浓度为5 mg/L和质量比DG1∶BTA=3∶2时缓蚀效果最好,使用最经济,通过极化曲线分析,复配缓蚀剂为偏阳极混合型缓蚀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