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分析了现代住宅小区设计存在的问题,通过对传统审美文化的研究和剖析,从居住者主观审美和感受角度出发对现代小区的设计提出一些看法,并对现代小区的景观设计提出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庞超  魏慧玲 《山西建筑》2007,33(28):80-81
从传统审美进行了分析,并对新的建筑理论进行了论述,提出了生态审美的观点并进行了研究,赋予建筑审美以生态的因素,同时指出这种新的建筑理论标志着人类对美的追求在建筑领域上一种高层次的回归.  相似文献   

3.
乡村携带着传统文化基因,是保存、传承和发扬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乡村景观意象营造如何实现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使之与现实文化相融相通,是立足村庄现有基础开展乡村建设要解决的急迫问题。对乡村及其概念形成、发展与演变进行了探讨,对传统文化审美视角下乡村景观意象的基本类型进行了建构。乡村景观的基本意象可分为生产意象、田园意象、山水意象、聚落意象和文化意象5个类型。并对3处典型的杏花村景观意象营造案例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在乡村振兴背景下乡村景观意象营造应注重乡村景观意象的积累和挖掘、注重基调意象或核心意象特征的凝练、注重意象体系的差异化构建。希望能够对乡村景观意象营造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4.
生态与文化是校园景观突出的内涵.校园生态景观,应运用景观生态学的原理,按照尊重自然、可持续发展及多样性等生态设计原则,对校园景观空间进行优化重构,形成较合理的生态景观空间构型.校园文化景观,应在充分尊重场地文脉、结合地域文化、弘扬学校历史进程中的文化沉淀基础上,对其进行归纳、提炼和升华.  相似文献   

5.
武汉城市景观文化生态保护建设的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笃勤 《华中建筑》2005,23(3):91-93
城市文化生态是形成城市特色的文化要素。历史古迹,优秀建筑,空间形态,环境特色,作为城市文化生态的显现部分,既是城市文化底蕴直观生动的反映,也是市民的情感港湾和精神家园。理应得到珍惜和保护。该文在系统地概括武汉景观文化生态特点的基础上,重点分析了当前武汉城市景观规划建设中的文化生态问题,提出了武汉今后改进城市景观文化生态规划建设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广州是一座具有两千多年历史的化名城和具有岭南地方特色的亚热带城市。随着城市加速发展产生许多新问题,如城市传统化、特色风貌的消退,城市生态遭到破坏等,影响到城市特色建设。广州要成为“化名城、山水之都”,就要注重保护传统化、搞好生态建设,才能美化城市形象提升城市的竞争力。  相似文献   

7.
费凡  岳邦瑞  聂静 《中国园林》2023,39(9):120-125
近年来,“生态-审美冲突”的提出在景观感知领域引发了精彩讨论。如何调和景观生态特征与公众审美体验间的差异成为风景园林可持续管理面临的长期命题。旨在通过文献综述对近30年的相关研究开展专项梳理。首先,从已有科研成果中检选了94篇重点文献加以分析,认为相关领域已初具共识。在问题表征、理论建构、研究方法与实践应用等层面均有涉猎,形成了较为完整的研究链条。然后从“生态-审美冲突的内涵与表征”“基于景观感知理论模型的冲突协调途径”及“专家-公众协同的研究方法”3个角度梳理了研究进展。最后提出基于“规范-机理-实践”的底层分析框架以贯通领域内的研究闭环,并围绕框架提出了四方面启示,以期为该领域的理论拓展与实践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工业建筑》2016,(9):46-49
高速发展的经济增长伴随着新常态下的环境恶化和资源危机,而工业污染为此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工业项目污染问题的严峻性和复杂性成为当今人们必须时刻慎重直面的问题。面对环境危机这把达摩克利斯剑,如何通过工业景观设计缓解工业污染带来的环境压力是值得广泛关注的。为此从风景园林学的角度出发,探讨工业景观的生态价值。  相似文献   

9.
张思英  王国光 《华中建筑》2022,(11):158-162
永州八景作为地域性景观的典型代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湖湘地区八景景观美学特点,具有重要的风景园林美学意义。通过运用91卫图助手工具,分别定位永州八景经纬度坐标点,测量八景高程数值。从山水格局、纵向高程、空间组合和关联意境等四个方面分析永州八景大尺度城市景观空间审美特征,归纳以古城为中心的永州山水地貌格局,阐述潇水沿岸八景纵向空间序列,梳理“山—水—城—山”的城市组合空间构成,剖析多元素运用下八景景观审美偏好,定性定量挖掘永州八景审美文化内涵,以期为八景景观集称文化与当代特色城市建设提供多角度思考。  相似文献   

10.
景观生态与城市园林绿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晓未 《园林》2008,(6):42-43
景观生态规划与设计原则整体优化原则景观是一系列生态系统组成的具有一定结构与功能的整体,在规划中应把景观作为一个整体单位来思考和管理,达到整体最佳状态,实现优化利用。异质性原则景观空间异质性的维持与发展是景观生态规划的重要原则。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幼儿发展的基本规律进行分析,提出营造符合儿童发展规律幼儿成长的幼儿园户外景观空间设计的方法,为解决基于生态教育的幼儿园景观设计问题提供了一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2.
结合园林景观生态设计尊重地域特色、注重资源节约、体现景观整体性等要求,对园林景观生态设计进行了研究,并从绿地分布与植物配置两方面阐述了景观生态设计的具体体现,有利于促进生态化建设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分析了景观生态都市主义的研究方向,论述了景观生态都市主义对城市边缘的作用,并根据我国城市边缘区域景观的发展现状,提出了城市边缘区域景观发展的原则,从而实现城市与自然环境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4.
城市滨江地带是高生态敏感度的区域,滨江地带的景观建设应以生态优先及实现可持续发展为基本原则。本文通过对重庆主城区滨江区域景观开发现状的分析,指出开发过程中的违背生态学原理的若干问题,并就此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15.
刘海蓉 《山西建筑》2012,38(14):13-15
通过对校园文化与景观规划进行关联分析,以山西大学作为研究对象,将大学校园文化与景观规划之间的关系进行梳理研究,总结经验,提出大学校园景观规划的依据与策略,为大学校园建设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6.
景观建筑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已形成了自身特有的理论体系和研究领域。从地域文化的角度开展景观建筑学研究,有利于更多的发挥建筑及其外部空间的生态交流特性、增进景观建筑学的多元化和异质化发展,文章从自然环境、地域文化、历史特征及人文关怀等四个角度阐述了新时期景观建筑学发展的思路。  相似文献   

17.
吴健 《山西建筑》2011,37(29):13-14
通过具体景观案例来阐述景观设计与生态城市的关联,指出城市广场设计使人类居住环境得到改善,体现了技术经济效益,社会文化效益与环境生态效益的高度统一,并反映了人和自然和谐相处的价值观。  相似文献   

18.
符娟林  侯兰功 《山西建筑》2008,34(13):344-345
研究了城市裸土地的分类、景观生态效应和景观生态修复方法,将其划分为季节性裸土地、点状裸土地和面状裸土地三个类别,探讨其对城市景观、生物多样性、环境质量和人体健康等的负面效应,提出了植物种植、有机无机物覆盖和硬质铺装等景观生态修复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