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基于秦皇岛32-6油田单砂体的油藏描述成果建立了油藏数值模拟模型,在对秦皇岛32-6油田开采方式选择、开发层系划分以及井网、井距和水平井优化等方面进行研究后,提出了采用水平井与定向井相结合的开发方案。 相似文献
2.
陈国风 《中国海上油气(地质)》1999,13(2):112-115
渤海存在两种类型油(气)田,一类为大中型重质油油田,另一类是中小型轻质油油(气)田,两类油(气)田的石油地质特征不同。中提出了两类油(气)田的勘探方针、油藏评价方法和开发技术政策。 相似文献
3.
英国大陆架 (UKCS)的油田所采出的石油大部分为轻质油 ,但也发现了几个重质油油田。本文所述的重质油油田是指原油粘度大于 5cP的油田。UKCS的大部分重质油油田都是在较浅的储集层中形成的 ,而这些储集层又都是由极好的水平渗透率 ( 30 0 0~ 1 0 0 0 0md)和垂直渗透率 (垂直 /水平渗透率比值为 0 2~ 1 0 )的高孔隙度疏松砂岩所组成的。通常 ,这些油层都位于水下 ,而有些油层还具有原生气顶。 相似文献
4.
陈舟圣 《中国海上油气(地质)》2000,14(4):293-294
将数据可视化是计算机信息系统的一种发展趋势.这方面MapInfoProfessional系统提供了完整的解决方案,并可应用于普通微机上. 相似文献
5.
6.
7.
9.
10.
陈钉钉 《石油石化物资采购》2021,(1)
低渗透油藏是渤海油田石油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存储量相当大,因此具有较好的开采价值与开发前景.但是和其它油藏类型相比,低渗透油藏具有渗透率低、单井产能低、开采难度大等特点,因此有必要加强对低渗透油藏地质开发的研究.文章对低渗透油藏的地质特征进行了重点分析,并针对其特点对其勘探开发对策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1.
12.
渤海海域现今地温场分布特征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3
渤海海域平均大地热流值为(60.9±8.7)mW/m2,其中石臼坨凸起、沙磊田凸起和渤南凸起热流值高达70~80mW/m2,渤中凹陷、黄河口凹陷和秦南凸起次之,其热流值也达到65~75mW/m2,辽东湾、庙西、莱州湾、歧口、沙南、埕北等地区热流值较低,基本上都在65mW/m2以下.渤海海域平均地温梯度为30.8℃/km,但各构造单元存在差异,其中沙磊田凸起、渤中、渤南、石臼坨等地区地温梯度明显较高,一般为32~42℃/km之间;凹陷区地温梯度低,一般为22~32℃/km之间.渤海海域地温场的分布与渤海海域的构造形态相似,大体反映了北北东走向的郯庐断裂构造型态. 相似文献
13.
加拿大稠油开发技术现状及我国渤海稠油开发新技术应用思考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加拿大目前的石油储量排名沙特阿拉伯之后居世界第二位,其中稠油和沥青储量为278×108m3。加拿大稠油开发技术水平代表了当今世界稠油开发技术水平,其钻完井工艺技术的发展极大地推动了稠油油田开发进程。我国渤海稠油开发以优快钻井为先导,在此基础上,针对油藏特点,在利用高效、低成本钻完井技术提高采收率方面进行了探索和尝试。借鉴加拿大在稠油开发科研与生产方面取得的经验,对渤海稠油开发技术应用和推广提出了思路和意见。 相似文献
14.
渤海大中型潜山油气田形成机理与勘探实践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渤海潜山油气田的勘探经历了较长的探索过程。20世纪70-90年代,借鉴中国东部陆地油区潜山油气藏勘探经验,在渤海寻找碳酸盐岩潜山大油气田,钻了很多探井,效果很差。在失利后进行了深入的反思分析,认识到渤海有其独特的潜山地质特征,例如渤海油区凸起上的基岩以太古代、元古代及中生代的花岗岩、混合花岗岩为主,下古生界碳酸盐岩较少,最利于形成潜山大油气田的上元古界藻屑白云岩在渤海不发育;渤海油区断层很多,晚期活动非常强,按照常规经验,渤海潜山储层及保存条件都差,不利于形成潜山大油气田。在长期实践中,经过深入分析,发现花岗岩、混合花岗岩与密集的基岩断层耦合也可形成潜山好储层,取心收获率低,测试产量高;利用地球物理信息可准确预测基岩岩性与断层。临近富烃凹陷的低凸起上的残丘潜山被浅湖-半深湖相泥岩覆盖,利于形成潜山油气藏。在一系列创新认识的指导下,再探渤海潜山,发现了2个亿吨级花岗岩潜山油气田,其认识和实践过程在其他探区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5.
考虑冰的应变率、温度、密度、含盐度对单轴抗压强度的影响,提出了渤海海域流冰的单轴抗压强度计算公式,可为海上工程结构物的设计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6.
渤海海域盆地石油地质条件与大中型油气田分布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回顾渤海海域盆地(渤海湾盆地海域部分)油气勘探历程及相关石油地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总结了渤海海域盆地的新生代构造-沉积演化历程,分析了渤海海域盆地的石油地质条件,着重指出了与相邻陆区的显著差异。首先,渤海海域盆地两期构造旋回相应发育了沙河街组和东营组两套优质烃源岩,其中东营组烃源岩为海域盆地所特有,且晚期快速沉降有助于其成熟,因此,渤海海域盆地具有更为优越的烃源条件;其次,渤海海域盆地新近系广泛发育浅水-极浅水三角洲,是海域特有的一套勘探层系;最后,郯庐断裂带海域部分的长期持续活动最终形成了渤海海域盆地大中型油气田集中分布的油气富集带,是当前渤海油气勘探的重要领域。充分认识渤海海域盆地演化的特殊性及其独特的石油地质条件和油气富集规律,对今后的渤海油气勘探及相关研究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7.
18.
渤海海域古近系三角洲沉积体系分布与演化规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渤海海域古近系为断陷盆地充填沉积,主要富砂沉积体系为三角洲,三角洲类型多样,其类型和平面分布明显受构造-古地貌和物源通道的控制,其中扇三角洲受凹陷断裂边界控制并分布于凹陷断坡带,辫状河三角洲发育于断陷挠曲斜坡,曲流河三角洲发育于沉积缓坡带.从沙河街组到东营组,渤海海域古近系三角洲沉积体系有规律地发生变化:沙三段沉积时期构造差异活动强、地形高差大,沙三段以扇三角洲和辫状河三角洲为主;沙一二段及东三段沉积时期构造差异活动减弱、地形高差减小,造成扇三角洲数量减少、规模减小,辫状河三角洲数量增多、规模增大;东二段沉积时期构造活动主要为整体沉陷,造成沉积体系类型以辫状河三角洲、曲流河三角洲为主,仅辽东湾局部地区存在由走滑断裂引起的构造差异活动,形成了扇三角洲;东一段沉积时期发生大规模的整体构造抬升,湖区范围缩小,沉积体系类型以辫状河三角洲、曲流河三角洲为主. 相似文献
19.
渤海海域优质烃源岩及其分布预测 总被引:4,自引:3,他引:4
采用地质统计和地化分析相结合的手段,初步建立了评价和预测优质烃源岩的方法体系,对渤海海域古近系优质烃源岩的发育分布进行了预测.结果表明,纵向上沙河街组优质烃源岩厚度大、品质好,占暗色泥岩比例较大,东营组尽管暗色泥岩厚度较大,其中能达到优质的部分却很少.平面上,渤中凹陷优质烃源岩厚度最大,分布面积最广,其次是辽东湾地区以及岐口凹陷和黄河口凹陷.沙河街组四段+孔店组烃源岩主要发育辽东湾地区、莱州湾凹陷和岐口凹陷.总体而言,沙河街组为渤海海域的主力烃源岩,且以沙河街组三段最为重要.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