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共聚高分子体系的分子热力学模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共聚硬球链流体的分子热力学模型为基础,通过引入链节间方阱位能相互作用的贡献。建立了实际共聚高分子系统的分子热力学模型,对纯共聚高分子PVT的关系结果,平均相对误差为0.22%-0.80%。  相似文献   

2.
刘洪来  叶汝强 《化工学报》1996,47(6):674-682
实际链状流体混合物的亥氏函数表示为参考流体(硬球链流体混合物)的贡献和由于链节间的方阱位能相互作用的贡献之和.前者直接用作者先前建立的硬球链流体混合物的分子热力学模型计算,不含混合规则;后者采用Alder等人的结果,用vanderWaals单流体理论计算混合物的能量参数.对于不含氢键作用的二元混合物,有一可调相互作用参数,需由实验数据拟合得到.本模型可以满意地关联小分子混合物和高分子溶液的汽液平衡。  相似文献   

3.
实际链状流体混合物的亥氏函数表示为参考流体(硬球链流体混合物)的贡献和由于链节间的方阱位能相互作用的贡献之和.前者直接用作者先前建立的硬球链流体混合物的分子热力学模型计算,不含混合规则;后者采用Alder等人的结果,用vanderWaals单流体理论计算混合物的能量参数.对于不含氢键作用的二元混合物,有一可调相互作用参数,需由实验数据拟合得到.本模型可以满意地关联小分子混合物和高分子溶液的汽液平衡。  相似文献   

4.
周浩  刘洪来 《化工学报》1998,49(1):1-10
缔合流体及其混合物的亥氏函数和压缩因子可表示为物理相互作用的贡献和化学缔合作用的贡献两部分之和。前者可采用作者建立的非缔合流体及其混合物的分子热力学模型;作者从分子间相互作用位能函数的粘滞球模型出发,利用统计力学方法确定了混合物中自缔合作用的贡献。模型中分子间的缔合参数完全可由纯物质性质确定,而只在混合物方阱位能参数的计算中引入可调的二元相互作用参数。对于含有一个自缔合组分的二元混合物常压和高压汽液平衡数据的关联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5.
基于随机共聚高分子溶液的格子模型,建立了一个可以描述温度和pH双重响应的随机共聚高分子凝胶溶胀行为的分子热力学模型。该模型考虑了溶剂与不同高分子的混合、高分子网络的弹性以及包含小分子离子在凝胶内外分布的Donnan平衡和聚合物网络上的大分子离子及其反离子之间的静电相互作用的离子影响对化学势的贡献。与其他模型不同的是,该模型还考虑了高分子的组成f。该模型有两类可调的模型参数,一类是溶剂与不同高分子网络之间的相互作用能参数ε槇ij,另一类是高分子网络自身的尺寸参数Mc。研究结果表明,该分子热力学模型只需较少的模型参数就可较好地描述温度和pH双重敏感的随机共聚高分子凝胶的溶胀行为。  相似文献   

6.
电解质溶液的分子热力学模型   总被引:10,自引:6,他引:4  
本文以扰动理论为基础建立了含极性组分和电解质的混合物的状态方程.混合物的Helmholtz能由硬球、静电和吸引项三部分组成.对于无电解质的混合物,本状态方程还原成Hu等近期开发的方程.用Bromley、Meissner、pitzer、Chen和本文摸型对25个二元电解质水溶液(最高浓度达20mol/kg)298.15K时的离子平均活度系数进行了关联,本文模型的精度最高.另外,用298.15K回归出的参数对其它温度下的离子平均活度系数进行了预测,结果表明模型参数与温度的关系较小.  相似文献   

7.
综述了近年来高分子溶液分子热力学领域的一些进展,认为与密度有关的模型,如状态方程,是该领域发展总的趋势,同时,迫切需要更精确、全面的实验数据。在该领域的研究中,分子模拟将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叶汝强  刘洪来 《化工学报》1998,49(5):521-527
将作者先前提出的链状流体混合物的分子热力学模型应用于高分子系统液液平衡的计算,对具有最高会溶温度(UCST)和最低会溶温度(LCST)的高分子共混物的液液平衡,采用两个相互作用参数可以取得令人满意的关联结果。对具有LCST的高分子溶液的液液平衡计算,需对高分子链长作适当调整。  相似文献   

9.
本文从工程应用的角度出发,综述了近年来电解质溶液热力学的理论、活度系数的半经验模型及各类相平衡计算方法。讨论了化工界较为关心的含盐溶液汽液平衡关联和预测的进展问题。  相似文献   

10.
刘洪来  叶汝强 《化工学报》1996,47(6):663-673
实际链状流体的分子热力学模型表示为参考流体(硬球链流体)的贡献与一微扰项之和.作者先前建立的硬球链流体的状态方程用于计算参考流体的性质,用Alder等人对方阱流体的计算机模拟结果计算微扰项的贡献,从而建立了实际链状纯流体的分子热力学模型.该模型具有非常简单的形式,用三个与温度无关的分子参数(分子的链数,链节的直径和链节间的方阱位能阱深)可以较好地关联从球形小分子到链状高分子、分子间没有氢键作用的流体的饱和蒸汽压、饱和液体体积和pVT关系  相似文献   

11.
吕秀阳  侯虞钧 《化工学报》1993,44(5):549-557
由Gibbs—Duhem方程可得纯流体与等压下二元流体混合物变量间的对应关系.采用类比法,得到了与现行状态方程相同形式的g~E模型.采用3种不同的温度函数,并引入临界共溶点条件,选择与Martin-Hou方程类比而得的g~E模型进行了研究.关联结果表明,所提出的g~E模型能成功地用于关联液液平衡和汽液平衡.  相似文献   

12.
提出了一种新的2参数蒸气压方程,并用12种饱和蒸气压实验数据比较完整的典型物质对新方程的外推性与W agner方程、项方程和吴方程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新方程在三相点方向的外推性具有明显的优势,总体平均偏差为1.05%,而W agner方程、项方程和吴方程的总体平均偏差分别为41.4%,5.20%和5.60%;在临界点方向的外推性略差于W agner方程,与项方程和吴方程相当。尝试仅用4个实验数据点拟合各方程,结果表明:新方程在三相点和临界点方向同时外推的精度明显优于其他方程。  相似文献   

13.
    
On the basis of vapor pressures, volumes of saturated vapor and liquid, both parameters \"a\" and \"b\" in Soave equation of state are treated as temperature dependent and an extended Soave equation is proposed in this work. The VLE for 38 pure components including polar substances have been calculated. The comparison of calculated results with experimental data shows the prediction of liquid density is improved over Soave equation without losing the accuracy of prediction in vapor pressure and vapor density.  相似文献   

14.
状态方程模拟醇胺系统的密度和汽液相平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考虑醇胺分子间的缔合作用,结合先前开发的非缔合变阱宽链流体状态方程(SWCF-VREOS)建立了一个缔合方阱链流体状态方程,并利用方程模拟了醇胺系统的密度和汽液相平衡。通过关联不同温度下醇胺的饱和蒸气压和液体体积得到了18种醇胺流体的分子参数,新方程计算的饱和蒸气压和液体密度总的平均误差分别为0.94%和0.88%。结合简单的混合规则,将此方程扩展到混合系统。研究发现,建立的方程可预测二元和三元醇胺混合物的密度。当引入一个与温度无关的可调参数时,方程能满意关联二元系统的汽液相平衡数据,并可进一步预测多元混合系统的汽液相平衡,预示着新方程可模拟醇胺系统的相行为。  相似文献   

15.
氢化松节油体系汽液相平衡数据的测定与关联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氢化松节油的主要成分是蒎烷和α 蒎烯 ,采用改进了的Eills平衡釜测定常压下蒎烷 α 蒎烯体系的汽液相平衡数据 ,实验数据符合热力学一致性。同时 ,分别用理想模型、VanLaar模型、Wilson模型对实验数据进行了关联 ,Wilson模型的计算结果与实测结果偏差最小  相似文献   

16.
油气开采过程中的蜡质、沥青质等有机固相沉积。严重影响着油田的正常生产。固相沉积物不仅堵塞油井、输油管线,而且也给油藏多孔介质造成一系列的伤害。如堵塞油藏孔隙、降低孔隙度和渗透率,改变油藏岩石的润湿性,从而影响原油采收率的提高。本文采用热力学理论建立了液固两相相平衡方程,模拟计算石蜡沉积量对储层孔隙度和渗透率影响,进而求出对油井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变阱宽方阱链流体状态方程模拟制冷剂的汽液平衡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应用作者先前基于二阶微扰理论和PY2近似积分方程建立的可变阱宽方阱链流体状态方程模拟了纯制冷剂及其混合体系的汽液平衡。通过关联不同温度下制冷剂的饱和蒸气压和液体体积得到了18种纯制冷剂的分子参数,新方程计算的饱和蒸气压和液体体积总的平均偏差分别为1.11%和0.92%。结合简单混合规则,将此方程扩展到混合体系。研究发现,建立的方程可满意预测制冷剂二元混合体系除临界区附近外的汽液平衡,对两个三元体系汽液平衡的预测也取得了满意的效果,当引入一个与温度无关的可调参数时,关联精度大为提高,预示着新的方程可模拟制冷剂的汽液平衡。  相似文献   

18.
利用Orbey和Sandler提出的HVOS混合规则,PR状态方程与Larsen的活度系数模型相结合建立了无限压力下汽液平衡模型,模型给定状态方程中不随温度变化的参数C*=-0.623 23。用大量的汽液平衡数据在广泛的温度范围内修正了12组MLUNIFAC基团相互作用参数,并用修正的和原始的参数分别对含醇、酸、酮、水、腈和胺等极性二元体系进行了预测。结果表明,体系预测精度显著提高,大部分体系汽相组成的绝对偏差低于4.00×10-2,压力的相对偏差低于6.0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