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共聚高分子体系的分子热力学模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共聚硬球链流体的分子热力学模型为基础,通过引入链节间方阱位能相互作用的贡献。建立了实际共聚高分子系统的分子热力学模型,对纯共聚高分子PVT的关系结果,平均相对误差为0.22%-0.80%。 相似文献
2.
3.
4.
缔合流体及其混合物的亥氏函数和压缩因子可表示为物理相互作用的贡献和化学缔合作用的贡献两部分之和。前者可采用作者建立的非缔合流体及其混合物的分子热力学模型;作者从分子间相互作用位能函数的粘滞球模型出发,利用统计力学方法确定了混合物中自缔合作用的贡献。模型中分子间的缔合参数完全可由纯物质性质确定,而只在混合物方阱位能参数的计算中引入可调的二元相互作用参数。对于含有一个自缔合组分的二元混合物常压和高压汽液平衡数据的关联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5.
基于随机共聚高分子溶液的格子模型,建立了一个可以描述温度和pH双重响应的随机共聚高分子凝胶溶胀行为的分子热力学模型。该模型考虑了溶剂与不同高分子的混合、高分子网络的弹性以及包含小分子离子在凝胶内外分布的Donnan平衡和聚合物网络上的大分子离子及其反离子之间的静电相互作用的离子影响对化学势的贡献。与其他模型不同的是,该模型还考虑了高分子的组成f。该模型有两类可调的模型参数,一类是溶剂与不同高分子网络之间的相互作用能参数ε槇ij,另一类是高分子网络自身的尺寸参数Mc。研究结果表明,该分子热力学模型只需较少的模型参数就可较好地描述温度和pH双重敏感的随机共聚高分子凝胶的溶胀行为。 相似文献
6.
电解质溶液的分子热力学模型 总被引:10,自引:6,他引:4
本文以扰动理论为基础建立了含极性组分和电解质的混合物的状态方程.混合物的Helmholtz能由硬球、静电和吸引项三部分组成.对于无电解质的混合物,本状态方程还原成Hu等近期开发的方程.用Bromley、Meissner、pitzer、Chen和本文摸型对25个二元电解质水溶液(最高浓度达20mol/kg)298.15K时的离子平均活度系数进行了关联,本文模型的精度最高.另外,用298.15K回归出的参数对其它温度下的离子平均活度系数进行了预测,结果表明模型参数与温度的关系较小. 相似文献
7.
综述了近年来高分子溶液分子热力学领域的一些进展,认为与密度有关的模型,如状态方程,是该领域发展总的趋势,同时,迫切需要更精确、全面的实验数据。在该领域的研究中,分子模拟将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9.
10.
11.
由Gibbs—Duhem方程可得纯流体与等压下二元流体混合物变量间的对应关系.采用类比法,得到了与现行状态方程相同形式的g~E模型.采用3种不同的温度函数,并引入临界共溶点条件,选择与Martin-Hou方程类比而得的g~E模型进行了研究.关联结果表明,所提出的g~E模型能成功地用于关联液液平衡和汽液平衡. 相似文献
12.
13.
On the basis of vapor pressures, volumes of saturated vapor and liquid, both parameters \"a\" and \"b\" in Soave equation of state are treated as temperature dependent and an extended Soave equation is proposed in this work. The VLE for 38 pure components including polar substances have been calculated. The comparison of calculated results with experimental data shows the prediction of liquid density is improved over Soave equation without losing the accuracy of prediction in vapor pressure and vapor density. 相似文献
14.
状态方程模拟醇胺系统的密度和汽液相平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考虑醇胺分子间的缔合作用,结合先前开发的非缔合变阱宽链流体状态方程(SWCF-VREOS)建立了一个缔合方阱链流体状态方程,并利用方程模拟了醇胺系统的密度和汽液相平衡。通过关联不同温度下醇胺的饱和蒸气压和液体体积得到了18种醇胺流体的分子参数,新方程计算的饱和蒸气压和液体密度总的平均误差分别为0.94%和0.88%。结合简单的混合规则,将此方程扩展到混合系统。研究发现,建立的方程可预测二元和三元醇胺混合物的密度。当引入一个与温度无关的可调参数时,方程能满意关联二元系统的汽液相平衡数据,并可进一步预测多元混合系统的汽液相平衡,预示着新方程可模拟醇胺系统的相行为。 相似文献
15.
16.
17.
变阱宽方阱链流体状态方程模拟制冷剂的汽液平衡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应用作者先前基于二阶微扰理论和PY2近似积分方程建立的可变阱宽方阱链流体状态方程模拟了纯制冷剂及其混合体系的汽液平衡。通过关联不同温度下制冷剂的饱和蒸气压和液体体积得到了18种纯制冷剂的分子参数,新方程计算的饱和蒸气压和液体体积总的平均偏差分别为1.11%和0.92%。结合简单混合规则,将此方程扩展到混合体系。研究发现,建立的方程可满意预测制冷剂二元混合体系除临界区附近外的汽液平衡,对两个三元体系汽液平衡的预测也取得了满意的效果,当引入一个与温度无关的可调参数时,关联精度大为提高,预示着新的方程可模拟制冷剂的汽液平衡。 相似文献
18.
利用Orbey和Sandler提出的HVOS混合规则,PR状态方程与Larsen的活度系数模型相结合建立了无限压力下汽液平衡模型,模型给定状态方程中不随温度变化的参数C*=-0.623 23。用大量的汽液平衡数据在广泛的温度范围内修正了12组MLUNIFAC基团相互作用参数,并用修正的和原始的参数分别对含醇、酸、酮、水、腈和胺等极性二元体系进行了预测。结果表明,体系预测精度显著提高,大部分体系汽相组成的绝对偏差低于4.00×10-2,压力的相对偏差低于6.00%。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