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凝胶自然法制备低温烧结Z型铁氧体材料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张洪国  周济 《功能材料》2000,31(B05):36-38
采用干凝胶自然工艺制得铁氧体纳米粉,研究了干凝胶的自然燃烧过程,利用XRD分析了纳米粉的晶体结构与晶粒尺寸,结合TG-DTA数据,设计了粉体处理与陶瓷样品的烧结工艺。选用自然粉制得的低温烧结Z型铁氧体材料性能为:μ1≈4(300MHz);Q≥150;ft≥1.5GHz。  相似文献   

2.
报道了通过BiO3的掺杂而获得的较低温度(870℃左右)下烧成的Y型平面六角结构软磁铁氧体的烧结工艺,结构特征及其磁导率和介电常数的频率特性,研究发现Cu,Zn掺杂的Co2Y型软磁铁氧体材料(Ba2Co1.2-xZnxCu0.8Fe12O22)在甚高频段具有良好的磁性能和介电性能,且此种材料烧结温度低,易于实现低温烧结,是一种可以用于甚高频段的理想的软磁材料。  相似文献   

3.
凝胶自燃法制备低温烧结Z型铁氧体材料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采用干凝胶自燃工艺制得铁氧体纳米粉,研究了干凝胶的自燃烧过程,利用xRD分析了纳米粉的晶体结构与晶粒尺寸,结合TG-DTA数据,设计了粉体处理与陶瓷样品的烧结工艺。选用自燃粉制得的低温烧结Z型铁氧体材料性能为μi≈4(300MHz);Q≥150;fr≥1.5GHz。  相似文献   

4.
C02Z型高频软磁铁氧体材料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综述了近年来高频用软磁铁氧体材料Co2Z的研究进展,着重探讨了低温烧结和掺杂改性,并指出经过掺杂改性后的可低温烧结软磁铁氧体材料Co2Z在制造高频多层片式电感(MLCI)与吉赫兹频段抗电磁干扰元件(EMI)中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5.
采用普通陶瓷工艺制备了Ir4+掺杂的Co2Z型平面六角铁氧体,研究了少量Ir4+掺杂对Co2Z型铁氧体材料结构和磁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少量掺杂Ir4+的Co2Z型铁氧体仍具有单相的Z型平面六角结构,其磁导率实部μ′明显提高.随着烧结温度的提高,材料的磁导率实部μ′增大,但截止频率下降.在1275℃烧结的掺杂Ir4+铁氧体样品,其μ′达到16.5,截止频率仍>1GHz,具有较好的高频性能.  相似文献   

6.
采用陶瓷工艺制备Co2Z(Ba3(Co0.4Zn0.6)2Fe23.4O41)六角铁氧体,通过二次球磨掺杂少量BST(BaSrTiO3)铁电材料。研究BST掺杂对Z型铁氧体的烧结温度、相结构、晶粒生长及其在频率1MHz~1GHz的动态相对复介电常数(ε′=ε″r—iε″r)和相对复磁导率(μ=μ′r—iμ″)的影响。结果表明:在BST掺杂量为Co2Z一次预烧料重量比的0~1.5%内.随BST含量增加,形成在Z型六角结构相生长同时,伴生M相六角结构和钙钛矿结构的多相结构;六角结构晶粒明显长大,材料密度增加;μr和εr增大;铁磁共振和铁电共振频率点移向低频。当BST掺杂量为1.5%、频率1MHz时.μ′=28,ε′=100,相对于纯相Co2Z材料μ′r和ε′,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7.
陈耿  谢建良  黄鹏 《功能材料》2005,36(3):362-363,367
摘 要:  采用陶瓷工艺制备 Co2Z ( Ba3 ( Co0.4Zn0.6)2Fe23.4O41)和BaM(BaFi1.4Co1.4Fe9.2O19)六角铁氧体,二次球磨时掺杂少量 BST(BaSrTiO3 )铁电材料,对比研究了 BST 掺杂对 Z 型和 M 型铁氧体在1MHz~ 1GHz 频率范围内相对复磁导率(μr =μr′ iμr″)的影响。BST的掺杂使Z型铁氧体μr 增大,共振频率点移向低频;使M型铁氧体的μr 减小,共振频率点移向高频。通过对其微观结构和磁参数的测试分析,讨论了 BST掺杂对 Z型和 M型铁氧体复磁导率不同影响的作用机理。  相似文献   

8.
毫米波用六角铁氧体多晶材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冯全源  任朗 《功能材料》2000,31(1):48-49
用普通陶瓷工艺制备了BaAlxFe12-xO19六角铁氧体多晶材料,随着X的增加,饱和磁化强度减小,居里温度下降,磁晶各向异性场增加。其结果可以通过假设Al^3+取代了2a位和12K点阵位上的Fe^3+来解释。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Bi2O3-V2O5系复合添加剂对Ni-Cu-Zn铁氧体的烧结及其磁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Bi2O3-V2O5系复合添加剂具有促进晶粒生长的作用,随着添加量的增加,样品断面形貌显示大晶粒增多,X射线衍射分析表明,过多的添加剂引起少量的杂相析出,晶界变宽。然而,适当量的Bi2O3-V2O5系复合添加剂能使普通Ni-Cu-Zn铁氧体的烧结温度降至875℃以下,烧结时间缩短为30min,烧结样品的磁导率可达195(10MHz)。  相似文献   

10.
采用普通陶瓷工艺合成一系列低温烧结的Mg-Cu-Zn铁氧体(Mg0.5-xCuxZn0.5O)(Fe2O3)0.95(x=0.1、0.15、0.20、0.25、0.30),在900~1100℃研究了CuO加入量对磁性能和烧结特性的影响,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研究了Bi2O3以及BaTiO3掺杂对900℃烧结Mg-Cu-Zn铁氧体的成相、致密化过程、显微结构和磁电性能的影响,结果显示,低温烧结的复合Mg-Cu-Zn铁氧体有望用作LTCC材料.  相似文献   

11.
Zn-Ti取代BaM型铁氧体材料结构与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固相反应合成的方法,制备出了不同比例的Zn-Ti取代BaM型六角晶系铁氧体材料,研究了温度和取代量对产物的相组成、微观形貌以及电磁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温度的提高有利于晶体的长大和发育完整,样品晶粒均呈六角形板片状,比较适合用于吸波用途。随着取代量的增加,BaZnTiM的复介电常数增大,介电损耗呈波动变化,磁损耗则呈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12.
用软化学过程制备高性能片式电感材料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软化学过程-凝胶自然烧和柠檬酸络合法合成高活性铁氧体纳米微粉或先驱体。 实现了无助烧剂Ni-Zn-Cu铁氧化的低温烧结,解决了平面六角结构铁氧体的纯相合成和低温烧结技术难题,研制出两大类具有细晶显微结构特征的高磁导率低温烧结Ni-Zn-Cu铁氧体和平面六角结构软磁氧体材料。  相似文献   

13.
低烧超高磁导率Ni-Zn-Cu铁氧体研究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3  
采用凝胶自燃法制备超细高活性Ni-Zn-Cu铁氧体粉。利用TEM、SEM、XRD与HP4194A研究了粉末及烧结铁氧体的显微结构、形貌、晶粒尺寸、组成相与性能的关系。所获得不加助熔剂的Ni-Zn-Cu烧结铁氧体具有低烧(≤900℃)、高性能的特点,主要磁性能指标如下:ui870℃=500,ui900℃=900,品质因数大于5,截止频率约10MHz。材料的磁化主要源于畴壁位移。  相似文献   

14.
利用氨气低温等离子体对聚碳酸酯聚氨酯材料进行表面修饰改性研究,讨论了改性条件对材料表面亲水性和表面形态的影响.蛄果表明,修饰材料表面的亲水性得到改善,随着表面氨基浓度增大,接触角降低;表面形态由高度平整光滑变为粗糙结构,而且粗糙程度因修饰条件不同而异;材料表面N/C比值从原始材料的2.44%上升到3.98%.时效性考察...  相似文献   

15.
研究了烧结温度和掺杂对软磁锰锌铁氧体材料性能和微观结构的影响。采用传统成型工艺和冷等静压成型相结合,进行分段烧结,研究坯体的致密化程度和晶粒生长情况。烧结体的密度、微观结构和相组成分别采用阿基米德法、扫描电镜(SEM)和X射线衍射仪(XRD)进行测试分析。烧结体的磁性能用振动样品磁强计(VSM)来测定。结果表明:烧结温度在850℃时材料密度、微观结构和磁性能较好,但还未能达到高性能产品的标准,需要通过掺杂等其他手段进行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6.
王菊  李春  梁斌 《化工新型材料》2006,34(12):23-26
以偏钛酸为原料在高浓KOH溶液中常压下低温合成六钛酸钾前驱体,然后经烧结制备六钛酸钾.实验表明,合成条件对前驱体的种类、结晶度和形貌有明显的影响,从而显著地影响了六钛酸钾的形貌和产率.水溶液中合成的二钛酸钾具有较高的反应活性,可以在较低温度下经一次烧结制备出六钛酸钾晶须.  相似文献   

17.
阐述了MgTiO3基微波介质陶瓷材料掺杂改性的基本原则,系统介绍了τf补偿剂和低温烧结助剂的选用规律,总结概括了制备MgTiO3基微波介质陶瓷材料常用的添加剂的种类及其对材料性能的影响;重点评述了近年来MgTiO3基微波介质陶瓷材料掺杂改性的研究进展,并对目前MgTiO3基微波介质陶瓷存在的问题和今后研究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8.
采用微波水热法制备了(Ni0.30Cu0.20Zn0.50)Fe2O4·xCaO(x=0、0.02、0.04、0.1)纳米粉体,通过压制成型,研究了不同烧结条件下Ca掺量对铁氧体的物相组成、显微结构及维氏硬度的影响.结果表明,随Ca掺量的增加,晶胞参数增大、晶粒尺寸减小、材料密度减小、维氏硬度增大.因此,Ca的掺入可明显提高材料的烧结强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