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2.
对产油层进行时间推移或4D地震监控可以提高油藏管理水平,已经开发的高速模拟方法将流线流体流动模型和博恩射线地震模型相结合以检测地震监控的可行性和不确定性。注水引起的地震振幅变化很大,在油藏的高孔隙度地区十分明显,但如果信/噪比(S/N)小的话,低孔隙度地区的振幅变化很小或被掩盖。还有,孔隙压力的变化是影响地震振幅的重要油藏特征。 相似文献
3.
4.
组织与经营环境因素与3D地震成功应用到油藏模型中所采用的方法同样重要。3D地震对E&P计划的价值已得到进一步确定。最新的综合简化了操作过程,多学科队伍间的协作使人们认识到了更多的3D价值,通常 ,以最经济有铲的方式优化油藏模型,必须要综合整个油藏特性处理中的各部分结果,并且还包括地震数据采集和处理的综合。 相似文献
5.
6.
油藏监测是提高边际油田的效益或延长老油区的开采期限的基本管理工具。以前2曾有效的常规监测方法(包括井下测量和生产测量)模拟油田模型生产动态预测有一定的局限性,例如只能间接推断分支油流和未排出的油,且许多油井已经受以了早期的水窜和气窜这些奶是由于所采集的数据稀疏和不完整,以及模拟了地层的简化模型所致。对油藏的较详细的3D特征描述和对整个油田的流体运动和压力的观测将产生较可靠的及在相对各种油藏管理策略 相似文献
7.
时间推移3-D地震监测是一种新出现的优化烃类生产的有特征的监测技术,该技术能监测集层流体流动期间所产生的地下岩性变化,文中讨论了产油储层中,与三相流体流动有关的物理理论以及流体流动压力,温度和孔隙饱和度值与地震P波和S波速度的岩石物理转换关系,通过 性波动方模式和成像理论,将流体流动物理参数与地震反射振幅和旅行时联系起来,模拟结果表明,利用不同开采时期的重复地震勘探可监测流体的变化并将这种变化成像。 相似文献
8.
如今,地震技术日益发展,我们可以获得油藏中流体区域分布以及在深度有关的可靠信息。这种信息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作出决策,模拟各种不同的方案来优化石油开采,提高采收率,降低成本。这些发展的整体就是4-D或称为时间推移3-D地震勘探。 相似文献
9.
用某一油田开采期间不同时期采集的地震响应的变化情况说明了4D地震技术的应用。在该油田用4D地震技术识别出了曾被忽视的储量,通过开采这种储量提高了油田的最终采收率。 相似文献
10.
油藏模拟在时间推移地震(4—D)分析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已作过4-D地震观测的水同藏可以利用油藏模拟来模拟油,水的运移情况,油藏模拟可以验证4-D技术在识别已被大量开采的油气藏中油气位置的能力,因为在石油排泄量最多的位置地震振幅减小也最大,模拟的结果能和4-D地震的观测资料相吻合。 相似文献
11.
12.
水驱四维地震技术可行性研究及其盲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由于水代油造成的速度差异小,再加上我国陆相储层厚度薄,油质重,东部油田大都处于高含水开发后期,所以很多人都对水驱四维地震监测持怀疑态度。通过深入剖析长期水驱过程引起的各种油藏参数变化规律以及这些参数变化对地震响应的影响,以渤海湾地区岩石物理数据为依据,结合高29断块具体的油藏参数进行长期水驱四维地震可行性研究,指出过去水驱四维地震可行性研究中存在的盲区--没有考虑长期水驱过程赞成物性变化及其对地震响应变化的影响。如果考虑这些因素的影响,水驱四维地震的可行性要乐观的多。 相似文献
13.
高林 《勘探地球物理进展》2001,(2):90-94
我们研制出一种适用于时延VSP和4D地震储层监测的风险分析单,它是1977年Lumley等人推出的风险分析单的增强版。该分析单采取评分、记分方法,记分系统对风险所涉及的各种新参数进行了量化;研究中新增加的与VSP和3D地震采集有关的重要参数包括:垂向和横向分辨率,震源和接收器的可重复性,成像孔径范围等。我们用这项新的分析技术对适用于时延VSP监测的6种储层情况进行了详细的风险分析。这6种情况是:陆上两类碳酸盐岩储层的CO_2注采,陆上两类砂岩储层的蒸汽注采,海上两类砂岩储层的注水开采,这6种情况的目的层都为20ft厚左右。我们对这6种情况分别进行了储层参数和地震参数分析,井将所有参数的最终联合分析结果制成交会图,由此对风险进行了充分的估计。估计结果表明,对于任何一种情况,时延VSP的潜在风险都要比4D地震低得多。只要时延VSP具有高度可重复性,就能获得极好的频率成分、区域覆盖和成像质量。结果还说明,用时延VSP技术进行浅层松软砂岩储层蒸汽驱监测和高气油比(GOR)松软砂岩储层水驱监测是最具代表性和最成功的项目。 相似文献
14.
高分辨率三维地震勘探隐蔽油气藏的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QK凹陷是黄骅拗陷的一个最大次级凹陷。QK凹陷西斜坡地区已有30多年的勘探历史。由于该区以往三维地震资料分辨率低,无法查清沙三段目的层内部的薄砂体分布规律,因此无法满足寻找隐蔽圈闭的需要。为此本文借助于层序地层学知识及高分辨率三维地震资料、三维约束地震反演资料,探索一种勘探隐蔽油气藏的新模式。高分辨率三维地震资料的主频由原先的25Hz提高到50~60Hz,经高分辨率处理后,浅层主频达到70Hz。沙三段目的层主频也达到40Hz以上。经测井约束地震反演后的地震剖面,可以清楚地显示沙三段内部的上倾尖灭砂体,为识别隐蔽圈闭创造了条件。 相似文献
15.
河流相储集层定量建模研究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10
以胜利油田孤东油田七区中开发单元为例,从研究沉积微相、砂体展布、地层格架、储集层特征及流体性质、储集层非均质性和单井模型等入手,探索应用综合理论和技术进行储集层随机建模研究的方法和思路,针对河流相储集层非均质性强,对多种建模方法进行了二维、三维对比研究和分析,认为批示模拟方法是河流相储集层定量建模的最优方法。用该方法建立了该区馆陶组上段河流相储集层的定量地质模型,经油田生产检验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6.
水驱四维地震技术--叠前互均化处理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互均化处理是四维地震的关键技术,目的是尽可能地减少或消除由非油藏因素引起的地震资料的不一致性,使由油藏动态变化所造成的地震变化得以最佳成像。互均化处理一般分为叠前互均化处理和叠后互均化处理。叠后互均化处理比叠前互均化处理容易实现,但是不能完全消除非油气藏因素产生的影响,而叠前互均化处理可以最大程度地消除由于采集、处理等因素造成的不一致性。以高29断块四维地震叠前互均化试处理为例,探讨了叠前互均化处理方法,建立了叠前互均化处理流程,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7.
提高4D地震的重复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震勘探的费用还不及油藏开发过程中所涉及的工程总费用的百分之几,尽管实际情况十分复杂(对地震勘探而言),但是由地震资料产生的影响正对油藏成像造成十分显著的危害。从Foinaven油田和其它的时延地震勘探中,我们已掌握了大量的信息,而且提高重复性是改善有关信息的关键。时延(或4D)地震勘探的位置由原来的不断重复初始采集正逐渐成为一 相似文献
18.
水驱四维地震技术--叠后互均化处理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叠后互均化处理通常包括时移校正、振幅校正、频带校正、相位校正和波形校正。针对渤海湾地区上第三系高孔中高渗储层两次采集的三维陆上地震资料的特点,提出了叠后互均化处理的流程,得到的实际资料处理结果,不但与已知生产井和注水井吻合,而且得到开发调整井和油藏数值模拟的证实,说明了处理流程的合理性和结果的有效生,但在断层复杂区和低信噪比区,最好先做叠前互均化,然后再进行叠后互均化。 相似文献
19.
4D地震时代已经到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多数人认为,4D地震是时延地震方法的一种应用,不管使用的是VSP、2D还是3D地震资料。最早的4D项目要算是由Aroc公司1982/83年在北得克萨斯州的Holt储层上进行的勘探,由Greaves等人(1987)记录下了那次过程。那是一次火驱采油,是将空气灌入砂岩层中的储层井点燃,作为提高石油采收率(EOR)的方法。在火驱采油之前进行了小范围的3D 相似文献
20.
3.5D地震勘探实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3D和随时间推移(TL)地震是油田评价与开发阶段重要的地震勘探方法。近年来,TL地震正逐步成为油藏开发和管理中的重要手段之一。但TL地震受到储层条件、开采方式、TL地震勘探过程中非重复性噪声以及一些油田在开发早期未开展基础3D地震观测等诸因素的影响,这些因素使得这一技术在陆上油田开发中的应用受到了制约。为此,提出了3.5D地震勘探方法。3.5D地震勘探方法应用油田开发中、晚期的高精度3D地震数据,结合油田开发动态信息解决油田开发中存在的问题,寻找剩余油气分布区域。通过对中国西部某油田的开发实例研究,认为:3.5D地震可以较有效地解决油田开发中的问题,发现剩余油气的分布,不但解决了一些油田早期没有3D地震或早期3D地震数据质量存在严重非重复性噪声影响的问题,同时还可降低TL地震勘探的风险,提高油田开发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