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有机还原剂处理银锰矿新工艺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介绍了利用有机还原剂处理银锰矿先浸锰后浸银新工艺的研究,锰的浸出率大于96%,银的浸出率大于94%,并且银浸出时具有NaCN用量少,浸出时间短的特点。  相似文献   

2.
低分子碳氢化合物分离锰银氧化矿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低分子碳氢化合物分离锰银氧化矿工艺原理及主要影响因素,当控制锰浸出率96%时,银的浸出损失率小于2%;浸锰渣采用氰化法提银,NaCN用量1 kg/t渣、浸出时间3 h时,银浸出率大于93.41%;浸锰-氰化两步浸出银的回收率大于91.54%;锰与银被有效分离.  相似文献   

3.
采用亚硫酸钠为还原剂对来自刚果(金)某钴含量为1.10%的氧化钴矿进行了还原酸浸试验研究,考察了还原剂用量、硫酸用量、浸出温度、液固比等因素对浸出率的影响。结果显示:最优浸出条件为:反应温度70 ℃,液固比1.5,还原剂用量为钴锰完全还原理论用量1.8倍,在此条件下钴的浸出率可达94.86%,锰浸出率97.43%,铁浸出率15.56%,铝浸出率42.53%,浸渣含钴0.059%。对浸出前后的物料进行分析表明,还原酸浸过程充分破坏了金属矿物结构,使有价金属以离子形式进入溶液,实现了有价元素的选择性浸出。  相似文献   

4.
锌阳极泥制取碳酸锰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电解锌产生的阳极泥为原料,用≤0.246mm褐煤粉作还原剂,过量50%,焙烧温度750℃,时间8h,此时90%以上的四价锰还原为二价锰,还原后的焙烧粉经2.04mol/L硫酸浸出,浸出液用硫化钠除重金属后用碳酸氢铵进行复分解反应,制得优质的工业碳酸锰,浸锰后的铅、银渣、配入硫化铅精矿后进行火法熔炼,制成粗铅(含银)。  相似文献   

5.
生物质分离氧化型锰银矿工艺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利用生物质(植物副产秸杆、粮食加工副产壳类等)还原浸出锰银矿, 然后再从浸出渣中提取银, 从而实现的锰、银分离。玉米秸杆还原浸锰条件为: 降解糖化液体积与精矿质量比(L/D)为3、秸秆粉95 ℃预降解糖化0.5 h、n(H2SO4)/n(Mn)=1.4、秸秆/矿粉质量比为0.275、95 ℃浸出时间5 h, 锰浸出率约92%; 浸锰渣浸银NaCN用量3 kg/t、常温浸银时间3 h时, Ag的浸出率达92.20%。  相似文献   

6.
以复合还原剂A+B作为还原剂在硫酸介质下对富银锰结核进行浸出研究。考察了硫酸用量、液固比和反应时间对浸出结果的影响, 并对浸出机理进行了探讨。得到最佳的Mn、Ag分离条件为: 硫酸35 mL/100 g矿、液固比3∶1、反应时间4 h。在此浸出条件下, 锰的浸出率达到90%以上, 银的品位从原矿中274 g/t提高到浸出渣中700 g/t, 且银的回收率达到95%以上。  相似文献   

7.
采用加压碱浸对某锰银原矿进行了湿法预处理。最佳除铝工艺条件为: NaOH浓度150 g/L, 石灰添加量8%, 浸出时间3 h, 浸出温度120 ℃, 液固比2.5∶1, 氧压1.2 MPa, 在最优参数条件下铝浸出率可达93%以上, 而银损失率可控制在8.5%以内, 说明对该类锰银矿采用加压碱浸除铝的方案可行。  相似文献   

8.
复杂含砷锑银矿酸性浸出渣湿法提取银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复杂含砷锑银矿酸性浸出渣提取进行了研究,提出了对浸出渣进行氧化料烧预处理,再转化-浸银的处理工艺,在焙烧温度650℃,H2SO4体系中转化,Na2SO3溶液浸出,甲醛作还原剂,银的浸出率为94.25%,银粉品位为94.38%。  相似文献   

9.
王玉芳 《矿冶》2014,23(2):55-58
针对含锰19%、钴8%的复杂硫化物物料进行了试验研究,确定采用"预浸脱锰—硫酸化焙烧—浸出—萃取"工艺流程。在预浸脱锰过程中,通过采用两段逆流浸出,可有效降低钴的浸出率,提高溶液中锰含量,锰的浸出率可达到85%以上,溶液可蒸发结晶生产硫酸锰或直接沉淀生产碳酸锰。脱锰后渣进行了硫酸化焙烧试验研究,考察了焙烧温度、反应时间等因素对钴浸出率的影响,经硫酸化焙烧后,钴的浸出率可达到95%以上。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用含银氧化锰矿代替软锰矿作氧化剂,对高锰硫化银精矿进行了预处理,使锰的脱除率达到99.09%。同时,硫化矿及氧化矿的银相都得到充分解离,预处理后的氧化渣用FeCl3-HCl-CaCl2水溶液作浸银剂,银浸出率≥97.00%;银、锰及铅的总回收率分别达到96.385%、88.93%和80.88%,防止了硫、砷、铅等对环境的污染。  相似文献   

11.
云南某矿中的银多数以类质同象或微细粒包裹体存在于褐铁矿和铅硬锰矿中,直接采用氰化浸出其浸出率仅为30.26%。为提高银的氰化浸出率,采用直接碱性浸出法对矿物进行锰、银预分离实验,研究了不同反应条件对浸出的影响,以确立最优的工艺流程。结果表明,在浸出液中铵根的浓度为1.5 mol?L-1、浓氨水为1.5 mL(在浸出液中的浓度为0.0195 mol?L-1)、还原剂铜丝4 g、液固比为3:1的条件下,常温下反应4 h后,锰的浸出率为47.2%,而银不被浸出,实现了银和锰预分离。经碱浸后的渣再进行氰化浸出,银的氰化浸出率可提升至71.66%。该方法原材料价廉易得、操作简单、环境污染小,可在短时间内较好地实现锰和银的分离回收,具有较高的综合经济价值。  相似文献   

12.
采用硫酸作浸出剂,对刚果(金)某尾矿库中的铜钴尾矿加入还原剂进行柱浸试验。研究还原剂种类、还原剂加入量、造球直径、反应温度、浸出时间等对钴、铜、铁、镁和锰等金属浸出率的影响,确定浸出最佳条件。在优化条件下,还原剂Na2SO3加入量为钴还原理论量的3.0倍,造球直径为8 mm,常温条件下浸出60 d,钴、铜、铁、镁和锰的浸出率分别为85.94%,92.93%,30.42%,21.84%和96.96%。优化条件下,钴浸出平均硫酸消耗为30 t/t-钴。  相似文献   

13.
研究了在硫酸介质中硫化铁直接还原浸出锌电积阳极泥中锰的工艺,重点考察了粒度、还原剂用量、初始酸度、浸出时间、浸出温度等对锰浸出率的影响,讨论了不同条件下的实验结果,确定了较佳的工艺参数.实验结果表明,在较佳条件下,可实现90%以上的锰浸出率,为提高锌冶炼过程中锰利用率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4.
提出应用芳胺类化合物-苯胺还原酸浸大洋多金属结核的新方法。研究表明,苯胺是大洋多金属结核酸浸的高效有机还原剂,常温(室温)、常压下,添加少量苯胺,将多金属结核矿样在酸介质中浸出10 ̄20min,各有价金属即可得到很高的浸出率:锰、钴、镍大于97%,铜小于91%。该方法浸出工艺条件简单,矿浆易于固液分离,药耗小,苯胺来源广,价格低。该方法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5.
提出应用芳胺类化合物--苯胺还原酸浸大洋多金属结核的新方法。研究表明,苯胺是大洋多金属结核酸浸的高效有机还原剂,常温(室温)、常压下,添加少量苯胺,将多金属结核矿样在酸介质中浸出10~20min。各有价金属即可得到很高的浸出率:锰、钴、镍大于97%。铜大于91%。该方法浸出工艺条件简单,矿浆易于固液分离,药耗小,苯胺来源厂,价格低。该方法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6.
由于高价锰(MnO2)资源具有难以酸浸,而低价锰(MnO)资源容易酸浸的特点,研究了回转窑还原焙烧技术应用于各类高价态难溶锰矿资源的可行性。试验结果表明,回转窑的动态焙烧试验工艺条件与静态焙烧试验的工艺条件基本一致,回转窑动态焙烧试验在焙烧温度为800 ℃,焙烧时间为60 min,还原剂用量为15%的条件下,国产低品位锰矿石、电解锰阳极泥锰浸出率分别为94.13%和99.59%;在焙烧温度为950 ℃,焙烧时间为60 min,还原剂用量为15%的条件下,进口高品位锰矿石锰浸出率为96.59%。表明回转窑还原焙烧工艺适于处理不同种类的高价态锰资源。  相似文献   

17.
由于高价锰(MnO2)资源具有难以酸浸,而低价锰(MnO)资源容易酸浸的特点,研究了回转窑还原焙烧技术应用于各类高价态难溶锰矿资源的可行性。试验结果表明,回转窑的动态焙烧试验工艺条件与静态焙烧试验的工艺条件基本一致,回转窑动态焙烧试验在焙烧温度为800 ℃,焙烧时间为60 min,还原剂用量为15%的条件下,国产低品位锰矿石、电解锰阳极泥锰浸出率分别为94.13%和99.59%;在焙烧温度为950 ℃,焙烧时间为60 min,还原剂用量为15%的条件下,进口高品位锰矿石锰浸出率为96.59%。表明回转窑还原焙烧工艺适于处理不同种类的高价态锰资源。  相似文献   

18.
银锰矿综合利用新工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银锰矿加入H2SO4和RH试剂,可钭锰和银同时转入溶液,实现一步浸出。在适宜的工艺条件下,锰和银的出率分别达到96%和79%。  相似文献   

19.
以电解锰阳极渣为原料,乙醇为还原剂,在硫酸介质中还原浸出锰并富集铅。分别考察了浸出温度、硫酸浓度、乙醇浓度、液固比以及浸出时间对乙醇还原电解锰阳极渣浸出锰和铅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温度为70℃、硫酸浓度为3 mol·L-1、乙醇体积分数为5 %、液固比为6∶1的条件下浸出4 h,锰的浸出率达到98.24 %,铅的浸出率仅为0.41 %。浸出条件温和、浸出效率高。乙醇作为还原剂时,其主要的氧化产物为二氧化碳和乙酸。该研究可为电解锰阳极渣的资源化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微生物催化还原浸出氧化锰矿物中锰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3,他引:6  
在常温、酸性、厌氧环境下,按一定的比例添加微生物培养基和供电子体,采用微生物边缘地高密度培养、矿浆顶浸、微生物固定和强化传质的手段,研究多金属结核的微生物浸出。质量比1:1的黄铁矿作为还原剂、矿浆质量浓度40g/L,pH=2,30℃浸出温度为最佳浸出条件。陆地软锰矿和硬锰矿浸出9天,锰浸出率分别为95.6%和96.8%。微生物催化还原浸出氧化锰矿中有价金属。展望基因工程菌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