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草原畜牧业即为放牧畜牧业,与国外的“饲养畜牧业”和“工厂畜牧业”有很大的不同,当然供水原理和方式也就不同。本文主要谈及草原畜牧业状态下牲畜饮水供水原理和方式。锡盟天然草场广阔而丰美,可利用草场有2.7亿亩,具有粗放、成本低的特点,是廉价的草原畜牧业基地。由于是利用天然草场发展畜牧,因此,牧区水利也就不能离开这个特点。在现阶段主要矛盾是干旱、缺草,加上水源缺乏且又分布不均,因此首先要全面解决牲  相似文献   

2.
我国是世界草地资源大国之一,牧区面积辽阔,草地类型多样,但牧区多处于干旱和半干旱区域,自然灾害频繁,畜牧业发展极不稳定。“水”是牧区生产的主要制约因素。建国以来,牧区水利建设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也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如不少地方的人畜饮水问题尚未解决;饲草料基地和天然草场灌溉面积很少;已有的水利工程标准偏低,数量少、管理工作跟不上、效益发挥不好等,不能适应今后的畜牧业发展的需要。增强畜牧业后劫,必须重视以牧区水利为重点的草原建设。本文从宏观上研究牧区水利在畜牧业生产中的地位、重要性以及存在问题,试探性地提出了2000年的发展战略,目标和相应的对策,以供有关部门参考,  相似文献   

3.
以凿取浅层水为主的牧区筒井工程,分布在有水草场和供水不足草场上。他担负着60—70%的牲畜饮水任务,是畜牧业供水的主要工程。筒井的特点是成井工艺简单。就地取材,造价低适宜多种提水工具,利用成本低,管理方便.一、牧区筒井概况锡盟现有12222眼牧区筒并,可以利用的有10501眼,大约控制全盟50%的  相似文献   

4.
内蒙古是我国主要畜牧业基地之一,解放以来随着畜牧业生产的发展,牧区水利建设亦取得了很大成绩。为改变生产条件,抗御自然灾害,发展畜牧业生产,发挥了重大作用。同时还培养了一批牧区水利建设职工队伍,为今后进一步发展牧区水利建设奠定基础。解放前,牧区基本上没有水利工程,全区仅有五千多眼筒井,畜牧业生产完全是靠天养畜,牧区经济十分脆弱。解放后,在国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由于气候多变,自然灾害频繁,干旱灾害尤为突出,给畜牧业生产带来很大影响,甚至造成重大损失。人们在与干旱灾害长期斗争中认识到牧区干旱灾害具有频发性、复杂性、严重性的特点,防治干旱灾害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作者结合本地牧区干旱灾害情况,阐明干旱灾害发生的原因和基本规律及防御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6.
西南岩溶地下水开发与干旱应对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2010年发生在西南5省(自治区、直辖市)的特大干旱,基本上分布在喀斯特岩溶区,在旱季降水和地表水储蓄严重缺乏背景下,岩溶地下水几乎成为山区居民生活、生产的唯一来源。讨论西南岩溶地下水的分布规律、开发利用状况、开发利用模式以及目前开发利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针对西南大旱所暴露出的本地区工程性缺水这一严峻现实,提出应站在实现山区人民脱贫致富与恢复生态环境的区域经济社会总体发展战略的高度,加强岩溶地下水利用的建议,尤其是应考虑建立岩溶地下水备用水源地及其应急供水保障系统,以应对特大干旱灾害。  相似文献   

7.
地下水的开发利用,在我国已有悠久的历史。远在公元前2,200多年的帝尧时代已“凿井而饮”,到商汤时已发展到“凿井以灌田”。现在,地下水已成为我国北方农田灌溉、工业用水、城市生活供水和山区、牧区人畜饮水的重要水源。地下水开采工程在不同地区、不同地下水类型,有不同的工程形式。主要有用以开采潜水的提水式大口径井,用以开采承压水的自流式管井和用以开采沙漠区地卜水的自流式坎儿井。地下水开采工程,无疑是目前许多国家和地区解  相似文献   

8.
哲盟位于内蒙东部,属半干旱地区,旱灾频繁、干旱时间长,干旱和缺水期同步。自然条件决定了干旱是长期影响哲盟农业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由此亦决定了提高抗旱能力是哲盟水利建设的主要任务。农业必须推行节水型灌溉,加强水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建设以地下水资源供水系统为主的抗旱设施,建设地表水与地下水相结合、双配套的供水工程。  相似文献   

9.
由于基本井的自身特点和管理体制的变化近年来有些同志对其作用和效益以及发宸前景产生疑虑。然而,笔者三十年搞牧区水利工作的实践证明,基本井是解决干旱草原缺水问题的最基本手段,是草原畜牧业经济发展的关键。因此,基本井在牧区各项水利建设中,具有不可低估的重要位置,前景也是广阔的。西苏旗26700平方公里的干旱草原,由于缺水草场占40%而导致畜牧业生产长期受  相似文献   

10.
新疆牧区以草地畜牧业为主,草地作为畜牧业的基础生产资料,为新疆畜牧业的发展做出了相当重要的贡献.然而,新疆牧区干旱缺水,植被稀疏,生态环境十分脆弱,加大牧区的水利工作,不仅能使保护牧区生态环境,还能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本文从新疆牧区水利以及生态环境建设的现状出发,通过介绍牧区生态环境的破坏和日益恶化等情况,牧区水利在治理生态环境发挥着重要作用,最终得出结论:要实现新疆牧区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保护生态环境,必须加大牧区水利建设,改善修复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11.
李虎星 《人民黄河》2012,34(6):66-67,70
选取河南省中东部开封、商丘、周口、郑州、许昌、漯河和平顶山等7市作为典型地市,对干旱及供水、水源工程的基本情况进行调查,根据供需水量的平衡分析对区域缺水状况进行评价。结果表明,现有供水工程抗旱能力不能满足一般工业和农业生产的需水要求,建议加快现有蓄水工程的除险加固和供水工程的更新改造进程,实施地表水、地下水联合调度,搞好现有水源的应急调度等,以提高应急抗旱能力。  相似文献   

12.
内蒙古牧区生产、生活、生态用水主要取用地下水。由于牧区地下水监测工作基本处于空白。给牧区水资源开发利用和环境保护造成极大困难。为了合理开发、优化配置、节约保护、高效利用、科学管理牧区水资源,在牧区进行地下水监测已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13.
目前黑龙农药化工厂的取水水源主要来自地下水.地下水的长期开采使用,一方面不符合国家保护地下水资源的要求,另一方面已经严重影响公司的生产及发展.本文介绍黑龙农药化工供水工程的必要性和设计标准有关问题.  相似文献   

14.
伊盟牧区主要分布在抗锦、鄂托克、鄂前、乌审四旗,北起库布齐沙漠,经中部波状高原,南至毛乌素沙漠,约占全盟总面积三分之二。干旱是主要灾害,基本上是三年一小旱,六年一大旱。另一个灾害是风沙,春季干旱和风沙同时出现,促进了沙漠化过程的形成和发展。此外,尚有涝、雹、盐碱等其它灾害并存,使得生态平衡脆弱,易破坏而恢复难。解放以来,畜牧业生产有了很大发展,牲畜头数达到了381万头(只)。但是草场沙  相似文献   

15.
牧区综合开发及水利系统优化规划模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牧区综合开发及水利优化规划决策模型的研究,是在考察分析内蒙古牧区水利建设和草地畜牧业的内在规律基础上,结合我国草地畜牧业生产发展水平和牧区水利建设的经验、运用系统工程理论和方法寻求水利设施和综合开发的最优规划方案,实现牧区畜牧业生态、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的最优化目标。  相似文献   

16.
自治区成立50年来,牧区水利迅速发展,在牧区经济建设和防灾抗灾中发挥了巨大作用,改善了牧区生态环境,取得了显著效益,有力地促进了牧区国民经济的发展和社会进步。这50年,是牧区水利从无到有,蓬勃发展的50年,是全面开发利用牧区水资源、建设牧区的50年。1干旱是牧区的基本特征内蒙古牧区草原辽阔,总土地面积93.87万km’,占自治区总面积的79%。牧区天然草原面积70.57万km‘,占自治区草原面积的89.6%,其中可利用草原面积56.70万km’,占自治区可利用草原面积89%。草原类型多样,牧草资源丰富,具有优越的畜牧业生产条件,…  相似文献   

17.
杜广才  刘伟  汝楠  李红 《中国水利》2005,(11):25-26,48
以"牧区供水现状及发展方向的研究"成果为基础,在介绍近年来我国牧区供水方面现状和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指出保障饮水安全、提高供水数量和方便程度是牧区供水的努力方向,增加投入、降低成本、减轻牧民经济负担、提高牧民收入和生活质量是牧区供水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8.
1999年以来,淄博市持续干旱,降水极少,大量开采地下水造成地下水位大幅度下降,供水形势严峻,给居民生活及工农业生产带来很大困难,也相应增加了供水企业的供水成本。为了促进全市的节  相似文献   

19.
吉林西部供水工程是在保障区域社会经济用水的基础上,充分利用现有供水工程体系,合理调配和利用洪水等资源,向吉林省西部地区重要的湖泡、湿地供水,回补地下水,恢复和改善区域生态环境,吉林西部供水工程作为全省重点工程和生态文明建设的标志性工程,已被国务院确定为2014年、2015年和"十三五"期间建设的172个项目节水供水重大水利项目。吉林西部供水工程建成实施后,水源有了保证,解决了该区域常年干旱的问题,将可开发利用的盐碱地资源合理进行开发变为耕地,增加耕地面积。  相似文献   

20.
牛权森  李培 《中国水利》2010,(17):34-35,38
<正>吉林省白城市是我国典型的干旱半干旱地区,水资源十分匮乏,年平均降水量约400mm,人均水资源占有量约1120m3,为全国的50%,亩均水资源量仅260m3,为全国的13%。地下水为全市的主要供水水源,有限的地下水在保障白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粮食生产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