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9 毫秒
1.
本文以北京服装学院民族服饰博物馆经典藏品为主要研究实例,以吉祥纹样为切入点,对其在晚清汉族传统服饰中的应用表现、装饰特点、寓意特性等内容进行分析,以期能对吉祥纹样装饰艺术的保护与传承起到一定的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2.
在当今多元审美观念下,丝绸装饰纹样无论从题材到表现方法都呈现出多种形式的发展趋势,并逐渐同中国社会的当前文化语境相吻合,表现人们对社会、对生活的不同态度和感受.通过对传统丝绸装饰纹样的解读,从吉祥观念、表现题材、造型方式、空间结构、色彩与光等方面论述了现实生活题材在当代丝绸装饰纹样中的空间拓展.  相似文献   

3.
《家具》2017,(2)
本文通过对清代几类家具部件的意象纹装饰研究,归纳总结出清代几类家具意象装饰纹样的题材运用、构图规律和工艺手法;通过分析不同的意象装饰纹样及装饰手法上的变化,将清代几类家具上选用的意象纹概括为吉祥纹样、几何纹样和人文纹样,并揭示出清代几类家具每类纹样的形态特点及其意象纹装饰特点和装饰工艺的运用规律。  相似文献   

4.
《丝绸》2018,(11)
在对江南大学民间服饰传习馆馆藏77条近代眉勒实物研究的基础上,结合文献资料,对眉勒的历史起源、造型特征、构图原理、纹样装饰及文化内涵进行探讨。民间眉勒最重要的成就体现在造型和装饰上,以吉祥纹样为基本的造型元素,强调构图的视觉中心地位,着意于构图的布局与层次,讲究对称与比例,纹样质朴夸张,构图饱满,吉祥纹样的运用蕴含自然崇拜的智慧,集中体现了传统女性的群体创造智慧和女性个体才情及个人内心情感的需求表达。  相似文献   

5.
周爱民  欧阳晋焱  李奋强 《家具》2014,(2):1061-1062
藏式家具历史悠久,具有强烈的民族特色,其装饰不仅具有独特的艺术气质与形式美感,而且蕴含本民族深厚的文化内涵吉祥纹样是藏式家具装饰纹样中最常见也是最重要的一种,具有鲜明的藏族文化元素和典型风格,它与藏区人民的生存环境、宗教信仰、生活习惯和生产力发展密切相关。吉祥文化是藏族文化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吉祥纳福与趋吉避凶是高原人民生存心理的普遍反映,它有着源远流长的历史与深厚的人文艺术价值通过对藏式家具装饰中吉祥纹样的题材、色彩、构图进行了归纳,对其中的艺术特征进行分析,从藏族历史文化背景、民族集体审美意识、宗教信仰、民俗观念等角度探讨藏式家具装饰中吉祥纹样的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6.
童子纹样是人们喜闻乐见的传统纹样之一,是渗透于生活之中的艺术,在中国的文化民俗里有着特殊的人文情趣。文章依托江南大学民间服饰传习馆,以清末民国时期33件带有童子纹样的近代汉族民间服饰品为例,厘清童子纹样的概念,对童子纹样的造型手法、构图形式和色彩特征进行了归纳与总结,并进一步结合实例剖析童子纹样所蕴含的艺术文化内涵。研究表明,童子纹样表现内容丰富,艺术特征鲜明,作为一种文化符号和装饰载体凝聚了民众对"多子多孙"的情感渴望,寄托了"祈富求名""求喜求乐"的美好愿望,指出正确认识和深刻了解童子纹样有助于为现代艺术设计提供丰富的图案素材和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7.
苏式家具的装饰含有深刻的文人意识、美学观念和浓郁的地方文化特色。本文对苏式家具装饰纹样进行考察与研究,首先通过对装饰题材、吉祥寓意、人文风俗、纹样特征等进行分析与归纳,探究苏式家具装饰纹样的特征及其人文意蕴。然后对苏式家具进行种类与装饰部位划分,探究不同装饰纹样在不同种类家具上的不同部位的分布特征。最后对苏式家具装饰纹样特征进行分析总结,从而更好地认识和理解苏式家具的精髓,启发对现代家具设计,有助于创造出具有本民族文化特色的家具。  相似文献   

8.
张露  牛犁 《纺织学报》2015,36(5):93-97
高山汉作为生活在大山之间、少数民族聚居区的一支特殊的汉族群体,其服饰延续了汉族传统,装饰艺术亦独具特色,对其装饰艺术的研究可深化对汉族特殊族群服饰艺术的了解,扩充目前汉族服饰研究的范围。为此,通过实地调研以及对江南大学民间服饰传习馆馆藏的高山汉服饰研究发现:其纹样主要集中在背带、童帽、绣花鞋、围腰、银饰等服饰品上,题材以动植物等自然界的事物为主,并辅以宗教、文字、人物等纹样;组织形式包括单独纹样、适合纹样、角隅纹样、连续纹样等;工艺手法包括传统的绣、贴、镶、嵌等。高山汉服饰纹样通过写实与夸张的有机结合,平面与立体的相辅相成,传承与吸收的内在底蕴形成了其独特的装饰风格。  相似文献   

9.
八宝纹是中国传统的装饰图案,由八种宝物图形组成,通过植物、器物、文字、符号等形式,表现出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本文对吉祥纹样八宝纹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分析如何将其运用于现代服装设计中。文章首先主要论述清代八宝纹的特征及起源;然后,对八宝纹样的构成及寓意进行研究;最后,对中西方八宝纹的运用手法进行分析,探讨怎样运用八宝纹样进行服装设计。  相似文献   

10.
蝴蝶纹样在近代汉族民间服饰中出现频繁,而在衣领上的装饰有着丰富的研究价值。依托江南大学民间服饰传习馆馆藏服饰,应用实物归类分析法首先阐明了蝴蝶纹样的研究范畴;其次对衣领部位的蝴蝶纹样进行了详细的对比研究,从而诠释蝴蝶纹样在不同衣领中的表现特征;最后对蝴蝶纹样的作用和意义作了分析,表明其审美价值和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11.
《丝绸》2021,(3)
眉勒是佩戴于额间的传统服饰品,其形成历史悠久,类型多样,并以其装饰纹样最具艺术表现力。民间眉勒纹样样式精美,构成要素丰富,构成形式相对稳定,其搭配呈现程式化的特征,带有含蓄隐喻的意向表达。文章通过对近代民间眉勒纹样的研究分析,旨在得出纹样的构成特征与规律。对以江南大学汉族民间服饰传习馆馆藏的眉勒实物纹样的描摹绘制和构成分析,发现民间眉勒纹样的构成形式在纹样组合、纹样与造型的关系等方面呈现对称与均衡,"适"形与"破"形的节奏和秩序美感,因此提出民间眉勒纹样存在隐喻的吉祥寓意和天人合一的造物思想。  相似文献   

12.
介绍了蓝印花布的特点和吉祥纹样分类,分析了蓝印花布吉祥纹样的构图形式和情感表现,并对蓝印花布吉祥纹样在现代女装中的应用进行了论述,为蓝印花布服装的创新设计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3.
鹿纹作为中国传统吉祥纹样之一,常被运用在服饰品中,不仅体现出吉祥福禄的美好意蕴,还能满足穿戴者日常使用的生理需求和心理需求,然而,在已经进行创新设计的传统动物纹中,鹿纹却出现较少。文章基于江南大学民间服饰传习馆收藏实物,选取近代汉族民间服饰品中的云肩、肚兜、荷包等为研究载体,运用美学原理从鹿纹的造型、色彩、组合搭配三方面进行研究分析。探析传统服饰品中鹿纹的装饰功能与社会精神功能,揭示近代汉族民间服饰品中鹿纹的审美价值,为传统鹿纹的创新应用提供理论依据,并梳理完善传统服饰品中动物纹的使用体系研究。  相似文献   

14.
卢杰  牛犁  崔荣荣 《纺织学报》2016,37(4):119-123
为了解汉族民间童帽所隐含的民俗审美及民俗文化,以江南大学民间服饰传习馆藏品为研究对象,通过实物归纳法对其装饰用色、图案、配件,以及装饰元素的布局特点、装饰纹样造型特点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近代汉族民间童帽装饰元素丰富,充满童趣,形成了自己的装饰规范,较其他类服饰更具特色;童帽装饰元素与民间生活密切相关,并非偶然形成。其丰富的文化内涵为研究与儿童相关的民俗风俗提供参考,为儿童服饰设计提供了在写的素材。  相似文献   

15.
元音华彩,春秋轮回,《龙凤呈祥》不仅是逢年过节必演的“吉祥戏”,更是京剧服饰乃至中国传统服饰中寓意最好、最常见的纹样。京剧服饰纹样生动,绣工精细,色泽典雅。在服饰上用织绣表现纹样进行装饰美化,是我国民族艺术之优良传统,至今已有几千年的悠久历史。为将这一独特的中华艺术展现给世人,《龙凤呈祥一中国京剧服装纹样选粹》一书立足于京剧舞台演出实践。  相似文献   

16.
<正>丝绸纹样一直以来都是中国古代工艺装饰中最重要的装饰工艺,为后世留下了诸多珍贵的工艺制品。其中,明代是古代丝绸织花工艺的高度发展阶段,一方面融合了唐代和宋代的彩色提花工艺;另一方面充分借鉴了元代的织金工艺,从而衍生出更加丰富成熟的纹样制作工艺。根据相关历史文献资料和文物造型记载,明代丝绸纹样主要包括动植物、几何、人物、器物等图案类型。与此同时,受到吉祥文化的影响,明代丝绸装饰纹样将各种象征"吉祥"寓意的图案素材组合起来,  相似文献   

17.
"生色花"纹样在丝绸上的应用,开创了中国植物装饰纹样的写实风格,形成了宋代清新自然、典雅秀丽的时代风貌。通过对南宋"生色花"丝绸纹样的形式特征及其形式美、意蕴美的分析研究,探讨传统植物纹样从装饰性到写实性的发展变化,分析社会文化对"生色花"纹样兴盛发展的内在影响,并结合实际探寻"生色花"纹样在现代丝绸纹样设计中的新发展。研究认为,写实性手法的应用促进了丝绸纹样从装饰到写实的转变,使花卉造型更加完善,为明清时期纹样的繁盛发展奠定了基础,它还丰富了花卉装饰纹样的寓意并促成吉祥纹样的出现和流行。  相似文献   

18.
藏族吉祥纹样之于藏族具有鲜明的艺术表现力和独特的地域性、历史性、人文性,至今古风犹存,文化脉络清晰,保存较为完好,是研究传统文化的很好切入点。本文以纹样蕴涵的吉祥文化之美形与美意作为起点,为传统纹样在编织艺术领域中应用与传承进行一些思维观念的探索;并结合吉祥纹样与编织技艺,以多种创新性手法延伸,打破固有的思维模式,寻求创新的纹样设计在编织中的运用。  相似文献   

19.
王晓辉  宋魁彦 《家具》2024,(1):56-59
为了给茛苕装饰纹样的现代化创新应用提供新思路,对茛苕装饰纹样的演变历程和造型结构特点进行探究。茛苕装饰纹样是欧洲传统的装饰艺术纹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美学思想,对家具的发展和创新有很大的借鉴作用。以茛苕装饰纹样为研究对象,采用文献分析法以时代脉络为线索分析茛苕装饰纹样的演变与发展,并探讨不同时期、不同背景、不同地域对茛苕装饰纹样造型变化的影响,得出茛苕装饰纹样的造型结构特点;采用变形重组法对提取的茛苕装饰纹样元素S形茛苕叶进行设计转变,得到茛苕装饰纹样在家具上的现代化创新应用思路,通过CAD与3ds MAX软件设计出具有茛苕装饰纹样的茶几家具设计作品。  相似文献   

20.
马莹  宋魁彦 《家具》2022,(1):97-100
为推动传统家具文化创新性转化和发展,以继承和发展作为主导精神,完善清代宫廷桌类家具装饰研究体系,为中国传统家具装饰纹样特征的研究提供理论依据。以清代宫廷桌类家具装饰纹样作为研究对象,运用图例分析与比较分析对清代宫廷桌类家具的装饰纹样进行研究,分析凤纹和忍冬纹造型上的形象和布局,探讨清代宫廷桌类家具装饰纹样的特征及造型规律。在不改变纹样原有内涵的基础上,对清代宫廷桌类家具上的凤纹和忍冬纹进行提取与重组,从而进行纹样的创新设计,并应用于烫蜡产品装饰研究,从而得出清代宫廷桌类家具装饰纹样在烫蜡产品中的应用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