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按照本科人才培养的教学需要,结合天津科技大学的办学定位及包装印刷企业对专业技术人才的要求,研究包装印刷专业人才的培养模式。天津科技大学经历多年的教学实践,以包装印刷复合型人才培养为基础,制定包装印刷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通过与包装印刷协会以及相关企业的合作,建立了适应企业需求的实践教学平台。  相似文献   

2.
创新形势下为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响应应用型复合人才培养的社会需求,同时结合包装工程专业的学科特点,提出了创新视角下包装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方案:通过按轻工技术学科大类招生,增加学生二次选择专业的机会,在此前提下探索新型"1.5+1.5+1"的培养模式。通过有计划地增加包装工程专业实践环节教学比例,充分体现实践教学对理论教学的反馈作用,提升学生实践操作技能,强化应用型人才培养方向,体现包装工程专业学科特色,同时注重学生多样化发展的需求。  相似文献   

3.
结合应用型本科培养模式下人才培养的要求,针对当前包装机械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提出具体的包装工程专业包装机械课程的教学改革方案。通过分析应用型本科培养模式下人才培养要求,提出从授课内容、实践方式及培养模式等方面的改革实践,以培养服务第一线的技术应用型人才。  相似文献   

4.
为了适应社会发展和变化对人才培养的新需求,结合本院及珠三角地区实际情况,阐述了基于校企合作的应用型人才实践教学改革研究在我院开展实施的可行性和必要性,并以《Photoshop》课程为例,对应用型人才实践教学改革进行了实践与探索;经过三年的教学实践表明,应用型人才实践教学模式的实施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帮助其掌握知识及技能。  相似文献   

5.
高职电子专业实践能力培养的探索与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宇  夏旭 《硅谷》2009,(20)
实践能力培养模式的改革是高职院校深化教学改革,解决目前职业院校课程设置和人才培养模式与社会需求脱节的矛盾,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新型应用型人才的有效途径。以湖南安全技术职业学院电子信息工程系构建工学结合的实践能力培养体系为例,对高职电子专业实践能力培养模式进行探索与研究。  相似文献   

6.
我国包装产业的飞速发展,急需具有较强实践应用能力的人才,如何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并在实践中进行创新创业教育和实施,是我们每一位包装设计与印刷教育工作者研究的重要课题。包装设计系列课程具有极强的应用性和实践性,采用实战项目化教学等方法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教学效果良好,适应了应用型人才培养,符合本科院校向应用型转变的大趋势。  相似文献   

7.
随着3G时代的到来,相关技术人才的需求出现井喷式的增长。本文结合3G技术,以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发展过程中的一些思考为出发点,提出了模块化教学、强能力、重实践、校企合作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从而达到提高学生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综合能力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余佳 《绿色包装》2023,(9):24-27
包装设计作为一门覆盖色彩、结构等视觉语言和材料、工艺等技术知识的综合性学科,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和创新性。传统教学模式侧重于理论说教,较难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在“应用型本科大学”教学基础背景下,包装设计课程教学应加快推进教学模式改革,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为培育符合时代要求的包装设计人才提供支持。基于应用型本科大学,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符合“两型”社会的发展要求,对产品设计专业包装设计课程进行教学改革,使得学生具备相应专业技术与专业素养,帮助学生顺利与工作岗位对接。  相似文献   

9.
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进程中,工科院校应将其法学人才培养定位与社会经济需求紧密结合,以确定法学专业教育特色,为培养应用型人才服务。同时,学校可通过全方位、多层次的实践教学方式,有效提升法学专业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相似文献   

10.
宋妍 《中国科技博览》2014,(48):234-234
广告学是一门综合性和交叉性很强的学科,基于这一学科特点,多数学校将专业教学的目标定位为培养既有较为娴熟的广告学理论知识,又具有良好的广告实践能力、符合社会不同需求的广告学高级应用型人才。目前,高校广告学人才培养的实践教学研究成为教育工作者广为关注的问题,结合学校、学生、社会需求等客观条件,思考培养适应现代广告产业所需人才的实践教学体系,是应用型广告学人才培养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1.
本文简述了我校包装工程专业传统实践教学体系的不足,因此针对包装工业专业的学科特点和行业需求的变化,对目前传统实践教学模式的实验室建设、课程设计及毕业设计、生产实习和教材建设等方面进行了改革和实践,建立以专业培养目标和能力培养为主线,以面向真实工程环境,以提高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增强学生的就业竞争力为主要特色的实践教学体系,以适应应用型人才的培养需要。  相似文献   

12.
包装工程专业“三能一创”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讨论了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提出了培养知识迁移(应用)能力、工程实践能力、职业适应(竞争)能力强,具有创新精神的包装工程人才的策略和方法,为包装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起到一定的指导和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13.
包装产业绿色低碳、节能减排的发展趋势对包装策划与设计专业的人才培养提出了新要求,为培养产业需要的绿色发展人才,四川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包装策划与设计专业于2018年开始对人才需求进行调研,通过对包装产业、企业、专业布点院校、毕业生四方调研,确定了包装策划与设计专业的对应岗位及岗位能力需求.  相似文献   

14.
在21世纪知识经济和信息化社会里,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已成为教育教学改革的主要目标。酒店管理专业教育是以培养适应酒店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应用型人才为根本目的,其教育内涵决定了实践教学的重要性。为了缩短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的距离,打造人才培养特色,提高人才培养质量,酒店系自建系以来,即开始探索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目前初步形成了与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相适应的实践教学体系框架,初步确定了改革的目标和方向。  相似文献   

15.
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是指培养不但具有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并且具有优良的工程素养、熟练的专业技能,以及富有创新精神的高级专门人才。如何培养符合企业需求的人才,其中借鉴企业的培训理念是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学科竞赛是以项日为主导的创新实践平台,对大学生实践能力、应用能力、创新能力和工程素养的形成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阐述借鉴企业培训理念对参赛队员进行赛前培训的方法和效果。  相似文献   

16.
包装设计课程包含理论、技术和工艺等综合实践课程,教学中充分利用课程资源,引入涠洲岛农产品包装实际项目,提高了学生体验感和实践能力。阐述了包装设计课程的现状,分析了乡村振兴和包装设计课程的联系,提出了乡村振兴背景下包装设计课程教学改革的内容。实践表明,以地域文化资源为导向、倡导“企业进校园、项目进课堂”的包装设计课程改革,对提升教学质量、改善教学方法、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助力乡村振兴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为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是应用型本科院校的根本任务,其人才培养的目标必须定位为培养适用社会需求的应用性人才,即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面广的专业知识、过硬的实践能力的一线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因此,大学物理课程作为工科本科大学的基础性学科,也应该具有应用型本科院校的特色,其教学教学目标定位要科学、准确,才能为实现应用型技能人才培养目标服务。  相似文献   

18.
从应用型创新人才的能力培养入手,阐述包装行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位置,并说明高等教育与行业对接的重要性,提出基于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下的包装材料学课程教学改革。从多媒体教学手段,转变教学主体,发挥教师主导作用以及创新项目实践教学等方面提出了包装材料学教学改革的思考和建议。  相似文献   

19.
本文围绕以高级应用型人才培养为目标,分析创意经济发展对设计人才的需求以及现行的设计教育教学现状,以浙江树人大学为例探讨递进式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实践,从而实现企业需求、学校教育以及学生"双导师"制教育和教师"双师型"培育协同发展,以推进应用型设计人才的培养。  相似文献   

20.
通过问卷调查与访谈,了解安全包装行业的人才需求状况、企业对安全包装人才的知识和技能结构的需求、对工作能力的要求、适合的工作岗位情况等,根据调研结果对安全包装专业方向的人才供需、职业能力、专业方向定位、课程体系构建等进行分析,完成安全包装专业方向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