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利用因子分析法,借助SPSS统计分析软件,确立了强力因子、外观因子、捻度因子为反映纱线性能的质量因子;在对纱线的各个质量因子作定量排序的基础上,建立了纱线质量综合评价模型;同时验证了在做综合质量评价时,利用负因子与利用负指标2种综合评价结果完全相同,利用倒指标的评价结果与利用负因子和负指标略有差别,利用倒因子最不科学.  相似文献   

2.
从盈利能力、偿债能力、营运能力、市场价值和成长能力5个方面,通过因子分析法和回归分析法深入剖析上市公司的财务状况,构建了上市公司财务评价体系模型.以2007年第四季度上市公司公布的财务报表为数据,选取了12个重要财务指标,运用因子分析法和回归分析法对境内50家上市公司的综合财务信息进行了分析评价.研究结果表明,因子分析法简化了影响因素结构,回归分析法描述和反映了影响因素和股票价格之间的统计关系,构造了有效的财务评价体系的模型,模型实证的结果客观反映了我国上市公司财务状况的实际水平.  相似文献   

3.
目的为分析暖通空调设备管理综合评价的指标体系,将该体系中的一些边界不清,不易定量的因素定量化,对暖通空调设备管理进行模糊综合评价,得到科学客观的评价结果.方法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收集数据,利用层次分析法分析计算各指标的权重,并利用模糊评价方法对暖通空调设备管理进行综合评价.结果验证了基于层次分析法的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在暖通空调设备管理综合评价中的适用性,并以工程项目为例,进行了实证性的量化评价分析.结论初步建立了基于层次分析法的模糊评价模型,证明基于层次分析法对暖通空调设备管理进行模糊综合评价,能够得到比较切合实际的综合评价结果.  相似文献   

4.
由于现有的经济发展评价分析法较为单一、绝对,在因子分析法的基础上,建立联合多因子分析的经济发展状况模型。以《中国统计年鉴2004~2012》的有关数据为基础,通过对经济发展的横截面数据和时间序列数据进行综合的因子分析,对西部10个省市、直辖市作实证分析,得出各地区的经济发展情况以及内在因子,并对其各自的经济发展状况进行合理地综合评价。研究结果表明:联合多因子分析法能对各地区的经济发展状况做出确切的分析和评价。  相似文献   

5.
针对课程教学全过程的特点对课程教学质量进行科学评价是教学改革的重要任务.提出基于惩罚因子的层次分析法建立课程教学质量多目标评价模型,采用学生评教数据、教师评学数据和课堂考勤提问等授课过程中的大量客观数据,利用层次分析法将教学质量量化,并采用惩罚因子对评价结果进行修正,对课程的教学质量进行综合评估,从而为课程教学的改革提供决策支持.将评价模型运用于课程教学过程化管理平台,对三个学院的37名教师和2100名学生的课程教学质量进行了评估实验,结果表明,基于惩罚因子的层次分析法的课程教学质量多目标评价方法能够客观、科学地反映教师的课程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6.
船舶通航适应性综合评价的云模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处理船舶通航适应性评价中评价因子的随机性和模糊性,提出了一种船舶通航适应综合评价的云模型。该模型利用正向正态云发生器对适应性的评价标准及各评价因子进行云变换得到概念云模型,采用浮动云算法和综合云算法分别对底层和最高层评价因子进行集结获得综合评价云,将综合评价云与评价标准概念云进行比对得到适应性评价的最终结果。以小型LNG船舶在中国沿海的通航适应性评价为例,分别运用云模型和模糊综合评价法进行评价并对它们的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基于云模型的综合评价方法用于船舶通航适应性评价是可行且有效的,该方法的评价结果更加直观、客观。  相似文献   

7.
文章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首先提出一些基本假设,然后利用统计调查数据,通过主观评价确定内生观测变量,通过因子分析法确定外生变量(包括观测变量和潜变量),最后利用结构方程模型,用观测变量之间的关系来研究潜变量之间的关系,最终建立能够决定企业创新战略的综合因素框架,掌握了各类因素之间的结构关系,并验证了文章所提出的假设,从而为企业制定创新战略,为政府制定培育企业自主创新的政策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8.
多元统计中主成分分析法以少数综合变量代替原有的多维变量,其核心思想是省缺变异不大的变量方向,使得在平面图上对含多维变量的环境质量进行观察成为可能。根据成都市地表水环境质量现状,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其境内下辖的三条河流——府河、沙河、南河的九项指标进行评价,并结合聚类分析对污染来源进行探讨。笔者认为:提高"三河"环境质量的关键是提高生活污水收集处理率,并加大对洗涤行业的治理力度。  相似文献   

9.
利用层次分析法和模糊数学综合评价原理建立了企业内部控制活动模糊评价模型。讨论了企业内部控制活动模糊评价模型,对定性的指标进行了定量化处理.利用定量的方法。将定性的评价结果统一转换为定量的结果,从而提高了评价的科学性.  相似文献   

10.
运用因子分析法结合SPSS统计软件,对教学质量评估问卷数据进行综合分析,从9个指标中提取了3个具有一定含义的因子作为主因子,以它们为依据评定每位教师的综合业务能力,从而对授课教师进行客观评价.  相似文献   

11.
利用层次分析法的基本原理,结合德尔菲法和定量模型方法,从长期和短期两个维度构建了关于民族旅游扶贫绩效评价的指标体系,并对广西28个国定贫困县之一的龙胜各族自治县民族旅游扶贫绩效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2010年该县民族旅游扶贫绩效处于良好等级,但自然村通公路率、劳动人口受教育水平、小学专任教师数、农民人均纯收入等的实际得分与标准得分之间仍然存在较大的差距,影响了该县民族旅游扶贫的绩效。为此,提出3点主要建议: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特别是道路建设,提高道路质量等级和标准;增强中小学专职教师队伍,建立和完善劳动人口的教育培训长效机制;扩大民族旅游的覆盖面。  相似文献   

12.
为解决高校节能减排综合评判的决策问题,建立了高校节能减排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提出了一种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法相结合的高校节能减排综合评判方法:基于层次分析法构造模糊判断矩阵,选用一致性充要条件检验判断矩阵的一致性,进而推导出评价指标体系中各评价指标的综合权重;通过归一化处理得到各定性指标的模糊隶属度,采用梯形模糊数得到各定量指标的模糊隶属度,从而构造出评价指标模糊关系矩阵;最后根据主因素决定模型运算公式得到各高校节能减排综合评判结果.  相似文献   

13.
研究基于ERP库存管理系统实施评价指标权重的层次分析法与其信息的模糊处理,建立库存管理系统模糊综合评价的数学模型,并通过应用实例验证层次分析法与模糊综合评价相结合的库存系统实施评价方法的合理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14.
城市停车场模糊评价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对城市停车场信息和用户调查的统计分析基础上,运用模糊理论和层次分析法(AHP)构建了城市停车场评价模型和分析方法,并运用该模型对上海部分区域停车场进行评价.结果表明,所建立的城市停车场评价模型和分析方法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5.
选取液态奶包装中较具有代表性的无菌砖包装,依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建立了液态奶包装安全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在克服传统层次分析法(AHP)标度比较简单、不能完全反映出实际判断结果不足的基础上,采用梯形模糊层次分析法(TF-AHP)确定各层指标的权重,并结合模糊综合评判法,从理论角度构建了液态奶包装安全评价模型,最后通过实例分析,得出了相关结论.实践表明,该模型能为液态奶包装安全的监管提供决策辅助作用,具有一定的可行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16.
针对网络安全评价问题,基于数据包络分析(DEA:Data Envelopment Analysis)原理,引入了一种处理只有输出指标的最优偏离DEA模型,建立了网络安全评价的非均一模型和方法。该方法把权重系数作为数学规划模型的变量,通过优化方法求解,而不需要事先确定评价指标的权重系数,克服了传统的网络安全评价模型和方法因需对建立的评价指标事先确定权重系数,使评价结果受到人们主观判断的影响,从而使评价结果更加客观公正。实例分析验证了模型与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7.
结合我国变电技改工程项目进度管理的实际情况和变电技改工程项目的具体特点,从成熟度理论角度出发,构建了适用于我国变电技改工程项目进度管理成熟度模型,并综合层次分析法(AHP)、特征向量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法对其评价进行研究,最后通过实例演算,验证了该方法对项目进度管理成熟度评价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8.
科学合理地建立规模型储煤中心是缓解电煤供应中瓶颈问题的有效途径。通过分析目前电煤供应现状,根据储煤中心选址受到诸多要素影响的特征,将粗糙集理论与群决策特征根法相结合,构建了储煤中心选址定性要素评价决策模型,通过对各备选储煤中心进行综合评价,形成了全面客观的评价值,为决策提供了较为有力的支持。  相似文献   

19.
文章根据多元统计分析中有关分类分析(聚类分析、判别分析)中的距离比较法建立了等级评价模型,并运用MATLAB的GUI模块对应地建立了等级评价的可视化计算机操作系统。最后,在教师课堂教学质量评价标准(评价标准矩阵)和某部门的教师评价指标数据(样品矩阵)已知的假设前提下,应用该计算机GUI操作系统进行了模拟等级评价,最终评价结果与实际相符。通过模拟评价验证了该操作系统的简洁性与通用性。  相似文献   

20.
针对我国目前桥梁技术状态评定方法的不足,以层次分析法为基本评定模型,引入G1法和熵值法进行主观和客观赋权,并采用两种赋权法集成的线性加权组合法确定最终权重.最后给出了桥梁状态指数评定与桥梁重要构件缺损状况评定的并行综合评定方法.通过工程实例比较,并行综合评定方法具有计算原理简明、计算工作量少、结果可靠的优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