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动态规划在遥感影像边缘检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遥感影像中不同地类的纹理特征及灰度特征,提取出类识别因子,用动态规划方法将各种因子考虑在内,找出不同地类之边缘,这种综合运用的方法可有效地检测遥感影像中地类的边缘。 相似文献
2.
本文结合规划实例探讨了应用遥感技术进行基础数据收集和应用GIS技术进行火灾风险评估的技术方法,并根据火灾风险评估和消防规划的实际需求开发了基于GIS的规划系统。应用遥感技术提取规划基础信息可统一数据采集标准,减少现场调研工作量;数据采集后可直接导入GIS数据库用于火灾风险评估。应用GIS的二次开发技术将火灾风险评估的理论模型嵌入GIS系统中,结合GIS的空间分析功能完成适于城市消防规划的城市区域火灾风险评估,同时应用GIS的制图功能可直接导出所需的地图,为消防规划编制提供参考依据。遥感与GIS技术应用于城市区域火灾风险评估以指导消防规划可显著提高规划编制工作的效率,降低工作强度,也可减少人为的不确定性影响,提高规划的科学性。 相似文献
3.
由于立体绿化对于改善城市环境具有明显效应,上海近些年来正在大力推广立体绿化。然而,立体绿化在调查与规划上面临着难以掌握现状和潜在资源的难题。在上海的应用中,使用高分辨率航空遥感影像有效解决了上述难题。实践结果表明,遥感技术具有较多优点,同时也存在一些局限性。对此进行了分析,并针对局限性提出了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4.
《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2005,(13):24-25
6月10日,北京空间机电研究所航天光学遥感器发展规划与咨询研讨会召开,张履谦、王希季等11位院士共同研讨和策划了我国光学遥感以及北京空间机电研究所光学遥感专业的发展,院长助理李明博士,北京空间机电研究所所领导和有关专家、技术人员参加了此次研讨会。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全球具有代表性的遥感卫星现状,以及我国的遥感资源卫星的基本情况,并对遥感卫星的未来发展的趋势做了介绍。 相似文献
6.
在我国信息产业部信部无[ 2000] 88 号文件中,我国信产部规划了可以正式投入运行的无线频3400~3431.5MHz/3500~3531.5MHz,共2 ×31.5MHz 频带作为FDD 方式中宽带无线接入运用。2003 年信产部向全国32 个省(区、市)级大城市及计划单列市进行第二批使用频率扩大试点评选(招标)工作。2003 年2 月27 日发布的招标结果,在可以运营宽带无线的城市里,每个运营商只有2 ×10.5MHz 的带宽,而主流产品都是采用3.5MHz 的载波宽度,也就是说,每个运营商在同一个城市里,仅仅有3 个可以使用的无线信道,无线频率资源空前紧张。在这种情况下,如何利用这… 相似文献
7.
8.
高分辨率遥感影像面向对象的分类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高分辨率遥感影像分类软件eCogniton的面向对象的图像分类技术,对影像进行分类和信息提取。采用多尺度对象分割方法生成图像对象,提高了分类信息的信噪比。通过eCogniton分类结果与传统分类结果的对比,其面向对象的特征提取算法,更适用于几何信息和结构信息丰富的高分辨率图像。 相似文献
9.
规划在有线电视网建设和运营中的作用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网和经营是广电网络经营者的两项大工作,规划是有线电视网建设和运营的总筹划.网络运营商应该紧紧围绕有线电视网这个核心资源,面向未来,多快好省建设广电网络,并努力实现向现代化的综合网络运营商转换. 相似文献
10.
图像融合已成为图像理解和计算机视觉领域中的一项重要而有用的新技术,多源遥感图像数据融合也成为遥感领域的研究热点,其目的是将来自多信息源的图像数据加以智能化合成,产生比单一传感器数据更精确、更可靠的描述和判决,使融合图像更符合人和机器的视觉特性,更有利于诸如目标检测与识别等进一步的图像理解与分析。 相似文献
11.
概述了安徽境内地质灾害发育的主要规律,并根据我省地质灾害发生发展规律总结出:1.地域性规律;2.相关性规律;3.群发性规律;4.受控于工程经济活动规律,以及全省地质灾害区划,将我省由北向南共分五个地质灾害区和十八个地质灾害亚区。 相似文献
12.
全天候全天时微波遥感是空间遥感监测技术的前沿之一.文章回顾了自1970年代中国遥感事业起步,到2000年后中国空间遥感技术迅速发展的过程,充分展示了中国空间微波遥感在风云气象卫星与海洋卫星、星载合成孔径雷达技术方面的研究进展,展现从“追跑、跟跑”,到“平跑”的历史进程,并展望在未来30年,中国空间微波遥感技术将达到国际... 相似文献
13.
航空放射性遥感系统采用航空γ能谱仪,在空中飞行探测地表放射性,能够快速进行大面积环境放射性调查。结合已经开始进行的首次大面积航空放射性遥感调查工作,简要介绍了航空放射性遥感系统构成、核探测γ能谱测量和数据处理技术。对系统转换因子刻度和剥离系数刻度方法进行了讨论,并对初步应用情况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14.
垂直观测时水平粗糙地表偏振反射作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利用偏振遥感对地表目标或大气进行研究时,由于大气散射光相对地表反射具有更强的偏振特性,故常认为经地气系统反射回空间的太阳辐射偏振信息主要来源于大气,而在遥感反演时常忽略地表的偏振反射作用.这个结论是基于地面目标为漫反射体的假定,但事实上,在绝大多数情况下,地表并非朗伯体,在某些时候这种非朗伯体的地表偏振作用甚至超过大气的影响.本文从推导地表的偏振反射作用机理及偏振光谱解译模型出发,首次利用偏振成像光谱实验,证明了地表的偏振度在某些情况下甚至达到50%以上,说明地表的偏振作用对传感器的信号有时会有很大影响.该作用是进行定量遥感研究时不容忽视的一个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5.
简要介绍了高光谱的概念、高光谱成像光谱技术及其相关的定标技术,并介绍了有关领域中高光谱的应用,据此反映高光谱技术在遥感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17.
高光谱遥感考古探索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高光谱遥感与以往遥感技术相比,具有图谱合一的特征和从可见光到热红外的一系列波段,是一种综合性的遥感技术手段.文物遗存在地面的信息一般比较微弱,高光谱遥感具有识别微弱信息和定量探测的优势,但高光谱遥感目前在考古中却未得到有效的应用.本文以秦始皇陵区为研究区,较系统地阐述了高光谱遥感在考古中的创新应用研究,以及所取得的考古成果.表明高光谱遥感技术在考古中的应用有广阔的前景. 相似文献
18.
利用星载多波长辐射计观测资料反演大气气溶胶光学厚度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提出了一个利用星载多波长辐射计的可见光和近红外通道观测资料反演气溶胶光学厚度的迭代方案。数值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案反演气溶胶光学厚度的误差小于10%。将该方案用于分析我国东南沿海上空NOAA-AVHRR观测资料,得到了较为合理的气溶胶光学厚度的空间分布。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