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陌生化"思维作为一种思维模式被运用到景观建筑设计中,指导着我们景观建筑设计行为,将日常的熟悉事物加以改变,使之与审美主体保持一定的距离,从而使主体获得陌生感,唤起人们对熟悉事物的独特感受,增强作品的审美情趣并吸引人们的注意力。本文通过多角度分析陌生化在景观建筑设计中的运用,表达在景观建筑设计中应充分并适当运用陌生化思维的中心思想。  相似文献   

2.
西秦会馆极具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西秦会馆建筑装饰繁复精美,集合了中国南北建筑装饰风格,是人文艺术的民间瑰宝。本文从景观建筑设计观念出发,从多种角度分析自贡特有建筑西秦会馆,着重从西秦会馆中建筑与景观的关系入手分析,希望使大众对自贡地区民间景观建筑设计更为深入了解,也为我们探索中国传统文化融入现代景观建筑设计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3.
绿色建筑设计策略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文章以绿色建筑设计为切入点,结合当前绿色建筑设计策略在我国建筑工程中的应用现状,做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4.
目前,随着社会的进步,建筑业的发展,人们对建筑的实用性、经济性、节能性及舒适性等都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本文就自然通风在建筑中的作用及在建筑设计中的运用做了阐述。文章重点讲解了与之相关的内容。指出了自然通风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进而论证了在建筑设计中如何实现自然通风。旨在引起在建筑设计中对自然通风传统技术的重视。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我国传统聚落空间形态的组成特点、交往空间形成以及归纳总结传统民居建筑景观特点归纳介绍,详细探讨这些传统经验对现代景观空间与建筑设计的启示及其借鉴意义,旨在强调弘扬学习古人顺应气候特点、尊重场所精神、倡导"天人合一"的和谐设计理念。  相似文献   

6.
深圳宏园是传统岭南园林与现代景观元素融合的探索,以“取文人风骨,显盛世繁华”为设计主题,根据现状情况和建筑设计的特点确定采取新中式景观的风格,利用传统造景手法,吸纳西式设计元素,是对岭南园林的当代解读。在整体空间气质与内涵上,宏园是岭南园林的延续与创新,承袭了岭南园林的小巧精致的格调,同时又凸显了当代景观的特色,更加符合现代人的审美与习惯。  相似文献   

7.
室内绿色装饰早在古希腊时期便进入人类所居住和工作的环境中,如今伴随着时代的发展变革,室内绿色装饰中的景观微状化已越来越突出,苔藓微景观逐渐进入室内空间并发展出各式各样的形式,成为人们生活中、工作中令人耳目一新的装饰品、艺术品。对室内苔藓微景观的总结概括既有利于继续对微景观的研究,又能为苔藓景观的做借鉴和铺垫。  相似文献   

8.
本文通过对诺曼所著《设计心理学》一书的研究,对书中所提的概念模式、匹配、反馈、限制、预设用途和可视性六大设计原则方面做了探讨。分析了设计心理学中设计六大原则与建筑设计中的造型、明度、材质和色彩四要素及它们之间的关系和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对从设计心理学角度分析建筑设计更具有现实性和深刻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孙义 《数码印刷》2013,(4):53-54
案例名称:《筑思而建》企业图册案例内容:《筑思而建》是为江苏亚瑞建筑设计公司制作的一本建筑企业图册,主要介绍该公司不断更新的案例。客户简介:亚瑞建筑设计有限公司是中国与瑞士、加拿大合资成立的甲级建筑设计单位。公司于1995年经国家外经贸部(现商务部)批准,国家工商局核准成立,1996年获得建设部核发建筑设计甲级资质。从事规划、建筑、景观、装饰设计及工程咨询。江苏亚瑞成立于2002年,发展至今拥有100余人的专业人才团队。至今累计完成设计作品约500万平方米,主要  相似文献   

10.
陆杨 《北京服装纺织》2014,(12):234-237
一个城市的灵魂和精髓大都体现在建筑里。600年前,是一条条胡同勾连着“内九外七”座城门。胡同里一座座体现"天圆地方"建筑理念的、内敛而又向心性格的四合院是北京城的微缩,那里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都是老北京的灵魂。而如今随着城市现代化的推进,这些数字在迅速逐年递减,许多重要的历史街区整体消失。很多胡同里的记忆如今只能从前人留下的书籍、曾经的影像或者是博物馆的微缩景观中遥想当年的情景。  相似文献   

11.
方振宁 《缤纷家居》2009,(5):126-127
<正>其实,远藤秀平的出名先是在西方,他那种连续的螺旋住宅设计,被认为是一种新的建筑类型,但在日本当时却没人承认那种手法对建筑设计有什么贡献,可他却在西方建筑设计类杂志上频频曝光,并出版画册,这让日本国内的媒体不能再小看下去。而远藤秀平在海外获得  相似文献   

12.
随着人们审美水平的提升,其对建筑设计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现代建筑设计中,为了进一步丰富建筑设计的多样性,越来越重视从传统建筑设计中吸取精华和灵感,将传统建筑中蕴藏的艺术美感借鉴到现代建筑设计中来,在继承和发扬传统建筑设计理念的基础上,进一步促进现代建筑设计水平的提升。  相似文献   

13.
正建筑是人与环境之间一个重要的连结。一个好的环境,应该要从建筑到室内设计,做一致性的设计,内外空间的相互交融,成就一个完善的建筑有机体;会馆的设计能够创造出与外环境和谐共存、共生、让生活能够亲近自然的建筑,让使用者感受师法自然所带来的美好。将整个建筑看成一个有机体,每个楼层的外观,透过不同形状的平面做堆栈,打破了一般建筑设计的思维,让建筑可以拥有更多的感性与想象空间,使人与自然的关系透过垂直向的错落拉近彼此的距离,水平展开的大面窗户,也利于视觉的开展,将户外的景观引入室内,也让空间感无限延伸。建筑楼层以自由的曲线垂直堆栈,是以大自然的形态做为发展设计的想法,景观水池、户外广场与建筑物  相似文献   

14.
李有为  曹扬 《缤纷家居》2012,(11):35-36
写这篇文字的时候,我有些不知从何说起,根源于建筑师张永和本人的丰富性。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UCCA)于9月30日开幕的"张永和+非常建筑:唯物主义"展览便是有力的证明。这是一次回顾展,最早可追溯至1 983年的自行车公寓图纸,涵盖了张永和与非常建筑多年来所做的建筑设计研究图纸和模型,以及一些装置、产品设计、微电影等,他所做的服装设计则呈现于9月29日晚的"开幕秀"中。张永和的设计除建筑外,涉及规划、景观、室内、家具、首饰、服装、展览以及其他产品类别,兴趣则更加宽泛,不过大抵没脱离文艺范畴。先看展。刚进大门,便是塑料植草格子搭建的装置《塑与茶》,这是  相似文献   

15.
在当今政府加强民生建设的背景下,各安置房项目开始大量建设。文章主要从景观设计师的角度,对南京安置房住宅小区的景观环境的现状进行了考察和分析,对暴露的问题与不足进行了阐述,并结合本项目的建设基本情况和设计思路,探讨如何做该类的项目的景观环境设计;景观环境设计中应考虑合理性、科学性、可持续性、安全性及经济性,并通过实用的功能设计,简朴景观元素,创造出宜人的住宅景观。  相似文献   

16.
光是产生视觉的基础,对社会发展起着推动作用;光是建筑设计的起始点,在建筑设计中起着重要作用,光对营造环境、效果展示、渲染气氛都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前人的诸多建筑设计作品中,光线在建筑设计中的表达效果做了完美的展示。本文正是对卡洛·斯卡帕和路易斯·巴拉干的作品中光线的运用进行分析。首先,以卡洛·斯卡帕的布里昂家族墓园设计作为案例,以空间顺序对墓园的每个区域的进行介绍;从造园的手法、营造的氛围、光线的表达效果进行深入的探讨,着重研究光线对气氛的营造。其次,对路易斯·巴拉干的圣·克里斯特博马厩与别墅设计进行研究,从环境气氛、设计意境等方面进行论述光在设计中的运用效果。最后,研究总结出光在建筑中的运用方式及表达效果是建筑设计中的营造视觉冲击力和空间氛围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7.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升,文化产业获得了良好的发展空间,尤其在国家大力推动传统文化传承与弘扬的过程中,以"两汉文化"为基础的城市景观建筑设计风格受到了大众的喜爱与欢迎,不仅满足了人们的审美需求,而且实现了古今建筑文化的融会贯通,形成了新汉风建筑风格.本文在此背景下展开研究,通过分析两汉文化内涵、汉风建筑特征、新汉风设计思路等,以"徐派园林"为例,结合实践分析新汉风景观建筑的实际效果.  相似文献   

18.
负责为沈北新区"蒲河智慧产业园区"项目做城市规划的,是一间叫汉米敦的英国设计公司.汉米敦中国公司的业务范围涵盖了从城市总体规划到城市设计、建筑设计、景观环境设计以及室内设计的专业内容.汉米敦中国公司的董事及其核心团队,曾共同服务于英国的阿特金斯公司,尤其是董事兼总经理徐石、设计董事保罗·莱斯及李剑波,都参与过阿特金斯中国公司的初期发展及重大项目的设计工作,如上海松江的泰晤士小镇、上海杨浦大学城创智天地等.  相似文献   

19.
文章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建筑设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一是建筑设计管理在工程建设中的重要性,阐述了建筑设计对工程投资、工程质量和工程造价方面的影响作用;二是建筑设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分析了我国建筑设计企业发展的瓶颈性问题;三是加强建筑设计管理的对策,根据建筑设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采取有针对性的解决措施,做好建筑设计管理工作。  相似文献   

20.
本文对景观环境中受众的体验、体验的方式、结果和影响体验的因素做了详细分析,明确的提出了景观体验设计的两个指向,并做了清晰的概括,包括物质层面的身体的参与和精层面的思想互动,明确了体验性最终的指向是情感上、思想上的互动,指向一种景观对人情感的触动,为后续景观设计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