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铝电解生产中的重要问题之一是提高碳阳极的质量。这一问题与煤沥青粘结剂的质量有着密切的关系。铝电解过程中阳极消耗过多,在许多情况  相似文献   

2.
超声振动对材料流变行为的影响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设计了材料局部超声波与压力载荷耦合的压痕实验装置,以7050铝合金和哈氏C-276镍基合金为实验材料进行挤压实验,研究超声振动挤压对材料单点流变行为的影响规律及传能机理。研究表明,超声能对材料单点受载的塑性变形具有降载、提效双重效应;经分析论证,在局部流变的界面上叠加超声场时,变形区金属以脉冲方式产生滑移流变;同时滑移脉冲激励滑移体内部粒子的谐振响应,产生高能的短波声子,传播到变形区高密度位错晶界,导致这些区域粒子能量的跃迁,并最终转化为材料的塑性变形能。  相似文献   

3.
研究了三聚磷酸钠、聚乙二醇和分散氧化铝3种分散剂对刚玉细粉-铝酸钙水泥-硅微粉和刚玉细粉-α-Al_2O_3微粉-Al_2O_3/SiO_2凝胶粉组成的2种刚玉质浇注料基质浆体流变特性的影响.采用NXS-11A型旋转粘度计测定了2种浆体在不同剪切速率(D_s)下的剪切应力(τ),计算了相对应的粘度(η),根据料浆的τ-D_s和η-D_s曲线,确定了料浆的流变特性.研究结果表明:在刚玉细粉-铝酸钙水泥-硅微粉混合浆体中,三聚磷酸钠和聚乙二醇的分散效果较好,且合适的加入量分别为0.1%和0.05%~0.1%;在刚玉细粉-α-Al_2O_3微粉-Al_2O_3/SiO_2凝胶粉混合浆体中,ADW1的分散效果较好,且最佳加入量为0.25%左右.  相似文献   

4.
目前国内用于测定煤沥青灰分的分析试样粒度小于3mm。试验证实,该粒度不适用于测煤沥青中灰分。提出了适合测定煤沥青中灰分的分析试样粒度。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煤沥青研究,进一步了解煤沥青中α树腊、β树脂的性质,以不同含量,分别与石油焦进行混捏,制成煤沥青加入量相同,沥青中α树脂、β树脂含量不同的预焙阳极。通过理化指标检测,确定二种树脂成分对预焙阳极影响,探索其规律性,为预焙阳极煤沥青的选择提供依据。最终达到提高预焙阳极质量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采用Gleeble-3500热模拟实验机,对3种不同Zn含量的Al-Zn-Mg-Cu合金进行等温单道次热压缩实验,变形温度为300~450℃,应变速率为0.01~10 s~(-1),分析了热变形流变应力和本构方程。结果表明:不同Zn含量的Al-Zn-Mg-Cu合金表现出相同的变化规律,流变应力随着变形程度的增加而显著升高,达到峰值应力后,逐渐趋于平稳。可用Zener-Hollmon函数形式来描述3种不同Zn含量的Al-Zn-Mg-Cu合金的流变应力行为,当Zn/Mg比大于3时,热变形激活能先随着Zn含量的增加而增加,然后保持不变。  相似文献   

7.
8.
《轻金属》2016,(3)
论述了铝用预焙阳极生产用粘结剂煤沥青各组分及煤沥青含量对预焙阳极质量的影响。预焙阳极生产中,尽可能选择低QI含量粘结剂煤沥青,以确保焙烧后的预焙阳极有很好的理化指标和较低的热膨胀系数。降低预焙阳极中的煤沥青含量,可以降低混捏功的输入,进而减轻混捏设备的负荷;可以提高阳极焙烧速率,从而有效降低焙烧火焰周期,同时减少阳极产生裂纹缺陷及粘结填充料。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硬脂酸钙对覆膜砂热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硬脂酸钙的质量分数大于0.3%时,覆膜砂热韧度、熔点及沉降率、热抗弯强度、抗热开裂性得到改善;而对于热稳定性来说,硬脂酸钙不宜过量。同时,以柴油机缸盖砂芯和铸件为例,分析了硬脂酸钙与砂芯和铸件品质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
采用Gleeble-1500D试验机研究低碳高强钢在高温(大于1200℃)及低变形速率(小于10<'-2>s<'-1>)条件下的拉伸流变行为.采用的拉伸试验包括单拉伸试验及双拉伸试验.实验钢在高温条件下,铸态组织奥氏体化,并且随温度升高及保温时间延长,奥氏体晶粒明显粗化,对高温流变行为产生较大影响.考虑实验钢奥氏体品粒粗化现象的本构方程能够较好吻合实验测量的应力-应变数据.  相似文献   

11.
对AZ80镁合金在等温热压缩前采用固溶预处理工艺,通过等温热压缩试验、金相显微镜、扫描电镜、透射电镜、X射线衍射分析、电子背散射衍射等多种试验与分析手段,分析了固溶预处理对AZ80镁合金在不同等温压缩条件下的流变行为和再结晶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经过410 ℃×2 h固溶预处理后的材料,组织中粗大的Mg17Al12相溶解,在各变形条件下流变应力整体上均低于同条件下的初始锻态材料,峰值流变应力降低10~30 MPa,表明固溶预处理使材料在热压缩过程中得到了一定软化,提高了加工时的塑性变形能力。410 ℃×2 h固溶预处理后,在300 ℃及以下的变形中温区,材料的再结晶机制由不连续动态再结晶转变为连续动态再结晶,使再结晶体积分数明显提高,晶粒细化更充分,塑性变形能力提高。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石油焦体积密度、真密度改性研究 ,采用压密石油焦新技术 ,使预焙阳极块生产过程中煤沥青加入量控制在 12 %。通过对煤沥青成分改性研究 ,生产出甲苯不溶物 >2 8%、喹啉不溶物 <2 % ,β树脂含量 >2 5 % ,软化点90℃左右的煤沥青 ,使预焙阳极可以在 <160℃条件下混捏 ,同时提高了煤沥青分散性、润滑性、结合强度、石墨化程度。用上述研究成果 ,实现新型预焙阳极块体积密度 1.6g/cm3、耐压强度 3 5MPa、电阻率 5 0 μΩ·m。与常规方法生产的预焙阳极进行比较 ,研究其改性后的石油焦、煤沥青使用特性 ,满足铝电解工业炭素材料发展要求  相似文献   

13.
对焦炭—沥青混合料流变性能所进行的为数不多的研究,阐明了混捏过程中的混合料组成的某些问题,并且表明研究此分散系统是研究这个过程的最有希望的方法之一。本文研究了以标号为(石油热解专用焦)焦炭(22898—78)为骨料的焦炭—沥青混合料的流变性能。研究过程中采用了工  相似文献   

14.
为了研究稀土钇(Y)对铸态ZK30镁合金高温塑性变形行为的影响,在变形温度为573~723 K、应变速率为0.001~1 s-1条件下,通过Gleeble热力模拟试验机对其进行了一系列恒温压缩实验,结合组织观察,研究了添加Y质量分数1.5%对合金组织结构、流变行为、本构参数及高温塑性变形行为的影响。研究显示,Y细化了铸态合金晶粒,三角晶界处共晶产物明显增多、并演变为清晰的块状、网状结构;Y未对合金流变应力曲线的特征产生显著影响,但引起流变应力水平、峰值应力普遍增大。根据双曲正弦函数,线性拟合确定了Y添加前后合金的本构参数,建立了定量描述流变应力同变形温度和应变速率之间关系的本构方程,其中Y使应力指数(n=5.778)、表观变形激活能(Q=181.082k J·mol-1)的平均值增幅超过14.2%和21.6%,表明Y导致合金塑性变形抗力增大。另外,高温压缩后的组织显示,Y有利于促使合金发生动态再结晶,晶界处再结晶晶粒增多、晶粒更细小,表明含稀土Y第二相影响了晶界界面迁移。  相似文献   

15.
利用Gleeble-3800热模拟试验机研究了一种新型超高强度不锈钢在变形温度850~1150 ℃,应变速率0.01~10 s-1条件下的热压缩变形行为,建立了钢的热变形方程及动态再结晶晶粒的尺寸模型。结果表明,变形过程中,变形温度降低和应变速率增加都会使钢的高温流变应力增加。应变速率相同时,随着变形温度的升高,动态再结晶程度逐渐增加;而当变形温度相同时,随着应变速率的降低,动态再结晶晶粒发生长大。试验钢的变形激活能为452.02 kJ/mol,热变形方程为:=6.93309×1016[sinh(0.00467σ)] 7.2154exp(),动态再结晶临界应变εc与形变温度和应变速率的关系为:εc=8.89×10-3(exp())0.07328,动态再结晶晶粒尺寸模型为DDRX=947.28×Z-0.123。  相似文献   

16.
利用恒速压入法研究了部分凝固Sn-15Pb合金的流变行为,压入速度分别为0.01、0.10以及1.00mm/s。试验温度分别为198、193、188、183℃,压入变形区呈半圆形(纵截面)。压入试验结果表明,压入载荷随着压入深度增加而增大,并最终趋于一个稳定值。通过计算证实,Sn-15Pb合金表观粘度符合经典的幂律模型与指数模型。  相似文献   

17.
制备了58%粉末装载量、不同粘结剂配比的316L不锈钢粉末注射成形喂料,对比了各粘度模型的应用范围。采用Second Order模型回归了喂料的各项流变参数,分析了剪切速率和温度对喂料粘度的影响。结果表明,Second Order模型适合用于描述实验喂料的流变行为,剪切速率和温度对喂料粘度的影响规律:粘度随剪切速率和温度的升高而降低。该粘结剂体系的最佳配比为65%石蜡、30%低密度聚乙烯及5%硬脂酸,考虑了剪切速率和温度对粘度的影响,其流变行为公式为lnγ=2.1335-0.9717lnγ+0.107T-0.0511(lnγ)2+0.0066T lnγ-0.0005T2。  相似文献   

18.
半固态合金流变行为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论述了半固态合金流变行为的研究方法,指出同轴双筒测试方法更加适合于半固态合金.归纳分析认为,半固态合金流变行为的主要特征是:当固相分数一定时,在等温稳态条件下,表观粘度随剪切速率的增大和冷却速率的降低而下降,即呈假塑性特征;而在等温动态流变条件下,其流变行为则属于胀流型.描述其流变行为的流变模型普遍以五元件机械模型形象地表示.  相似文献   

19.
《塑性工程学报》2015,(2):95-99
利用Gleeble-3500热模拟实验机,对6061铝合金在变形温度为350℃、400℃、430℃、460℃、480℃和500℃,应变速率为0.001s-1、0.01s-1、0.1s-1、1s-1和10s-1条件下进行高温压缩实验,得到的真应力-真应变曲线形态基本符合铝合金的热变形力学特征。采用Arrhenius双曲正弦关系描述6061铝合金的高温流变行为,确定其激活能Q=163.4366kJ·mol-1;基于动态材料模型理论绘制6061铝合金热加工图,确定其最佳热加工区域温度为T=420℃~450℃。  相似文献   

20.
在Gleeble-1500热/力机上进行了变形条件对2124铝合金超厚板流变行为与显微组织的影响规律的系列实验研究,得到了不同变形条件下2124铝合金超厚板高温压缩成形过程中的流变曲线。实验结果表明,2124铝合金在0.01s-1~1s-1范围内,高温压缩变形过程存在近稳态流变特征,近稳态流变应力随着应变速率的降低和变形温度的升高而降低。当应变速率为10s-1时,真应力-真应变曲线出现锯齿状,说明合金发生动态再结晶现象。利用OM和TEM分别研究了变形温度、应变速率、应变量对2124铝合金高温压缩变形显微组织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分析并建立了2124铝合金热压缩变形发生动态再结晶的临界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