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法治建设, 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重要途径。首先要界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 入法治建设的内涵, 把握其必要性和可行性, 在此基础上, 重点从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的 4 个 维度研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法治建设的路径。  相似文献   

2.
法治思维就是在依法治国的新形势下,运用法治的观点、法治理念、法治的方式分析处理法律事务的思维方式。法治思维是一种理性思维、动态思维,法治思维以宪法法律至上为前提,以权利义务为内容。树立与增强法治思维对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不仅有助于发挥党员领导干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带头引领作用,而且有助于从动态意义依法治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并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为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以及最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根本思想保证。  相似文献   

3.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引领我国社会价值走向的价值观,是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一个重要的途径是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到法治建设,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形成具体的法治制度规范,指导立法、执法、司法和守法,用司法公正引领社会公正,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  相似文献   

4.
法律类影视作品的传播在我国法治建设的历史进程中具有积极意义,但仍存在法律内容错误、法律价值异化和侵犯个人权利的问题,客观上使受众陷入法律认知的误区,对法治建设和发展造成负面的影响。在全面依法治国背景下法律类影视作品将彰显其独特的法治宣传优势,但实现其创新发展须把握宪法意义上的表达自由与个人利益、公共利益的平衡,通过构建双重审查制度,避免影视作品中的法律错误和不良法律文化对现代法治观念的冲击,最终实现法律类影视作品法律价值和商业价值的统一。  相似文献   

5.
“政党法治能力”作为一个学术概念的出场,有其现实必要性和理论可能性。“法治中国”建设与全面依法治国构成其时代背景,“政党能力”“政党法治”“法治能力”相关理论研究为其提供学理支持。“政党法治能力”的内涵涉及主体构成、内容体系、客体结构,可以从其生成机制、基本环节、价值取向及功能定位多个维度来把握。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过程中,应当加强执政党法治能力建设。  相似文献   

6.
大学生是建设法治国家的中坚力量。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时代背景下,积极培育大学生的法律素质,努力提升大学生法治教育的实效性,是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系统分析了大学生法治教育实效性的含义和评价标准,并在此基础上探寻提升大学生法治教育实效性的路径。  相似文献   

7.
十六大提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核心是依法治国。依法治国的核心又在以法治官,加强权力制约。目前。我国在权力设置上还存在一定的缺陷,容易使权力产生腐败。只有采取切实措施,加强对权力的制约,才能不断推进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进程,加速中国政治发展和政治现代化。  相似文献   

8.
正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收到丰硕成果的同时,为加快社会主义法制建设进行顶层设计和战略布置的十八届四中全会胜利召开,通过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决定,将依法治国第一次铭刻上了党的中央全会的历史坐标上,强调了依法治国是中国共产党人的时代命题,是中华大地上的生动实践,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康庄大道,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全会决定针对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实际,直面我国法治领域的突出问题,明确提出了全面推进  相似文献   

9.
“德治”与“法治”相辅相成,二者缺一不可,因此单靠德治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是无法实现的。为此,以依法治国为导向,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践行路径分析。该分析分为三个环节,首先分析了依法治国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逻辑关系,然后以问卷调查的方式分析出我国当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践行中存在的问题,最后从学校、个人和社会国家等三个方面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践行三条路径。通过本研究以期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扬和实现提供参考和借鉴,以便构建社会主义文明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10.
在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过程中,依法治国始终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作为民主政治的产物,依法治国既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客观要求,又是国家治理的重要手段和必经之路。在法治维度下,必须提高党的执政水平,坚持党的领导与依法治国相结合;提高科学立法能力,实现法治体系现代化;全面提升公民法律意识,创设良好的法治环境;优化网络公共空间,推进网络法治建设,最终实现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  相似文献   

11.
《南昌水专学报》2016,(5):66-70
法院法治文化是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载体,它体现核心价值观的本质属性,不断夯实公民价值共识的达成和社会信仰的建构。我国法院法治文化在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过程中取得了一定成果,但仍存在法院符号系统缺少中心意义的表达、法治精神文化认同度不高、西方普世价值观渗透、新媒体舆论导向不足等现实困境。法院法治文化建设应遵循法治文化建设的基本原则,彰显其司法特性,提高其精神认同,充分发挥新媒体的平台作用,理直气壮地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强大众的认同感。  相似文献   

12.
建设“法治湖北”是在国家统一的法治框架下,用法律手段科学合理地解决湖北的具体问题、特殊问题,必须始终遵循法制统一、因地制宜和全面法治三个基本原则,才能进一步推进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在湖北的具体落实,湖北的法治建设才能走在全国的前列。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中国正全力推动法治社会建设,法治建设实践导致人们价值观念发生变化,法治导向型价值观将成为社会主导价值观之一。文中介绍了法治导向型价值观的特点是尊重法律、信仰法治、厉行法治。认为培养法治导向型价值观对大学生未来发展和法治社会建设成功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应从加强法律知识教育,深化对权利、义务、正义、自由和平等等基本概念认识,增加法律实践等方面着手,引导大学生培养法治导向型价值观。  相似文献   

14.
社会法律服务在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进程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完善我国社会法律服务体系的主要措施包括:加强组织领导,落实体系规划;进一步推进法律服务的法制化进程;创新律师工作管理机制;创新基层法律服务管理体制;实施保护政策,改善法律服务环境;拓展法律服务领域和地域等.我国社会法律服务体系的不断完善和进步需要层层深入,从细节着手.  相似文献   

15.
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背景下,大学生法治素养的高低决定了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化建设的进程。加强大学生法治素养培养是实现全面依法治国的必要前提,是促进社会和谐进步的现实需要,是提升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必然要求。目前大学生的法治素养存在法治知识薄弱、法治信仰不坚定、法治思维欠缺等诸多问题,需要从创新法治教育模式、营造良好的法治氛围、积极开展法治实践等方面入手,寻求大学生法治素养培养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16.
概括介绍了欧美国家在核心价值观建设方面的做法。借鉴欧美国家的经验,认为我们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应该汇聚多方力量、拓宽教育场域、增强文化自信、完善法治配套。  相似文献   

17.
江泽民同志在十五大报告中,第一次明确而完整地提出: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随后这个治国方略被写入了新宪法。依法治国的实质是实现法治,要实现法治,必须注重立法、行政、司法等若干环节,其中依法行政是重中之重,是依法治国的核心和关键。 一、依法行政的现状 依法行政是在行政的各个方面、各个环节上实行法治,这是社会主义法制的基本原则和方面。依法行政通常包括以下方面:①行政权的作用不得与法律相抵触;②没有法律依据,不得使人民承担义务,不得侵害人民的权利;③没有法律依据,不…  相似文献   

18.
法治与民主     
文章从历史与现实两个视域,通过对法治与民主之关系的分析,认为当前我国实行依法治国方略,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应注意加强民主特别是政治民主和法律民主的建设.文章还具体探讨了当前如何加强政治民主和法律民主建设问题.  相似文献   

19.
在依法治国的实践过程中,强调发挥法律这一社会调控主导性手段的作用时,也必须重视道德之于法治的基础性意义,充分发挥道德规范的功能和价值.法治的道德基础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作为法治社会调控主导性手段的法律必须以道德为基础并与道德要求相一致;法治的运行必须得到道德的支撑与配合;法治的完善离不开道德的调节.  相似文献   

20.
邓小平、江泽民是我党第二代和第三代领导集体的核心,他们的法治思想各具特色,对中国民主法制建设作出了巨大贡献。邓小平、江泽民法治思想理论具有继承性和与时俱进的创新性,共同构成我国改革开放、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时期依法治国、建设法治国家的理论来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