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目的了解广西部分食品中铝的污染状况,评估居民膳食中铝暴露的风险。方法对2009—2013年广西检测的部分食品中铝含量进行分析,结合2002年广西居民膳食营养调查中的食物消费量数据,计算广西居民膳食中铝暴露量。结果 2009—2013年共检测食品样品10类5 679份,铝含量的平均值为132.17 mg/kg,检出率为73.01%(4 146/5 679),超标率为29.51%(1 676/5 679)。其中以海蜇、紫菜干(海带干)、油条3种食品的检出率和超标率最高,且铝的平均含量也是极高。油条样品中铝含量的均数和中位数均最高,分别超过国家残留量标准的3.8倍和3倍。10类居民膳食中铝平均每周摄入量为0.426 mg/kg BW,低于JECFA制定的每周耐受摄入量(PTWI)。馒头、海蜇、油条和油饼高消费量人群的每周铝摄入量分别是PTWI的3.07、2.40、2.23和1.23倍。结论广西监测的油条、紫菜、海蜇等食品中铝含量超标较严重,居民平均膳食摄入铝的量虽然低于PTWI,但高消费量人群铝的暴露风险较大,仍需要加强对生产经营者科学合理使用含铝添加剂的技术指导,以降低居民膳食中铝的摄入量。  相似文献   

2.
了解济南市高含铝食品中铝的污染状况,评估居民膳食铝暴露的风险。方法 对2011—2012年济南市面制食品、水产类制品、动物内脏、淀粉类制品中的铝残留量进行监测,以“2002年山东省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的居民食物平均消费量数据和JECFA 2011年制定的食品中铝的暂定每周耐受摄入量(PTWI)2mg/kg BW为健康指导值,按《食品安全风险分析—化学危害评估》推荐的点评估方法进行评估,并推算毎日安全摄入量。结果 共监测食品样品4类190份,铝平均残留量为263.58mg/kg,总检出率为65.79%(125/190),总超标率为43.68%(83/190)。其中面制食品铝平均残留量为203.79mg/kg,最高残留量为1260.90mg/kg,检出率为58.68%(71/121),超标率为33.06%(40/121),以油条超标最为严重,馒头类制品检出率低且无超标。干腌制水产品铝平均残留量为484.53mg/kg,最高残留量为2815.00mg/kg,检出率为74.47%(35/47),超标率为70.21%(33/47),海蜇、紫菜两种食品超标率均为100.00%,且铝残留量极高。粉条粉丝制品铝平均残留量为80.65mg/kg,最高残留量为423.00mg/kg,检出率为75.00%(9/12)。动物内脏铝平均残留量为168.10mg/kg,最高残留量为251.00mg/kg,检出率、超标率均为100.00%。居民四类膳食食品中铝平均毎周摄入量为9.07mg/kg BW,是PTWI的4.54倍。其中面制食品铝的暴露量最高,干腌制水产品次之,铝毎周平均摄入量分别为6.33和2.24mg/kg BW,是PTWI的3.17倍和1.12倍。结论 济南市加工销售的油条、海蜇、紫菜、动物内脏等食品铝超标严重,居民膳食铝暴露水平高、风险大,应加强对生产经营者科学合理使用含铝添加剂的技术指导,以降低居民膳食铝的摄入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掌握吉林省主要食品中砷污染水平,评估吉林省居民砷暴露风险及对人体潜在的健康危害。方法 2012—2017年吉林省居民主要食品中砷的含量数据来自国家食品风险监测,共11种类别4 532份样品。食物消费量的数据来自2012年吉林省居民营养与健康调查。采用确定性评估方法 ,结合无机砷的原暂定每周可耐受摄入量(PTWI)和暴露边距(MOE),评价吉林省居民膳食中砷暴露情况。结果 11类食品中砷平均含量为0.030 mg/kg,谷物类、蔬菜类和水产类是膳食中砷的主要来源,三者贡献率之和为76.59%,其中谷物类贡献率高达54.44%。10个不同性别-年龄组平均摄入量为0.73~1.31μg/kg BW,一般人群暴露量MOE均1。结论吉林省居民膳食中砷暴露风险总体上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4.
目的 评估杭州市居民膳食中铝的暴露水平及其潜在健康风险。方法 利用2015—2021年杭州市食品中食品添加剂铝含量的数据和2015年杭州市居民食物消费量调查数据,采用简单分布评估法计算杭州市居民膳食中铝的暴露水平,进行健康风险评估。结果 杭州市居民膳食中铝每周平均暴露量及每周高食物量消费人群暴露量(P95)分别为0.416、1.986 mg/kg·BW,均低于联合国粮农组织/世界卫生组织食品添加剂联合专家委员会(JECFA)制定的每周可耐受摄入量(PTWI,2 mg/kg·BW)。包子、面条、中式糕点、油条、馒头是杭州市居民膳食中铝暴露的主要来源,累计贡献率达到85.9%。如果严格执行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关于含铝食品添加剂的限量规定,杭州市居民膳食中铝每周平均暴露量和P95暴露量将分别下降88.2%和84.0%。结论 目前杭州市居民膳食中铝每周平均暴露量对人群健康造成的风险较低,处于可接受水平。但高食物消费人群每周暴露量(P95暴露量)接近PTWI,其中18岁以下未成年人P95暴露量已超过PTWI,应引起重视,并采取措施以降低铝暴露过量可能带来的健康风险。  相似文献   

5.
目的调查南宁市面制食品中铝污染状况,并评估居民的铝暴露情况,为今后的监管提供依据。方法 2010年按分层抽样方法采集南宁市场早餐供应点及大型超市出售的六类面制食品共101份,按照国家标准方法检测面制食品中铝的含量。参考2002年广西居民膳食营养调查中面及其制品的摄入量,评估居民面制食品中铝的暴露量。结果南宁市面制食品铝含量的均值为336.7 mg/kg,对面制食品的铝平均暴露量为每人每周1.41 mg;南宁市面制食品铝含量的P90值为977.1 mg/kg,对面制食品铝暴露量的P90值为每人每周4.10 mg。南宁市居民的铝平均暴露量相当于FAO/WHO推荐的暂定每周容许摄入量(PTWI)的70.5%,而以面制食品铝P90含量计算的南宁市居民的铝暴露量相当于FAO/WHO推荐的PTWI的205%。结论目前南宁市居民面制食品的铝暴露量存在安全隐患,这主要与FAO/WHO降低铝的PTWI有关,但关键是需要切实加强面制食品的监督管理,降低面制食品中铝含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 调查武汉市面制品中铝污染现状, 并评估武汉居民的铝暴露情况。方法 根据随机抽样法采集武汉市面制食品共307件, 根据国家标准方法检测其中铝的含量, 并结合2002年中国居民膳食消费量调查结果, 评估居民面制食品中铝的暴露量。结果 307件面制食品中铝含量均值为235.4 mg/kg, 总检出率为55.7%, 总超标率为44.6%, 5类样品中铝含量存在显著性差异; 武汉市面制食品中铝的平均膳食暴露量为 3.63 mg/(kg?bw), 面制食品铝暴露量的P90值为11.5 mg/(kg?bw), 均高于联合国粮农组织/世界卫生组织食品添加剂联合专家委员会(Joint FAO/WHO Expert Committee on Food Additives, JECFA)制定的铝每周耐受摄入量(provisional tolerated weekly intake, PTWI)。结论 武汉市面制食品中铝暴露量存在安全隐患, 相关部门需要加大对该类食物中含铝添加剂滥用行为的监管力度。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陕西省市售食品中汞污染状况,为居民日常膳食提供一定的指导建议,并对膳食中汞的暴露量进行安全性评价。方法测定2 047份食品的汞含量,根据2002年陕西省居民膳食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数据,了解居民日常膳食的汞暴露量,以食品添加剂专家委员会(JECFA)制定的汞暂定每周可耐受摄入量(PTWI)为标准进行评估,同时,应用美国环保署(EPA)的暴露剂量-反应外推模型对汞的暴露量进行健康风险评价。结果陕西省市售食品汞含量为0.001 31~0.013 3 mg/kg,整体检出率为60.63%(1 241/2 047),超标率为0.93%(19/2 047);陕西省居民汞每日平均暴露量为3.51×10-5mg/kg,偏高暴露量为1.61×10-4mg/kg,均低于JECFA制定的汞的暂定每周可耐受摄入量;同时以平均暴露量和偏高暴露量进行风险评估,所得个人平均年风险值均小于国际放射防护委员会(ICRP)推荐的标准5.0×10-5a-1。结论除少数样品受污染外,陕西省市售食品中汞含量总体是安全的,居民通过日常膳食摄入汞所引起的健康风险甚微。  相似文献   

8.
目的 了解内蒙古自治区主要食品中铝的污染现状,对当地居民膳食中铝暴露风险进行评估。方法 对2010—2018年内蒙古自治区食品安全风险监测中主要含铝添加剂食品的铝残留量进行分析,结合2012年内蒙古自治区居民食物消费量数据,按照性别-年龄组计算内蒙古自治区居民膳食中铝摄入量并评估其健康风险。结果 本次评估主要的含铝添加剂食品9类共1 083份,其中铝的检出率为69.44%(752/1 083),铝残留量均值为142.81 mg/kg,含量范围为2.50~2 950.00 mg/kg;全人群膳食中铝每周平均摄入量为0.692 mg/kg BW,低于食品添加剂联合专家委员会(JECFA)制定的每周可耐受摄入量(PTWI,2 mg/kg BW),高食物消费量人群膳食中铝每周摄入量为4.868 mg/kg BW,是PTWI的2.43倍;不同性别-年龄组人群膳食中铝每周平均摄入量均未超过PTWI,但各性别-年龄组人群的平均铝摄入量随年龄增加有降低的趋势。结论 粉条、油条中含铝添加剂超标现象严重,膨化食品、发酵面制品中存在含铝添加剂超范围使用现象。各性别-年龄组高消费量人群铝的暴露风险较大,相关部门需加强含铝添加剂超范围、超标使用的监管力度。  相似文献   

9.
目的 评估重庆市居民膳食中铬暴露水平及潜在的健康风险。方法 利用2018—2021年重庆市9类共2 780份食品中铬含量监测数据,结合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项目2018年重庆市膳食调查数据(3 d 24 h膳食回顾法),采用蒙特卡罗模拟估计重庆市居民膳食中铬暴露水平并评估其健康风险。结果 重庆市各类食物中铬平均含量范围为0.013 9~0.126 3 mg/kg,总体检出率为40.6%。铬平均含量以水产品及其制品最高,其次是特殊膳食用食品、叶菜类蔬菜和大米。重庆市居民膳食中铬每日平均暴露量范围为0.683~2.117 μg/kg·BW,高食物量消费人群的膳食暴露水平(P95)范围为1.165~3.597 μg/kg·BW。各年龄组人群的铬每日平均暴露量随年龄增加有降低的趋势,1~6岁人群的铬每日平均暴露量最高,60岁以上人群最低;男性铬平均暴露量高于女性;城市地区人群的铬平均暴露量高于农村地区。谷物及其制品对重庆市居民膳食中铬暴露的贡献率最高,达39.31%~49.13%,其次为蔬菜、肉及肉制品。各年龄、性别、地区组人群膳食中铬每日平均暴露量和P95暴露量占每日耐受摄入量(TDI)的比例均低于1。结论 重庆市居民膳食中铬暴露的健康风险较低,谷物及其制品、蔬菜、肉及肉制品是膳食中铬摄入的主要来源。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掌握吉林省居民主要食物中汞含量水平,对居民食品中汞的膳食暴露健康风险进行初步评估。方法按照随机采样方法,2015~2016年在全省63个县市区采集8类1237份食物样品,按照GB/T5009.17-2003《食品中总汞及有机汞的测定》,结合居民膳食消费数据,计算、比较每周耐受摄入量(provisional tolerable weekly intake,PTWI)。结果 8类食物中汞的平均含量均值为7.07μg/kg。总汞的每周平均暴露量为0.50~1.01μg/kg·bw,占PTWI的12.54%~25.19%。谷物类、水产类和蔬菜类是居民膳食中总汞的主要来源。结论吉林省地区居民膳食中总汞暴露水平是安全的。谷物类食品对居民膳食贡献率最高,且吉林省谷物类食物消费量大,故建议强化谷物类食物中汞污染的控制,从源头上降低其污染量,减少膳食风险。  相似文献   

11.
Monte Carlo模拟对面制品中铝膳食暴露风险的概率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常见市售面制品中铝的残留量监测结果,采用Crystal Ball软件建立非参数概率评估模型,对居民面制品来源的铝膳食暴露量进行了初步评估。结果表明,所有面制品样品的铝残留量均值为15.5 mg/kg,最高检出值为1437.7 mg/kg,超标率为8.5%。不同类别面制品中铝的残留量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油炸类面制品的铝残留量均值最高,为22.7 mg/kg。不同年龄人群面制品来源的铝膳食日暴露量的P99百分位数分别为青少年(6~17岁):男性103.89/女性116.47 μg/(kg·d);青年(18~44岁):男性66.36/女性79.36 μg/(kg·d);中年(45~59岁):男性68.23/女性72.41 μg/(kg·d);老年(≥60岁):男性73.80/女性78.89 μg/(kg·d),低于每日可耐受摄入量(ADI)285.7 μg/(kg·d),风险指数最大值为0.41,小于1。面制品来源的铝膳食暴露风险在可接受范围内,普通居民通过面制品摄入铝的健康风险较低。  相似文献   

12.
The aim of this study was to assess the Al dietary exposure of young Chinese children aged 0–3 years via formulae, complementary foods and wheat-based foods. Al residue data were obtained from the national food contamination monitoring programme from 2013 to 2016, encompassing 13,833 samples of 12 food items with a detection rate of 76.0%. Food consumption data were gathered from the China National Food Consumption Survey conducted in 2015, comprising 20,172 children aged 0–3 years old. The mean dietary exposure to Al for the general population of young Chinese children was estimated at 0.76 mg/kg bw/week, which does not exceed the PTWI. The 97.5th percentile intakes of Al reached 3.42 mg/kg bw/week, more than 1.7 times the PTWI. Wheat-based foods contributed 80.5% of the Al intake for the general population of young Chinese children, while formulae and complementary foods accounted for 19.5% of the total intake. The dietary intake of Al from formulae and complementary foods accounted for 6.0% and 1.6% of PTWI, respectively. These findings suggested that dietary exposure to Al among the general population of young Chinese children was lower than the PTWI and that there are no health concerns related to this level of Al intake. However, more attention should be placed on the health risks associated with Al exposure from wheat-based foods for young consumers with high food consumption in China (97.5th percentile)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北京市密云区7类食品中的镉污染状况,对居民膳食镉暴露的健康风险进行初步评估。方法2014~2015年,在辖区内农贸市场、超市和食品店随机抽取7类,共368份样品,用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检测镉含量,按照GB 2762-2012进行评价;并结合密云区居民膳食消费量数据和FAO/WHO食物添加剂联合专家委员会(Joint FAO/WHO Expert Committee on Food Additives,JECFA)2010年制定的镉暂定每月可耐受摄入量0.025 mg/kg·BW对密云区居民进行初步的膳食镉暴露评估。结果 7类食品样品中镉的总检出率为61.4%,其中动物内脏的镉检出率及含量最高,分别为100%和0.05152 mg/kg。密云区居民每月膳食镉总暴露量为0.002204 mg/kg·BW,未超过暂定每月可耐受摄入量0.025 mg/kg·BW,主要来源为蔬菜(55.3%)、大米(20.8%)、动物内脏(14.4%)和蛋及蛋制品(6.4%)。结论北京市密云区居民主要消费的7类食品受到的重金属镉污染在安全范围内,膳食中镉暴露水平低于暂定可耐受摄入量,通过膳食摄入的镉对人体不造成健康风险。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陕西省市售食品中铝污染状况,评估陕西省居民膳食中铝摄入水平及其潜在的健康风险。方法 2013—2015年在陕西省10个地市随机采集8类食品共计666份,按照食品中铝测定的标准操作程序进行检测,结合陕西省开展的居民膳食营养状况调查中各类食物的消费量数据,采用点评估方法,对陕西省不同性别-年龄组人群膳食中铝摄入水平及其潜在的风险进行评估。结果陕西省居民全人群膳食中铝平均每日摄入量为0.154 9 mg/kg BW,不同性别-年龄组人群以18~59岁女性摄入量最高,为0.178 5 mg/kg BW。当食物中铝含量取P97.5数值时,膳食中铝摄入量最高的人群是2~7岁儿童。各性别-年龄组人群膳食中铝平均暴露量(铝含量数据采用平均值)安全限值(MOS值)均1,偏高暴露量(铝含量数据采用P97.5数值)MOS值均1。2~7岁和8~12岁儿童膳食中铝摄入贡献率较高的食品是油炸食品和焙烤食品,其他组人群膳食中铝摄入贡献率前3位的食品均是油炸食品、凉皮和淀粉制品。结论陕西省居民不同性别-年龄组人群膳食中铝偏高暴露量已超过最新的健康指导值。女性和儿童是暴露量较高的人群,油炸食品是不同性别-年龄组人群膳食中铝摄入的最主要来源。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烟台居民膳食来源总砷暴露量,评价其潜在健康风险。方法按照GB 5009.11-2014中第二法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总砷含量,采用危害商数判定其膳食暴露风险,依据美国环保总署给定的剂量-效应模型,进行人体健康风险评价。结果烟台市居民摄入的主要食物中总砷的平均含量为0.75 mg/kg,其中藻类的总砷含量最高,居民膳食来源总砷的日均膳食暴露量为0.00166 mg/(kg·d)。藻类、水产品、鲜蔬菜,谷物及制品是烟台居民膳食总砷暴露的主要来源,其贡献率分别为28.16%、24.31%、7.64%、3.93%。居民膳食来源总砷暴露的HQ远小于1,参照无机砷致癌风险因子计算,膳食来源总砷导致的疾病负担高于10-6人/年的参考水平。结论烟台居民膳食来源总砷暴露量处在可接受安全范围,但其存在的风险、导致的疾病负担高于参考水平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估江西省居民膳食中山梨酸及其钾盐的暴露水平和潜在健康风险。方法利用2012—2016年江西省食品中山梨酸及其钾盐含量数据、2016年江西省居民食物消费量调查数据,采用简单分布评估法计算江西省居民膳食中山梨酸及其钾盐的暴露水平,并进行健康风险评估。结果江西省居民膳食中山梨酸及其钾盐每日平均暴露量及每日高暴露量(P95)分别为0.031和0.085 mg/kg BW,分别占暂定组每日允许摄入量(ADI,3 mg/kg BW)的1.03%和2.83%。西式糕点、大米制品、熟肉制品是江西省居民膳食中山梨酸及其钾盐暴露的主要来源,贡献率达到总膳食暴露量的75%以上。如果严格执行GB 2760—2014《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中关于山梨酸及其钾盐限量规定,江西省居民膳食中山梨酸及其钾盐每日平均暴露量和每日高暴露量分别下降25.7%~49.5%和14.5%~27.9%,西式糕点、果蔬汁类饮料、新型豆制品则成为膳食中山梨酸及其钾盐暴露的主要来源。结论目前江西省居民膳食中山梨酸及其钾盐暴露量对人群健康造成的风险较低,处于可接受水平,但仍有部分暴露来源于食品添加剂滥用,需要关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