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以温州协春植物观园为例,从空间的分隔与循环、借景、意境三方面,阐述了"以小见大"的造园设计手法,分析了不同造园手法的特点,为现代园林景观的建设提供了思路。  相似文献   

2.
由日本造园建设业协会主办的“2008年度日本第3次全国造园节”将于2008年10月11—13日在日本各地分会场同时举行。  相似文献   

3.
著: 《风景园林》2018,25(9):81-85
日本的庭院文化经过长时间发展,已形成独特的景观空间语言。这些空间语言由庭园、公园、广场等城市外部空间传承,而我们需要静下心来理解这掺杂着思想和时代背景的特殊语言体系。日本的景观教育,通过以下课程设置,将空间的语言体系传授给学生们:1)通过测量掌握设计语言的基础,学生通过尺子测量传统空间和现代空间,获得相应的空间感。近年来也通过3D测量技术,掌握更加精细的尺度感。2)材料使日本特有的设计语言更加丰富多变,通过实际接触石材和植物,体验管理和施工,加深学生对材料的理解。3)在学习和实践的基础上,进行与国际和社会接轨的设计。面对当下多领域融合的社会课题,组织建筑、规划、土木等学科的学生们进行展览和交流,并开展相应的实践训练  相似文献   

4.
闽南极具地域特色的造园文化是中国传统园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以泉州西湖公园桃花岛造园实践为例,通过文献回溯和案例研究,探究闽南园林的特点并分析时代发展过程中由于服务对象、功能要求、用地规模和建造技术改变而引起造园方面的变化。泉州西湖公园桃花岛园林的建设力求回应这种变化,营建地域文化特色显著、时代特征强烈的闽南园林,并试图反思造园文化中传承与发展、造园与养园之关系,总结实践中的不足,以期为之后的造园活动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5.
闽南极具地域特色的造园文化是中国传统园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以泉州西湖公园桃花岛造园实践为例,通过文献回溯和案例研究,探究闽南园林的特点并分析时代发展过程中由于服务对象、功能要求、用地规模和建造技术改变而引起造园方面的变化。泉州西湖公园桃花岛园林的建设力求回应这种变化,营建地域文化特色显著、时代特征强烈的闽南园林,并试图反思造园文化中传承与发展、造园与养园之关系,总结实践中的不足,以期为之后的造园活动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6.
寺庙园林造园意匠研究——以宁波天童寺为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严明  金荷仙 《中国园林》2020,36(1):134-139
寺庙园林作为中国古典园林三大主流类型之一,历史底蕴深厚,文化内涵丰富,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与皇家园林的气势恢宏、私家园林的精致细腻不同,基于佛教文化背景产生的寺庙园林,有着独树一帜的造园特色.以宁波天童寺为例,从整体布局、相地风水、植物配置、理景艺术等方面对寺院的“匠心”布局进行分析,从视境、声境、嗅境、味境和触境五境...  相似文献   

7.
文章以醉白池为研究对象,梳理了醉白池的历史变迁过程以及不同时期文人造园手法与审美趣味的变化,采用文献研究、实地调研、建筑测绘的方法对园内建筑特点进行解读,分析了文人造园思想对醉白池园林布局及建筑形制的影响,揭示了文人造园的深层精神表达。  相似文献   

8.
本文总结了文化主题公园评价的优劣所在,对李商隐公园文化造园的优势与劣势进行了分析,意图使景观中的文化性更具有传承意义与时代感。  相似文献   

9.
将王澍的建筑设计定义为在泛建筑观视角下进行的造园实践活动,着重探讨了其最有特点的几个空间意象的生成逻辑,从而分析王澍是如何做到能唤起往昔,却又不直接使用历史元素的,为现代建筑提供了一种新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0.
正造园始末非常幸运萧氏设计能拥有一个园子,特别是在上海徐汇中心区域。接待大厅面向公用园子的一扇大玻璃窗,将整个小区的花草和树木尽收入室内,独享春夏秋冬的四季变化,我们每年都会在公园里添上一两棵树,有花卉,也有观叶植物,时间长了,大园子里树木参天,色彩纷呈,尤其是春秋天,犹如沐浴在森林里,看不见远处的高房子,看不见凯旋路的电线杆。  相似文献   

11.
朱建宁 《风景园林》2014,(3):107-111
几何学作为经典的思维论证方法,对西方的哲学、科学和文化艺术都具深远影响。由几何学演绎出的“公理化方法”更加强调元素结构和逻辑推理,从而形成西方人注重理性的设计思维和园林风格。研究以法国古典主义园林为例,从建筑与园林的布局、园林要素的形体处理、几何学透视及空间的透视校正等方面,论述了几何学对规则式园林造园法则的具体影响,提出了西方规则式园林中蕴含的理性思想和科学方法对中国现代园林的发展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2.
海外中国园林之造园意匠及游园感知探析——以美国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20世纪80年代,特别是2000年以来,兴起了新一轮的海外中国园林建设热潮。在经多方协作数年、投入巨资、煞费匠心和克服重重困难之后,这些身处海外的中国园林是否如愿成为\"中国文化国际交流的桥梁\"?文章选取在美国营造的中国园林为研究对象,结合其营建背景细致诠释其造园意匠,考察跨文化背景下的游园活动,尝试从\"他者\"视角探究多元游园感知,以期揭示中国园林和建筑文化在域外的适应性,为中国园林等中华传统文化的代表性项目的海外传播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从东南大学建筑学院本科四年级教育建筑设计系列课程的教学实践出发,对教育制度和空间模式相互关系展开深入研究。教育建筑设计系列课程通过立足社会问题的题目设置,职业建筑师的介入以及交叉学科的设计研究来指导教学实践,研究与总结其成果,对于发展更具有创新意识及职业性的建筑教育有重要的参考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4.
杭州与天台同处我国江南地区,风光旖旎,山水灵秀。杭州天竺三寺与天台方广三寺均属山地寺庙园林,并都有上、中、下三寺共同发展的历史脉络。通过寺院选址环境、空间营造、建筑布局、水体景观、古树保护等方面,探析山地寺庙园林造园特色,以期为同类山地寺庙园林保护与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5.
何奇  乌日嘎  卢梦潇 《建筑技艺》2022,28(1):114-116
关注就诊者就医环境和医护工作者工作环境,并进行人性化设计是医疗建筑设计的永恒主题.通过对日本多家医疗建筑空间环境进行调研,分析并归纳其人性化细节营造要点,以期为我国医疗建筑空间环境设计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6.
杭州与天台同处我国江南地区,风光旖旎,山水灵秀.杭州天竺三寺与天台方广三寺均属山地寺庙园林,并都有上、中、下三寺共同发展的历史脉络.通过寺院选址环境、空间营造、建筑布局、水体景观、古树保护等方面,探析山地寺庙园林造园特色,以期为同类山地寺庙园林保护与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7.
通过日本关东、关西地区市民参与城市建设的实例,对高速经济增长期前后市民参与城市管理、景观营造、规划制定、环境保护的类型、特点和机制,做了初步考察研究,以此作为帮助我国推进市民参与的他山之石。  相似文献   

18.
围绕自然资源综合调查如何科学有效支撑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和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文章以河北承德市为研究区,在自然资源综合调查数据分析基础上,总结承德市资源环境禀赋特征,开展基于自然资源综合调查的生态保护重要性、农业生产适宜性及承载规模、城镇建设适宜性及承载规模评价技术路线制定,研究不同自然资源环境条件与地质背景调查分别支撑各单项评价中的哪些要素,得出各类评价结果,分析现状问题和风险,识别潜力空间,为自然资源综合调查支撑市级尺度“双评价”提供了经验借鉴。  相似文献   

19.
沈瑶  谭芊  孙至喆 《中国园林》2025,41(6):15-22
:“十四五”规划的儿童友好城市创建及“双减”政策明确了优化儿童成长环境与培养实践能力的战略方向,并对教育与城乡空间融合发展、儿童自然教育提出了更高要求。首先,基于教育学的教学三要素,探讨自然教育的内涵与特征;其次,依据国土景观的“第一、二、三自然”层次,构建儿童自然教育空间体系框架,并以长沙市为例,通过比对其自然空间地理信息数据及自然教育基地空间,发现约90%的自然空间可转化为儿童自然教育场所,自然资源的教育价值挖潜空间大;最后,通过对团队在长沙市3类自然空间中开展的自然教育活动实践案例分析,提出3种教学目的与教学三要素整合下的儿童教育活动分类,即“自然启蒙”“劳动共生”“创育融合”,并指出未来儿童自然教育需在课程转型、教师队伍建设等方面持续发力,推进自然教育空间的体系化与可持续性教育发展,实现城乡自然资源空间与教育空间的系统性整合。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