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杯竹叶茶     
在一个朋友家做客,我的朋友给我端上了一杯绿茶,一种让人一见就明了的绿,让我想起了我在很小的时候喜欢喝的竹叶茶。那是用竹叶放在水中煮后再饮用的一种很特别的“饮料”。尤其,是在夏天,在它冷却了以后再喝,那种淡淡的清香混合在那凉凉的带着一种透明的绿色的水里,让人见了就有一种很特别的感觉,不是因为它的稀罕,而是它的独特,它小像茶叶茶那样的涩,也不像咖啡那样的苦,更不像那些饮料那样的富有内涵,它就是那样的平凡,平凡的让很多人都不知道它的存在。  相似文献   

2.
茶之美,在于清新,在于淡雅。茶叶油之美,则在于清香。今天我要给大家介绍的这种茶叶油,是我用新鲜嫩茶叶尖和小白菜叶等原料熬制成的,它不但色泽翠绿、茶味芳香,而且还营养健康。美中不足的是,这种茶叶油略有涩感。说到这,有的朋友可能会认为“茶叶油”就是“茶油”。其实不然,茶叶油的香味和色泽都与“茶油”不一样,茶油是用油茶籽榨取得到的,虽然它色泽浅黄、澄清透明,但带点苦涩味。所以用茶油烹调出来的菜肴,味道有些怪,很多人都接受不了。由此可见,茶油的品质就是不如茶叶油好。  相似文献   

3.
<正> 三、加强茶叶保鲜的普及与研究 茶叶的保鲜是很重要的,素有“新茶陈酒”之说。新茶之所以好,无非是刚做出的茶香气、滋味和汤色都好,饮用价值高。如何把这种好的品质保留的时间长一些,在不是茶季的冬天也能喝到象新茶一样的好茶,这就要靠保鲜解决。但茶叶保鲜在我国并不太重视,也不很科学。如我国所制订的茶叶收购标准含水量要求7.5%,收购包装采用布袋,这些标准都满足不了茶叶的保鲜要求。因此,认真地研究茶叶保鲜措施和普及保鲜知识是当务之急。 1.要使茶叶的生产者、贸易者、消费者都  相似文献   

4.
食螺趣话     
怎样定位螺蛳,真的让我有些犯难。我觉得,把螺蛳说成小吃是不准确的。时下以螺蛳为主料的特色美食层出不穷,如螺蛳鸡、螺蛳鱼等,但它们已经脱离了简单价廉的小吃范畴。可是,似乎又很难将螺蛳称为菜肴.因为我们无论以何种形式烹制.螺蛳都绝非是佐饭之物。在中国不同的地方,对“菜”有着不同的理解。  相似文献   

5.
春是清亮的季节.而茶又有兴奋大脑的作用,所以在春天里谈茶也就格外令人兴奋。我喜欢喝茶.而且也比较讲究。茶有许多种.但我对绿茶情有独钟.特别是龙井、旗枪,其次是黄山的毛峰。对于碧螺春.也是很有兴趣.但市面上的碧螺春真假难辨,只好敬而远之。人们都知道春茶好.特别是明前的,但是价格太贵.所以难以享用。我喝茶的标准只是求新.入秋之后的新茶也是不错的。市面上精致包装的茶叶也不敢恭维,其中真假也是难辨。我买茶叶都是到专卖茶庄,买上100克.但必须是新进的茶叶.喝完再买。茶叶放久了,再好都比不上新制的茶叶.所以存放茶叶是个学问.惟一的办法就是用铁盒封装.存在冰箱的冷冻室里.这样能保持茶叶新鲜不变。  相似文献   

6.
一提到嵊州,我们所能联想到的,首先它是越剧的发祥地。越剧源远流长,词曲细腻缠绵。但是,嵊州特色菜螺蛳,何尝不是滋味淳厚、回味无穷呢?如今的食客对于吃很挑剔,吃什么都有讲究,大凡吃鸡,必要选“土鸡”,吃菜,要挑“高山菜”;连吃肉、吃蛋,也要选择什么“土猪.土鸡蛋”。螺蛳价廉,“本土味”十足,美食家自然不肯轻易放过。  相似文献   

7.
茶醉     
并非只有酒才能醉人,茶也能醉人。古人云,“寒夜客来茶当酒。”而“茶醉”比之“酒醉”,又别是一种境界。 “茶醉”通常是因空腹饮茶、或是饮用了过浓、过多的茶所致。特征为面色苍白、欲吐.心悸、头晕.失眠、烦躁、乏力、腹痛,红茶尤甚,以及短期厌食等。 茶叶中含有多种生物碱,其中的主要成份是咖啡碱。它在茶叶中的含量约占2—5%,具有兴奋大脑神经中枢和促进心脏机能亢进的作用。如饮茶过浓、过多,就容易出现“茶醉”。 “茶醉”除咖啡碱的作用外,还因为茶叶中含有大量茶多酚。它是一种多酚类物质,对蛋白质有凝固作用。因…  相似文献   

8.
刘扬武 《餐饮世界》2009,(12):60-61
以茶为菜,古已有之。有关考证认为,在四千多年前,中国发现茶时,当时的人是把它当作食物使用的,所以在我国民间不少地方称茶叶为“茶米”,甚至连饮茶也叫“吃茶”。在陕北,新娘到男家吃的第一顿饭就是茶叶煮饺子。茶的原产地云南省的一些少数民族一直认为,祖先的最初食物是茶与米的结合,因此该省纳西族老人临终前,亲属要把茶叶和米放入死者口中。  相似文献   

9.
南方人习惯将“喝茶”说成“吃茶”。的确如此,茶不仅可以喝,也真可以吃。这个“吃”字,用在烹调上是极妥当的茶叶是烹调菜肴、制作糕点、煮羹烧汤的好食材。 吃茶的历史在我国由来已久,不少地方都保留着用茶当菜食的习惯,如云南少数民族就用“腌茶”、“竹筒茶”当蔬菜食用,嫩茶叶用香油浸腌炒蒜食用,或用香料拌茶叶食用,其味鲜美无比;又如广东风味菜“茶香鸡”,肉鲜茶香,补益五脏,这是用乌龙茶精心烹制而成的茶叶菜;  相似文献   

10.
美国虽然是个很年轻的国家,但是它的茶文化也有着悠久的历史,并且也是非常有特色的。从对美国历史的考察我们可以看出,美国人对茶的喜爱是不言自明的,茶叶彰显了美国的自由意志,在美国独立的过程中有着不同寻常的意义。而且,它的茶叶贸易一直都比较发达,是个茶叶消费大国。美国茶文化的最大特色就在于“自由”二字,具体说来就是随意、实用和时尚。因此,美国的茶文化实际上是美国民族精神的体现。  相似文献   

11.
茶情茶趣     
对茶情有独钟的中国人,在饮茶中极重情外,还讲究一个“趣”字。从而形成了别具一格的中国茶情茶趣。 说到茶情,最突出的是以茶祭祖,以茶敬客,以茶为媒。 德昂族有“茶叶创世”之说,该族史诗称:人类是由茶叶变成的。该族十分崇敬茶树,每户每家盖房起屋时都要在房后的菜园边栽几棵茶树,居住的时间越长,茶树长的越高大,以此不忘创世的茶叶。藏族古谚说:“茶是血!茶是肉!茶是生命!”回族谚语:“早茶一盅,一天威风;午茶一盅,劳动轻松;晚茶一盅,提神去痛;一日三盅,雷  相似文献   

12.
“茶叶加工工程”的缘起与内涵殷鸿范(中国农科院茶叶研究所310008)“茶叶加工工程”是“茶业工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形成茶叶色、香、味、形品质特征的一个系统工程。如所周知,茶叶加工是从手工开始的。“看茶做茶”和“看天做茶”是两句在茶界广为流传的...  相似文献   

13.
以茶为菜,古已有之。在4000多年前,中国发现茶时,当时的人是把它当做食用的。所以在我国民间不少地方称茶叶为“茶米”,甚至连饮茶也叫“吃茶”。在陕北,新娘到男家吃的第一顿饭就是茶叶煮饺子。茶的原产地云南省的一些少数民族一直认为,祖先的最初食物是茶与米的结合,因此该省纳西族老人临终前,亲属要把茶叶和米放入死者口中。据专  相似文献   

14.
绿意盈怀     
每年,清明至谷雨间,新焙制的茶叶会离开乡土,汇成绿色的河流,流进城市。在进城的每一条道路上,在城市的大街小巷,乡下人肩扛背挎着点点新绿,吆喝着“茶叶哎!”,朴实的乡村口音响亮着这个季节。于是,这个季节属于茶叶,叫茶季。茶季里,人们看茶、买茶、品茶、论茶。在心里把茶事放在第一位,其他的一切都退居幕后。“茶”对中国人来说,是个温暖的词。有位诗人写道:上帝在喝茶时,开始不怀念咖啡;中国人在喝咖啡时,所有的毛尖纷纷向喉头刺来。道出了中国人对茶的一往情深。它是中国人开始新一天生活的必需品。虽然,柴米油盐酱醋也代表人间烟火,但…  相似文献   

15.
白露 《饮食科学》2007,(7):53-53
来到我的老家.如果主人说要为你“倒”一杯“茶”.你可千万不要信以为真.他们端出来的一定会是一杯白开水.如果真有茶给你喝.他们会说是给你“泡”一杯“茶叶水”。老家不产茶,老家人穷.时鲜的青菜都舍不得吃.更买不起茶。  相似文献   

16.
柴奇彤 《中国食品》2009,(20):56-57
在中秋佳节的日子里.茶作为馈赠,待客的佳品来表达对亲朋好友的敬意是再合适不过的了。但中秋过去了.经常有朋友提到这样的问题:“这是我的朋友送的非常好的茶.您帮我看看.这茶怎么冲泡才更好。”打开茶叶的包装.却往往令人很失望.并不是茶本身不好.而是不适宜的贮存使得好茶陈化了,失去了新鲜.香气消失.滋味变淡。这样的茶不但失去了本身的价值.  相似文献   

17.
喝茶治百病     
我国盛产茶叶,根据记载,茶叶很可能是最早作为药用植物被人们发现的。汉代司马迁《史记》中《三皇本纪》中提到:“神农以赭鞭鞭草木,始尝百草,始有医药。”这里提到的“赭鞭鞭草”,人们认为便是茶叶。可见茶叶在一开始便与医药联系在一起了。战国早期著作《神农本草经》中说:“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之。”东汉的《增广本草》进一步指出:“茶味苦,饮之使人益思、少卧、轻身、明目。”充分说明了茶的医疗保健作用。唐代陈藏器在巨著《本草拾遗》中极力推崇茶是“诸药为各病之药,茶为万病之药。”宋代淳照年间日本学者荣西禅师,在他的《养生记》中曾说:“茶乃养生之仙学也,延年之妙方也。” 《美国健康基金会》主席约翰·温斯伯格医生领导的研究小组经过多年研究后发现:茶内所含的成分  相似文献   

18.
经常喝茶的人都知道,茶有红茶、绿茶、乌龙茶及花茶之分,每一种茶都具有与众不同的色泽、香气和滋味.有些人喜欢红茶“红汤红叶”的色泽特征;有些人爱喝绿茶的微苦微涩、回味无穷的滋味;还有的人唯独欣赏花茶,因为它香气浓,入鼻久而不散,令人心快神爽…….可是,你知道茶叶这种令人喜爱的色香味是怎样来的吗?要回答这个问题,就要弄清是什么化学成分影响茶的色香味,以及这些成分在制茶中所发生的变化.茶叶的“化妆师”  相似文献   

19.
茶叶作为饮品已为人熟知,说到吃,恐怕知道的较少。其实,茶叶完全可以吃,以茶烹制的茶撰,茶香清雅,风味独特,祛病健身,香遍南北,茶叶饭、茶面条、茶味糕点、茶叶饼干、茶叶粽等,更为人们所喜欢。 我国民间不少地方把茶列于大米之前,称茶叶为“茶米”,甚至连饮茶也叫“吃茶”,这是为什么呢?原来,最早的茶叶是作为食用的,春秋时,有“伐而掇之”、“其甘如荠”(《诗经》)的吃茶习惯,即砍倒茶树摘鲜叶煮熟吃。魏晋时,吃茶更有茶叶和大米混煮吃的“茗粥”和茶叶与中药材、糯米熬成糊状的“茶苏”,而唐宋则盛行吃“茶饼”,…  相似文献   

20.
不论喝茶还是做茶餐,不管是出自名茶之地还是自家后园,对于茶叶的好坏之分都有几个大的原则可以遵循。首先是观察茶叶的外观,叶子的色泽与外型是两大判断标准,茶叶形状修长密实整齐,叶片卷曲自然,色泽鲜艳呈墨绿、不掺杂色者为上品。 真正的好茶叶还得经过品茗的考验。品茗分为“闻”与“尝”两个过程。“闻”指闻茶叶的香气,茶叶本身具有芳香物质,会自动散发香味,先闻茶叶的香气茶叶冲泡过后,又可以分为热闻、温闻与冷闻三个阶段。热闻是用来辨别茶叶的香气上是否沾有杂味;温闻是在茶温在45度左右时,品位茶叶在不同温度、不同阶段时的不同香气;冷闻是了解茶香的持久度,越上等的茶,香气越持久。最后就是体验茶入口时的美妙感觉。品茶的最佳温度约在45—50左右,茶入口后先含在口中,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