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Nowhere 《数字通信》2005,(8):F005-F005
我有一个朋友.他是个游戏迷。电脑,不管多少钱,只买最快的;游戏机,不管多少钱.就买最新的。最近换了工作,差旅频频,难免寂寞,于是又玩上了掌机。一出差GBA.NDS.PSP都得带上不说.连手机也换成了N—Gage QD。我问他,带一个QD不就都齐了么.干嘛还要带那么多东西?  相似文献   

2.
《新潮电子》2013,(12):10-10
在今年的广州国际音响唱片展结束后,杂志社又给我们前方报道记者安排了香港采访任务,嗯,这可是难得的“假公济私”去旅游的好机会呀!当然,之前还接到无数的电话,比如帮妹子带化妆品,帮孩子带奶粉,帮老人带保健品,这也意味着我们在香港属于自己的时间几乎没有。  相似文献   

3.
《中国数据通信》2004,6(12):49-49
朋友发来的“责问”短信:“嘿!干什么呢,怎么不上线,忘了我了吗?……”.我忙回:“我也想上网和你聊QQ呀!可我正在外地出差,不能上网呢。”……  相似文献   

4.
2007年,移动通信、WiMAX、IMS、FMC无疑仍是业界的关注点,因为它们还存在一些不确定的东西。而另外两件事情在2007年凸现了出来,它们是中带以太网和外包服务。[第一段]  相似文献   

5.
《家庭电子》2007,(8):78-85
我还清楚地记得,在2002年的某一天。我揣着15000元去买我第一部单反佳能EOS 10D时的情景。心情格外紧张,因为那是我当时买的最贵的一样东西。是呀。15000元钱,一部600万像素的数码单反相机,在当时绝对可以算得上是奢侈品了,而同在店里购物的人也都略带羡慕地看着我的那件“宝贝”。我自然也是假装镇定。同时略带几分得意。  相似文献   

6.
《家庭电子》2007,(12):64-69
N年前,我还抱着我的超薄带线控爱华磁带随身听得意洋洋地走在街上的时候,如果有个家伙突然拿着一个白色的东西站在我的面前告诉我,这个叫iPod,它能存5000首歌,我一定会认为他要么是外星人要么是个疯子。  相似文献   

7.
张成  韩成杰 《新潮电子》2004,(2):133-135
出差在外,如果想写点东西,背着笔记本电脑未免达过累赘,在家兴致来时想记录一些点滴,又娣找开电脑是个漫长的等待,CRT伤身体、台式机耗电,再加上噪音污染……何不试试对着一个可爱的PDA来敲击键盘输入文字?而和为PDA的辅助输入工具,键盘当然是需要大量输入文字的朋友的必需品。  相似文献   

8.
喂,老同学,这么多年不见,你开上车啦。是呀,老同学。嘿,你手里拿的是什么东西呀?收音机?这呀,是对讲机,对讲机,我不知道,做什么用的?和朋友们联络用的。CQ CQ CQ,这里是BG3★★★在呼叫并等待回答。你的对讲机里面说的是什么呀?听不懂。这样吧,老同学,你上车,我和你  相似文献   

9.
在这知识爆炸的年代,我们家长总想让自己的孩子多学点东西、早学点东西,尤其是网络方面的知识。可是网上的东西并不都是阳光和鲜花,也有很多的不良东西。据官方统计.互联网上经营色情信息的网站已经达到了70万家,大量的色情信息和不良信息已经对青少年的成长造成了巨大的危害,如果因为上网阅读了不良文章或看了不健康的图片而变坏了,那该叫家长多么的痛心呀!另外未成年孩子上网很多只是聊天.白白浪费了大好青春,有的还会远走它乡去会网友,这也令家长非常担心。因此我们需要控制孩子上网的聊天时间,最好还能通过检查电脑知道孩子用电脑都做了些什么,随时了解孩子的思想动态。  相似文献   

10.
2007年,移动通信、WiMAX、IMS、FMC无疑仍是业界的关注点,因为它们还存在一些不确定的东西。但另外两个事情在2007年凸现了出来,它们是中带以太网和外包服务。  相似文献   

11.
编辑观点     
我办公室和家里桌子上的计算机旁总是纵横交错地堆放着各种连线,有键盘的、鼠标的、打印机的、U盘的、手机的、数码相机的,……。每天看到这些杂乱无章的线缆,我就头疼不已。因为它们既占地方,不易清理卫生,又容易带倒桌上的其他物品,还非常有碍观瞻。另外,每次出差时,  相似文献   

12.
阎先生:我以前的做法只能叫“模仿”。先是到“高手”家里去听听、看看,回来后自己再摸索着去仿做。但是“模仿”出来的东西毕竟没有现在这个全面和到位。原来我使用了很多“鸡蛋架”来做音响声学道具的,改善效果不太明显不说,关键是那个东西也不好看呀!有一次。我妈来我家里看到这一切时马上对我说:赶紧把你那些乱七八糟的东西给我去掉吧,太难看啦!屋里被弄得像什么样啊!  相似文献   

13.
36逐渐从一个陌生的词汇变得耳熟能详。不过3G可以做什么呢?出差的晚上看手机里的心肝宝贝跟自己Kiss bye?去机场的路上看手机电视?逛街扫店的时候告诉我们哪儿还有更便宜的好东西?指挥家里的电器自动做家务?或者带上手机就可以随处办公而无需窝在办公室的小格子里?好吧,稍微有点耐心,这一切都可以!  相似文献   

14.
中兴MU350     
《数字生活》2009,(7):86-86
MU350支持TD-HSDPA/EDGE高速数据传输,除了能够随时随地提供无线接入服务之外还能打电话、发短信,同时MU350还是一个64MB的U盘,以及一个MicroSD卡读卡器,并且它安装简单,携带方便,特别适合经常外出出差的商务人士使用。  相似文献   

15.
杭扬 《视听技术》2005,(9):12-14
用较低的价格买到较高质量的产品,也就是说购买“超值”或“性价比”高的东西,相信是所有消费者梦寐以求的愿望。对于音响产品中的多声道环绕放大器来说,近年来由于环绕声处理芯片的不断发展,价格逐步降低,但功能却不断增加的趋势非常明显。一两年前四五千块钱还只能考虑5.1声道解码输出的产品,到了现在,7.1声道解码输出的同类产品已经跌入这个价位带,如果过去你还因为价格的原因犹豫不决,那么现在还等什么呢?  相似文献   

16.
很是羡慕北京和上海的观众,这几年不少享有声誉的经典音乐剧都先后在他们的舞台上争相登场。《狮子王》、《歌剧魅影》、《西贡小姐》、《妈妈咪呀》等,这些一度令京沪两地人为之兴奋的好戏大戏,都与广州人擦肩而过。据说,因为广州没有像样的大剧院,百老汇的音乐剧对剧院和舞台的要求很高:又说,广州的演出市场对这类欧美的东西不感兴趣,  相似文献   

17.
金子与大蒜     
《印制电路资讯》2007,(5):73-73
很久以前有一位商人,带着两袋大蒜,一路跋涉到了阿拉伯地区,便把所带的蒜全部给了当地的人们,那里的人从来没有见过大蒜,更想不到世界上还有味道这么好的东西,因此他们用当地最热情的方式款待了这位精明的商人,临别的时候还送给他两袋金子作为酬谢。[第一段]  相似文献   

18.
上月张主编从青岛出差回来,捎回一个小盒子,交给我的时候说了句话:“这款解码器你拿去试试,效果非常不错,而且也不贵。”我半信半疑地把盒子拿到试音室,心想这回有好东西玩了,谁知打开一看,竟然差点跌烂新配的眼镜。本以为主编都赞好的东东,虽然不是大件也应该精巧雅致吧,怎么就只是个黑得不闪亮,做工又土气的小家伙呢?一看就知道是用在专业用途的产品。  相似文献   

19.
9月12日晚上,正在吃饭的李敏莉被一则短信弄糊涂了,短信中说:“你老公在石河子出差出车祸了,目前正在医院抢救室,赶紧给账户里打5000元,急速”。而短信号码竟然是丈夫的电话号码,上面还留下了银行账号。而奇怪的是,李敏莉的老公正在和她一起吃饭,就连手机也带在身上,怎么可能会出现这种短信呢?更令人奇怪的是。一天之后,这则短信自动消失了。  相似文献   

20.
《现代通信》2007,(11):10-11
平时工作离不开网络的Jimmy,这次出差入住“数码e房”,充分享受了“数码e房”的网络服务,在工作之余借助旅游咨询平台饱览了当地风土人情,度过了愉快的出差之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