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通过谷物复配技术得到复配组合Ⅲ,采用淀粉酶和纤维素酶(复合比1∶1)对其进行液化酶解,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进行响应面优化,确定谷物杂粮饮品专用预制粉最佳液化酶解工艺条件为:底物浓度6.60%、加酶量0.40%、温度61.45℃、时间90min,此时谷物液化水解度(DE)值达54.88%,其中各因素的影响大小顺序:加酶量>时间>温度>底物浓度。  相似文献   

2.
以兰州百合为原料,通过兰州百合干法制粉、湿法制粉和喷雾干燥制粉工艺的对比研究,确定兰州百合适宜采用干法制粉工艺,干法制粉百合护色液最佳配方为异VC钠0.5%,柠檬酸0.10%,食盐2%;又对百合粉复配工艺进行研究,确定百合粉复配的较优条件为:百合粉45%、稳定剂1.0%、蔗糖18%,增香剂0.8%,食盐0.5%,麦芽糊精34.7%。本研究为兰州百合粉工业化生产提供了可靠工艺参数。  相似文献   

3.
以大米、绿豆、黄豆、小米、玉米、燕麦为原料,以干酵母、乳酸菌活化液、果酒酵母为发酵剂,采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的方法,以感官评定法进行综合评判,确定了产品的最佳工艺参数和产品工艺配方。最佳谷物复合比例为黄豆∶小米∶大米∶玉米(4∶3∶2∶1、浸泡后添加8倍的水制浆);最佳发酵条件为复配发酵剂(乳酸菌活化液5%、果酒酵母0.025%、干酵母0.025%)用量0.025%、发酵时间2.5 h、发酵温度42℃;最佳产品工艺配方为白砂糖5%、CMC-Na0.375%、黄原胶0.225%、柠檬酸0.05%、乙基麦芽酚0.01%;最佳杀菌工艺条件为100℃、15 min~20 min。研制出了营养丰富、风味良好独特、质地稳定的复合谷物发酵饮料。  相似文献   

4.
将荞麦改性粉,莜麦改性粉,木糖醇按比例混合,研制荞麦莜麦复合谷物粉,通过试验确定最佳工艺配方。结果表明,荞麦改性粉添加量16%、莜麦改性粉添加量22%、木糖醇添加量8%,在此条件下,荞麦莜麦复合谷物粉的感官评分为92.88分,影响荞麦莜麦复合谷物粉感官评分因素由大到小依次为:木糖醇添加量莜麦改性粉添加量荞麦改性粉添加量,其口感细腻,口味均衡,谷香浓郁。  相似文献   

5.
采用香菇、茶树菇、平菇三种香鲜味突出、来源广的食用菌,应用正交实验研究食用菌复配物的配方及复合香鲜味面包馅料的配方与工艺。实验显示:食用菌复配物综合感官评分最高的配比为香菇粉:茶树菇粉:平菇浆=1:0.5:30(w:w:w)。面包馅料最佳配方与工艺为食用菌复配物:食用油:芋泥=31.5:5.5:20(w:w:w),微波加热熟化增香7min。  相似文献   

6.
为开发一款营养健康的谷物复合饮料,以黑豆、黑芝麻为主要原料,通过单因素实验、正交试验,以感官评价为指标以获得产品的最佳配方和工艺,并对产品进行理化和微生物检测.结果表明:黑豆豆浆预制工艺为黑豆浸泡时间为8h,黑豆煮制25min后,按黑豆:水=1:9打浆;黑芝麻浆预制工艺为黑芝麻:水=1:5打浆;该饮料的最佳配方为:黑豆...  相似文献   

7.
《粮食与油脂》2017,(8):65-68
探究挤压膨化处理改善谷物粉中膳食纤维含量及其理化性质。结合《中国居民膳食指南》,通过模糊综合评价方法,采用正交试验法对麦胚粉的营养复配工艺进行优化。试验结果表明,最佳配方为麦胚基础粉60%、全小麦粉15%、糙米粉5%和燕麦粉20%,在该条件下,麦胚粉营养素配比合理,口感和冲调性较好。  相似文献   

8.
本研究采用线性规划法优化谷物杂粮粉(小米、玉米、燕麦、大豆和紫薯)的配比并添加4种食用菌(猴头菇、蛹虫草、杏鲍菇和金针菇),采用挤压膨化工艺制成食用菌复配即食杂粮粉,并测定了谷物杂粮和食用菌复配即食杂粮粉挤压产品的基本营养素和微生物含量。采用电子鼻和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HS-SPME-GC-MS)分析两种谷物杂粮粉的挥发性风味。结果表明,与谷物杂粮粉相比,食用菌复配即食杂粮粉的膳食纤维和蛋白质含量分别提高了15.67%和6.22%,脂肪含量降低了32.48%。谷物杂粮和食用菌复配即食杂粮粉的风味成分分别为43种和46种。相比于谷物杂粮粉,食用菌复配即食杂粮粉的风味成分更丰富,并引入了食用菌中的呋喃和吡嗪等杂环和芳香族类物质,主要为3-乙基-2,5-甲基吡嗪(4.7966%)、3-丁基-2,5-二甲基吡嗪(1.5374%)和2-正戊基呋喃(8.1225%)。主要为3-乙基-2,5-甲基吡嗪(4.7966%)、3-丁基-2,5-二甲基吡嗪(1.5374%)和2-正戊基呋喃(8.1225%)。研究表明食用菌复配即食杂粮粉较传统粮谷类制品在营养和风味特性方面有了明显改善,实现了谷物资源的高效整合,提供了可选择的新型营养食品。  相似文献   

9.
以挤出改性玉米粉为基准原料,添加低GI谷物粉——莜麦改性粉、糯米改性粉、荞麦改性粉、菊芋改性粉研制低GI高膳食纤维谷物复合营养粉,采用单因素和响应面试验优化其最佳工艺参数。结果表明:当莜麦改性粉添加量13.32%、荞麦改性粉添加量5.27%、糯米改性粉添加量11.54%、菊芋改性粉添加量5.99%时,复合营养粉感官评分最高,为95.32分。影响营养粉感官评分因素由大到小依次为莜麦改性粉添加量荞麦改性粉添加量糯米改性粉添加量菊芋改性粉添加量。研究实现谷物资源的同煮共熟,利用玉米、莜麦、荞麦、菊芋具有低GI高膳食纤维的特性,开发出一款适合糖尿病人食用的谷物复合营养粉。  相似文献   

10.
以沙米粉、杂粮粉、杂豆粉和填充粉为主要原料,采用D-最优混料试验设计方案,研究了不同原料复配比例对沙米复合代餐粉感官评分的影响,建立复配比例与感官评分之间的回归模型,考察了配方中各原料的相互效应,获得了最佳配方。具体配方为:沙米粉22%、杂粮粉39%、杂豆粉35%、填充粉4%。在此配方条件下,对代餐粉的蛋白质营养价值进行评价分析,代餐粉的氨基酸比值系数分(SRCAA)和必需氨基酸指数( EAAI)分别为 82.02 和 63.14,蛋白质营养较好。结合生物价(BV)、营养指数(NI)和 SRCAA 与 EAAI 指标综合评价代餐粉蛋白质的营养价值,结果表明,沙米复配代餐粉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