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红外成像导引头性能评估系统技术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本文综述了国内外红外成像导头性能评估技术的发展状况,概述了红外成像导引头性能评估系统的任务,介绍了红外成像导引头主要实验测试内容和红外成像导引头性能评价系统的组成,展望了该技术未来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一种光电(红外/电视)干扰效果评估系统,为半实物仿真模式,采用光电跟踪仪模拟导引头的探测器,导引头图像处理单元由DSP系统硬件实现,在线实时评估方式模拟了导引头的实际工作过程,离线事后评估可以改进导引头的图像处理算法.作为一个通用评估平台,此系统也可以评价不同导引头的抗干扰性能.  相似文献   

3.
美陆军导弹司令部研究、发展与工程中心的先进传感器管理局目前正在制造一种设备,用来测定红外成象导引头的性能。这种设备的基础是要开发如非瞄准线导弹系统(NLOS)(红外型)及中型先进反坦克武器系统(AAWS-M)等这样一些系统。这两种系统采用先进的导引头技术,直到组合凝视焦平面阵列。先进传感器管理局自1978年以来在“狱火”和“铜斑蛇”半主动激光导引头计划的支持下,已经制成了激光导引头性能自动评估系统(ALSPES),而制造红外成象导引头性能自动评估系统(AIISPES)设备则是该项成果在红外导引头的自然扩展。AIISPEs设备将能进行传统的红外测试,诸如最小可分辨温度(MRT)、等效噪声温差(NETD)及其他传感器特性的测试。在AIISPES与用来评估红外传感器性能的其他设备之间,唯一区别是AIISPES是为测量关键的导引头特性参数而制造的。为此,它需要完成阈值灵敏度、自动增益控制校正、传递函数、静态跟踪率误差、制导噪声和动目标测试等工作。  相似文献   

4.
红外成像导引头性能评估系统技术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红外成像导引头性能评估系统技术探讨刘永昌(兵器工业总公司第203研究所陕西长安710111)本文综述了红外成像导引头性能评估系统的任务和国内外红外成像导引头性能评估技术发展的现状,介绍了红外成像导引头的主要实验测试内容和红外成像导引头性能评价系统的组...  相似文献   

5.
针对红外成像导引头复杂战场环境适应性测试,提出了一种采用数字图像注入式的闭环半实物仿真试验方法,并分析了闭环注入式仿真试验系统的组成及工作原理。由于仿真测试时红外成像导引头的传感器被图像仿真计算机和图像注入接口设备取代,导致数字图像生成及脱靶量计算环节存在延迟和误差,使伺服控制系统的性能与实际工作情况可能不一致,从而影响仿真试验结果精度和置信度,因此,在建立导引头伺服控制系统模型的基础上,研究了仿真时间延迟、脱靶量误差对伺服控制系统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由于脱靶量误差对跟踪精度的影响仅为1.33%,如果将时间延迟控制在56.5 ms之内,开展闭环注入式仿真试验是可行的,该结果可为下一步开展红外成像导引头闭环注入式仿真试验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6.
李慧 《红外与激光工程》2013,42(10):2603-2607
红外成像制导武器对抗是光电对抗的重点领域。在红外成像制导对抗数字图像注入式闭环半实物仿真试验时,由于红外导引头传感器被图像生成和图像注入计算机取代不参与工作,需要建立准确的导引头伺服控制系统的传递函数模型,进行仿真实验和实际工作两种情况下导引头控制回路性能的等效性分析。基于此,结合某型红外成像导引头的结构组成特点,将导引头划分为七个不同的功能模块,提出了导引头伺服控制系统建模的总体设计方法。采用机理建模和实验测试结合的方法建立了该型导引头完整的伺服系统模型,导引头在幅值5,频率2 Hz 弹体正弦扰动下的光轴能够保持稳定,经过测试,导引头实际输出弹目视线角和角速率能够高精度稳定跟踪真实的弹目视线角和角速率,结果验证了伺服控制系统数学模型的准确性。研究成果为同类设备伺服系统的建模和红外成像制导武器对抗图像注入式闭环仿真测试实验提供了方法和模型支持。  相似文献   

7.
王霞  朱妍  钱帅  苏秉华  孙鲁  薛竣文 《红外技术》2019,41(9):874-881
针对红外导引头注入式试验过程,研究分析影响红外制导结果的主要场景因素,定义面向制导过程的目标场景复杂度的概念;根据红外导引头在不同目标场景中制导难点的差异,将目标场景根据目标的运动状态分为"静态目标场景"、"动态目标场景"两种类型,分别建立两种情况下目标场景复杂度的计算表述方法,并通过仿真实验验证评估方法的可行性。研究结果对红外制导仿真试验前期注入目标场景的构建和选择提供了数据理论参考,同时能作为红外制导武器场景适应能力评价工作的数据依托。  相似文献   

8.
闭环注入式仿真是开展红外成像制导武器对抗及其复杂环境适应性试验的一种有效手段,它在传感器被图像仿真计算机和图像注入接口设备取代的情况下,采集导引头的框架角数据,实时仿真生成红外数字图像,并通过注入接口设备直接注入到导引头信息处理电路中进行试验。分析了闭环注入式仿真试验的工作原理,设计了仿真试验系统的软硬件平台、工作时序,理论计算了仿真试验系统产生的失调角延时和失调角误差,并利用搭建的仿真试验与导引头实际工作一致性分析平台,分析了因失调角延时和失调角误差导致导引头输出的偏航、俯仰角速度误差和制导精度误差。仿真结果表明:仿真试验与导引头实际工作条件是一致性的,设计的仿真试验系统较为科学合理,该结论可为开展红外成像导引头闭环注入式仿真试验提供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9.
针对某型红外导引头综合测试性能测试的需求,以分布式控制系统为模型,构建一种基于内存反射光纤网络的红外导引头测控系统.利用内存反射网的高速和实时性,结合目标模拟器和三轴转台控制单元,能够实时测量导引头的数字、模拟、LVDS等信号,分析评估导引头的综合性能指标.  相似文献   

10.
红外成像导引头为红外成像系统的具体应用。首先分析了红外成像系统针对不同应用需求而衍生出来的几个表征灵敏度的物理量。根据红外成像导引头的实际考核要求,概述了对红外成像导引头进行战术技术指标测量时引入的灵敏度定义。提出了一种红外成像导引头灵敏度现场校准的方法,根据此方法,分别设计了两种不同结构的现场用红外成像导引头灵敏度现场校准装置,给出了设计结果,并对这两种方案的性能进行了比较。结合外场测试数据和实验室测试数据,最终目的是要建立一个红外成像导引头灵敏度测量的行业技术规范。  相似文献   

11.
电子对抗效能评估是一个多学科门类交叉的综合性研究课题,为了进一步深入研究这个复杂的问题,文章根据系统分析的理论提出了电子对抗效能评估的四维分析空间的概念。这四维分析空间分别是评估对象维、评估用途维、评估方法维、评估指标维。只有根据评估结果的用途,选择合理的评估方法,确定满足要求的评估指标,才能对评估对象做出合理的评价。  相似文献   

12.
康亚明 《电子设计工程》2011,19(3):113-115,119
为了更有效地评价网络学习的效果,设计了一种基于层次结构的网络学习评价模型,根据模型建立了网络学习评价指标体系,应用专家会议法确定指标权重,最后通过模糊综合评价法建立数学模型并计算评价结果。国内多数网络教学平台主要侧重于教学及交流功能的实现,缺少对学生学习过程的监控、反馈和评价。该评价法将过程性评价和结果性评价相结合,将模糊理论应用于网络学习评价。在学习站点上使用表明,该方法对在线学习者能进行较客观有效地评价。  相似文献   

13.
桂媛 《电子质量》2012,(7):1-4,11
云计算平台由大量云计算相关产品和承载产品运行的硬件集成,这个集成涉及到大餐的云计算相关技术和标准。该文立足云计算的特点束研究云计算平台的通用评测体系,从IaaS、PaaS、SaaS层而总结出用于度量云计算平台的指标体系,从功能、性能、安全、可靠性角度提出基准评测方法.最后提出评测模型。云计算平台的通用评测体系实现了对云计算平台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规范管理.为企业测评云计算平台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遥感应用需求的增加和应用水平的提高,对遥感图像质量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为提高图像质量,一方面不断改进成像系统,另一方面也研究开发出各种图像处理方法,其中如何评价图像处理前后图像质量的变化是处理算法开发的重要环节。从应用的角度,通过对比评价图像处理前后的质量,初步研究提出了基于图像应用的主、客观评价方法,以找出算法处理的薄弱环节,为算法的优化提供支持。  相似文献   

15.
信息网络对抗系统效能评估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玉兰 《无线电工程》2007,37(2):10-11,60
对信息网络对抗系统评价的指标和内容进行了研究。所选取指标的意义明显,可建立数学模型定量求解或通过仿真、试验等方法来测量。选取多层次、多方面的一组效能指标来进行评价,从而构成一个效能指标体系,系统地反映信息对抗装备的作战效能。  相似文献   

16.
论电磁损耗     
本文讨论的主题是电磁损耗。重点论及电磁由损耗走向开放所出现的种种问题。文中深入讨论了电磁损耗的条件评价,几何评价和相位评价。研究表明,损耗给一般电磁系统带来了质的变化,如系统的开放性、场量的耦合性、信息的蚕食性和演变的定向性。本文最后指出,建立真正意义上的有耗电磁学值得尝试。  相似文献   

17.
含逻辑门的武器系统效能评估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王健  徐海洋  王永江 《电光与控制》2011,18(11):101-104
在模糊综合评判和灰色聚类评价法中,各个指标间总是采用单一的线性加权的方法.为了充分体现各个指标间复杂的聚合关系,排除“一票否决”式指标对总体效能的影响,借鉴逻辑门思想,加入了“与”、“或”逻辑关系.通过实例验证,证明了方法的可行性,解决了“一票否决”式指标对评估方法的影响;同时也为现有评估方法的改进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18.
一种基于模糊理论的网络学习评价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网络学习评价的认识研究,针对网络学习评价中包含有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提出了用模糊数学中模糊综合评判的方法来评价网络学习。依据评价指标体系原则建立了网络学习评价指标体系,运用模糊综合评判原理构建了一个实用的网络学习评价的数学模型,利用该模型能迅速地对学生进行综合客观公正的评价。  相似文献   

19.
实验技术人员的考核工作是实验技术队伍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认真搞好实验技术人员的考核工作有利于调动广大实验技术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有利于促进教学、科研、实验室建设等各项任务的完成。针对高校实验技术人员的岗位特点和素质要求,建立了实验技术人员的模糊灰色综合评价模型。结果表明,运用模糊灰色评价方法对实验技术人员的评价是可行的,并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20.
雷达抗干扰效能是衡量雷达设备性能的重要指标,如何准确、客观、快捷地评估雷达抗干扰效能,对雷达、干扰双方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概述了雷达抗干扰技术,分析了雷达抗干扰效能评估过程,研究了雷达抗干扰效能评估方法。简要介绍了传统的雷达抗干扰效能加权评估方法,详细论述了雷达抗干扰效能多层次模糊评估方法,并将该评估方法应用于雷达接收机的技术等级评判中。实例结果表明,该评估方法能客观、定量地评估雷达抗干扰效能,具有一定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