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用2 7Al-NMR验证 3种铝 (Ⅲ ) -有机酸溶液配合物鞣剂存在组成结构的差别。按文献[1- 2 ] 介绍的方法 ,用这 3种鞣剂鞣制山羊裸皮 ,经整理干燥后 ,测试铝鞣革的抗张强度、断裂伸长率、崩裂强度、崩裂高度、撕裂强度、厚度、密度和孔隙率 ,评价革的柔软度。结果表明 :不同结构的铝 (Ⅲ )有机酸配合物所鞣革的崩裂强度、厚度、视密度、孔率和柔软性有明显差别 ,表明铝 (Ⅲ )有机酸配合物的组成结构对所鞣革的物理机械性能有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2.
铝预鞣白湿皮工艺的成革面积得率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本研究以猪皮和山羊皮服装革为对象,阐述了皮张个体差异和复鞣对成革面积得率的影响。在排除了皮张个体差异和复鞣的影响仍可证明,专用铝鞣剂预鞣白湿皮技术生产的革的面积得率明显大于片蓝皮工艺生产的革的面积得率,对猪皮正面服装革和沙发革,可增加5% ̄8%。  相似文献   

3.
1 简介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 ,人们开始关注于所穿衣物的舒适度、适穿性和功能性并采用各种方法来评价上述指标。已有报道涉及纤维手套的功能性 ,然而迄今为止 ,还没有文献涉及皮革手套。2 实验方法2 1 手套革的准备浸酸绵羊皮用醛、铝盐和锆盐鞣制得到白湿皮 ,白湿皮用合成鞣剂复鞣 ,染色 ,加脂。非铬鞣绵羊皮分别用三种不同的加脂剂 (磷酸酯化烷烃加脂剂 ,亚硫酸化天然油脂和磺酸化合成油脂的混合物 ,天然油脂乳液 )进行加脂。按常规方法得到的铬鞣革用磷酸酯化烷烃加脂剂加脂。所有的实验革种都按全粒面工艺用酪素蛋白填料涂饰。2 …  相似文献   

4.
铝鞣剂使用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采用实验室制备的铝鞣剂和不同的铝、铬鞣剂比例,金属氧化物总量为1.2%,铝、铬鞣剂同时使用和先加铝鞣剂,后加铬鞣剂的鞣制方法对比结果表明,先铝后铬鞣制的山羊革崩裂强度和抗张强度更高,但延伸率更小,同时使用有利于提高弹性,铝用量比例增大时,崩裂强度提高,撕裂强度反而下降。不管何种加料方式,铬盐最低用量为0.6%Cr2O3时,所鞣山羊革的收缩温度便可达95℃。  相似文献   

5.
国峰  马兴元 《皮革化工》2000,17(1):1-3,8
本文介绍了免浸酸白湿皮铝鞣剂NPA的制备及应用 ,提出了免浸酸铝鞣白湿皮新工艺。结果显示 ,该白湿皮粒面细致、革身丰满、收缩温度达到 78℃。  相似文献   

6.
铝预鞣白湿皮技术研究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在铝预鞣白湿皮制革技术中,较使用硫酸铝、专用铝预鞣更有利于白湿皮技术的实施,成革质量也更优。该白湿皮技术较片蓝皮工艺可少用铬盐约50%,废鞣液铬含量显著减少(约Cr2O30.15g/l),通过强化复鞣、加脂等,可生产出优良的绒面服装革、沙发家具革,以及独具特色的正面服装革。较片蓝湿皮工艺可增大得革率5%~8%,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明显  相似文献   

7.
京尼平与栲胶和铝盐的结合鞣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丁克毅  李杰 《中国皮革》2007,36(11):8-11
在前期对京尼平(genipin)与皮胶原反应性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考察了其与缩合类的荆树皮栲胶、水解类的栗木栲胶和铝盐的结合鞣时,各种鞣剂的用量和使用先后顺序对皮粉湿热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1)用栲胶预鞣、genipin复鞣的效果,要优于genipin预鞣、栲胶复鞣的效果;缩合类栲胶与genipin结合鞣的效果,要优于水解类栲胶;用铝盐预鞣、genipin复鞣的效果,要优于genipin预鞣、铝盐复鞣的效果。本研究为全植鞣工艺和铝预鞣白湿皮工艺提供了新的选择。  相似文献   

8.
白湿皮制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猪皮用铝盐预鞣制成白湿皮,经挤水、剖层、削匀后,再浸酸脱铝,用稀土—铬结合鞣,制成各种轻革产品。并论述了工艺要点和白湿皮制革的优点。  相似文献   

9.
林栩  牛晓辉  陈代君 《中国皮革》2005,34(11):31-34
(上接2005年第7期)3·1WT白湿皮系统主要用于生产各种不是非常紧实挺身、柔软或者较为柔软类型的植鞣革或无铬鞣革,例如软包、沙发、服装、汽车用革等。该系统以SILVATEAM公司开发生产的LEDOSOL WT鞣剂为基础发展而成,通过用该鞣剂对酸皮进行预鞣,制得白湿皮,然后进行快速植鞣制成植鞣革,或者使用合成鞣剂、多种类型的复鞣剂制作白色或无铬鞣革。LEDOSOL WT鞣剂是改性的醛和特殊合成鞣剂的产品,具有较强的鞣性和渗透性,并有极佳的柔软效果,经过LEDOSOL WT预鞣的坯革,可以象铬鞣革一样直接进行后续的机械操作—挤水和削匀到…  相似文献   

10.
对基于锆-铝-钛配合鞣剂鞣的乙醛酸助鞣工艺进行研究,先确定乙醛酸的加入时间,然后采用正交试验,以坯革的收缩温度、感官性能和鞣制废液中化学需氧量作为评价指标,综合考察浸酸终点pH、乙醛酸用量、鞣剂用量及提碱终点pH对评价指标的影响,优化出最佳的乙醛酸助鞣工艺。结果表明:乙醛酸具有良好的助鞣作用,可以提高白湿革的收缩温度,改善白湿革的感官性能和物理机械性能。优化得到的最佳工艺为:浸酸终点pH为2.6~2.8,乙醛酸用量为0.5%,锆-铝-钛配合鞣剂用量为25%,提碱终点pH为3.9~4.1。该工艺所制备的白湿革的收缩温度超过87℃,并且白湿革的物理机械性能、感官性能与铬鞣革不相上下。此外,鞣制废液中COD含量相较于常规铬鞣工艺降低了40%,具有良好的环境友好性。  相似文献   

11.
改性木素磺酸金属盐鞣剂应用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慧  李书卿  单志华 《西部皮革》2007,29(10):12-14
木素磺酸钾和木素磺酸钠是由木素磺酸改性的金属盐鞣剂,研究了2种鞣剂与荆树皮复配时鞣制效果以及与铝盐结合鞣效果。研究表明,木素磺酸钾能部分代替荆树皮鞣制,成革效果近似荆树皮鞣制,且抗张强度和撕裂强度还略有提高。同时,木素磺酸钾与铝盐结合鞣,成革收缩温度以及外观手感可达服装革和鞋面革要求,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清洁化鞣制方法。  相似文献   

12.
无铬鞣剂—聚丙烯酸与铝配合物的研究与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丙烯酸和氯化铝为原料,采用溶液聚合法合成丙烯酸树脂,再与铝离子配合,生成一种配合物鞣剂。通过化学分析、红外光谱、差热分析、紫外光谱等手段对产物进行表征,并将其用于蓝皮的预鞣和复鞣,结果表明;该鞣剂既体现了丙烯酸树脂对皮革填充性好,丰满的优点,也体现了铝鞣剂柔软、纯白、粒面细致、延伸性好的优点。  相似文献   

13.
研究了二聚儿茶素和噁唑烷单独鞣制,儿茶素-噁唑烷、噁唑烷-儿茶素2种鞣制顺序以及儿茶素-噁唑烷在体外形成模块后用来鞣制浸酸绵羊皮,通过测定每种鞣法得到坯革的Ts,研究了不同鞣剂对坯革的耐湿热稳定性的影响;最后通过电子扫描显微镜(SEM)对这些坯革收缩前后的形态做了进一步观察。结果显示:儿茶素-噁唑烷这一顺序得到坯革的耐湿热稳定性最好,观察到的未收缩样品的SEM的纤维排列更紧实均匀;而且无论使用哪种鞣法,坯革收缩以后的纤维均不如收缩前均匀,而且收缩后的纤维堆积到一起,被打散的胶原纤维散布在皮内部。  相似文献   

14.
植物鞣剂-金属盐结合鞣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石碧 《中国皮革》2007,36(7):1-4
简要介绍了植物鞣剂与金属盐结合鞣的原理及方法。重点阐述了用戊二醛、合成鞣剂以及改性淀粉和改性戊二醛结合分别对皮进行预处理后,再用植物鞣剂与铝盐进行结合鞣的工艺,并对各种方法所得的成革性能进行了评价。  相似文献   

15.
助鞣剂的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本文研究了助鞣剂PAT和PCP在裸皮中的吸收情况和鞣革性能。同时研究了它们与铬、铝、甲醛和栲胶等鞣剂的结合稳定性及其产生的助鞣作用。讨论了这两种助鞣剂与各种鞣剂配合使用的优化方案。结果表明,助鞣剂自身没有鞣性,但基于其多官能基结构,可以明显的增强鞣剂与革的结合能力,从而改善革的物理性能,并显著减少废液中的鞣剂含量。将这两种助剂搭配使用,可以生产出高质量的鞋面革和服装革。  相似文献   

16.
皮化材料应用对绵羊革强度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绵羊皮革以其特有的平细粒面、优良的手感深得人们的喜欢。但是 ,绵羊皮粒面层厚、毛孔多、脂腺多 ,使之物理机械强度较低 ,尤其是改良后的细长毛皮。本论文选用了 4种加脂剂、8种聚合物树脂复鞣剂、4种合成鞣剂、2种氨基树脂、2种栲胶 ,进行对比试验。通过对抗张强度、撕裂强度、崩裂强度的测试 ,发现 :用小分子加脂剂加脂 ,皮革有较好的强度值 ;用氨基树脂复鞣 ,皮革有较好的强度值 ,如 R6;用中等分子量聚合物树脂复鞣土种皮 ,皮革有较好的强度值 ,如 L enkotan970 ;用大分子聚合物树脂复鞣改良皮 ,皮革有较好的强度值 ,如 Relugan RE。  相似文献   

17.
综述了非铬金属鞣剂、硅鞣剂、醛鞣剂、植物鞣剂等白湿革鞣制技术的鞣制机理及鞣制特性,以及近年来国内外最新的白湿革鞣剂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18.
介绍了有机硅的特性及在皮革工业中的主要应用,其主要用作皮革防水剂、鞣剂、加脂剂、涂饰剂等。综述了国内外有机硅皮化材料的主要生产厂家及产品性能。对未来发展有机硅皮化材料提出了几点意见,并对其在皮革中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9.
合成了六种新型的同系列的无铬鞣剂;用红外光谱(FT-IR)分别证实了它们带有的官能团的存在;并采用氨基酸分析来初步研究这些无铬鞣剂的鞣制机理。由氨基酸分析表明所合成的无铬鞣剂鞣制机理为:鞣剂分子中多官能度的N-CHOH与胶原蛋白分子主链上的酰胺基,侧链上的胍基、氨基、羟基等发生脱水缩合反应,形成多点交联结合,从而达到鞣制的目的。  相似文献   

20.
本文对丙烯酸类聚合物鞣剂的组成、类型、特点、合成方法及其与胶原的作用机理等方面进行了系统地综述 ,举例说明了丙烯酸类聚合物鞣剂在制革生产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