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基于并行分时A/D转换器的理论研究,对该类型A/D转换器进行了系统行为级设计和仿真。分析了系统中并行误差及流水线A/D转换器等误差源对整个系统性能的影响。通过计算机仿真,给出了系统模块的设计参数。通过理论分析与系统仿真,为并行分时流水线A/D转换器的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数据参考,为该类型A/D转换器提供了设计优化方向。  相似文献   

2.
本文介绍了基于USB接口的出租车检测系统的硬件和软件设计方法;简述了协议转换芯片FT245BM和D/A转换器AD7398的特点和工作原理,讨论了单片机DS87C520与D/A转换器AD7398的接口方法.  相似文献   

3.
为提高现代数字控制系统中多通道模/数转换的效率,介绍串行多通道模/数转换器AD7890工作原理。选用TMS320F2812作为处理器,给出AD7890与DSP串行外设接口的硬件实现方法、电平转换方法及软件实现流程。实际应用表明,系统的A/D转换效率较高,性能稳定。为实现多轴数字控制系统的A/D转换功能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案。  相似文献   

4.
符合192kHz DVD声频标准的D/A转换器 Analog Devices的AD1853是24位立体声D/A转换器。该器件可帮助OEM厂商达到DVD机的最新192kHz声频抽样比率标准。 AD1853将数据转换的专利技术和∑-△转换器芯核结合,使32kHz到192kHz的声音性能,以任何抽样比率标准衡量都有大幅度提升。由东芝、先锋、华纳兄弟和  相似文献   

5.
在数字无线电系统中,宽带A/D转换是其中的关键技术之一,选择合适的A/D转换器是实现高速率A/D转换的前提。该文基于A/D转换的基本技术和性能指标分析,讨论了A/D转换器的选择原则,∑△A/D转换器的工作原理及宽带A/D转换器的典型应用。  相似文献   

6.
在150kW短波发射机中,A/D转换器的应用极为广泛,其中最为常见的两种A/D转换器型号当属MC14433与AD574。基于此,本文将围绕两种常见的A/D转换器原理进行对比,并深入对比150kW短波发射机中两种A/D转换器的应用效果,最终可确定AD574型号的A/D转换器能够更好服务于150kW短波发射机。  相似文献   

7.
A/D转换器是基于软件无线电的多模移动终端中的关键器件.文章简要描述了移动通信信号特征,对闪烁型A/D转换器(Flash ADC)和Σ-Δ A/D转换器的性能进行了详细分析与比较,指出Σ-Δ A/D转换器可以更好地满足多模移动终端中对大动态范围A/D转换的要求.  相似文献   

8.
应用于流水线ADC的参考电压源及其输出缓冲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姜杰  尹文婧  许俊  李联 《微电子学》2006,36(6):806-809
在流水线结构A/D转换器中,参考电压的波动将会影响到其转换精度。文章分析了参考电压变化对A/D转换器整体性能的影响,通过Matlab仿真加以验证。并基于带隙基准源,为一个10位40 MHz采样频率的流水线A/D转换器设计了两个电压值为1/2VDD±0.5 V的参考电压源及其输出缓冲放大器。采用SMIC 0.35μm 3.3 V CMOS工艺,Hspice仿真结果显示,参考电压的最大波动小于0.3 mV,最大温度系数为12 ppm。  相似文献   

9.
文章详细介绍了MC14433和AD574两种A/D转换器的功能,分析了它们在TBH522型150kW短波发射机中的典型应用电路,并对两种A/D转换器件的性能进行了比较,指出了它们在使用中的不同.  相似文献   

10.
AD7706 16位Σ-ΔA/D转换器,可以对具有高内阻信号源和传感器信号直接进行A/D转换。本文给出AD7706在动态心电信号测量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1.
黄江鹏 《电视技术》2014,38(5):62-65
针对以往多路信号源数模转换模块及后续调理电路的复杂性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FPGA和PCI总线技术的信号源系统设计。以FPGA作为中央控制核心,采用D/A转换器AD5628,围绕其展开系统硬件电路与FPGA逻辑时序设计,实现了多路幅值为-6~6 V可调模拟量信号源的并行输出。测试结果表明,系统输出信号精度高,稳定性强,满足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12.
本文对Hopfield神经网络A/D转换器电路进行了分析。对照转换条件及电路的稳态方程,讨论了输出状态与参考输入必须满足的条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两种改进A/D转换电路的途径:(1)对原电路选择适宜的参考输入;(2)根据Hopfield线性规划网络提出的一种新电路。文中还给出了PSPICE模拟计算,所得结果与理论分析吻合。  相似文献   

13.
基于耦合电感的高增益变换器在新能源发电和直流微电网中均有良好的应用前景。论文在分析基于耦合电感的高增益升降压(Buck-Boost)变换器工作原理的基础上,采用开关流图法建立变换器的模型,详细推导了变换器的稳态模型和交流小信号模型;电力仿真(PSIM)软件对变换器小信号模型的仿真结果证明论文模型的正确性。论文结果对高增益DC/DC变换器控制回路的设计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4.
高速A/D转换器AD7654与单片机接口电路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16位A/D转换器AD7654的主要特点、工作原理和工作时序,设计了AD7654与单片机的接口电路,并结合实际给出软件流程和相应的汇编源程序.  相似文献   

15.
12位双路同时转换A/D转换器AD7862及其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AD7862是美国AD公司推出的一种12位4通道双路同时采样转换高速模数转换器。文中介绍了它的性能特点,内部结构,工作时序,以及在介损角测量中的应用,并详细给出了其与单片机的接口及C51语言的应用程序。  相似文献   

16.
针对标准电压源的高失调性、低稳定性等缺陷,提出了一种高精度精密电压源的实现方案。通过标准电压源的生成过程分析基准电压源对数模转换器的要求,进而选择20位高精度数模转换器AD5791。重点阐述了其电路的设计方案,并结合AD5791的硬件特性和软件设置克服了以往数模转换器作为基准源的高失调现象。对实验数据进行测试表明,该方案具有线性度高、稳定性好的优点,能输出0~10 V连续电压且其输出精度可达0.02mV,线性度高达99.996%,能够满足高精密电压源的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17.
高速模数转换器AD9283在中频数字接收机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吴芝路  杨水旺  任广辉 《电子器件》2007,30(3):1088-1090,1094
AD9283是AD公司生产的8 bit高速A/D,输入带宽达475 MHz,最高抽样速率为100 MS/s.高性能、低功耗等使其应用于小信号模数转换.为了将其应用于S波段遥测中频数字接收机中,研究了AD9283工作原理和典型应用.介绍了AD9283的主要特点及典型应用电路,给出了其应用,其中A/D采样基于带通采样定理,这样就降低了后级信号处理难度,介绍了基于史密斯圆图法的A/D输入阻抗匹配电路设计,并给出了几个中频频点的匹配参数,最后指出了AD9283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应注意问题.  相似文献   

18.
A CMOS analog to digital converter based on the folding and interpolating technique is presented. This technique is successfully applied in bipolar A/D converters and now also becomes available in CMOS technology. The analog bandwidth of the A/D converter is increased by using a transresistance amplifier at the outputs of the folding amplifiers and, due to careful circuit design, the comparators need no offset compensation. The result is a small area (0.7 mm2 in 0.8 μm CMOS), high speed (70 MS/s), and low-power (110 mW at 5 V supply, including reference ladder) A/D converter. A 3.3 V supply version of the circuit runs at 45 MS/s and dissipates 45 mW  相似文献   

19.
介绍了一种电子束曝光机图形发生器模数转换器的设计方案,该设计方案以ADI公司的模数转换芯片AD9223为核心,根据电子束曝光机背散射信号的特点,设计了合理的前端放大器和驱动电路及基准源。这样,提供了与DSP的无缝接口并提高了转换速度。该模数转换器可用于电子束和离子束曝光机中的图形发生器采集标记数据和图像数据信息,同时也可用于原子力显微镜采集图像数据信息。  相似文献   

20.
介绍了320×240非制冷红外头盔成像单元的基本原理,以及基于片上系统设计非制冷红外头盔热成像电路单元的方法,给出了现场可编程阵列功能组成框图。在分析成像电路结构的基础上,重点介绍了A/D转换、非均匀性校正及显示控制等关键技术,对主要驱动信号进行了仿真,结果表明:采用单片高性能的现场可编程器件,基于片上系统方法设计非制冷红外头盔成像电路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