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Planning》2019,(19)
智能交通是智慧城市建设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板块,交通规划和交通诱导成为交通领域的研究热点。准确的交通流量预测是实现交通规划和诱导的前提。交通流量预测主要分为长期预测和短时预测,长期预测主要是以天、月甚至年为时间单位,进行宏观意义上的预测,短时预测一般时间跨度不超过15分钟。本文主要以短时预测为研究对象,采用小波神经网络算法对某地区进行预测研究。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较好地实现该地区短时交通流量的预测,对智慧交通中的规划诱导有着重要的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2.
用小波神经网络预测深基坑周围地表的沉降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小波神经网络应用于深基坑周围地表沉降的预测,提出了一种有效的预测方法,并构造了预测沉降的小波神经网络模型。预测结果表明,该方法收敛速度快、预测精度高,为预测深基坑周围地表沉降量的一种实用方法。  相似文献   

3.
滑坡预测预报的研究现状与发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在指出滑坡预测预报对减灾防灾的重要意义后,简要而系统地讨论了滑坡预测预报。首先分析了滑坡预测预报的具体含义。其次,在对国内外滑坡预测预报研究成果深入分析的基础上,从滑坡的时间预测预报、空间预测预报两个方面总结了滑坡预测预报研究的主要方法。最后建设性地分析了滑坡预测预报研究的发展趋势和未来研究的突破口。  相似文献   

4.
杨旭瑞 《山西建筑》2015,(5):213-214
简述了灰色理论及灰色预测类型,通过分析建筑工程施工成本动态预测的内涵及意义,从成本动态预测步骤、灰色预测建模、灰色预测制图三方面阐述了建筑施工过程中成本动态灰色预测的方法,指出引入灰色预测对成本动态进行监测,是成本管理控制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5.
赵鹏  张宏伟 《中国给水排水》2008,24(5):90-93,97
采用混沌理论对城市用水量时间序列的混沌特性进行了判定。基于最大Lyapunov指数法,提出了城市用水量短期预测的模型以及多步预测的步骤。实例研究表明,基于最大Lya-punov指数法的预测结果明显好于BP神经网络法,在计算得出的最大可预测时间尺度内预测精度较高,而在最大可预测时间尺度外的预测精度大为下降。  相似文献   

6.
神经网络组合预测法在软基沉降预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田其桢 《山西建筑》2009,35(18):104-106
通过引入神经网络组合预测模型,对软基沉降序列进行了非线性组合预测。预测结果表明,神经网络组合预测的结果比各单项模型预测的结果都好,提高了软基沉降的预测精度,可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本文基坑变形预测共包含了两个过程,即一次非线性预测和二次非线性预测。其中,一次非线性预测是利用多种回归模型对基坑的变形进行回归预测,探讨不同回归模型的预测效果,并选取较优的回归结果进行组合预测;二次非线性预测是利用混沌RBF神经网络对组合预测的搜索误差序列进行二次预测,进一步减少预测误差,提高预测精度。结果表明:本文的预测精度较高,该方法在基坑变形预测中具有较高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8.
软土路基沉降的优性组合预测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通过分析实测数据来预测沉降是实际工程中较多采用的方法。单一的预测方法各有其适用性,同时也存在着不足,据此提出既能综合利用多种预测方法提供的信息又能提高预测精度的组合预测。不同机理的沉降预测方法组合时,以误差的平方和或离差绝对值之和最小为准则的组合预测不一定能如实地反映其有效性。因此,采用以有效度最大为准则的优性组合预测,并通过具体工程实例分析,说明优性组合预测的有效性及加权系数的时变特性。  相似文献   

9.
根据灰色系统理论的信息处理原则,建立了灰色系统沉降预测的等步长灰色时变参数模型,并在求解过程中引入遗忘因子以修正预测结果。模型充分考虑了预测系统的时变性和灰色性,从而降低对预测系统状态的预测误差。实例预测表明,灰色时变参数模型可以将工后总沉降量的预测误差控制在7.0%以内。误差检验结果显示,预测结果的精度等级较遗忘因子修正前有显著的提高。  相似文献   

10.
科学的预测     
科学的预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即社会预测、科学预测、技术预测、经济预测和军事预测等,简称为预测。预测是对未来事物的发展趋势,用科学的方法所作的分析、判断与展望。预测是根据过去和现  相似文献   

11.
土石混合料压实特性试验研究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对不同级配、不同粗粒含量及破碎率的土石混合料进行了击实试验,分析了击实功、击实方法及等效处理法对土石混合料击实结果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级配良好的试样,压实特性较好;粗粒含量超过75%时,最大干密度增加不明显,此时,击实功不宜太大;等量替换法与大型击实试验结果接近。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应综合考虑以上因素,这样便能获得更好的压实效果。  相似文献   

12.
巨粒土高填路堤现场填筑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重要的路堤填筑工程,国内目前一般都采用试验段法来确定填筑施工参数,已取得良好的效果。通过对河南S325侯饭线巨粒土高填路堤现场填筑试验,采用沉降量、灌水法以及弯沉等多种方法对路基质量进行检测对比,探讨巨粒土的压实机制以及颗粒级配、含水率、碾压机械、铺土厚度以及碾压遍数等不同施工工艺参数及不同参数的组合对压实效果的影响,提出巨粒土现场压实质量控制应以沉降差为主,并结合施工工艺参数的方法来控制,该法可有效保证填筑质量,加快施工进度,并可对类似工程的质量控制、检测和评价提供参考,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超大粒径人工砾石土的击实特性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2种击实功、3种击实尺寸、8种掺砾量的人工砾石土进行击实试验,研究人工砾石土颗分曲线、最优含水率、最大干密度、破碎率、细料变化等特性。得出尺寸效应、骨架作用、掺砾量、击实功是人工砾石土击实特性的关键影响因素。人工砾石土在击实功能的作用下颗粒级配趋于良好,其最优含水率均随人工掺砾石量的增加而降低,破碎主要发生在粒径大于约为最大粒径的0.5倍的颗粒范围内。当掺砾量小于60%时,采用2 690 kJ/m3功能300型击实对超大粒径人工砾石土进行质量控制是完全合适的。对于超大粒径人工砾石土的压实度检测,采用粒径小于20 mm的颗粒更能反映击实料的细料变化。  相似文献   

14.
基于能量法的强夯频域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强夯分析一般基于时域,利用能量方法,在频域中对强夯作用下地基动力响应进行研究与计算。由于地基模态密集,提出以能量响应信息的收敛作为模态截断的判断指标,建立能量范数和能量判据,计算强夯动力响应的模态截断阶数。根据能量方程研究强夯过程中地基应变能和动能的响应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大量的夯击能都转变为波动能量,可以认为除了表层土直接受夯锤的冲击力作用外,深层土主要是受波动影响。  相似文献   

15.
强夯技术加固地基具有经济、快速、高效等特点,在地基处理工程中得到广泛使用,但施工中产生的振动对周边环境影响较大,容易造成居民纠纷现象。针对同一场地沙漠土的1 000,2 000,3 000 kN.m能级强夯分别进行了不同距离的振动监测,监测强夯施工引起地面振动不同方向的加速度、速度、位移、PVS(峰值合速度)等,并对不同距离监测的振动波形进行对比分析,给出实测曲线,得出沙漠土低能级强夯施工振动的衰减规律以及隔振措施。  相似文献   

16.
 针对电渗过程中土样开裂造成电阻增大,阳极腐蚀造成界面电阻增大,能量消耗增大且加固效果减弱,极端情况下甚至造成电渗过程中断的问题,以及考虑到强夯法对开裂土体进行处理,不仅使开裂土体重新弥合,更可弥补电渗法的土骨架加密部分的功能缺失。因此,通过低能量强夯联合电渗法室内模型试验与单独电渗试验进行对比分析,分别获得2种试验条件下电路电流、土体出流、土体含水率、土体电导率、pH值等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低能量强夯时改善了土体排水路径,使得土体出流表现强于单纯电渗的情况;低能量强夯能够增强电路电流、增强土体密实性以弥补土体裂纹的同时,促进土表沉降发展、改善环向土体处理的不均匀问题和减缓阳极腐蚀发展。在实际工程中,为提高加固效果,低能量强夯重点施加于阳极区土体开裂处,而不对阴极区土体进行强夯;在土体出流量突然变小且阳极区土体干燥时,选取阳极区土体干燥处作为夯点并开始强夯,待所有区域点夯完后,再针对阳极区土体进行低能量满夯,不对阴极区土体进行满夯处理。  相似文献   

17.
灰土和土挤密桩在湿陷性黄土地基中的设计与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从兴  铁生年 《建筑技术》2009,40(3):221-224
通过灰土和土挤密桩在湿陷性黄土地基的作用原理,结合工程实际情况,分析了灰土和土挤密桩复合地基的设计和检测情况,提出了土挤密桩成孔时施工方法及技术应用,阐述土挤密桩在处理厚度较大的湿,陷性黄土地基的优势。  相似文献   

18.
混合型缓冲回填材料压实性能研究   总被引:9,自引:3,他引:6  
 根据国外高放废物地质处置领域缓冲回填材料研发趋势,提出我国混合型缓冲回填材料开发新构想,即在纯膨润土中添加一定量的石英砂,期望在不显著降低渗透性能的前提下明显改善其热传导性能和力学强度。选取内蒙古高庙子膨润土(GMZ001膨润土)为主料,添加0%~50%含量的石英砂,采用标准击实试验和重型击实试验,研究混合土的动力压实特性;采用专门设计的压实模具,研究混合土在20和50 MPa压力下的静力压实特性。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掺砂率的膨润土–砂混合物,最大干密度与最优含水率存在统一的幂函数关系,而与压实方法及压实能大小无关。对于不同的压实方法及压实能大小,最优含水率与掺砂率之间存在线性关系。利用这些关系,就可以针对特定的压实目标选择适宜的压实方法。研究表明,高庙子膨润土掺加10%~30%的石英砂有助于改善压实质量,预计防渗性能也不会降低。  相似文献   

19.
许多学者基于圆孔扩张理论,采用挤土应力不变的假设给出了黏性土中挤土桩承载力时效性的解析解答,但是原位试验表明:作用在桩壁上的挤土应力是不断衰减的。通过利用应力路径三轴仪进行应变保持试验,模拟沉桩及随后的桩周土体的应力状态和物理性质的改变。试验结果表明:沉桩后作用在桩壁上的作用力近似呈对数衰减,桩周土体有效应力先减小后增大,固结完成后有效应力增量仅为(0.2~0.27)倍的超静孔隙水压力。因而,采用挤土应力不变的假设将导致过高估计桩基承载力的时效性。  相似文献   

20.
堆石料的缩尺效应是客观存在的,受众多因素的影响,不同学者的试验结果均不相同甚至规律相反。采用考虑颗粒破碎效应的随机颗粒不连续变形方法,探讨堆石料缩尺效应的细观机制,试图解释试验成果出现差异的原因。主要研究压实度控制标准和颗粒自身性质对缩尺效应的影响,模拟结果表明:颗粒形状和级配对堆石料的压实性能有很大的影响,因此采用相对密度控制的缩尺级配料的密实度其强度差异较小;最大粒径越大,堆石料的不均匀系数越大,颗粒间的咬合作用越强烈,导致堆石料的初始切线模量也增大;而堆石料强度的缩尺效应与缩尺方法、压实度控制标准和颗粒自身性质等因素有关,其细观机制在于颗粒的剪胀、破碎和重排列受上述因素的影响而产生此消彼长或者此长彼消的复杂关系,其最终结果取决于何种因素占据主导地位;并试图提出一个通用的缩尺效应模型描述缩尺级配料的力学特性变化规律,外推原型级配料的力学参数不太可能,只能针对特定堆石料展开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