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为了能获取真正的开路电压与短路电流,自动适应多种规格的太阳电池片的参数要求,对太阳电池的测试的电子模型与自适应多测试系统进行研究。首先在分析原有太阳电池测试系统的基础上,进行改进,使得跟随电压真正跟随到OV;然后采用多路电子开关等手段,使得测试线路实现了自适应多量程的测试。试验结果表明,系统能真正获取开路电压与短路电流,并且,能实现电压在0~50V,电流在0.7~5.6A之间的自适应测量,开路电压不一致性〈2.2%,短路电流不一致性〈3.2%,满足了单体太阳电池与小组件太阳电池的测量。  相似文献   

2.
该文提出了基于峰值发电功率估计及最大功率电压估计的光伏组件在线故障诊断方法。以光辐射强度(S)及温度(T)为参变量,依据光伏组件有关出厂技术参数推算出峰值功率Pm(Si,Ti)和开路电压Uoc(Si,Ti)标准值空间分布;采用二维平面分段双线性插值法求取光辐射强度-温度平面内任意点的峰值功率基准值Pm(S,T)及开路电压基准值Uoc(S,T)。以此为基础,引入了最大功率评价系数(KP)和峰值功率电压评价系数(KV),阐述了依据实际KP,KV实现光伏组件在线故障诊断的判定方法。基于智能化光伏组件设想,采用分布式网络系统架构并完成了智能监测终端单元电路设计。该系统具有安装方便、成本低廉、实时性强、灵敏度高等优点。  相似文献   

3.
一种智能太阳电池测试仪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智能太阳电池测试仪能以特定的太阳光模拟器,通过新颖的测试电路,精确地得到开路电压V∝、短路电流J∝等参数,并能快速的绘制I-V曲线与P-V曲线。能适应太阳电池单件与组件测试,具备自动换档功能。  相似文献   

4.
为了获得太阳电池的基本性能参数,研究太阳电池动态行为及光电转换机制。我们采用labview8.5语言和光脉冲技术,研制了一套太阳电池测试系统。该系统实现了I-V曲线、电荷提取、光电压衰减、光脉冲扰动瞬态的电池行为测试,可以获得太阳电池的开路电压、短路电流、填充因子、光电转换效率等基本性能参数以及电子扩散系数、电子寿命、电子扩散长度等微观性能参数。本系统已在染料敏化太阳电池研究中获得了重要实验结果。  相似文献   

5.
以SPCE061A单片机作核心控制器件,以数控电流源作电子负载,以脉冲氙灯作太阳模拟光源,采用输出电流/测量电压的测试方法,设计了一种新型太阳电池测试仪.软件设计完成对采集到的电流、电压等数据进行处理;可以显示被测电池的I/V曲线及VOC、ISC、PM、VM、IM等参数;还可以把数据以图形和表格的形式打印.测试精度为0.1%,电流量程为0~2 A、0~10 A可选.该设计结构简单,性价比高,特别适合对单体太阳电池进行测试.  相似文献   

6.
7.
结合电池检测过程的控制要求以及PLC和触摸屏的特点,设计了高速电池验电机的控制系统,完成控制系统的硬件设计和软件设计.实现了检测数据的自动采集、处理、统计和查询.整个控制系统交互性能好、可靠性高、抗干扰能力强.  相似文献   

8.
为了获得太阳电池的I-V特性曲线及特性参数,利用Visual C++语言开发出基于Windows平台的太阳电池测试软件系统,并对基于补偿原理的I-V测试电路参数匹配进行了详细分析。电路中串联电阻及桥式直流电源对电池的暗特性影响变化不大,但可使光特性I-V曲线发生显著变化。通过参数匹配的调整与优化,测量数据与电池的标准数据基本吻合,其误差仅为1%~2%,表明该测试软件系统满足实际使用要求,为电池性能分析提供了准确的依据。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半导体制冷原理及温度对太阳能电池主要表征参数影响等的讨论,解决了LED光源驱动、散热、太阳能电池温控等技术问题,设计出太阳能电池的温度特性测试装置,并利用该装置对Si太阳能电池特性参数进行了测量,测试结果与理论讨论相符,对提高太阳能电池的生产工艺水平和研究太阳能电池片的性能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0.
在上海交通大学MTP-1电解双喷制样仪上,通过对高氯酸与冰醋酸所组成的电解液、高氯酸与甲醇所组成的电解液以及有机溶液组成的电解抛光液的实验,对工艺参数(温度、浓度、电流、电压等)对制取透射电镜薄膜样品抛光效果以及不同电解液的性能进行了综合比较研究,得出了以高氯酸、冰醋酸等的电解抛光液的组成,并提出在MTP-1抛光仪上制作透射电镜薄膜样品过程中的最佳抛光工艺条件。  相似文献   

11.
为了研究薄膜硅光伏组件在高电压下的绝缘失效机制,建立了一个薄膜硅组件的漏电通道模型,并定量测试组件在湿热(damp heat,DH)实验前后各漏电通道的绝缘电阻,采用了独特的措施来避免各漏电通道之间的相互干扰,获得了较准确的结果.在DH实验之前,组件边缘的绝缘电阻比前后玻璃高20倍至2个数量级,前后玻璃处的漏电决定了组件绝缘性能.经过1 000h的DH实验之后,边缘绝缘电阻大幅下降约2个数量级,成为小面积(300 mm×300 mm)组件绝缘性能的决定性因素,但是在大面积(1300mm ×1 100 mm)组件中,前后玻璃在很多情况下仍是组件漏电流的主要通道.  相似文献   

12.
采用双离子束溅射沉积法制备SiOxNy复合非晶薄膜,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及X射线衍射谱(XPS)测试表明,薄膜成分由Si、O、N元素组成,在室温下可观察到样品有波长为400nm(紫光)、470nm(蓝光)的光致发光。根据测试结果分析研究SiOxNy薄膜的可能发光机理:波长为470nm处发光峰来自于硅基薄膜中中性氧空位缺陷(O2≡Si-Si≡O2),是由于氧原子配位的二价硅的单态-单态之间的跃迁所致,其发光强度随退火温度的升高而变化,800℃时最大,高于800℃时慢慢减弱;波长为400nm发光峰的发射与薄膜中的Si、O、N元素所形成的结构有关,它可能来自于Si、O、N元素结构所形成的发光中心,该峰位的强度随退火温度的升高而增强。  相似文献   

13.
薄膜化是降低太阳电池成本的主要手段和发展趋势,薄膜生长设备研制与通用设备的最大区别就是要与生产工艺密切配合.本文提出一种用于太阳能薄膜生长的工艺建模新方法,将计算智能技术与分形理论综台集成,利用计算智能方法提供的混台智能系统及分形理论的数学工具进行系统描述,建立薄膜生长复杂过程的基本模型,以得到生长过程参数与薄膜宏观性能之间的定,解析关系.  相似文献   

14.
本文设计了一种由光电探测器、控制电路、机械传动机构三部分组成的光电式太阳跟踪系统。通过光电技术现实了太阳光角度数据的实时采集,太阳能电池板转动由控制电路驱动,确保其能够全天候跟踪太阳。通过实验室测试,达到预期设计目标。由于制造运行成本较低,跟踪精度较高,该系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5.
空间太阳电池用光学薄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光学薄膜在十八所研制的空间太阳电池上的应用情况。通过高温高真空蒸镀的方法,制备出单层增透膜M gF2,双层增透膜T iOx/S iOy、T iOx/YOy和T iOx/A lOy;通过高真空离子辅助沉积的方法,制备出带通滤光膜。通过应用单层增透膜M gF2,太阳电池的输出功率提高2%;通过应用双层增透膜,太阳电池的短路电流提高36%~48%(硅太阳电池的短路电流提高近48%,砷化镓太阳电池提高近36%)。通过应用带通滤光膜,太阳电池的吸收系数降低0.06。  相似文献   

16.
胡君  齐钰 《光学精密工程》2000,8(6):540-543
简要的叙述了光学薄膜光学特性的通用计算方法,即特征矩阵法.采用这种方法的逆运算形式,应用计算机辅助计算和检测技术,在国内首次完成对多层光学薄膜镀膜后或制备过程中各膜层光学厚度的检测.同时介绍了有关的计算公式和计算程序流程,最后给出试验数据结果和结论.  相似文献   

17.
针对放入式电子测压器在测试火炮膛压时,内部的微型脉冲供电式光电倒置开关无法正常上电的问题,设计了倒置开关的检测系统。该系统由CPLD控制A/D转换器的数据采集和外部闪存的存储,将采集的数据传输到计算机中进行分析处理。系统能满足高温、常温和低温环境下信号的采样频率,并可根据信号参数验证倒置开关的可靠性。试验结果表明,该检测系统精确度高,且被测倒置开关功耗低、可靠性高。  相似文献   

18.
采用MEMS技术研制了一种以材料硅为基底,具有立体结构的酞菁铅(PbPc)薄膜气体传感器.阐述了该传感器的工作原理、结构设计及工艺流程,给出了酞菁铅薄膜的制备方法,并对PdPc薄膜气体传感器进行了敏感特性研究.  相似文献   

19.
It’s well known that the drift velocity of electrons in conductors depends on temperature in accordance with thermodynamics, which influences also photoelectric conversion efficiency of solar cells. The article presents experimental data for studying temperature influence of photoelectric conversion efficiency with dye-sensitized solar cells (DSSCs). The measured DSSCs were built in three layers, the photoelectrode, the electrolyte, and the counter electrode, which were made in the CCT laboratory, National Taipei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Taiwan. The photoelectrode is coated by using ? = 21 nm nano TiO2 and dye as well as the counter electrode using ? = 5 nm nano carbon black on their individual ITO glass. The fluidic electrolyte is used in this work due to its good ionic drift property. In process, the DSSC was waterproof and immersed in the constant temperature water tank for temperature adjusting. The measured temperature range was from ca. 5 °C to 80 °C at an interval of ca. 10 °C. The results show the higher temperature, the lower photoelectric conversion efficiency of DSSCs.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以JLWL-3型光电细井式水位远传系统为例。介绍这种比较先进的水位远传系统的实际应用和常见故障处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