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3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2.
分析了纵剪带钢边缘状态对焊接质量的影响因素。剪切壁厚7~8mm的汽车传动轴管和抽油泵管用带钢的实践表明,合理调整纵剪机上下刀片的水平间隙和垂直间隙,可获得理想的带钢边缘状态,其焊接质量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3.
4.
微碳深冲钢板(C质量分数为0.01%~0.02%)即微碳铝镇静钢是在低碳铝镇静钢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将低碳铝镇静钢的碳含量f质量分数为0.04%~0.06%)降为微碳,钢中碳化物间距增大,有利于r-〈111〉//ND织构形成,r值提高,能有效提高其成形性能。微碳铝镇静钢与一般低碳铝镇静钢相比,碳含量大幅度降低,因此其生产工艺也有其自身的特点。 相似文献
5.
精铸件有其特殊性,影响精铸件酸洗质量的因素不仅与合金的耐腐蚀性有关,更取决于酸洗液对铸件氧化皮的清除能力。采用盐酸型酸洗液取代硫酸或硝酸型酸洗液,乃是17-4PH钢精铸件酸洗的首选工艺方案 相似文献
6.
LD钢系 7Cr7Mo3V2Si钢的简称 ,是以美国专利钢SVACDoDiC为基础 ,调整合金元素的含量而研制成的 ,它是一种既具有高速钢的强度 ,又有一定韧性结合的冷作模具钢 ,其化学成分和力学性能见表 1。表 1 LD钢化学成分 (质量分数 ,% )及力学性能Tab .1 ChemicalcompositionofLDsteel(wt% )anditsmechanicalpropertiesCCrMoVSiMnPS0 .70~0 .806 .5~7.52 .0~3 .01 .7~2 .20 .7~1 .20 .2~0 .5 ≤ 0 .0 3≤ 0 .0 3抗压强度 /MPa2 50 0~ 2 942… 相似文献
7.
酸洗时间对热轧不锈钢酸洗板表面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借助电化学方法、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和扫描电子显微镜等分析手段,研究了盐酸酸洗时间对热轧铁素体不锈钢表面质量的影响作用。结果表明:在实验条件下,随着酸洗时间的增加,酸洗后不锈钢表面平整程度增加,但酸洗时间过长存在较严重的晶间腐蚀现象;虽然酸洗后不锈钢的阴阳极极化曲线形状在弱极化区并没有发生太大的变化,但随着酸洗时间的增加,不锈钢在溶液中的点蚀电位和容抗弧半径均呈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而且当酸洗时间为50 s时,不锈钢酸洗后表面的耐蚀性最强。 相似文献
8.
采用罩式退火模拟实验分析了薄规格IF钢板的再结晶规律,在确定了再结晶温度后,研究退火温度和保温时间对0.3 mm厚IF钢微观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同时,通过透射电镜分析了薄规格IF钢在退火后的析出物特征.结果表明:薄规格IF钢的再结晶温度比常规IF钢低50~80℃.IF钢经700℃退火保温13h后,深冲性能优异,抗拉强度可达297.25 MPa,伸长率为42.8%,塑性应变比为2.58.退火后表现出较强的γ织构和较弱的α织构,γ纤维织构主要为{11}<110>和{111}<112>,γ织构强度可达14.0以上,{001}<110>织构强度小于2.0.在透射电镜下可观察到,在晶界和晶粒内有FeTiP团聚析出. 相似文献
9.
10.
针对安阳钢铁股份有限公司Φ400mm 机组生产的镀锌角钢酸洗质量差的问题,结合氧化铁皮生成理论和现场实际情况,分析了轧制工艺对热轧角钢表面氧化铁皮的影响,提出了改进加热炉温度制度和时间制度、新增高压水除鳞设备、增设精轧冷却水喷雾装置和冷床冷却水喷雾冷却装置与强制风冷装置等措施,使镀锌角钢酸洗质量合格率由85.0%提高到99.7%。 相似文献
11.
Cr12MoV钢切边模的热处理工艺改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实际生产中 ,切边模的主要失效形式为崩刃、磨损和开裂。原热处理工艺下切边模的使用寿命大致为 70 0 0件 /只 ,平均使用时间为 3h ,每个班需更换切边模 2只以上。频繁更换模具 ,严重影响生产 ,并且造成模具材料及制作模具工时的浪费。排除操作等因素 ,分析其原因大致有 :①选材不当 ,包括模具材料的种类及材料原始组织状况不佳 ;②采用的热处理设备不当 ,如采用无保护措施的箱式电炉加热 ;③采用热处理工艺不合适 ,回火不充分。我们主要从原材料的选择、处理及热处理工艺选择着手 ,寻找最佳的热处理方法来提高切边模寿命。1 原材料的选… 相似文献
12.
13.
利用扫描电镜、波纹度仪、电化学测试系统等试验设备,研究了不同表面粗糙度对冷轧钢板磷化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冷轧钢板表面粗糙度对冷轧钢板的磷化质量影响较大,提高冷轧钢板表面粗糙度有利于降低冷轧钢板的表面活性,进而有利于提高冷轧钢板的磷化质量;将冷轧钢板表面粗糙度的R_a控制在0.75~0.95μm、RPc值控制在60~80峰个数/cm后,冷轧钢板的磷化质量得到明显改善,磷化膜的结晶状态由原来的磷化膜晶粒粗大变得细小,磷化膜晶粒由不均匀、不致密变得均匀、致密;膜重由改进前的1.59 g/m~2升高到2.24 g/m~2;磷化膜的防锈能力也有了一定的提高,磷化膜涂漆后500 h盐雾试验的划伤部分扩散宽度由改进前的6 mm下降到2.5 mm。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