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采用有机溶剂络合萃取法研究了生产橡胶助剂废水中醋酸的回收工艺过程。实验表明,三辛胺为该体系的最佳萃取剂,优化的醋酸回收工艺路线为:减压蒸出丙酮,再加入三辛胺络合萃取醋酸,萃取相减压蒸馏回收醋酸后循环使用,处理后废水可排放。通过响应面法得出单级萃取操作的最佳工艺条件:相比(V废水/V萃取剂)1.06∶1,萃取时间41m in,萃取温度20℃。三级萃取醋酸回收率98%,醋酸质量分数达92%,同时回收丙酮11/100(V丙酮/V废水)。  相似文献   

2.
采用络合萃取法回收精对苯二甲酸(PTA)溶剂脱水塔塔顶醋酸废水,研究了几种因素变化对络合萃取废水醋酸平衡的影响,并探讨了填料塔络合萃取醋酸工艺过程和萃取剂再生过程。结果表明:在络合萃取平衡实验中,随着醋酸初始浓度、水油相比、pH值和温度的增加,分配系数随之下降。在填料塔逆流连续络合萃取操作试验中,随着两相流速和相比的减小,萃取率随之增加。反萃采用减压精馏法,真空度控制在一定的范围(0.06~0.08 MPa)内,釜底温度控制在150~170℃之间,反萃率约为95%,再生后得到的醋酸质量分数可达40%以上。  相似文献   

3.
以粉煤灰盐酸浸取液为料液,N503-TBP-煤油为萃取有机相,对料液中的Fe(Ⅲ)和Al(Ⅲ)进行萃取分离;同时,将反萃液经结晶、煅烧得到氧化铁红。结果表明,在萃取过程中,当采用40%N503+20%TBP+40%煤油(体积分数)为萃取有机相和相比为O/A=2∶1进行萃取时,单级萃取率可达98.60%。在反萃过程中,当以1.0 mol/L草酸为反萃剂和相比O/A=1∶1进行反萃时,单级反萃率可达99.63%。所得反萃液经结晶和煅烧后制备氧化铁红,经XRD、FESEM分析及其他指标检测表明,其为纳米级α-Fe_2O_3,其中Fe_2O_3质量分数为98.68%,优于GB/T 1863—2008的A类标准。  相似文献   

4.
首先通过臭氧氧化作用把钛白废酸中的二价铁转化成三价铁,然后采用萃取法去除其中的三价铁。考察了络合剂(盐酸)浓度、萃取剂、萃取相比等对三价铁萃取率的影响,并初步探索了反萃法回收萃取剂及萃取剂的循环利用。结果表明:当盐酸浓度为3.4 mol/L时,几乎可完全络合溶液中的三价铁;在萃取剂磷酸三丁酯中加入苯作为稀释剂,可有效降低磷酸三丁酯的粘度,消除萃取过程中的乳化现象;磷酸三丁酯萃取三价铁的传质过程很快,2-3 min即达平衡;当萃取相比O/W(萃取剂与钛白废酸体积之比)=0.6∶1时,三价铁萃取率可达97%以上。当反萃相比W/O=4∶1时,三价铁反萃率接近100%。磷酸三丁酯经过5次萃取-反萃循环后,三价铁的萃取率没有明显下降。去除三价铁后的钛白废酸,经蒸馏浓缩到质量分数70%左右,再与浓硫酸混合后可用于钛白粉的生产,蒸馏过程中回收的盐酸循环使用。反萃出来的三价铁可作为生产铁红的原料。  相似文献   

5.
本发明涉及一种从含盐废水中萃取多胺的方法,属于盐水处理技术领域。其特征在于由萃取和分离两步组成,盐水溶液和萃取剂在作为萃取器的超重力旋转床中快速混合。多亚甲基多苯基多胺从盐水相被萃取到萃取液相中.在分离设备中盐水和萃取液分相分离。  相似文献   

6.
多胺光气化制MDI过程中化学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研究探讨了多胺光气化制MDI过程中的化学问题,揭示了影响聚合MDI质量,诸如NCO的含量和储存稳定性的化学因素,确立了多胺光气化制MDI过程中影响聚合MDI质量的关键因素及过程。  相似文献   

7.
滤饼过滤中滤饼的洗涤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置换洗涤过程、机理、洗涤效率、洗涤滤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的变化进行了分析;导出洗涤比R为变数时,多级逆流置换洗涤的计算方程;通过对滤饼洗涤试验得出:滤饼中溶质的去除与洗涤液用量有关与其是否含溶质基本无关;同时对柠檬酸生产中的石膏滤饼的洗涤试验表明:置换洗涤效率E在R>1时,E随着R的增加而减小;对石膏滤饼多级逆流置换洗涤结果的试验值与计算值十分接近,该计算方程可用于指导工业生产。  相似文献   

8.
络合萃取法处理磺酸类染料中间体工业废水的研究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以工业苯胺 2 ,5 双磺酸废水处理为背景 ,考察了染料中间体废水处理的可行性。系统地测定了稀释剂、磷氧类和胺类络合剂对苯胺 2 ,5 双磺酸萃取平衡的影响 ,确定了适宜的萃取剂组成 :三辛胺 (TOA) /正辛醇 /煤油 ;并进行了苯胺 2 ,5 双磺酸工业废水处理的实验研究。结果表明 ,TOA对于苯胺 2 ,5 双磺酸具有较高的萃取效率 ;废水中盐酸及盐的影响可通过控制废水的 pH值解决 ,多级错流萃取可有效去除废水中的苯胺 2 ,5 双磺酸和色度 ;同时 ,在间氨基苯磺酸废水的处理中也获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2012年世界苯胺生产能力已超过500万t/a,主要用于生产MDI;我国的苯胺生产厂家约有20多家,总生产能力约为210万t/a.华东地区是我国苯胺的主要生产地,山东、江苏、上海等地的生产规模占据了全国70%~80%的份额.概述了苯胺生产硝化技术、还原技术及催化剂;阐述了国内外苯胺合成技术进展、消费现状与发展预测.随着未来MDI的快速发展,消费结构调整加快.分析国内外市场与发展,对我国苯胺工业发展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0.
伯胺N1923络合萃取苯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伯胺N1923与磺化煤油、石油醚、甲苯或正辛醇为稀释剂组成络合萃取剂,在25℃下对苯酚模拟废水进行萃取. 结果表明,40%(j) N1923的甲苯溶液萃取苯酚效果最好. 平衡水相pH<8.3时对萃取影响不明显,苯酚以分子形式被伯胺N1923萃取,H+不参与络合反应;无机盐的盐析效应对苯酚萃取影响较大,顺序为(NH4)2SO4>NaCl>NH4Cl. 伯胺N1923与苯酚主要生成1:1型萃合物;该萃取过程放热,升高温度不利于萃取. 反萃后的有机相萃取效果逐渐下降,可能是伯胺溶解造成的. 40%(j) N1923的甲苯溶液错流萃取煤气化废水,挥发酚的一级萃取率超过99.0%,三级错流萃取结果(0.53 mg/L)接近国家污水综合排放标准(0.5 mg/L).  相似文献   

11.
微波动态循环阶段连续逆流提取二氢杨梅素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李卫  郑成  宁正祥 《化工学报》2006,57(2):376-379
引言 微波提取是一项新型的中药有效成分提取技术,具有加热速度快、能耗低、提取效率高等优点[1-3].动态循环阶段连续逆流提取是一种增大传质推动力、提高提取效率的提取技术[4].它是将多个提取单元科学组合,使单位时间内固液两相保持较高的浓度差,从而提高提取效率.  相似文献   

12.
用离心萃取器连续逆流提取氢化可的松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环隙式离心萃取器进行了提取氢化可的松的研究。用醋酸丁酯从发酵液中萃取氢化可的松 ,其传质过程受扩散因素控制 ,且分配系数随平衡水相浓度的增大而增大。开发了用环隙式离心萃取器连续逆流提取氢化可的松的工艺流程 ,当转速为 340 0~ 380 0r/min ,总流量为 40~ 75mL/min ,V(O ,有机相 )∶V(A ,水相 )为 (0 35~ 0 42 )∶1 0 0时 ,氢化可的松的萃取率为91 0 8%~ 93 16 % ,而厂家现行生产工艺采用的V(O)∶V(A)是 0 7∶1 0 ,氢化可的松的萃取率为90 %。因而 ,新工艺提高了氢化可的松的萃取率 ,降低了萃取剂耗量  相似文献   

13.
介绍了聚对苯二甲酰对苯二胺(PPTA)树脂的逆流水洗工业化装置及其工艺流程,并提出了改进措施。结果表明:采用真空带式逆流水洗机对PPTA树脂进行了水洗,使用工业纯水作为洗涤介质,经7~8级水洗,水洗液中的氮甲基吡咯烷酮(NMP)质量分数达40%以上,水洗效果好;通过在真空带式逆流水洗机后增设2级搅拌水洗装置,水洗后PPTA树脂的灰分含量可降至300μg/g,满足PPTA树脂工业化生产要求。  相似文献   

14.
醇溶苯胺黑生产过程中产生大量含三氯化铁的苯胺废水,采用中和一过滤一恒沸精馏技术处理该类废水并从中回收苯胺,提出了节能减排的设计方案。将该设计用于苯胺废水处理能力300t/d的生产装置后,解决了三氯化铁污染塔设备的问题,降低了新鲜蒸汽和循环水消耗,提高了苯胺的分离效果,可使蒸汽消耗量降低30%~40%,循环水消耗量降低70%,排放废水中的苯胺质量分数由原来的(1000~3000)×10^-6降低到200×10^-6。  相似文献   

15.
多级离心逆流萃取萘普生对映体模拟及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唐课文  文平  张盼良  黄燕 《化工学报》2013,64(11):4074-4081
基于萘普生(NAP)对映体的单级手性萃取数学模型和质量守恒定律,建立了多级离心逆流萃取萘普生对映体数学模型。采用Matlab语言编写程序模拟了相比、萃取剂浓度、水相pH值等参数对萃取相出口对映体过剩量和产率的影响,并经实验研究对模型模拟进行验证。结果表明:采用中间进料,对映体浓度[R,S-NAP]=0.025 mol·L-1、萃取剂浓度[C]=0.050 mol·L-1、相比W/O=7、水相pH=2.5、温度T=5℃时,经10级离心逆流萃取后萃取相出口S-NAP对映体过剩量为45%,相应的产率60%,实验结果和模型模拟值符合得很好。  相似文献   

16.
采用气相色谱法,色谱柱为HP—5型,30m×0.32mm×1.0μm毛细管柱,N2为载气,分流比20∶1,运用程序升温和程序流量模式,外标法测定MDI级苯胺中微量苯酚的含量。得到线性回归方程为y=0.305 3x-0.829 1,相关系数r2=0.999 3,标准偏差小于0.5%(n=8),平均回收率99.36%~100.64%。该方法操作简便、快速,能满足MDI级苯胺的检测要求。  相似文献   

17.
从热力学角度考察了温度、pH值、NaH2PO4质量分数对不同溶剂体系中必特螺旋霉素溶解度的影响,研究了磷酸盐缓冲液萃取石油醚洗脱液中必特螺旋霉素过程工艺特性,详细考察了温度、pH值、NaH2PO4质量分数等诸因素对萃取过程分配系数α的影响。萃取实验选择H3PO4-质量分数0.7%NaH2PO4缓冲溶液为萃取剂,以A/O相比=1/10进行萃取。研究发现:萃取过程最佳pH值范围为2.0—2.2,萃取分配系数α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变小,萃取过程为放热过程,低温与较高的NaH2PO4质量分数有利于萃取过程的进行。在实验基础上推导并建立了萃取分配系数α与pH值及温度T函数关系α-pH及α-T理论数学模型,并用Matlab软件拟合得到α-pH-T函数关系式。  相似文献   

18.
聚氨酯包膜控释尿素制备工艺与养分释放特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4,4'-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MDI)与植物油多元醇均匀喷涂在流化状态的尿素颗粒表面并发生化学反应,形成聚氨酯膜层。以侧喷流化床包膜工艺为基础,通过研究包膜量、反应温度、反应物比例等不同工艺条件下包膜尿素的养分释放性能,获得的生产聚氨酯包膜尿素的最佳工艺条件为反应温度75℃、MDI与植物油质量比1.0:1.0、反应时间20 min、催化剂用量0.40%(质量分数)、包膜比率为4.0%(质量分数),此包膜控释尿素的养分释放周期可达70 d。  相似文献   

19.
苯胺的生产和消费主要集中在美国、日本、西欧等发达国家和地区,其中消费最多的行业是MDI。由于国内MDI工业发展落后,致使苯胺消费水平较低,导致市场竞争激烈。本文分十二大类全面探讨了直接以苯胺为原料的50多种下游产品的主要用途、生产方法和工艺状况,对企业产品开发提供有益的帮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