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通过对SR489的动模试验,验证了阻抗保护不能作为变压器内部故障的后备保护。  相似文献   

2.
吴春秀  赵连罡 《电世界》2006,47(6):48-48
我公司下属OEM工程部,在某一工程中使用了美国通用电气公司的SR489发电机管理继电器。为了详细验证SR489保护性能,我公司电站设备自动化设计研究所的动态模拟试验室进行了动态模拟试验。经试验证明,该保护性能完全与说明书吻合。SR489的功能说明中提到其阻抗保护功能可以作为发电机和线路的后备保护,但是否可以用作变压器的后备保护没有提及。国内继电保护专家们现在对阻抗保护能否作为变压器的后备保护意见不一,我们就用SR489的阻抗功能对变压器的保护作了详细的模拟试验。  相似文献   

3.
柳海龙  刘春  谈杏全 《电网技术》2000,24(10):40-41
大型发电厂及变电站的高压母线是极其重要的电气元件,复杂接线方式下构成环路的各类母线,母差保护装置不应因为母线故障时有流出母线的电流而导致装置灵敏度降低甚至拒绝动作。母线连接元件倒闸操作过程中,母差保护装置应正确判断并切除故障。作就中阻抗母线保护装置运行中遇到的这些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保证装置运行可靠性和灵敏性的措施。  相似文献   

4.
针对现有母线电流差动保护算法易受饱和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纵向阻抗幅值进行判别的母线保护新方法.该纵向阻抗是由母线与设定出线侧电压故障分量差与各端相电流故障分量和的比值计算而来的.区内故障时,纵向阻抗小于设定出线线路阻抗;区外故障时,纵向阻抗大于设定出线线路阻抗.根据PSCAD所建模型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案在保持区内故障...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中阻抗型母线保护的特点,并提出了复合电压闭锁保护、断路器非金相运行保护、母联充电保护等的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6.
目前高阻抗变压器采用的高压侧过流保护在低压侧区内故障时灵敏度不足,无法满足主电源侧的变压器相间短路后备保护主要作为变压器内部故障的后备保护的要求.在分析了高阻抗变压器内部构造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的变压器保护方案,即采用低压侧复压和电流保护,不仅可以提高高阻抗变压器低压侧内部相间故障的灵敏度,而且在低压侧外部故障低压侧CT严重饱和时仍然可以对变压器进行保护.这种方案在微机变压器保护装置中简单易行,可提高高阻抗变压器保护装置的灵敏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7.
目前高阻抗变压器采用的高压侧过流保护在低压侧区内故障时灵敏度不足,无法满足主电源侧的变压器相间短路后备保护主要作为变压器内部故障的后备保护的要求。在分析了高阻抗变压器内部构造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的变压器保护方案,即采用低压侧复压和电流保护,不仅可以提高高阻抗变压器低压侧内部相间故障的灵敏度,而且在低压侧外部故障低压侧CT严重饱和时仍然可以对变压器进行保护。这种方案在微机变压器保护装置中简单易行,可提高高阻抗变压器保护装置的灵敏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8.
研究了由三个单相变压器组成的特高压三相变压器组的后备保护,提出了用阻抗纵联保护作为特高压大容量变压器相间短路的快速后备保护的方案。分析了采用超范围允许式和超范围闭锁式阻抗纵联保护方案的可行性和优越性。说明了阻抗保护受励磁涌流影响小的原理,并用数字仿真证明了此论断的正确性。建立了特高压变压器的仿真模型,仿真结果证明在变压器空投和外部故障切除时产生的励磁涌流不会使阻抗保护误动,而在变压器出口相间短路时能够快速切除故障。采用所提出的保护方案可提高特高压变压器保护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9.
中阻抗母线保护原理、整定及运行的探讨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母线保护是电力系统中最重要的保护,其正确动作直接影响到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作以母线保护输入阻抗为线索,阐述了低阻抗、中阻抗及高阻抗母线保护的特点及使用范围,分析了中国电力系统广泛采用的中阻抗线线保护匠原理,结合电力系统的实际情况对母线各种运行状态,如正常运行、区外故障CT未饱和、区外故障CT饱和、区内故障以及区内故障CT饱和等情况对保护的性能进行了定性、定量分析,根据中阻抗电流差动继电器动作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中阻抗比率制动式母线差动保护装置的动作原理及其在各种状态下的动作行为的分析 ,无论从实用性 ,还是从可靠性、安全性和速动性看 ,都可证明中阻抗型比率制动式母线差动保护装置有其他保护装置不可比拟的优点。该装置在电力系统中的实用有非常广阔的前景。  相似文献   

11.
变压器复压过流保护灵敏度不足时,常采用阻抗保护.实际上,后备阻抗保护对变压器内、外部短路的灵敏度很低,达不到后备保护的目的.文中利用PSCAD/EMTDC仿真软件构建模型,对变压器内部绕组发生匝间短路和匝地短路以及Y/Y 接线和Y/Δ接线变压器外部各侧绕组引出端的相间短路进行了仿真分析,并对仿真数据进行分析,确定出测量阻抗的轨迹和阻抗动作圆.结果表明:阻抗保护对变压器匝间、匝地短路灵敏度很低;Y侧的阻抗元件也不能正确测量Δ侧绕组引出端两相短路的阻抗.  相似文献   

12.
提出了一种基于瞬时阻抗的母线保护新原理,将母线内部故障状态等效为一个电感电路模型,并分别定义了母线的瞬时等效阻抗值与瞬时制动阻抗值.当母线发生内部故障时,二者大小相等,均反映母线上各支路阻抗的并联值,其值相对较小;当母线发生外部故障时,无论电流互感器(TA)饱和与否,瞬时等效阻抗值至少大于2倍的瞬时制动阻抗值.据此可以准确区分母线的内、外部故障,使得保护能够快速动作或者可靠制动.基于新原理的母线保护无需配备专门的TA饱和识别元件.保护判据不受过渡电阻的影响,具有明确的动作边界.而且原理本身对于各次谐波及非周期分量都适用.EMTP仿真验证了其可行性.  相似文献   

13.
张小五 《电力建设》1996,17(6):21-23
此文介绍了中阻抗型母线保护的特点,从复合电压闭锁回路、非全相运行保护和母联充电保护三方面,提出了改进措施,并逐步应用于安徽电网。  相似文献   

14.
利用故障时母线上的电压相量与母线上所连各支路电流相量之和的比值,来判断母线的内、外部故障.在母线外部发生故障时,该比值反映的是母线的容抗,其幅值很大,且其相角接近 ;内部故障时,该比值反映的是母线故障时的过渡电阻,其幅值相对较小,且相角接近 .据此可以区分母线的内、外部故障.新原理判据在母线内、外部故障时不仅具有很好的反差特性,而且有较强的抗电流互感器(CT)饱和能力,其动作的灵敏度和可靠性不受母线高阻接地以及多角形接线或3/2断路器接线的母线内部故障有汲出电流时的影响,而且原理简单、易整定.EMTP仿真验证了新原理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15.
利用故障时母线上的电压相量与母线上所连各支路电流相量之和的比值,来判断母线的内、外部故障。在母线外部发生故障时,该比值反映的是母线的容抗,其幅值很大,且其相角接近 ;内部故障时,该比值反映的是母线故障时的过渡电阻,其幅值相对较小,且相角接近 。据此可以区分母线的内、外部故障。新原理判据在母线内、外部故障时不仅具有很好的反差特性,而且有较强的抗电流互感器(CT)饱和能力,其动作的灵敏度和可靠性不受母线高阻接地以及多角形接线或3/2断路器接线的母线内部故障有汲出电流时的影响,而且原理简单、易整定。EMTP仿真验证了新原理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16.
变压器相间短路后备保护中负序阻抗继电器应用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偏移特性阻抗继电器应用于变压器相间短路后备保护时,其灵敏性和可靠性往往不能满足要求。文中提出负序阻抗继电器,其测量阻抗不受变压器Y,d接线的影响,能避开负荷阻抗,且在电压互感器和电流互感器断线时能有效地闭锁。应用Simulink建立仿真模型验证负序阻抗继电器的性能,仿真结果表明:负序阻抗继电器在各种情况下的相间短路时均...  相似文献   

17.
针对PMH-40A系列母线保护装置的技术特性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8.
本文就消化ASEA产RADSS母线保护的引进技术,我国自行设计制造的JMZ-101保护原理进行分析探讨,并根据近年来该类型母线保护的实际运行情况提出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19.
在阻抗继电器与距离继电器分类的基础上,对Ⅰ、Ⅱ、Ⅲ段阻抗继电器的配合问题和Ⅰ、Ⅱ、Ⅲ段距离继电器的配合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分析了Ⅲ段距离保护作为后备保护应具有的条件.由于阻抗继电器具有性质1,Ⅲ段阻抗继电器作为Ⅰ、Ⅱ段阻抗继电器的后备,在任何一次系统条件下都是成立的.由于距离继电器不具有性质1,一次系统结构、参数、运行方式、短路类型变化对Ⅰ、Ⅱ、Ⅲ段距离继电器的配合都产生影响.如果Ⅲ段距离继电器支接阻抗特性不能够涵盖Ⅰ、Ⅱ段距离继电器的支接阻抗动作特性,则Ⅲ段保护起不到后备保护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Ⅲ段距离保护作为后备保护的性能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阻抗继电器与距离继电器分类的基础上,对Ⅰ、Ⅱ、Ⅲ段阻抗继电器的配合问题和Ⅰ、Ⅱ、Ⅲ段距离继电器的配合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分析了Ⅲ段距离保护作为后备保护应具有的条件。由于阻抗继电器具有性质1,Ⅲ段阻抗继电器作为Ⅰ、Ⅱ段阻抗继电器的后备,在任何一次系统条件下都是成立的。由于距离继电器不具有性质1,一次系统结构、参数、运行方式、短路类型变化对Ⅰ、Ⅱ、Ⅲ段距离继电器的配合都产生影响。如果Ⅲ段距离继电器支接阻抗特性不能够涵盖I、II段距离继电器的支接阻抗动作特性,则Ⅲ段保护起不到后备保护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