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纳米SiO2的制备、改性和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述了纳米SiO2的制备技术,包括气相法、电弧法、沉淀法、溶胶-凝胶法和微乳液法等.从物理改性和化学改性2个方面介绍了纳米SiO2的表面改性技术及其改性机理.全面概述了纳米SiO2在各个领域的应用情况,并对其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2.
有机硅氧烷改性丙烯酸酯乳液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多官能团有机硅功能单体对丙烯酸酯乳液改性研究主要包括物理共混和化学共聚法,本文对有机硅改性丙烯酸酯乳液的研究方法进行了系统的综述.  相似文献   

3.
目的 综述了近几年来有关半纤维素改性、材料制备及其应用方面的研究,以期为半纤维素基薄膜材料的进一步开发与应用提供参考。方法 通过收集与整理相关文献,阐述半纤维素的结构特点和分离提取方法,综述近些年来关于半纤维素包装薄膜材料的研究进展,并对比分析物理改性与化学改性2种改性方法对半纤维素薄膜材料包括阻隔性能、力学性能等的调控。结论 对半纤维素进行物理或者化学改性,在保留原有优势性能的同时赋予半纤维素薄膜材料更好的机械强度、柔韧性、热稳定性以及疏水性等性能,符合半纤维素高值化利用新趋势。  相似文献   

4.
叙述了水性聚氨酯合成的几种方法,包括外乳化法和自乳化法等,同时也介绍了水性聚氨酯改性的几种方法和特点,其中包括用物理共混法和化学接枝法等。其中详细介绍了水性聚氨酯的各种改性技术,如交联改性,聚丙烯酸酯改性,环氧树脂改性,有机硅改性,纳米技术改性,天然产物改性等,并对水性聚氨酯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5.
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具有较为优良的综合性能,但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例如其耐光老化性、对水汽阻隔性、耐水解性、可热封性、耐热性及光学性能等还不是十分理想,故普通聚酯膜对于太阳能电池背板、平板显示屏用光学膜、高档电子电器绝缘膜及ITO导电膜等新的应用领域则达不到使用要求。本文简述了对聚酯的改性方法,包括化学改性和物理改性。  相似文献   

6.
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具有较为优良的综合性能,但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例如其耐光老化性、对水汽阻隔性、耐水解性、可热封性、耐热性及光学性能等还不是十分理想,故普通聚酯膜对于太阳能电池背板、平板显示屏用光学膜、高档电子电器绝缘膜及ITO导电膜等新的应用领域则达不到使用要求。本文简述了对聚酯的改性方法,包括化学改性和物理改性。  相似文献   

7.
有机硅改性环氧树脂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综述了改性环氧树脂的种类和性能、有机硅改性环氧树脂的机理和方法;主要从物理共混改性和化学共聚改性两个方面介绍了有机硅改性环氧树脂的研究现状,并展望了有机硅改性环氧树脂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8.
纳米粒子表面改性包括物理改性和化学改性。物理改性一般采用高能表面改性法对纳米粒子进行修饰;化学改性分为硅烷偶联剂、酯化反应、表面接枝和表面活性剂等方法。  相似文献   

9.
聚醚砜超滤膜的亲水化改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聚醚砜(PES)超滤膜的疏水性导致在处理水的过程中驱动力高、易污染,需要亲水化改性.调研了PES超滤膜的亲水化改性方法:物理共混、化学共聚、表面物理吸附、表面化学处理、表面接枝等.围绕亲水化综述了PES超滤膜亲水改性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0.
淀粉改性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淀粉作为可再生的绿色生物材料具有巨大的潜在利用价值,但原淀粉本身的不足限制了其推广应用。为了提高淀粉的性能,需要对其进行改性处理。近年来,关于淀粉改性的研究报道引起了广泛关注,淀粉被赋予越来越多的功能特性。淀粉改性后,粘接力、冻融稳定性能、吸水以及热稳定性明显提高,广泛应用于胶粘剂、食品、污水处理以及生物医药等工业生产领域。概述了目前淀粉改性研究中的多种手段,主要包括化学改性(氧化、交联、接枝共聚、酯化、醚化和复合改性)、物理改性(热液处理、微波处理、电离放射线处理、超声波处理、球磨处理和挤压处理)、酶改性三大类,并综述了其研究进展及应用,最后对改性淀粉的研究现状以及改性方向进行了分析与展望。  相似文献   

11.
模态缩减法在组合结构振动特性分析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怀海  周传荣 《工程力学》1997,14(2):114-119
本文将子结构通过联结元件联结为组合结构的过程处理为结构的修改,利用各子结构已知的振动特性,应用模态缩减法对组合结构的自由度进行压缩,快速预测组合结构的振动特性。在模态缩减中,取各子结构的剩余附着模态作为其保留模态的补充,以提高计算的精度。对于含刚体模态的子结构,采取移频技术进行处理,计算表明,子结构移频后,对应的刚体模态也取为保留模态时,既可简化计算过程又有利于提高计算精度。文中给出了具体的计算实例  相似文献   

12.
高能束表面改性技术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现代工业的发展,各行业对高性能涂层和高效环保加工工艺的要求越来越高。高能束表面改性技术是一种新型的表面改性技术,可以获得综合性能优异的涂层,具有能量密度特别高、非接触式加热、热影响区小、对工件基材的性能及尺寸影响小、工艺可控性强、便于计算机控制、环保等优点。高能柬表面改性技术包括了激光表面改性技术、电子束表面改性技术、离子注入表面改性技术、高密度太阳能表面改性技术。本文介绍了各种高能束表面改性技术的原理、应用现状和发展趋势。综述了高能束表面改性技术作为一种绿色环保技术,不会造成环境污染,拥有极大的发展潜力和经济效益,国内外都在积极的进行研究,以便得到综合性能更好的涂层,推动表面技术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聚乳酸材料具有环保可生物降解性的优点,故其经常作为3维(3D)打印的原材料使用,然而其自身的脆性大、玻璃化温度低和热稳定性差等缺点,限制了该类材料的进一步应用和推广。所以对聚乳酸进行改性研究,改善它的力学性能或者耐热性能,从而扩大其在3D打印领域的应用具有很重要的研究意义。综述了聚乳酸材料的改性方法以及相关研究进展,主要从物理改性和化学改性等两类改性方法来分析聚乳酸改性的研究现状,总结分析了两类改性方法面临的问题并展望其前景,还对改性后的聚乳酸材料的应用进展进行总结与展望。  相似文献   

14.
任万艳  韩森  贾锦绣  张亚财 《材料导报》2017,31(20):129-134
粒化聚合物抗车辙剂PLAST.S可以改善沥青及沥青混合料的性能,为了研究PLAST.S的改性机理,首先研究了PLAST.S改性不同基质沥青的主要技术指标,并与相同加工工艺下相应基质沥青的技术指标进行对比;然后采用干法和湿法工艺,分析了PLAST.S改性沥青混合料的路用性能;最后结合PLAST.S溶于沥青和成型沥青混合料时的物理形态,以及PLAST.S对沥青及沥青混合料性能的改善效果,分析了PLAST.S的改性机理.研究结果表明:在沥青中添加PLAST.S后,可以减小沥青的针入度,增大沥青的软化点,但是沥青的延度也随之减小,并且随着加热搅拌时间的延长,变化幅度相对增大;PLAST.S可以显著提高沥青混合料的高温稳定性与水稳定性,但对沥青混合料低温抗裂性能无显著改善;PLAST.S对沥青及沥青混合料主要起物理改性作用,高温下PLAST.S物理形态发生变化,冷却后通过增稠或加筋、填隙、牵制等作用分别改善沥青或沥青混合料的性能.  相似文献   

15.
碳纤维具有优异的性能,常用于树脂基体的增强。然而,碳纤维表面具有疏水性和化学惰性,导致其与树脂基体间的界面粘结性较差,因此,有必要对碳纤维进行表面改性。综述了近几年国内外碳纤维表面改性方法的研究进展,以及这些改性方法对碳纤维与树脂基体界面性能的影响,并将这些表面改性方法分为湿化学法改性、干法改性、纳米材料改性三大类,具体的改性方法包括上浆剂改性、等离子体改性、纳米粒子改性等,并对纳米材料改性作了较详细的介绍,希望能为碳纤维表面改性提供一些帮助。  相似文献   

16.
金刚石是一种集多种优良性能于一体的功能材料,但是,金刚石薄膜sp3碳构造的高稳定性导致其表面活性不足,无法满足各种功能性表面的需要。本文从化学修饰角度,概括和总结了氨基在金刚石薄膜表面导入的一种新的简单方法,并对修饰后的金刚石表面进行了XPS表征。结果表明,氨基已成功的修饰到了金刚石薄膜表面。最后对氨基修饰后的金刚石薄膜的应用做了简单的介绍。  相似文献   

17.
徐敏  马青  王天龙 《包装工程》2017,38(1):143-148
目的综述我国速生杉木的改性技术,为我国速生杉木改性的发展与应用提供参考。方法通过对我国速生杉木改性相关研究文献的梳理,将已有研究从反应型改性和非反应型改性两方面进行分类,并综合改性方法、改性机理和材性变化,对杉木改性研究现状进行分析评价。结果归纳总结了速生杉木改性的研究方法和研究现状,并指出了速生杉木改性今后的发展方向,以期为杉木改性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帮助,从而扩大速生杉木的利用范围。结论近年来,我国在杉木改性研究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果,但仍然缺乏综合性杉木改性技术,这有待科研工作者的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8.
程挺宇  郑锋 《材料导报》2008,3(4):13-15
金属材料表面改性技术是一门新兴的技术,主要包括激光表面改性、离子注入法、物理气相沉积法和热喷涂等,简述了该4种技术的研究和发展现状,对各种技术的原理和应用状况分别加以描述,最后总结了材料表面改性技术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9.
硬脂酸对三氧化二铬疏水性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硬脂酸对三氧化二铬颗粒进行表面改性,探讨改性条件对改性效果的影响,并通过活化指数、接触角、红外光谱、X射线衍射、差热分析等测定对改性效果进行表征。结果表明,三氧化二铬表面改性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改性剂硬脂酸质量分数为2%,改性温度为80℃,改性时间为40 min;硬脂酸在三氧化二铬表面发生吸附键合,形成新的化学键,但未破坏三氧化二铬的晶体结构;改性后,三氧化二铬与水的接触角达145°,其表面性质由亲水变为疏水。  相似文献   

20.
离子注入对聚合物材料表面改性的研究与应用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离子注入对聚合物材料表面改性有着独特的优越性,文中介绍离子注入技术在聚合物材料表面的力学性能、电学性能、光学性能、生物相容性能等方面改性的最新研究与应用进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