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2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正> 石油天然气总公司钻井系统自九一年起,陆续引进了十几套IBM RISC6000工作站,用于石油综合数据库建设,IBM RS6000工作站上安装的是UNIX的一个变种——AIX操作系统,由于比较新,不象UNIX系统V,国内已有汉化版本。AIX下安装了不少图形功能很强的工具软件,如Motif等等,每台工作站又都配有一台19英寸的1280×1024分辩率的显示器作为主控终端,由于不能显示汉字,许多应用项目不能在主控终端上开发,不能不说  相似文献   

2.
本文介绍了如何向简体中文SOLARIS软件添加汉字输入法(如五笔字型输入法)的一种方法。  相似文献   

3.
本文阐述了AutoCADR13版下实现多种汉字标注的基本原理及实现方法。该方法简单、快捷、可靠。  相似文献   

4.
地震波的传播速度与地层的岩性、孔隙度、埋藏深度等因素密切相关.速度谱是地震资料处理过程中产生的重要资料,将其与钻井资料相结合,可以用来预测地层的岩性及含油气性.对速度谱资料进行精细解释,提取出层速度,并结合已解释好的层位数据,利用C++编程,可以实现砂泥岩质量分数的自动预测.实际应用结果表明.此方法预测的砂泥岩质量分数结果与钻井资料一致.  相似文献   

5.
用编程方法代替综合录井仪的模拟器功能,实现了原来由硬件来完成的深度信号采集,同时可用于综合录井仪的校验与检测。实践证明该方法是可行的。该文介绍了通过软件编程采集深度的方法,同时给出了应用该方法的源程序。  相似文献   

6.
郭蓉  廖娜  郭丽 《石油仪器》2010,24(5):13-14,17
文章介绍了一种基于STC89C51单片机的超声波测距系统,阐述了超声测距系统的构成、工作原理,给出了硬件电路框图和软件编程的设计方法。该系统具有硬件结构简单、工作可靠、测量误差小等特点。  相似文献   

7.
成像测井图象为裂缝识别、地层分析、套管检查等提供了最为直观和清晰的依据,因此图象的生成和显示技术是成像测井解释的基础和关键。文章利用Matlab工具箱提供的数值计算、图象处理等函数,对成像测井数据进行分析处理,生成了特定的色图,完成了色度标定,实现了图象的生成和显示。对A-1井、A-2井进行成像处理表明,生成的图象能更清晰地反映地下地质构造特征。  相似文献   

8.
张萱  刘莹 《石油仪器》2007,21(6):76-78
低版本的Windows操作系统对物理设备均可进行无隔离的读/写,文章给出了对80x86中的中断和定时器使用方法,以及如何用C语言描述对物理设备的访问.  相似文献   

9.
井静  丁若愚  胡强 《石油仪器》2010,24(3):82-84
通过分析TI公司TMS320VC5502DSP芯片上电后的自动加载原理和模式,详细介绍了一种串行I2C方式的DSP引导方法及该方案的硬件实现和引导表的制作方法。利用代码转换工具将CCS生成的.out文件转换成.hex文件,实现了DSP的上电自举功能。  相似文献   

10.
<正> 一、引言 Quick Basic语言是目前石油行业中流行的软件编程语言之一。由于其提供了较为完善的编程功能和编程环境,而且易学、易编程,同时又兼容一般的Basic语言,所以深受石油科技工作者的喜爱,无论是在油田第一线工作的,还是在石油院校搞教学科研的,  相似文献   

11.
孔结构对活性炭吸附CH4和CO2 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苏伟  周理  周亚平  孙艳 《天然气工业》2006,26(10):147-149
高比表面积活性炭不仅具有良好的吸附存储能力,还具有优良的吸附分离性能。为此,选择了3个活性炭样品,利用77 K氮气吸附数据,采用一种基于简化局部密度函数的方法来计算孔径分布,并用体积法测定了活性炭在298 K对甲烷和二氧化碳的吸附等温线。研究表明,M6-4、K17和BY-1这3个活性炭样品的比表面积基本相同(分别为2117 m2/g、2123 m2//g和2073 m2//g),但孔径分布却明显不同,因而它们的吸附能力有着较大差异。单从吸附量来考虑,活性炭K17更适合吸附存储甲烷。3个活性炭样品对甲烷和二氧化碳的吸附能力有着较大的差异,对于CH4/CO2的吸附分离过程具有较大的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12.
热等离子体裂解天然气是可以高效转化天然气的技术手段之一,当以氮气为工作气体时主要产物有乙炔、乙烯、氢气。在常压下分别探讨了不同功率、天然气流量和氮气流量对天然气的转化率、乙炔及乙烯的选择性和收率以及不计氮气体积时乙炔在气相中浓度的影响。实验发现:在5~15 kW功率范围内,氮等离子体炬裂解天然气时要得到最大乙炔收率,天然气与氮气流量比应以1∶1.8左右为佳;如要使乙炔的选择性最大,则天然气与氮气的最佳流量比为1∶1。给定功率时,功率、天然气流量与氮气流量应适当匹配以避免过大的天然气进气量造成天然气裂解不够,降低目的碳二烃产品的收率。当提高功率时,氮气和天然气流量必须相应增加才有可能维持比较高的乙炔收率。天然气和氮气流量不变时,功率越高,乙炔的选择性和收率都会降低,但乙炔收率下降比乙炔选择性下降缓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