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针对某电厂600 MW机组的前置泵入口管道存在的振动问题,机组负荷在300 MW至400 MW之间运行时,管道振动尤为严重.采用振动测量和有限元方法分析管道的振动特性.根据经济性和可行性的要求,提出增加预留间隙限位支架,增加热态运行时的管道刚度方案进行处理.通过振动治理措施的实施和热态调试,管道的振动得到了有效的控制,振动速度符合相关标准的要求,给解决此类问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电站汽水管道激振型振动控制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电站机组的设计参数越来越高,单台机组的容量越来越大,汽水类管道发生振动问题愈来愈多,由此造成的安全隐患也愈加显著。通过某机组的管道振动测量、计算、综合分析,确定了管道激振振动的基本原因,提出了振动控制实施措施。经处理,管道振动得到了有效控制,该控制方法对电站汽水管道振动调整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由于电站机组的设计参数越来越高,单台机组的容量越来越大,汽水类管道发生振动问题愈来愈多,由此造成的安全隐患也愈加显著.通过某机组的管道振动测量、计算、综合分析,确定了管道激振振动的基本原因,提出了振动控制实施措施.经处理,管道振动得到了有效控制,该控制方法对电站汽水管道振动调整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某300 MW机组在主蒸汽管道单阀切顺序阀运行后,主蒸汽管道振动幅度明显增加。通过现场勘察和测量,结合模态分析得出主蒸汽管道振动原因是激振力频率与管道固有频率一致引起管道共振。提出相应的振动处理方案,新增相应阻尼器,设计了间隙可调节性限位支架,有效地减小了主蒸汽管道的振动。  相似文献   

5.
某210 MW循环流化床锅炉1号中压给水管道存在明显振动,通过现场勘查、测量分析,认为管道水平方向刚度偏低、缺少有效的限位约束、支吊架状态异常是引起管道振动的主要原因.在管系模态分析、应力计算的基础上制定了振动治理方案,实施后管道振动明显降低,一、二次应力合格,管道对端点设备的推力和力矩均在许可范围内,振动治理达到了预期效果.  相似文献   

6.
某电厂高加疏水管道运行时存在剧烈振动。通过对该管道系统进行应力分析与模态分析,结合对该管道系统的振动状态检测,确定了采取增加管道系统刚度与结构阻尼相结合的方法来控制高加疏水管道振动。改造后高加疏水管道系统特征频率由低频段向高频段偏移,有效避免了共振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某135MW机组在主蒸汽管道单阀切顺序阀运行后,主蒸汽管道振动幅度明显增加,通过现场勘察、测量分析,认为振动原因为激振力频率与管道固有频率一致引起管道共振。在管系模态分析、应力校核计算的基础上,通过增加减振装置改变管道固有频率,避免管道产生共振。减振措施实施后管道振动幅度明显降低,并且管道应力均合格。  相似文献   

8.
某1050 MW超超临界机组在调试过程中,凝结水再循环管道振动剧烈,影响机组的安全运行。经过现场检测和数值模拟分析,认为管道振动的主要原因是由于支吊架布置不合理,固有频率过低造成。通过合理增加支吊架,对治理后管道进行应力分析,确保了管道受力符合要求,使管道振动幅值大幅下降,保证了机组安全稳定运行。  相似文献   

9.
以某电厂热网加热器疏水管道振动问题为例,通过现场检查结合管系振动频率和振型分析,论述了管内流体激振力与管道振动响应的关系。针对运行工况和管系应力计算,制定了加设减振装置,提高管系刚度的振动治理技术方案,治理后管系振动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一次风机进行热态试验,分析了造成一次风机振动大、效率低的原因,介绍了所采取的改造措施及效果;改造后的试验表明,风机振动大的问题得到根治,效率得到提高,改造的安全及节能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1.
某立式电机在试验时发现振动大,通过美国NEMA标准对立式电机的叙述及相关分析计算,发现机座簧片振动频率低于电机的转速频率,经机座改造后振动合格,此时机座簧片振动频率高于转速频率。分析及多次实验认为,通过对机座簧片振动频率的计算可判断立式电机的机座刚度是否符合要求。  相似文献   

12.
通过分析发电机组汽水管道振动案例,对汽水管道振动的相关频谱特征进行总结,研究表明,汽水管道同一测点频谱图相似度高,频谱图中主要振动成分的重现性及稳定性良好,主振动具有周期振动特征;共振型振动频谱图较为简单,主振动频率谱线突出,其它频率成分谱线强度微弱;受迫振动通常无明显的主振动频率,当其全频率下的振动速度超标,管道振动剧烈时,其几个主要频率的振动速度并不高。建议结合管道振型分析进行振动治理可获得良好的减振效果。  相似文献   

13.
针对电站辅机振动测量中存在的显示数据偏小问题,通过分析轴瓦振动传感器的动态模型和频率特性,提出了适用于振动测量的数值补偿方案和计算模型。经实际测试,已将轴瓦振动传感器的测量频率下限降至5Hz,解决了辅机振动测量问题。  相似文献   

14.
某燃气轮机多次发生突发性振动故障,振动突变后出现了很大幅值的低频分量,诊断为油膜振荡故障。分析了引起油膜振荡故障的原因,发现燃气轮机高温气体泄漏引起轴承负载变化,从而诱发了油膜振荡故障。提出了相应的处理措施,治理实践表明故障原因分析和处理是正确的。  相似文献   

15.
绕组振动信号监测法中测试位置的影响与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振动法能有效地检测变压器运行中的绕组状况。应用振动测试系统研究了不同负载电流和压紧状况下连续式绕组不同位置的振动信号以及测量位置对振动信号基频分量幅值的影响 ,还初步分析了压紧状况变化对不同位置的绕组振动信号的影响。基于此确定了可更好地提取振动信号特征向量的测试位置  相似文献   

16.
针对某大型汽轮机组轴承座异常振动现象,建立大型汽轮机组柔性支撑下转子-轴承-支撑系统动力学分析模型,从动力吸振新角度解释实际机组上发生的异常振动现象。研究结果表明,座缸式轴承支撑刚度较低,轴承座固有频率和转子系统固有频率有可能从设计时的大于50 Hz减小到50 Hz附近。一旦2个频率点重合,就容易发生动力吸振现象,转轴振动转移到轴承座振动上,导致轴振小而轴承座振动大。与此同时,系统固有频率点分解成2个频率点,分布在原固有频率两侧,出现双共振峰现象。  相似文献   

17.
断路器振动信号的相频特性及在监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研究了断路器操作过程中振动的传播过程,提出了使用信号相频特性描述振动波传播过程的方法,并通过与振动信号对应的解释信号相频特性的分析,得出了一种识别在时间上相互混叠的振动事件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正>常运行中的电力变压器的振动主要来自于变压器铁心和绕组的振动,振动信号中包含了丰富的能够表征变压器状态的信息。文章在1台10/0.4 k V三相双绕组电力变压器中设铁心松动、绕组松动、绕组幅向错位故障,利用基频、幅值、主频率、频率比重以及频谱复杂度等振动特征量,研究了变压器绕组在上述故障条件下油箱表面的振动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三种故障条件下的频谱复杂度均会降低,绕组松动和铁心松动中的振动基频会升高,绕组错位中的基频振动会降低。文中的结论对基于振动信号分析法的电力变压器诊断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9.
朱丽  黎玮 《电子测量技术》2016,39(10):154-157
针对目前机载振动传感器校准时间长、效率低的现状,提出在振动台台面上加装一个转接台面。通过对CS18M F中频校准系统进行深入研究,设计且制作了转接台面,并使用 ANSYS软件对转接台面做了固有模态分析,得出其固有频率大于39 kHz时会产生共振,远高于机载振动传感器对频率的要求。通过实验室试验表明,制作的转接台面可安装多种类型振动传感器,且最多可安装4个传感器同时校准。该台面用于机载振动校准可大大提高工作效率,且校准精度满足课题要求的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