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何梓平 《太阳能》1997,(4):20-21
弯曲吸热板热管式真空管集热器何梓平蒋富林李炜弯曲吸热板,顾名思义,即构成真空集热管的吸热板呈弯曲形状。这是北京桑达太阳能技术有限公司最近推出的一种新型热管式真空管集热器,它既保留了北京市太阳能研究所研制成功的平面状吸热板热管式真空管集热器的全部优点,...  相似文献   

2.
热管式真空管在高寒地区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强 《太阳能》1997,(3):26-28
热管式真空管在高寒地区的应用王强真空太阳集热管按吸热体材料不同可以分为两大类,即玻璃吸热体真空管(或称全玻璃真空管)和金属吸热体真空管(或称玻璃金属真空管)。热管式真空管是金属吸热体真空管的一种形式,本文从其结构、原理出发,结合产品在我国高寒地区的...  相似文献   

3.
对强制循环全玻璃真空管太阳能热水系统和强制循环热管式真空管太阳能热水系统的瞬时效率进行了对比分析,发现全玻璃真空管热水系统的效率曲线的斜率大于热管式真空管热水系统,这说明两种热水系统在运行温度相同时,热管式真空管的热损失较小,瞬时效率较高,有较好的高温特性和保温特性,并且热管式真空管太阳集热器的集热效率波动较小,能稳定在较高的水平。  相似文献   

4.
BT2-Ⅱ型热管式真空管集热器是北京市太阳能研究所最新研制的高科技专利产品(专利号:9022255320)。真空管中吸热板采用国外引进的新型结构材料,在板上磁控溅射高温选择性吸收涂层,玻璃与金属封  相似文献   

5.
真空管集热器就是将吸热体与透明盖层之间的空间抽成真空的太阳能集热器。用真空管集热器部件组成的热水器即为真空管热水器。真空管按吸热体材料种类,可分为两类:一类是玻璃吸热体真空管,一类是金属吸热体真空管。热管式真空管是金属吸热体真空管的一种,它由热管、吸热体、玻璃管和金属端盖等主要部件组成。  相似文献   

6.
金属吸热体真空管集热器的种类、特点及现状何梓年真空管太阳集热器是在平板型太阳集热器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新型太阳能集热装置。构成这种集热器的核心部件是真空管,它主要由内部的吸热体和外层的玻璃管所组成。吸热体表面通过各种方式沉积有光谱选择性吸收涂层。由于吸热...  相似文献   

7.
在能量平衡方程的基础上,以《家用太阳热水器热性能试验方法》(GB/T12915—1991)为依据,对两种有渐开线反光板且吸热体形状不同的热管真空管和一种无反光板的热管真空管进行了对比实验。结果表明,渐开线反光板可大幅度提高热管真空管热水器的日平均效率,加反光板且吸热体为圆柱形的集热器能够达到更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黄曙清 《太阳能》2001,(2):17-17
近年来,太阳热水器系统由于环保和节能双重优势,在我国发展很快,品种也较多。热管式真空管是一种高效的太阳能集热元件,它具有工作温度高,承压能力大,耐冷热冲击等独特的优点。热管式真空管组成的太阳热水系统,运行可靠,安装方便,适应性强,在军队住房中有广阔的应用发展前景。我国幅员辽阔,三分之二以上地区,年日照在2000小时以上。地理气候条件相差大,南方地区年平均气温较高;北方地区,冬季时间长,气候寒冷。在北方地区,比较适用常规玻璃真空太阳能集热器和金属热管组成的热管式真空管集热器。热管式真空管集热器,真空管…  相似文献   

9.
热管真空管集热器及太阳能热水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热管真空管集热器是继闷晒式、平板式、全玻璃真空管集热器后的第四代太阳能集热产品.在太阳能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分析了热管真空管的原理、结构及传热特性;以国外产品为例,论述了热管真空管集热器的特点及工作性能;对直流式热管真空管热水系统和典型的间接式供热供暖及泳池热水系统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0.
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发展迅速,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真空管太阳集热器、太阳热水系统产品的生产水平和数量不断提高,我国已成为世界上真空管太阳集热器、太阳热水系统产品的主要生产与使用国家。2002年4月28日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发布了GB/T18708-2002“家用太阳热水系统热性能试验方法”。通过试验给出太阳热水系统的得热量曲线与方程,可以预测该太阳热水系统在使用地区的全年得热量(MJ);给出了太阳热水系统贮热水箱的平均热损系数(W/K)。新国标的实施,会促进我国太阳能热利用事业的发展。太阳…  相似文献   

11.
专利信息     
《太阳能》2005,(1)
热管真空管尾座本实用新型为一种热管真空管尾座。包括薄壁护圈、端板、底板,其特征是薄壁护圈后部有短管,薄壁护圈和短管之间有支承环连成一体,在底板两边各分布有一长方形的孔。在端板与底板间有侧支撑。薄壁护圈和支承环的内壁可贴装有衬套。本专利用于热管真空管装配时具有轴向调节功能,温度变化时具有膨胀补偿作用,使热管真空管冷凝段装入理想位置,达到最佳的传热性能。(专利权人江苏光芒厨卫有限公司授权公告号CN2589899Y)蓄热式太阳能中央热水机组本实用新型由太阳集热器、电锅炉、热水循环泵、热水箱、冷水自动补给机构和相变蓄热…  相似文献   

12.
提出了对带反光板的吸热体接收太阳辐射量的分析方法,并对三种有渐开线反光板且吸热体形状不同的热管真空管和一种无反光板的热管真空管进行了对比实验。结果表明:渐开线反光板可大幅度提高热管真空管的热性能,而且其吸热体的形状对热性能提高的幅度有影响。  相似文献   

13.
阐述了热管式真空集热管的基本构成及其特性,分析了热管式真空集热管研制的几个主要方面:热管和吸热板、玻璃管、选择性吸收涂层,玻璃一金属封接,真空度、聚光板.介绍了热管式真空集热管在太阳能热水系统、太阳热发电、太阳能制冷与空调、太阳能海水淡化等方面的应用,表明热管式真空集热管在太阳能中高温领域中具有广泛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4.
王恒月  黄永定 《太阳能》2005,(3):40-40,61
现在市场上的太阳能真空管如图1所示。Ⅰ型,就是现在普通的全玻璃真空管。其特点为:玻璃管吸收到的太阳热直接传给水,传热热阻很小。但是真空管内有水而带来的缺点:易冻坏,结水污,热效率低。为了使真空管内无水而发展的其他形式,如Ⅱ、Ⅲ、Ⅳ型。Ⅱ型,就是在普通的全玻璃真空管(Ⅰ型)内放置金属热管。其特点为:真空管内无水,玻璃管吸收到的太阳热通过超导的金属热管传给水。但是,由于玻璃管与金属热管之间的传热热阻太大,使玻璃管上的吸热涂层老是处于高温工况下,同时抵消了由于真空管内无水而带来的热效率的提高。Ⅲ型,就是金属吸热体的真…  相似文献   

15.
以太阳模拟器为光源,对平面吸热板和半圆柱吸热板热管式真空集热管测定了玻璃罩管内吸热板表面各点随光线入射角变化的相对太阳辐照强度分布,给出了平面与半圆柱吸热板平均相对太阳辐照强度随人射角变化的规律及三维拟合公式,并对两种情况的实验结果进行了初步分析。结果表明,半圆柱吸热板的全天得热量大于平面吸热板。  相似文献   

16.
储热式真空管集热器入射角修正系数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实验测定吸热板表面相对太阳辐射度和涂层太阳吸收比的基础上,分析研究了圆柱形吸热体具有圆形和半圆形吸收涂层的真空管集热器,在不同管中心距下的入射角修正系数随光线入射角变化的规律。指出对于真空管集热器而言,其入射角修正系数同时取决于入射角度和入射方位角,并给出入射角修正系数的解析式,为进一步研究全日入射角修正系数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7.
直流式太阳能热水—开水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雅安 《太阳能》1997,(4):22-22
直流式太阳能热水开水器雅安随着全玻璃真空太阳集热管技术的成熟和成本的降低,玻璃真空管太阳热水器的使用日益广泛。为了扩大其应用范围,我们设计了一种既能供应热水,又能产生开水的直流式太阳能热水开水器,该装置的结构如图1和图2所示。图1真空管太阳能热水...  相似文献   

18.
储热式真空管集热器管中心距与能量收益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5,他引:3  
在实验测定吸热板表面相对太阳辐照度和涂层太阳吸收比的基础上,分析了研究了具有圆柱形吸热体的真空管集热器。在不同管中心距下的能量收益因子随光线入射角的变化规律。依据晴天辐射模型,对北半球不同纬度和倾角,朝南放置的该集热器的管中心距与能量收益关系进行分析,给出不同管中心距的集热器在各纬度和倾角下日能量收益及其年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19.
专利信息     
太阳能集热器本实用新型为一种太阳能集热器。它由集热板、水管接头、水道组成。其特征为各水道与集热板连接成为一个整体。集热板包括吸热板和托板,吸热板的底面设有横向上凸,托板的正面设有与吸热板上凸相对应的横向下凹。吸热板和托板采用不锈钢板,并在进出水端的吸热板及托板上也设有相对应的纵向上凸和纵向下凹,在吸热板上设有集热涂层。本专利结构合理,防腐防爆,无毒无害,克服了现有技术易氧化结垢,易破损的缺陷。(专利权人瑞安市天纳太阳能热水器有限公司授权公告号CN2435701Y)图1聚光型真空管太阳集热器本实用…  相似文献   

20.
专利信息     
《太阳能》1996,(3)
专利信息新型热管式平板集热器本实用新型为一种新型热管式平板集热器。它由若干单元热管系统组成。每一热管系统包括有平板式吸热板、喉管、冷凝器和通水管。平板式吸热板上滑板垂直向下布设工质蒸发回路;在平板式吸热板的顶端有工质蒸发回路的进出口,该进出口向下通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