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2.
葡萄酒中11种酚酸的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测定方法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采用LiChrospher 100RP-18e色谱柱(250 mm×4.0 mm ID,5 μm),甲醇-乙酸-水溶液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为1.0 mL/min,SPD-6AV紫外检测器,30 ℃柱温,检测波长280 nm.建立了一种新的、同时测定葡萄酒中11种酚酸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法.并测定了5种不同国产葡萄酒中11种酚酸的含量.测定结果表明,葡萄酒中的酚酸主要以没食子酸、龙胆酸、咖啡酸、p-香豆酸、丁香酸等5种酚酸的含量较高,且干红葡萄酒中6种对羟基苯甲酸类酚酸总含量、5种对羟基肉桂酸类酚酸总含量和11种酚酸总含量远高于其在干白葡萄酒中的含量;不同葡萄酒中11种酚酸含量亦不相同. 相似文献
3.
柑橘果肉、果皮中酚类物质含量差异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ic,HPLC)对8种橙类和杂柑中10种酚类物质含量进行测定,探讨不同柑橘品种果肉和果皮中酚类物质种类和含量的差异,分析其规律。结果表明,10种物质能在55 min内分离,线性范围为0.25~200 mg/L,相关系数达0.999 1~1,精密度(RSD≤1.90%)、重复性(RSD≤3.52%)和稳定性(RSD≤4.22%)较好,平均回收率为90.26%~118.85%(RSD为0.96%~3.01%),表明方法的准确度较高。在橙类和杂柑中,橙类果皮中芥子酸含量显著高于杂柑,杂柑果皮中芦丁含量显著高于橙类;果肉中酚类物质含量低于果皮;果实中酚酸以咖啡酸和绿原酸为主,类黄酮以芦丁和柚皮苷为主;在8个柑橘品种果肉中,金诺的阿魏酸、没食子酸和芦丁含量最高。在8个柑橘品种果皮中,口之津32号的咖啡酸、阿魏酸、对羟基苯甲酸含量最高,沃柑的新橙皮苷、柚皮苷、没食子酸和绿原酸含量最高。 相似文献
4.
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ultra-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UPLC)对9种晚熟柑橘(沃柑、春见、大雅柑、不知火、默科特、红肉脐橙、伦晚脐橙、红翠2号和塔罗科血橙)中的主要酚类物质(13种类黄酮和7种酚酸)进行测定,分析比较不同品种柑橘果皮、果肉和果汁(柑橘原汁)中酚类物质种类和含量的差异。结果表明:9个柑橘品种的果皮、果肉、果汁中,类黄酮均以橙皮苷为主,酚酸以阿魏酸为主,且果皮中多甲氧基黄酮含量丰富。在9个柑橘品种果汁中,春见的橙皮苷、咖啡酸含量最高。果肉中,沃柑中阿魏酸、咖啡酸、芥子酸含量最高,塔罗科血橙的橙皮苷、对香豆酸含量最高。果皮中,默科特的芸香柚皮苷、川皮苷、阿魏酸含量最高。杂柑果皮中咖啡酸、阿魏酸及川皮苷含量高于橙类。晚熟柑橘含有丰富的酚类物质,并呈现显著的多样性。 相似文献
5.
6.
7.
为探讨采后莲雾果实贮藏期间酚酸含量变化对果实木质化代谢的影响,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采后木质素代谢途径中5 种酚酸(肉桂酸、对香豆酸、咖啡酸、阿魏酸、芥子酸)的方法。采用InfinityLab Poroahell C18色谱柱为固定相,以甲醇和乙酸溶液(pH 2.4)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流速为0.8 mL/min,柱温25 ℃,紫外检测器于波长279 nm和320 nm处进行检测。各酚酸组分的线性范围较宽,相关系数均大于0.999 4,检出限为0.01~0.03 mg/kg,定量限为0.03~0.09 mg/kg,相对标准偏差小于5%,加标回收率为86.18%~99.05%。该方法准确度、灵敏度高,操作简便,适用于采后莲雾果实木质素代谢途径中5 种酚酸的同时测定。测得莲雾贮藏期间肉桂酸、对香豆酸、咖啡酸、阿魏酸和芥子酸的含量范围分别为11.46~24.69、0.92~1.45、2.31~5.32、8.86~20.58 mg/kg和9.48~22.62 mg/kg。 相似文献
8.
为了探讨甘蔗不同组织中酚酸的存在形式,本文利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RP-HPLC)对蔗汁、蔗叶及蔗渣三个组织中游离态和结合态的酚酸进行了定性和定量检测分析。结果表明,甘蔗组织中的酚酸主要以结合态形式存在,但其在甘蔗三个组织中的含量和存在形式有差别。甘蔗叶、蔗渣中游离的酚酸含量最高,蔗汁较低。蔗汁、蔗叶及蔗渣中总游离态酚酸含量分别为317.18 mg/kg(干固物),1568.37 mg/kg(干基)及1504.57 mg/kg(干基);总结合态酚酸含量分别为740.32 mg/kg(干固物),2725.41 mg/kg(干基),2452.13 mg/kg(干基)。在蔗汁中,咖啡酸、没食子酸主要以游离态存在,阿魏酸、香豆酸主要以结合态存在,而在蔗叶和蔗渣中,咖啡酸、阿魏酸、香豆酸主要以结合态形式存在。甘蔗不同组织中游离态酚酸的DPPH和ABTS自由基清除活性优于结合态酚酸,不同组织中的游离态酚酸和结合态酚酸含量分别与抗氧化活性呈正相关性。 相似文献
9.
10.
11.
紫外分光光度法检测桔皮中总黄酮含量的方法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建立了-种桔皮中总黄酮含量测定的简便而准确的方法.选用测定波长310 nm,以芦丁(Rutin,95%)为对照品,采用紫外分光光庹法进行桔皮总黄酮含量的检测,并与NaNO2-Al(NO3)3-NaOH体系分光光度法,波长510 nm下测定其吸光度的方法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芦丁在10~50 mg/L的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2=0.9996,平均回收率为99.68%,RSD为1.20%,6(n=6).该方法操作简便,结果准确,可用于桔皮中总黄酮含量的检测. 相似文献
12.
试验利用RT-PCR技术将新鲜柑橘皮果胶酯酶基因克隆到pGEM T-Easy载体上,并进行了鉴定和序列测定.结果表明:该基因为克隆成功的果胶酯酶基因,全长1797bp,开放阅读框架长1785bp,共编码594个氨基酸.该序列含有PMEI和Pectinseterase两个保守序列.该序列与Coyadonga R发表的ci... 相似文献
13.
14.
提出了一种利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柑橘皮渣发酵-青贮饲料中的6种有机酸的方法。水浴加热萃取法提取样品中的有机酸,采用Welch Materials XB-C18色谱柱(4.6 mm×250 mm,5 μm),检测波长为214 nm,流动相为0.05 mol/L磷酸二氢钾(pH 2.70)和甲醇(体积比为97:3),流速为0.80 mL/min,柱温为20 ℃,进样量为20 μL。在此条件下,6种有机酸在20 min内分离良好,各有机酸的回收率在94.96-103.43%,6种有机酸在各自线性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均大于0.99,相对标准偏差都小于3%,最低检出限在0.53-2.51 mg/L范围。应用本方法测出的样品中草酸、甲酸、乳酸、乙酸、柠檬酸、丙酸含量分别为:0.84、3.69、51.13、20.61、1.76、1.06 mg/g。该方法具有样品处理简单、分析时间短、回收率好、精密度高、相对标准偏差低等优点,可用于柑橘皮渣发酵-青贮饲料中有机酸的检测。 相似文献
15.
16.
比较了9个柑橘品种的柑橘皮总黄酮含量及黄酮成分,并对其清除DPPH自由基的能力和对铁离子的还原力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几乎所有品种间柑橘皮总黄酮含量及黄酮成分都存在显著差异(P<0.05);总黄酮含量最高和最低的品种分别为南丰橘和福建蜜柑,其总黄酮含量分别为9.68,5.28 mg/g;福建蜜柑中柚皮苷的含量较多,江西柳橙、江西脐橙、南方蜜橘和江西蜜柑中橙皮苷的含量较多。9个品种柑橘皮总黄酮含量与其还原力和清除DPPH自由基的能力之间线性无关,即总黄酮含量高的品种其抗氧化水平不一定高。 相似文献
17.
18.
19.
20.
果汁中9种酚酸类化合物的RP-HPLC-PAD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同时测定5种果汁中没食子酸、儿茶酸、绿原酸、原儿茶酸、咖啡酸、表儿茶酸、阿魏酸、莽草酸和丁香酸等9种生物活性酚酸的反相高效液相色谱-光电二极管阵列检测新方法。采用ZorbaxEclipseXDB-C18色谱柱(5μm,250mm×4.6mmi.d.),流动相为甲醇-0.5%乙酸,梯度洗脱,流速1.0mL/min,以保留时间和特征光谱对分离出的组分予以定性确证,用峰面积进行定量。9种组分的质量浓度与其峰面积在一定的范围内有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为0.9987~0.9999。9种组分的平均回收率为86.5%~98.8%(相对标准偏差为3.1%~5.8%)。检测限为0.2~1.0mg/L。结果表明,该方法也适用于其他复杂体系中没食子酸等9种生物活性成分的分析。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