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加快,城市内涝灾害频发,严重威胁着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和城镇安全,城市排水防涝综合规划治理已经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针对这一问题,阐述了目前城市排水防涝现状及主要存在的问题,介绍了城市雨水径流控制与资源化利用、城市排水管网系统规划和城市防涝系统规划等综合规划治理内容,并以某城市排水防涝规划治理作为典型案例进行分析,对城市排水防涝规划治理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
大型城市排水防涝系统快速评估模型构建方法及其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我国正在全国性开展城市排水防涝规划工作,但是大部分城市缺乏城市管道现状普查资料且没有系统编制过城市雨水管道规划,因此,在进行城市排水防涝系统评估和绘制城市积水风险图的过程中,面临缺乏管道数据、无法构建模型的困难。针对此情况探讨大型城市排水防涝系统快速评估模型的构建方法。基于这种方法,以北京作为案例进行研究,案例采用的DEM面积为1 414km2,精度为5m×5m,选取模型为DHI的MIKE 21。最终模型模拟结果显示北京市中心城共有内涝积水点79处,积水深度为0.2~2.5m,历时30~200min。  相似文献   

3.
合理确定雨水管道的设计重现期,是当前城市排水防涝工作面临的重要课题。平原水网城市的雨水管道设计重现期应与内涝防治设计重现期相匹配。利用平原水网城市排水防涝的规律性,可以将错综复杂的雨水管网概化为标准模型。根据芜湖市的气象条件及内涝防治标准,通过计算机模拟计算,建议雨水管道设计重现期一般取T=3a。  相似文献   

4.
《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 50014—2006,2014年版)是对国家标准《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 50014—2006,2011年版)的局部修订。为有效应对暴雨等极端天气引发的城市内涝灾害,加强我国城市排水防涝设施的建设,新版规范对雨水管渠设计重现期、内涝防治系统设计重现期、暴雨强度公式、雨水设计流量计算方法、雨水利用设施和内涝防治工程设施等都进行了补充和修订。一方面体现城镇雨水排水管渠在防治城市内涝灾害、保障城镇排水安全方面承担的重要作用;另一方面也规定城镇内涝防治不能仅仅是雨水排水管渠系统,而是综合措施才能应对。规范的修订是集合设计院的集体智慧完成的。对新版规范的局部修订内容进行详细解读,为工程技术人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张亮  汤钟  俞露  孙静  李亚 《给水排水》2021,47(6):43-49
随着我国城市内涝灾害频发,城市内涝防治设施的规划和建设受到了广泛关注.国家出台一系列相关政策,要求各城市编制完成城市排水防涝设施建设规划,加快推进城市内涝防治设施的建设,建成较为完善的城市排水防涝工程体系,有效解决当前影响较大的严重积水内涝问题.以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城市内涝防治规划的理念转变和方法创新为开篇,提出了城市内涝防治设施规划的工作定位和编制要点.  相似文献   

6.
谢映霞 《给水排水》2014,(6):1-3,118
正0前言为了应对我国内涝灾害频发的严峻形势,全面落实国务院《关于做好城市排水防涝设施建设工作的通知》(国办发[2013]23号)的要求;规范城市排水防涝规划编制的内容和深度;为各地提供技术支持和引导,2013年6月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颁布了《城市排水(雨水)防涝综合规划编制大纲》(以下简称"大纲")。众所周知,做好城市排水防涝综合规划是一项长期的复杂的工作,"大纲"仅颁布一年,就写回顾为时尚早,但借此颁布一周年之际,回顾近年来  相似文献   

7.
正《国务院关于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意见》要求在全面普查、摸清现状的基础上,编制城市排水防涝设施规划。加快雨污分流管网改造与排水防涝设施建设,解决城市积水内涝问题。同时,大力发展绿色建筑,从建筑物对雨水分级收集利用开始,强化雨水的滞、渗、蓄,加强排水防涝设施、排水通道的建设,强化  相似文献   

8.
为避免传统的城市建设模式中建设用地扩展与生态空间退缩、下垫面改变与排水防涝安全等之间的矛盾,以城市排水防涝规划视角,结合崖州湾科技城实例,从规划思路、流域分析、水系布局、排水管网布局等出发,详细介绍了该城排水防涝系统的构建过程。通过SWMM模型模拟结合内涝风险评估,比选出排水防涝工程推荐方案,并对城市生态空间安全格局预留、水系廊道谋划、用地防洪竖向控制等提出预见性布局。  相似文献   

9.
防涝规划是城市排水防涝工程建设的纲领性文件,是解决地区内涝积水问题的技术依据.长阳镇中心区是北京地区典型的平原小城镇,存在地形平坦、降雨较为集中及雨水排除设施建设不完善等特点.针对解决当前该地区内涝频发的问题,研究了该地区防涝规划编制的技术路线、规划思路及工作方法.通过从雨水排除系统建立、防涝系统建立、防洪系统分析及超标内涝风险评估等4个方面进行系统研究,以问题为导向结合实施条件提出了修建雨水管道、建设调蓄设施及地形竖向调整等适宜的规划对策,并通过采用水动力模型分析了在不同情景下的内涝风险,验证了规划提出的对策的必要性及有效性.  相似文献   

10.
城市排水管网、沟渠、河湖水系是承纳、转输、调蓄暴雨径流的重要基础设施,在应对城市暴雨内涝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城市排水防涝基础设施受设计标准、运行维护水平、城市下垫面环境变化等多重因素的影响,其自身应对暴雨的能力差异较大。科学量化城市排水防涝设施的应对能力对城市洪涝预报、预警和应急调度十分必要。本文提出了城市排水防涝基础设施应对能力的三个阈值,即:雨水管渠排水能力阈值、内涝防治系统应对能力阈值和应急设施防御上限阈值。这三个阈值通俗讲就是“不积水”阈值、“不内涝”阈值和“不失防”阈值。基于郑州2021年“7·20”特大暴雨灾害的调研结果,对三个阈值的表征指标和确定方法进行了初步探讨。结合文献调研,对北京、东京、深圳等城市对应阈值进行了分析量化,对暴雨量级超过不同阈值标准后的防控策略进行了探讨,提出了城市排水防涝阈值协同提升途径,可为城市极端暴雨的防控提供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11.
城市道路的首要功能是满足人们日常出行需求和交通安全,其次在强降雨期间承担着雨水径流的排放通道功能。随着城市化快速发展和极端降雨事件频率增加,导致城市道路积水内涝风险逐渐加剧,本次系统总结了城市积水内涝的成因,建立了以流速与水深乘积、淹没宽度作为约束条件的城市道路大排水通道设计计算方法,并结合实际案例分析了道路作为大排水通道的可行性,以期为城市排水防涝中大排水系统的构建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2.
沈海滨  赵华菁 《中国水利》2013,(17):32-33,43
<正>城市排水防涝系统是城市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及时有效收集、输送和排放降雨,是城市正常生产和生活的安全保障。随着城市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城市排水防涝规划建设赶不上城市的扩张速度,导致城市内涝频发,逢大雨必涝,成为很多大城市的通病。  相似文献   

13.
全球气候变化和快速城市化改变了自然水循环过程,城市水问题越来越突出。21世纪以来,不少城市遭受了严重内涝,推动了我国海绵城市建设。但是,城市内涝问题复杂,相关政策、标准一直处在不断完善的过程中,对海绵城市的建设效益存在诸多争论。剖析了海绵城市建设相关的文件精神与规程规范,对海绵城市功能定位进行了解读;并结合南昌市凤凰洲片区的洪涝情景模拟,分别对低影响开发(Low Impact Development,LID)设施与调蓄的径流峰值控制效果进行了实证分析。主要结论有:海绵城市建设由最初的“通过落实LID措施,助力城市内涝防治能力的提升”逐渐转变到“基于‘源头减排、管网排放、蓄排并举、超标应急’的理念,系统构建城市排水防涝工程体系”。对于南方丰水地区,城市内涝防治的重点在于“排”与“蓄”,城市雨水管渠系统的达标建设与超标雨水径流排放系统的布局依然重要。  相似文献   

14.
基于历史降雨记录资料,采用数理分析方法,科学表达城市暴雨特征,是建立完善的城市排水防涝系统的关键基础性工作。针对湖北省宜都市城市排水防涝系统的规划设计,统计每场降雨过程的雨峰位置系数,加权平均得到综合雨峰位置系数,采用PC分析法及芝加哥法确定短历时暴雨雨型,为城市排水防涝系统的规划、设计提供了有力支撑,可为城市雨水径流控制与资源化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随着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城市水循环过程发生巨大改变,极端降雨事件频发、径流总量和径流系数增大、城市暴雨内涝风险增加。城市洪涝模型作为城市雨水管网规划设计的重要工具,应用已越来越广泛。以北京大兴国际机场为研究对象,通过构建城市洪涝模型,对雨水管道排水能力评估及洪涝淹没深度分析,提出机场雨水智慧管理策略,不断优化提高雨水系统方案应对内涝风险的能力。同时构建雨水智慧管理平台,采用数字化手段实现风险点识别和设备远程控制,制定内涝风险对策与防涝应急措施,全面保障机场汛期安全运营,为民航机场的雨水系统管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极端降水超出城市雨水系统排水能力是导致城市内涝发生的根本原因,及时有效的应对和处置可以避免或减轻内涝导致的灾害损失.近年北方城市多次出现严重内涝,暴露出城市建设和管理中存在城市雨水系统与城市化发展不匹配、雨水排除及城市除涝工程规划治理缺乏系统性、城市建筑和基础设施防涝能力较差、城市灾害应急管理体系不完善、社会公众灾害风...  相似文献   

17.
基于SWMM和层次分析法的调蓄池预选址方案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近年来频发的内涝给城市排水防涝带来严重挑战。调蓄池是城市内涝防治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而调蓄池预选址的选择,关系到调蓄池的效益和成本,也影响后续优化求解。为合理选择调蓄池的潜在位置,根据内涝防治标准,基于SWMM模型,选取积水深度、积水范围、积水时间、调蓄池造价、节点重要性等5项指标,借助层次分析法,建立了量化评价框架,探讨了基于预选址指数的雨水系统调蓄池预选址方案的选择方法,并进行了应用案例验证,研究表明:调蓄池的位置选择对内涝积水削减比例有重要影响;所提出的方法有一定的可行性和实用性,借助该方法可以得到较好的预选址方案。本研究成果可为城市内涝防治调蓄池选址工作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8.
针对国内滨海城市近两年几场特大暴雨暴露出的排水安全问题,特别是滨海城市排水防涝易受外海潮位的影响,以厦门市滨海街区营平片区改造为研究实例,采用排水模型方法,分析了日常多年平均潮位及台风时风暴潮影响下片区主要积涝成因,提出合理的改造实施策略,同时对风暴潮影响下片区的内涝风险进行评估与区划,采用工程与非工程措施共同保障城市内涝安全,以期为滨海城市的排水防涝改造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9.
近年,城市内涝灾害发生呈上升趋势,而城镇化快速发展、排水防涝体系尚不健全、现状排水系统设计标准偏低、城市水系调蓄能力受到多种因素制约以及管理体系不健全等是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影响因素。加强城市排水防涝信息化建设,是当前科学应对城市突发性内涝事件的迫切需要。结合苏州市城市中心区内涝灾害的成因分析,介绍了苏州市城市排水防涝监控调度管理系统建设,其主体功能包括智能感知网、信息资源中心、业务运行平台、调度决策支持、信息服务以及安全保障措施与标准规范等,并对今后的城市建设和管理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20.
采用SWMM与MIKE FLOOD模型分别对湖北西北部典型山地城市郧县老城区的排水管网运行状况进行模拟,分析溢流点及内涝区分布,评估内涝风险状况,结果显示城区内涝情况严重。根据模拟结果,厘清内涝原因,在绿色雨水基础设施的基础上,采用灰色雨水基础设施,提升该区域的排水防涝能力,确保郧县老城区在城镇化进程中排水防涝的安全性。通过MIKE FLOOD模型对工程方案进行校核,证实了工程方案具有可行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