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1 毫秒
1.
辅酶Q10具有参与呼吸链电子传递、细胞抗氧化、阻止细胞凋亡、辅助线粒体膜质子梯度解偶联、增强免疫系统消炎、防止低密度胆固醇氧化、减少动脉粥样硬化损伤、恢复上皮样细胞功能、介导细菌蛋白二硫键形成等多种生理功能.在食品与化妆品行业,辅酶Q10是优良的抗氧化剂.在医药行业,辅酶Q10可用于心脑血管类疾病、神经功能性疾病、糖尿病、肿瘤、男性不育等的治疗或辅助治疗. 相似文献
2.
In this study, the aim was to determine the bioaccessibilities of coenzyme Q10 (CoQ10) in yoghurt samples produced using enriched skim milk with different coenzyme Q10 preparations. First, emulsified coenzyme Q10, γ‐cyclodextrin/coenzyme Q10 complex and nanoparticle coenzyme Q10 were prepared with the reference coenzyme Q10 standard. These coenzyme Q10 preparations were added into the milk to produce coenzyme Q10 enriched yoghurt samples. Nanoparticle coenzyme Q10 was obtained as in spherical shape with 176.00 ± 50.62 nm diameter. Coenzyme Q10 bioaccessibility was found as 50.59 ± 1.88% in control yoghurt. The yoghurt enriched nanoparticle coenzyme Q10 had the highest coenzyme Q10 bioaccessibility (73.81 ± 1.61%) among the produced yoghurts (P < 0.01). Coenzyme Q10 bioaccessibilities were also found as 63.75 ± 0.91% and 46.83 ± 1.27% in yoghurts enriched with emulsified coenzyme Q10, and γ‐cyclodextrin/coenzyme Q10 complex, respectively. 相似文献
3.
4.
花生中富含辅酶Q10,以高效液相色谱法测量的辅酶Q10含量为指标,系统研究了利用超声波细胞破碎仪从花生中提取辅酶Q10时不同提取条件对其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4个因素对提取率影响大小的顺序为:提取功率>提取时间>单次辐射时间>料液比,其中提取功率和提取时间对花生中辅酶Q10的提取率有极显著影响。最佳工艺参数为:提取功率400 W,提取时间15 min,单次辐射时间为6.0 s/5.0,料液比为1∶6,在此条件下花生中辅酶Q10的提取率为92.4μg/g。 相似文献
5.
辅酶Q_(10)纳米脂质体稳定性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辅酶 Q_(10)是一种膳食补充剂,在人体细胞呼吸链的电子传递中起重要作用,采用纳米胶囊技术制备辅酶 Q_(10)纳米脂质体可防止其发生降解并提高其生物利用率。文中以蛋黄磷脂为主要壁材,采用乙醇注入-超声法制得稳定性较好的辅酶 Q_(10)纳米脂质体。制备过程中,搅拌、加热、超声等作用对磷脂的氧化影响很小,芯材辅酶 Q_(10)的存在有效地抑制了脂质体中丙二醛的产生,并且辅酶 Q_(10)的总量基本不发生变化。贮存稳定性试验表明, 较佳的贮存条件为4℃避光。贮存过程中脂质体双分子层对辅酶 Q_(10)有明显的保护作用,辅酶 Q_(10)也有效抑制了主要壁材磷脂的氧化,并能稳定脂质体双分子层。 相似文献
6.
在辅酶Q10 发酵菌体提取方法筛选的基础上 ,用薄层色谱 (TLC)、紫外光谱 (UV)结合高效液相色谱 (HPLC)方法对提纯样品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 .试验结果表明 :采用丙酮悬液超声处理 ,有机溶剂萃取 5h,由薄层色谱结合紫外光谱法定量分析辅酶Q10 ,得到较精确的结果 ,为发酵法生产辅酶Q10 的分离和测定提供了一种较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8.
为了提高辅酶Q10的亲水性,采用反溶剂重结晶法制备辅酶Q10微粒。考察药物质量浓度、体系温度、搅拌速率及搅拌时间等因素对辅酶Q10微粒平均粒径的影响,优化辅酶Q10微粒制备的工艺条件。实验利用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红外光谱分析和差示扫描量热分析等方法对辅酶Q10原药及辅酶Q10微粒的性质进行表征。结果表明:通过调整工艺条件,可以控制微粒的粒径尺寸。优化获得的工艺条件为:药物质量浓度50mg/mL、溶剂与反溶剂体积比1:6、体系温度4℃、搅拌速率4000r/min、搅拌时间10min。按此工艺,可以制备得到平均粒径为1.84μm的微细颗粒。表征结果显示,辅酶Q10微粒的化学结构与原药相比未发生变化,但熔点及分解温度均降低,晶体衍射峰强度减弱。 相似文献
9.
辅酶Q10纳米脂质体配方与工艺优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乙醇注入-超声法制备辅酶Q10纳米脂质体,以包封率、保留率、平均粒径以及平均粒径的变化程度作为响应指标,应用正交试验法优选辅酶Q10纳米脂质体的配方和制备工艺。最佳配方为磷脂:胆固醇:吐温80:辅酶Q10=2.5:0.4:1.8:1.2(W/W),水相为0.01mol/L磷酸盐缓冲液(pH7.4);最佳制备工艺条件为乙醇用量1ml,搅拌时间10min,水化温度45℃,超声功率450W。以优化配方和工艺制得的脂质体形态均匀,粒径分布范围在20~300nm之间,平均粒径为68nm,包封率高于95%,4℃下贮存四个月,粒径分布无显著变化,平均粒径的变化程度小于10%,保留率高于90%。经优化得到的辅酶Q10纳米脂质体配方合理、工艺简便可行、包封率高、稳定性好。 相似文献
10.
以放射型根瘤菌 (Rhizobusradiobacterium ,WSH2 6 0 1)作为辅酶Q10 的生产菌株 ,研究了氮源、碳源、接种量、溶氧、初始 pH、发酵温度及添加物等因素对细胞生长与产物辅酶Q10 合成的影响 .结果表明 :玉米浆和酵母膏是较好的氮源 ,葡萄糖与蔗糖是辅酶Q10 发酵的较好的碳源 ,接种量对辅酶Q10 发酵的影响不大 ,为 4 % .适宜的初始 pH值为 7,番茄汁能较好地促进细胞的生长 ;添加玉米浆、L 甲硫氨酸、番茄汁和异戊醇有利于产辅酶Q10 ;溶氧对细胞生长与产物辅酶Q10 合成的影响较显著 .通过正交试验初步确定了发酵条件 :碳源为 1.5 g/dL葡萄糖和 2 .5 g/dL蔗糖混合物 ,酵母膏 0 .8g/dL ,初始pH 7,每 5 0 0mL装液量为 5 0mL .最后经综合优化条件 ,在摇瓶发酵条件下 :菌体生长量 (以干重计 )为 13.8g/L ,发酵液中辅酶Q10 产量达到 2 2 .7mg/L ,比优化前分别提高 34%和 5 3% . 相似文献
11.
12.
考察辅酶Q10和天然维生素E在不同配方组成下的稳定性,并进行安全毒理学评价实验研究,说明辅酶Q10与维生素E配伍作为保健食品原料的食用安全性。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经过加速破坏试验的五个不同配方的辅酶Q10天然维生素E软胶囊进行含量分析和安全性毒理学评价。在各个不同的配方中,未见辅酶Q10和α-生育酚的量发生明显变化,含量测定结果均在测定的误差范围内,并且在保留时间的3倍延长时间内未发现有新的色谱峰产生,且辅料的存在亦未对其稳定性产生任何的影响。辅酶Q10与天然维生素E在24个月的有效期内长期混合不会发生化学反应。安全性毒理学评价实验结果表明辅酶Q10与天然维生素E配伍使用具有食用安全性。 相似文献
13.
以豌豆根瘤菌(Rhizobium leguminosarum 1.1723)为出发菌株,利用紫外-LiCl和超声波进行诱变,以期获得高产辅酶Q10菌株。结果表明:1g/L LiCl诱变能显著提高菌株的正突变率,超声波诱变会引起细胞壁结构与构成发生改变。通过罗红霉素初筛和摇床复筛,获得辅酶Q10突变株C40-05,胞内辅酶Q10产量为1.198mg/g干菌,比出发菌株(0.389mg/g)提高了208%。菌株经5次传代培养,胞内辅酶Q10产量下降了2.67%,突变株遗传形状稳定,可作为辅酶Q10生产菌株。 相似文献
14.
辅酶Q10是一种膳食补充剂或营养品,在人体细胞呼吸链的电子传递中起重要作用,采用纳米胶囊技术制备辅酶Q10纳米脂质体可提高其生物利用率。本文以包封率、产率、透光率(T500nm)和贮存稳定性(包括产品T500nm的变化以及芯材辅酶Q10的保留率)为评定指标,选用乙醇注入-超声法制备了包埋效果和贮存稳定性都较好的辅酶Q10纳米脂质体。结果表明,以蛋黄磷脂作为主要壁材制得产品的包埋效果及贮存稳定性均优于大豆磷脂,适量胆固醇以及吐温80的添加可显著改善包埋效果,壁材的最佳配比为:磷脂:胆固醇:吐温80=25:4:18(W/W),在最佳配比下将辅酶Q10与磷脂比提高至20:25(W/W,相应载量为40%)可制得包封率及保留率均高于95%的产品。 相似文献
15.
Marta Arenas‐Jal J. M. Su‐Negre Encarna García‐Montoya 《Comprehensive Reviews in Food Science and Food Safety》2020,19(2):574-594
World population growth and aging are posing unprecedented challenges in sustaining the health of 9.1 billion people that will be occupying the planet by 2050. Although noncommunicable diseases such as cardiovascular and neurodegenerative diseases, cancer, and diabetes are among the top 10 global causes of death, they can be prevented by risk factor reduction, early detection, and adequate treatment. Since a healthy diet along with dietary supplementation could play an important role to reduce morbidity and cut off its associated health care costs, research in the food and nutrition area is required to find solutions to global challenges affecting health. As a result of the healthy living trend, dietary supplements category is growing fast, leading to an urgent need for dietitians, physicians, and policy makers to broaden the scientific evidence on the efficacy and safety of a wide range of active ingredients. Coenzyme Q10 (CoQ10), as the third most consumed dietary supplement, and as a potential candidate for the treatment of various noncommunicable diseases that are among the global top 10 causes of death, has gained interest over years. Scientific evidence regarding mainly CoQ10 efficacy and safety, as well as formulation challenges, is addressed in this review. 相似文献
16.
辅酶Q10是一种天然活性化合物,具有很强的抗氧化性,还能够提高人体免疫力,预防心血管疾病等.然而,由于辅酶Q10存在水溶性差、理化性质不稳定、生物利用率低等缺陷,限制了其在功能食品中的应用.利用纳米技术,以天然来源的生物大分子为基质制备辅酶Q10的纳米传递载体,可以有效解决上述问题.本文汇总了近年来国内外的研究报道,对... 相似文献
17.
对酪蛋白-葡聚糖共聚物胶束作为输送体系而言,所包埋营养素的总量是评价其质量的重要指标.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硫酸钠(SDS)在将共聚物胶束解体的同时使辅酶Q10增溶于水中,从而便于进行定量分析.实验结果表明:当SDS浓度为0.31 mol/L、孵育温度30℃、硼氢化钠7mg/mL、用量100 μL、还原时间3~5 min时,SDS增溶法的加样回收率在(98.77士1.60)%~(95.90士0.80)%之间.同时,共聚物中酪蛋白单元的内源荧光和外源荧光光谱分析显示,当SDS浓度为0~0.5 mol/L时,SDS会部分改变酪蛋白单元的疏水结构;且SDS浓度为0.31 mol/L时,SDS与酪蛋白单元疏水区的相互作用几乎不受温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建立一种用高效液相色谱测定蜂王幼虫中辅酶Q10 含量的方法。蜂王幼虫样品研磨均质后,经无水乙醇-正己烷液/ 液萃取,提取液经浓缩后,无水乙醇定容。以甲醇为流动相,采用XBridge shield RP18 柱分离,在紫外检测器275nm 波长处对样品中的辅酶Q10 进行测定。辅酶Q10 在12min 内得到较好的分离,方法线性良好,回收率为95.0%~101.8%,相对标准偏差(RSD)小于8%,检出限为0.23mg/L。该方法操作简单、准确、可靠、灵敏度高,适用于测定蜂王幼虫中辅酶Q10 的含量,已被用于分析一些实际样品,调查辅酶Q10 在蜂王幼虫样品中的含量情况。 相似文献
19.
辅酶Q10的开发与应用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辅酶Q10的性能、生产的主要技术路线与最佳操作条件及有关进展情况。对现工业化运行的主要鱼明胶生产工艺的技术特点进行了具体的分析和总结,阐述了国内外研究开发的现状与发展趋势。并探讨了扩大应用范围等的前景与市场需求。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林蛙油的水解工艺和辅酶Q10的纳米化工艺,制备出质量稳定、口味适宜的复方林蛙油辅酶Q10保健口服液。方法:通过正交试验,确定胰蛋白酶和胃蛋白酶水解林蛙油的最佳工艺;采用纳米微乳制剂,增加辅酶Q10的水溶性。结果:将含量为1%的林蛙油经过溶胀、匀浆、煮沸等预处理,通过三因素三水平正交试验,得到了双酶法水解林蛙油的最佳工艺条件,即:以1∶20的酶与底物比加入胰蛋白酶,50℃、水解5h后,以1∶10的酶与底物比加入胃蛋白酶,60℃、p H=3.5,水解8h后,加入辅酶Q10的纳米化制剂,最终进行口味调配。结论:该双酶法水解工艺可最大限度地水解林蛙油组织蛋白,并提高林蛙油的溶解性。与辅酶Q10纳米乳剂调配后制备的口服液溶解性好、澄明度佳、口味适宜、工艺稳定,适合大规模生产。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