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拟在现有冻罗非鱼片工艺中加入预冷工序。将新鲜罗非鱼片用冰水浸渍,放入不同温度(-4、-7、-18℃)条件下冻藏,定期测定pH值、色差、失水率、挥发性盐基氮(total volatile base nitrogen,TVB-N)值和质构等参数,分析预冷对冻藏品质的影响。结果显示,预冷对p H值影响最显著的温度为-7℃,10~20 d时-7℃预冷处理组罗非鱼片p H值仍在继续下降,而其对照组已开始回升。随着贮藏时间延长,罗非鱼片色差亮度L*值与红度值a*均呈现下降趋势,且贮藏温度越低,下降幅度越小,同时发现对照组L*值和a*值普遍低于预冷处理组。同时,贮藏温度越低,失水率越高,30 d罗非鱼片失水率达到最高值,-18、-7℃对照组此时失水率达7.47%、6.82%。-4℃及-7℃预冷处理对罗非鱼片TVB-N值影响较大,20 d后与对照渐趋一致;但30 d时-18℃罗非鱼片预冷处理组与对照组仍有较大差别,TVB-N值分别为8.04 mg/100 g和9.87 mg/100 g。20 d前随贮藏温度降低罗非鱼片预冷处理组与对照组的咀嚼性差异增大,之后则趋于一致。贮藏期间硬度无显著差异,弹性仅在-4℃内罗非鱼片处理组与对照组间有较明显差异,其余差异均不显著(P0.05)。内聚性的变化因无明显规律不作为评判指标。综上,预冷处理对罗非鱼冻鱼片部分冻藏品质指标有较明显的改善作用,利于保持鱼片品质,可作为生产企业的借鉴。  相似文献   

2.
王晶  曹雪涛  林向东 《食品科学》2015,36(10):23-27
拟对罗非鱼片非CO发色工艺进行研究。通过单因素试验,比较L-组氨酸、烟酰胺、亚硝酸钾、亚硝酸钠等对罗非鱼活体和鱼片发色处理的效果,确定亚硝酸钾为优选的发色剂。继而分析亚硝酸钾添加量、发色时间、鱼水质量比、暂养水温度以及放血方式对罗非鱼发色的影响,优化发色工艺。结果表明:亚硝酸钾的添加量、处理时间、鱼水质量比对罗非鱼片的发色具有较显著影响,正交试验确定适宜活体鱼的发色条件为:鱼水质量比1∶10、亚硝酸钾添加量1.5 g/kg、处理时间2 h。此条件下得到L*值45.03、a*值7.42、b*值13.18,感官评分4.4。经检测,活体发色鱼片中亚硝酸钠残留量不大于10 mg/kg,符合GB 2760-2011《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  相似文献   

3.
李莎  李来好  杨贤庆  黄卉  岑剑伟  石红  李杉 《食品科学》2010,31(20):444-447
综合研究冷藏过程中罗非鱼片品质变化的相关几项指标,包括感官值、pH 值、挥发性盐基氮(TVB-N)值、K 值、Ca2+-ATP 酶活性值、脂肪氧化(TBA)值。结果表明:TVB-N 值、K 值、Ca2+-ATP 酶活性值和感官值有很好的相关性,表现为:罗非鱼片品质开始变差出现在第5 天左右,鱼片感官值下降到16,K 值增加到29.5%,TVB-N 值增加到15.775mg/100g,Ca2+-ATP 酶活性降低了27.24%;鱼片品质开始恶化出现在第12 天左右,感官值下降到8,TVB-N 值为29.96mg/100g,K 值为54%,Ca2+-ATP 酶活性降低了53.36%。通过综合分析这些指标可评价冷藏过程中罗非鱼片的品质变化。  相似文献   

4.
ABSTRACT: The ability of an electronic nose and machine vision system to classify tilapia fillets based on their odors and colors was studied. Fresh tilapia ( Oreochromis niloticus ) fillets were treated with 0%, 4%, and 8% sodium lactate and stored at 1.7 and 7.2 °C for 12 d. Trained panelists and an electronic nose with twelve polymer sensors evaluated odors. A machine vision system measured fillet colors. Aerobic plate counts were performed. Correct classification based on experimental variables (percent lactate, microbialload, sensory scores, storage time, and temperature) by discriminant function analysis was poor for color data alone, acceptable for electronic nose data alone, and excellent with these data combined.  相似文献   

5.
6.
罗非鱼肉干燥过程平衡含水率模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关志强  王秀芝  李敏  蒋小强  谢晶 《食品科学》2012,33(15):118-121
采用静态法测定罗非鱼肉在25、35、45、55℃温度和10%~85%相对湿度范围内的吸湿和解吸平衡含水率,分析温度和相对湿度对罗非鱼平衡含水率的影响。以相关系数和标准误差作为评价指标, 对Henderson模型、Chung-Pfost模型、Halsey模型和Oswin修正模型4个数学模型和平衡含水率曲线进行拟合,比较上述平衡含水率模型对实验数据的拟合精度,发现Oswin修正模型较适合于描述罗非鱼的平衡含水率曲线,并分别给出罗非鱼解吸和吸湿平衡含水率的Oswin表达式。  相似文献   

7.
本文分析了罗非鱼片在-18℃、-14℃和-10℃条件下贮藏的感官、微生物和理化等指标变化,从中选择一个敏感指标用于货架期预测模型的建立。结果显示,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冻罗非鱼片的菌落总数对数值缓慢增长,在120 d时分别达到4.31log(CFU/g)、4.76 log(CFU/g)和5.47 log(CFU/g),均未达到国家规定的冻罗非鱼片菌落总数上限值。TVB-N值呈线性上升,分别在60d、80 d和120 d降至二级鲜度13 mg/100 g;TBA值逐渐升高,但各实验组间反应速率差异不显著。冻罗非鱼片的感官评分逐渐下降,但在贮藏末期仍保持着较好的感官品质。随贮藏温度越低,品质指标衰变越缓慢。运用Pearson相关系数对各品质指标进行分析,确定敏感指标为TVB-N,结合拟合优度分析结果判断TVB-N指标的变化符合零级反应。应用Arrhenius方程构建贮藏温度(T)与反应速率(ka)间的动力学方程,并以此为基础,推导得到恒定冷链温度条件下冻罗非鱼片货架期预测模型。在-10℃和-14℃下评价货架期预测模型可靠性,能够准确预测冻罗非鱼片的品质随温度的变化情况。  相似文献   

8.
罗非鱼片的热风微波复合干燥特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3mm厚的罗非鱼鱼片分别在40℃和50℃的热风温度条件下干燥4h后,又分别于200、400、600W的微波功率下干燥不同时间的干燥速率变化和热风微波干燥对鱼片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热风初干温度和时间不变的条件下,当微波干燥时间一定时,罗非鱼片的含水率随微波功率的增大而降低;当微波功率一定时,罗非鱼片的含水率随微波干燥时间的延长呈现先快后慢的速率下降。在热风初干温度不同时,较高的热风温度有利于鱼片在微波干燥阶段的含水率的降低。罗非鱼片在热风微波后的收缩率和复水率随微波功率的升高而增加,当微波功率一定时,收缩率和复水率随热风初干温度升高而增加。而复原率则随微波功率的增加而降低,当微波功率一定时,热风初干温度如果越高,那么复原率越低。  相似文献   

9.
吴建中  张宸  欧仕益  周华  金君 《现代食品科技》2013,29(12):2942-2946
为探寻一个适用于发酵型半干罗非鱼片干燥的方法,以干燥罗非鱼为原料制备发酵型半干鱼,分别采用热风与热泵2种干燥方式对发酵型半干罗非鱼片进行干燥,比较了2种干燥方式对发酵型半干鱼口感、色泽、质构、微观结构、微生物特性的影响。结果显示:热风干燥效率优于低温热泵干燥,其完成罗非鱼片干燥所需时间仅为热泵干燥的一半;但采用热泵干燥鱼片在感官指标、色泽、质构均匀性等方面均优于热风干燥鱼片;热泵干燥鱼片中的总菌数和乳酸菌数分别为1.46×108 cfu/g和1.38×108 cfu/g,热风干燥鱼片中的总菌数和乳酸菌数分别为2.44×108 cfu/g和2.9×107 cfu/g。相对于热风干燥,热泵干燥有助于保存乳酸菌,减少杂菌污染,更加适合于乳酸菌发酵食品的干燥。研究结果可以为乳酸菌发酵食品的干燥加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文章旨在优化酸性电解水对罗非鱼片的杀菌工艺,开发一种新型的罗非鱼片减菌预处理方式.考察酸性电解水杀菌方式、氧化还原电位(ORP)、杀菌时间及料液比对罗非鱼片杀菌率的影响,采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优化杀菌工艺,并以过氧化氢作对照,评价酸性电解水的杀菌效果及其对罗非鱼片感官和质构的影响.结果 表明:酸性电解水对罗非鱼片的最...  相似文献   

11.
微酸性电解水冰对罗非鱼片的保鲜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微酸性电解水冰对罗非鱼片保鲜效果的影响,对比分析微酸性电解水冰与自来水冰贮藏罗非鱼片的感官评分、pH值、总挥发性盐基氮含量、K值和菌落总数的变化。结果表明:与自来水冰处理组相比,微酸性电解水冰能抑制1 ℃贮藏过程中罗非鱼片的总挥发性盐基氮含量、K值、菌落总数的增加;微酸性电解水冰处理的罗非鱼片感官评分更高;综合来看,微酸性电解水冰处理可以将罗非鱼片的货架期延长3~4 d,能更有效地保持罗非鱼片的品质。本研究可为微酸性电解水冰应用于水产品流通环节的保鲜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2.
13.
研究了宰前二氧化碳麻醉对罗非鱼肉肉品质的影响。本研究以敲头作为对照组,比较二氧化碳麻醉放血宰后于1±1℃下贮藏,测定7 d各组僵直度、pH值、质量耗损率、挥发盐基氮、感官评价、质构硬度和剪切力等指标。结果表明:宰前二氧化碳麻醉能延迟进入僵直期的时间,且有较高的初始pH和较低的最终pH。随贮藏时间的延长,两组的质量耗损率呈显著上升趋势,在宰后3 d内两组间无显著性差异,却在宰后4到7 d内,二氧化碳麻醉组要明显低于对照组。除宰后0 d和4到5 d外,二氧化碳麻醉组的TVB-N均明显低于敲头对照组。另外,两组间的质构恶化和感官评价在宰后无显著差异,但两组的剪切力和硬度以及感官评价在宰后第7 d要明显劣于0 d。结合各项指标,宰前二氧化碳麻醉比敲头致晕更适合于罗非鱼鱼片的生产加工。  相似文献   

14.
本研究以罗非鱼片为原料,研究其在不同煮制条件下的蒸煮损失率、色泽、质构特性、感官评价及微观结构的变化,并对肌原纤维蛋白含量、总巯基含量、Ca2+-ATP酶活力及其二级结构变化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在不同煮制温度下,罗非鱼片蒸煮损失率随加热时间延长都有不同程度的增加,在90 ℃下蒸煮损失整体较低;L*和b*值增大,a*值减小,高温短时热煮处理后的鱼片色泽较好;鱼片硬度、胶着性和咀嚼性在50 ℃时随时间延长逐渐升高,在60 ℃及以上温度时呈下降趋势,80、90 ℃处理的鱼肉质构特性保持得相对较好;扫描电子显微镜结果表明鱼肉在煮制过程中组织结构变得松散,肌纤维束间隙明显,相同时间下随着温度的升高,肌纤维束间隙逐渐增大,破损也越来越严重,但高温短时热煮对鱼肉组织结构的破坏更小;感官评价结果与各项品质指标趋势基本一致;肌原纤维蛋白含量、总巯基含量以及Ca2+-ATP酶活力都显著下降(P<0.05),但在低温长时热煮条件下蛋白质的变性程度更小;肌原纤维蛋白α-螺旋和β-转角占比呈下降趋势,β-折叠和无规卷曲占比呈上升趋势,其中低温长时热煮条件下α-螺旋和β-转角相对含量整体高于高温短时热煮。综上,从食用品质并结合实际生产效率方面考虑,高温短时是罗非鱼片较适宜的煮制条件,且在80~90 ℃煮制6~9 min时鱼片的品质更好。  相似文献   

15.
基于质构参数的低温保藏罗非鱼片品质评价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取4℃、-7℃和-21℃保存的罗非鱼片,运用感官评定和TVB-N测量评价其品质变化,运用质构仪测量其各质构参数变化,所测结果绘制变化趋势曲线并用方程拟合建立模拟函数;运用SPSS13.0软件分析品质参数与质构参数之间的相关性;根据罗非鱼货架期,推测相关性较高的质构参数的腐败评价点。试验结果显示:冻罗非鱼片的弹性及内聚性变化与品质变化的相关性较大,估测相关腐败评价点分别为0.5828和0.1991,所测结果与实测值比较,误差在可接受范围内,因此该结果可以作为评价罗非鱼腐败的标准。  相似文献   

16.
为提高罗非鱼片热泵-微波联合干燥效率和产品品质,考察热泵干燥温度、热泵干燥风速、微波干燥时间、微波干燥功率对罗非鱼片含水率下降速率、产品复水率及感官品质的影响,讨论热泵-微波联合干燥的转换点含水率。结果表明:前期热泵干燥阶段,为避免罗非鱼片蛋白质严重变性、营养成分损失、色泽变焦黄、质地变硬等,采用低温干燥方式,取热泵干燥温度35℃;为避免鱼片表面"硬壳"效应,取热泵干燥风速3.0m/s。后期微波干燥阶段,为改善干制罗非鱼片口感、保持较好的色泽和减缓蛋白质变性等,采取间歇干燥方式,取微波干燥功率为252W,微波单次干燥时间为1min,单次间歇时间为1min。罗非鱼片热泵干燥至40%含水率以后,干燥速率逐渐变慢,取40%作为热泵-微波联合干燥转换时的含水率。  相似文献   

17.
为验证冷冻贮藏后罗非鱼片的食用品质及加工特性,对冷冻贮藏10个月和24个月的罗非鱼片及其鱼糜品质进行测定。实验数据表明,和鲜鱼片相比,冷冻贮藏后的鱼片水分含量和盐溶性蛋白含量下降,汁液流失率和蒸煮损失率上升;以冷冻贮藏的鱼片加工鱼糜凝胶食品,感官评价和嫩度较好,质构数据和对照组相比,硬度有显著性差异(P<0.01),弹性、黏聚性和咀嚼性没有显著性差异。结果表明:冻冻贮藏的罗非鱼片在保质期内仍适合食用及加工。  相似文献   

18.
采用固相微萃取技术有效提取液熏罗非鱼片和传统烟熏罗非鱼片中的呈味物质,并通过气相色谱-质谱法对提取的风味成分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熏制罗非鱼片中的酚类、酯类、酸类等化合物协同作用构成其独有的烟熏风味,其中主要风味成分为苯酚、2-甲氧基苯酚、2-甲基苯酚、4-甲基苯酚、3-甲基苯酚、2-甲氧基-4-甲基苯酚、2,4-二甲基苯酚、2,6-二甲氧基苯酚、2,6-二叔丁基对甲酚、乙酸丙酯、乙酸、丙酸乙酯、乙酸丁酯等。液熏罗非鱼片与传统烟熏罗非鱼片中检出的风味成分分别有33种和30种,其中有26种相同,所占比例分别为91.53%和92.27%,其中液熏罗非鱼片检测到10个酚类化合物和4个酯类化合物,总相对含量达到55.63%;传统烟熏罗非鱼片检测到12个酚类化合物和4个酯类化合物,总相对含量达到57.09%。通过比较液熏罗非鱼片与传统烟熏罗非鱼片的风味成分的种类和含量表明,液熏罗非鱼片在风味成分上与传统烟熏罗非鱼片相近。  相似文献   

19.
研究臭氧水杀菌处理对罗非鱼片色泽的影响,分析色素蛋白及一氧化碳(CO)结合量的变化。结果表明:经臭氧水杀菌处理的发色鱼片暗色肉的L*值提高,a*、b*值降低,普通肉上述指标无明显变化;暗色肉可提取肌红蛋白(Mb)含量、CO结合量均降低;高铁肌红蛋白(met-Mb)含量升高;Mb提取液在400~700nm波段的特征吸收峰值略有降低。臭氧浓度越高,对鱼片色泽影响越大,而肌红蛋白含量降低及其存在形式的改变则是臭氧水处理影响鱼片色泽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20.
近红外光谱技术快速无损评价罗非鱼片新鲜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傅里叶变换近红外光谱仪采集绞碎前后罗非鱼片背肉及腹肉的近红外光谱,并将其与总挥发性盐基氮(total volatile basic nitrogen,TVB-N)含量进行拟合,构建定量预测模型。在建模过程中,比较三点平滑、九点平滑(smoothing average 9 points,sa9)、九点卷积平滑(smoothing savitzky-golay 9 points,sg9)、一阶导数(1stderivative,Db1)、趋近归一化、单位长度归一化、标准正态变换、多元散射校正以及它们与Db1结合对光谱进行预处理的模型效果。结果表明,sg9和Db1相比于其他预处理方法可以较好地消除光谱噪音,提高模型预测能力,且各方法在与Db1联合使用后,模型的预测准确性以及建模效率普遍得到了提升。继续对光谱的波数范围进行筛选,剔除无关信息后,模型效果得到进一步提升,绞碎前背肉模型的校正集和验证集决定系数由0.870、0.821上升到了0.973、0.925,校正集和验证集标准偏差由2.152、2.991 mg/100 g减小到了1.032、1.581 mg/100 g。比较各模型效果可知,利用绞碎后的鱼肉光谱进行建模时效果要好于绞碎前的鱼肉。其中,以绞碎后腹肉模型的效果为最优,其验证集决定系数以及标准偏差分别为0.984、0.879 mg/100 g。但在综合考虑实际应用中快速、无损等需求后,绞碎前的鱼肉所建模型仍具有明显优势。最终,本研究选用绞碎前腹肉建立模型,校正集与验证集决定系数分别为0.982、0.976,校正集与验证集标准偏差分别为0.962、1.006 mg/100 g,在预测罗非鱼片TVB-N含量,快速、无损评价其新鲜度方面显示出了巨大潜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