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高洪涛  张沛 《陕西电力》2005,33(4):30-32
结合向心式透平的平基面非可展的直纹抛物面造型方法,分别给出了子午面型线、z-θ面型线和压力面吸力面三个部分的设计方法.设计出的结果经数值计算后并以此方法进一步改进,最终可得到满意的叶型设计结果.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宁夏地区鸟害事故和引流线故障的统计,分析了鸟粪引起引流线故障的原因。采用金属导体模拟鸟粪,在工频条件下研究了不同结构参数对绝缘引流线闪络特性的影响,并结合仿真分析,获取了绝缘引流线绝缘层厚度、导体直径、端部形状等参数对绝缘引流线闪络特性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相较于导体直径,绝缘层厚度对绝缘引流线闪络特性的影响更大,且在一定范围内,绝缘层厚度越大,闪络电压越大;绝缘引流线沿面闪络电压与沿面距离的增加并非一直呈正相关关系,而是在一定范围内,随沿面距离d的增加而升高,之后趋于平稳而接近于某峰值;加装终端头可增加绝缘引流线的沿面爬电距离,能有效提高绝缘引流线的闪络电压,而且还能有效阻碍沿面电弧的发展,对于绝缘引流线沿面闪络现象发生具有明显的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3.
基于有限元数值仿真分析方法,建立了500 kV线路杆塔-导线-绝缘子的塔线3D电场仿真模型。并以此为基础,研究了500 kV交流复合绝缘子运行时沿面电场的分布情况,以及采用改变屏蔽深度、加挂大电容绝缘子、加大均压环管径以及采用双环结构等4种优化方法后,绝缘子的沿面场强分布。计算结果表明,4种方法均可不同程度地降低绝缘子高压侧沿面场强的最大值,而加挂2片玻璃绝缘子的方法可最有效地降低高压侧承担的电压。最后利用现场绝缘子的红外温升试验证明了优化方法的可靠性。仿真结果以及试验结果为现场线路的改造设计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4.
CAN-HOSTLINK协议转换模块的设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了CAN-HOSTLINK协议转换模块的设计方法。该模块解决了具有HOSTLINK协议接口的PLC与CAN总线系统的接入问题,实现了CAN总线系统中对这些PLC的透明远程监控。这种设计方法还可用于其它协议转换模块的设计。  相似文献   

5.
本文以LCWB_2——220型六线圈式220kV电流互感器的绝缘设计为例,介绍了从设计上对提高内绝缘水平所采取的措施,并着重讨论了多屏薄层绝缘对提高油浸纸类绝缘的工频、冲击及沿面放电电压的效果。最后,通过内绝缘裕度试验结果,验征了该设计措施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6.
万建军 《陕西电力》2001,29(4):90-92
针对山区送电线路设计时遇到的山陡路险的复杂环境,介绍山区线路基面综合治理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特高压角钢铁塔无源干扰计算的三维面模型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为更准确地计算特高压输电线路对各类无线台站的无源干扰防护距离,提出建立单基角钢铁塔无源干扰三维面模型的方法。依据输电线路无源干扰的线、面电场积分方程,分析已有铁塔线模型的等效依据和高频段误差增大的原因。为保证铁塔感应电流的连续性,有效体现角钢的局部特征,提出基于三角面元的铁塔有(无)辅材的三维面模型。选择RWG(rao-wilton-gisson)基函数和伽略金检验,采用矩量法计算铁塔面模型无源干扰水平,并与线模型计算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表明,随着计算频率的增高,铁塔线模型与面模型的计算结果变化趋势相同,数值差异逐渐增大。如以0.1 dB为偏差允许值,建议在16.7 MHz以上频率采用更能模拟实际情况的特高压铁塔面模型。  相似文献   

8.
建立的了铜包钢线及镀锡铜包钢线导电特性的物理模型和数学模型,给出了铜包钢线及镀锡铜包钢线基本参数的计算方法。通过应用该数学模型对一组实验数据进行验算,证明理论计算和实验结果具有很好的一致性。这种计算法对铜包钢线生产工艺和装备设计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建立的了铜包钢线及镀锡铜包钢线导电特性的物理模型和数学模型,给出了铜包钢线及镀锡铜包钢线基本参数的计算方法。通过应用该数学模型对一组实验数据进行验算,证明理论计算和实验结果具有很好的一致性。这种计算法对铜包钢丝生产工艺和装备设计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变电所一次线对二次线电磁干扰强度的计算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张元芳  关根志 《中国电力》1997,30(1):11-13,27
介绍了变电所一次线对二次线电磁干扰的计算原理和方法,并给出了结合工程实际的某些计算结果,可作为研究强电设备对弱电线路电磁兼容问题的参考。  相似文献   

11.
全反射(TIR)透镜是LED照明中广泛使用的透镜类型。现有的设计方法大多为修正法,即选择一个现有的透镜作为模型,然后根据光学仿真结果对其进行修正。这种方法的使用范围是有限的。也有直接进行形状计算的方法,但计算十分复杂。本文提供了一个不需要复杂计算的TIR透镜的从头计算新方法,即利用制造商给出的LED光强的空间分布和用户的照明要求,直接计算出TIR透镜自由曲面的坐标。此方法的TIR透镜是由透射区(A区)的两个面和全反射区(B区)的三个面两部分组成。光线在本方法中被赋予既有方向属性又有相等能量的属性,称为光通量线。把LED的全部能量平均分配到N条光通量线中,分配方法是用一个数学函数表示厂家给定的LED光强分布,沿此分布曲线分N段积分可求得N条入射光通量线角度序列。另一方面,按照用户给定的照明要求可得到照明光线的光强分布,同样可求得N条出射光通量线角度序列。把这些入射和出射光线各分成A区N1条和B区N2条两部分(N1+N2=N)。由上述两个序列,分别在A、B两个区按照折射定律计算,得到透镜五个面共5N个折射(反射)点的位置,当N足够大时可得到平滑的透镜。这种计算方法可以选择不同的计算参量,从而得到不同的TIR透镜形状,如准直透镜、不同照明角度的透镜、非均匀照明的透镜等,适合用在范围很广的多种照明场合。计算过程没有复杂的数学运算,而计算结果准确,物理意义明确,几乎不需要模拟修正就可以直接用来建模加工。此方法有较高的可靠性和灵活性。  相似文献   

12.
任何物体都是由点、线、面组成。同样,电站机组运行中也有“点、线、面”问题。以天生港发电厂为例,如果能抓好运行中的“点、线、面”,使供电煤耗率下降1g/kWh,则全年可节标准煤2400t左右。  相似文献   

13.
张跃  梁智明  唐丽  程圣 《大电机技术》2023,(5):38-42+48
大型水轮发电机组运行时定子线棒存在损耗发热,由于构成定子线棒的导线和防晕材料与主绝缘材料在热力学性能上存在差异,导致两者间的粘接面存在热应力,长期的热应力疲劳会导致粘接面发空分层进而发生局部放电,影响机组可靠运行。本文采用全场应变测量分析法、盲孔法和纳米压痕应变法对定子线棒热应力分布进行测量分析,为大型发电机组定子线棒绝缘结构优化设计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4.
针对500kV神侯Ⅱ回线导线阻尼间隔棒运行10a出现的问题,从运行机理和原因两方面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在今后设计、施工、维护中应注意改进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双向偏心受压构件配筋计算方法研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TheCalculationMethodofBidirectionalEccentricityPressedMemberMiedRib在工程设计中常采用倪克勒公式(承载力相关法)和图解法进行双向偏心受压构件计算。用倪克勒公式计算得到的队与试验结果符合程度较好,与按正载面承载力计算的基本假定建立的理论方法所得的计算值符合程度也较好。但是,倪克勤公式只便于复核载面,而不便于直接设计截面。如果用于截面设计,必须先拟定截面尺寸、钢筋数量及布置方案,然后再进行截面承载力的复核。按照这种方法进行设计时,通常需多次反复试算才能获得满意结果,手算相当麻烦;所以进行截面设计…  相似文献   

16.
滑模控制逆变器的分析与实验研究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对全桥型逆变器的滑模控制方案进行了分析,包括建立系统的变结构模型、选择滑模切换线和确定控制作用,给出可到达条件及滑模存在区域等。着重讨论了在实际电路设计中选择开关面系数和开关频率的原则,并且给出相应的设计程序。在此基础上进行了仿真研究并设计制作了实验样机,仿真及实验结果表明滑模控制全桥型逆变器的输出电压能够快速跟踪参考信号,在负载突变的情况下,输出电压表现出对扰动的不敏感性和较强的鲁棒性以及良好的动态特性。  相似文献   

17.
遗传算法在奇点法设计平面叶栅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4,他引:1  
提出了一个基于小生境遗传算法的平面叶栅优化设计方法,该方法利用奇点分布法设计无厚翼型初始骨线,在最大厚度一定的条件下,采用NACA-0012型空气动力翼型的厚度分布规律对已知骨线进行加厚得到翼型,从而得到平面叶栅,然后通过遗传算法使平面叶栅表面边界层中的流动损失最小化,以此搜索最佳的骨线形状,已知叶栅的流场分析由一个基于边界元的程序完成,假定总损失与叶栅表面边界层中的流动损失成正比,该损失可通过积分法计算叶栅边界层得到。将该方法应用于ZZ440叶栅的设计,结果显示是有效和可行的。  相似文献   

18.
阻水导体的设计制造是海底电缆领域内的关键课题之一。提出一种等截面梯形型线阻水导体结构的理论设计方法,通用性强,可编程性高,适用于50~3 500 mm2阻水导体的设计和生产制造,可解决阻水型线导体设计和制造困难、尺寸不合理等问题,导体填充系数可达到0.96以上;然后,通过阻水、机械、电气性能试验,验证所述理论设计方法和工艺制造的合理性,导体结构对海缆的整体性能无不良影响,且阻水胶型线导体结构优于阻水带结构;最后,根据理论计算,所述方法设计的中压海缆型线导体外径比紧压圆形导体小3.9%~7.0%,最大可降低1.1%的制造成本。导体截面越大,型线导体结构优化越显著,验证了型线结构海缆的经济性。  相似文献   

19.
对交流电机变极绕组的设计理论在纵(历史、现状)和横(原理、方法及工具)两方面进行了综合性描述,指出:作为设计原理,相位组合原理优于极幅调制原理;作为设计方法,基于双极对槽号相位图的统一设计法优于基于连续波的极幅调制法,也优于基于槽矢量星形图的三等分规法、基于单极对槽号相位图的对称轴线法和系统设计法及基于双极对槽号相位图的对称块图法;作为设计工具,双极对槽号相位图优于单极对槽号相位图和槽矢量星形图。  相似文献   

20.
采用面向对象的设计方法和数值网格生成技术,用C++(BorlandC++3.1)语言开发了一个基于DOS的面向对象的透平平面叶栅网格生成软件(TPCGGS)。该软件可生成H型网格,C型网格,并可调用绘图模块对网格结果进行分析评价。该软件具有良好的基于图形的人机界面,操作简单,便于维护和使用。图7参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